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植物生物学结课论文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3 22:28

-

2021年3月3日发(作者:白癜疯的治疗)

学号:
0



























:
植物生物学



目:三七的简介及其价值



院:生命科学学院



业:
13
生物技术



名:贾



指导教师:范伟全
(
副教授
)
完成日期:
2014

12

14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前言

.
.................................................. .................................................. ........
2

1
三七简介

.
.... .................................................. ...........................................
2

1.1
形态特征
.................... .................................................. ..................
2

1.2
生活习性
. .................................................. .....................................
3

1.3
地理分布
.............................. .................................................. ........
3

2
药用价值

.
.... .................................................. ...........................................
3

2.1
三七粉
...................... .................................................. .....................
3

2.1.1
功能主治
............................ .................................................. .
4

2.1.2
有机三七
................ .................................................. .............
4

2.2
三七总皂苷
..... .................................................. .............................
4

2.2

1
三七皂苷类成分的提取方法
...........................................
4

2.2.3
.
..................... .................................................. .........................
9

2.2.4
小结
.............................. .................................................. .....
1
0
结束语

.
............ .................................................. ........................................
1
1





.
..... .................................................. ...............................................
1
1
参考文献
.......................... .................................................. ......................
1
1

1

生命科学学院本科学年论文



摘要


三七是一味重要的中草药。它广泛的应用于跌打损伤和补血补气的药剂中。
其主要成分三七皂苷对于中 国医药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
对于三七
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地理分布 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也正因其特殊的形态、
习性和生存环境才决定了它有着重要的医学使命。


关键词:
中草药、三七皂苷、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地理分布、医命学使





Abstract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notoginseng is always important. It is widely applied
to injuries and blood tonifying qi potions. The main ingredients of notoginseng
saponin ha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Therefore, for notoginseng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rowth habit and
distribution has important research value. Is also because of its special form, habit,
and living environment determines it has important medical mission.


Keyword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rowth habit, medical life science



1
生命科学学院本科学年论文



前言


三七,
别名:
假人参、
人参三七、
田三七、
山漆、
三七参 ,
拉丁学名:
Panax
pseudoginseng Wall. var. notoginseng (Burkill) Hoo et Tseng.
伞形目、五加科、人参< br>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短,肉质根圆柱形,掌状复叶,伞形花序顶生,花黄
绿色;萼杯状。< br>
分布于云南、广西、江西、四川等地。三七是以其根部入药,
其性温,
味辛,
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
消肿定痛功效,

“金不换”

“南 国神草”
之美誉。因常在春冬两季采挖,又分为“春七”和“冬七”
。清朝药学著作《本
草纲目拾遗》中记载:
“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
参三七,为中 药中之最珍贵者。
”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癀”

即以三七为主要原 料制成。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
腹刺痛,跌扑肿痛。

1
三七简介


三七,
别称田七
(广西)< br>,
三漆
(本草纲目)

二名法
,panax
pseudoginseng
.
拉丁学名,

Panax pseudoginseng Wall. var. notoginseng (Burkill) Hoo et
Tseng.
属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
、原始花被亚纲、伞形目 、五加
科、人参族、人参属、假人参种。

1.1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
根状茎短,
竹鞭状,
横生,

2
至几条肉质 根;
肉质根圆柱形,

长约
2-4
厘米,直径约
1
厘米,干时有纵皱纹。地上茎单生,高约
40
厘米,有
纵纹,无毛,基部有宿存鳞片。 叶为掌状复叶,
4
枚轮生于茎顶;叶柄长
4-5

米,有纵纹,无毛 ;托叶小,披针形,长
5-6
毫米;小叶片
3-4
,薄膜质,透明,
倒卵状椭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中央的长
9-10
厘米,宽
3.5-4
厘米, 侧生的较
小,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下延,边缘有重锯齿,齿有刺尖,上面脉上密生刚
生,刚 毛长
1.5-2
毫米,下面无毛,侧脉
8-10
对,两面明显,网脉明显;小 叶
柄长
2-10
毫米,与叶柄顶端连接处簇生刚毛。伞形花序单个顶生,直径约
3.5
厘米,有花
20-50
朵;总花梗长约
12
厘米,有纵纹, 无毛;花梗纤细,无毛,
2
生命科学学院本科学年论文


长约< br>1
厘米;苞片不明显;花黄绿色;萼杯状(雄花的萼为陀螺形),边缘有
5
个三 角形的齿;花瓣
5
;雄蕊
5
;子房
2
室;花柱
2< br>(雄花中的退化雌蕊上为
1
条),离生,反曲。果实未见。

1.2
生活习性

生于密林下,海拔
2450-4200
米 。生于山坡丛林下,种植于海拔
400

1800
米的森林下或山坡上人工荫 棚下。
喜温暖而阴荫湿的环境,
怕严寒和酷暑,
也畏
多水。云南在
1 000

1600
米;广西在
700

1000
米 地区栽培。
土壤
为疏松红壤
或棕红壤,微酸性;年平均气温
16.0
~19.3℃为宜。生长期间若气温持续
3

5
天,在
30℃以上, 植株易发病。栽培地宜选东坡,坡度
5°~15°为宜。在低洼
地种植易发生根腐病。
本品属于含糖类,
受潮易发霉、
虫蛀,
但干燥货品耐储存,
最长可达十年之久 。
三七的生长对土壤和气候有极高的要求。
主要表现在,
三七
不能连种,栽种 过三七的土地必须经过至少
10
年的休整才能够再次种植。

1.3
地理分布

其分布范围仅局限于中国西南部海拔
1500
1800
米,北纬
23.5
°附近的
狭窄地带,分布于江西、 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云南省文山州为
原产地和主产地。野生者已少见,多为栽培。栽培 于云南和广西,广东(乐昌、
南雄、信宜)
、福建(长泰、南靖、连城)
、江西(庐山 )以及浙江等地也有试种。

产西藏(聂拉木)
,尼泊尔也有分布。

2
药用价值

三七具有补血补气,止血散瘀,消肿定痛的功效。主治咯血,吐 血,便血,
外伤出血,跌打肿痛等。

2.1
三七粉


三七粉是植物三七(学名:
Panax pseudo-ginseng
)的根茎制品 。是用三七主
根打成的粉,
是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
别名:
田七粉,
金不换。
产自于云南文山,
有称北人参,南三七。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一直以来,三 七都是一味
非常好的中药材。
一般外伤时医生会建议吃田七煲鸡,
疗伤效果显著。主产地在
中国的云南及广西深山中,性温,味甘微苦,入肝、胃、大肠经。三七的功用,
原 来可用“止血、散瘀、定痛”六个字来概括,所以,历来都是以三七作为伤科
3
生命科学学院本科学年论文


金疮药,很少作为补品食用。三七粉配伍琼珍 灵芝可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心血
管等疾病。


2.1.1
功能主治


三七粉的成分和三七主根一样,富 含三七皂苷、三七多糖、三七素、黄酮有
效成分,
具有止血、
活血化瘀、
消肿 定痛、
滋补强壮、
抗疲劳、
耐缺氧、
抗衰老、
降血脂、降血糖、提高 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可用于治疗外伤出血、
瘀血、
胃出血、
尿血 等各种内、
外出血症;
扩张血管,
溶解血栓,改善微循环,预防和治疗高血脂、胆固醇 增高、冠心病、心绞痛、脑
溢血后遗症等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肝纤维化等肝病以及失血、产后、久病 等
原因导致的体虚症。

2.1.2
有机三七

有机三七指 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土地,
生产过程中不允许使用任
何化学合成物质,
按照 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
加工、
运输、
仓库管理及包装。
并经专门机构认定 检验。达到有机食品标准的即为有机三七。

其安全性和有效
性最高,是当今最高质量标准的三七。

有机三七的特点:


1
)安全性最高(有害成分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含量最低)


2
)有效成分含量最高


3
)产品质量最稳定


4
)三七原生成分最完 整(在最适宜的环境种植、不使用化学物质就不容
易改变其原生成分状态)。

2.2
三七总皂苷

三七总皂苷

total saponins of Panax notoginseng


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

Panax notoginseng (Burk.)
的主要活性部位,
含有多种单体皂苷,
具有


张血管、降 低心肌耗氧量、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脂、抗炎、抗氧化等多种
药理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
疾病的治疗。针对三七总皂苷的提取、分
离、纯化以及分析方法的发展综述如下:

2.2

1
三七皂苷类成分的提取方法

4
生命科学学院本科学年论文


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方法,如渗漉法、浸渍法、水煎煮法等
[2-4]
成本低廉,
但提取效率较低;
另外一类是近年发展起来现代仪器提取方法,
提取< br>效率高,提取完全,如加压溶剂萃取法
PLE,pressurized liquid ext raction

[11]
微波萃取法
[10]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SFE

[8,9]
等。三七总皂苷中各成分
性质不尽相同,如三七二醇皂

苷耐受高温,而三醇 皂苷热敏性强,在煎煮温度

60

Vol.27
No.2
2010
时,极易降解失效,
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低温非加热
条件下的提取方法。

2.2.1.1
冷浸法


Dong

[2]< br>以三七皂苷
R1

人参皂苷
Rg1

人参皂苷
Rb1

人参皂苷
Rd
和黄
酮类为指标,
用正交设计法对 三个因素做出了优化,
得出三七根提取的最优条件:
提取溶剂水,
20
倍量,
浸提时间
24h

在此种条件下提取出的三七总苷抗血小板
聚集作用 最强。

2.2.1.2
酸水解法

滕荣伟等
[3]
用温和酸(乙酸
-
乙醇
1

1
)在
6h

60
℃条件下水解三七药材
粗粉,
过制备液相色谱柱分离得到五种新的达玛 烷型糖苷。
酸水解法可以较为容
易的提取出苷,但是酸水解选择性低,提取效率也低,水解不均 匀,很容易将同
一皂苷水解成不同的产物。

2.2.1.3
渗漉法


渗漉法是一种较好的提取方法,设备简单,操作安全,节能降耗,减少成分
破坏,有 煎煮法不可比

拟的优点。
闫光军等
[4]
用正交试验优化渗漉法 提取三
七皂苷的条件:
15
倍量的
75%
乙醇以
5ml/m in
的速度渗漉为最佳提取方案。
可提
取出的三七总皂苷含量达
11.01% ,
提取率为
93.1%
。认为已基本提尽,但是渗漉
法耗时长,不适用于工业 化大生产。

2.2.1.4
超声波提取法

2.2.1.4.1

5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22:2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8957.html

植物生物学结课论文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