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中医-心肝脾肺肾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3 21:13

-

2021年3月3日发(作者:云南白药粉外用)
中医里“怒伤肝
,
喜伤心
,
思伤脾
,
忧伤肺
,
恐伤肾”


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味与五脏


1
、酸生 肝?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
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
常吃不仅可以帮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饿病 菌?还有防感冒、

血压、软化血管之功效。以酸味为主的酸梅、石榴、西红柿、山楂、橙子? 均含有维生素
C
?可防癌、
抗衰老、
防治动脉硬化。

2< br>、苦生心?古有良药苦口之说?中医认为苦味食物能
泄、能燥、能坚阴?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 像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常吃能防止
毒素的积累?防治各种疮症。

3

甘入脾?性甘的食物可以补养气血、
补充热量、
解除疲劳、
调胃解毒?还 具有缓解痉挛等作用。
如红糖、
桂圆肉、蜂蜜、
米面食品等?都是补甘食物的
不错选选择。

4

辛入肺?中医认为辛味食物有发汗、
理气之功效 。
人们常吃的葱、
姜、
蒜、
辣椒、
胡椒?均是以辛味为主的食物?这 些食物既能保护血管?有可调理气血、
疏通经络的
作用?经常食用?可预防风寒感冒?但患有痔 疮便秘、
肾经衰弱者不可食用。

5

咸入肾?
咸为五味之 冠?百吃不厌。
中医认为咸味食物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
保持正常代谢的
功效。 咸味有泄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如盐、海带、紫菜、海蜇等属于优质的
咸味食品。
五、
五官与五脏

1

鼻为肺之官鼻子的外形为胃气所主?鼻孔为肺 气所主?所以
肺开窍于鼻?鼻是肺之官?只要人的肺有病首先就会表现在鼻子上。
这里讲的鼻子 主要指的
是鼻孔里边?肺热则鼻孔出气粗、
热?肺寒则鼻孔冒凉气。
比如当人得肺病的 时候?就会出
现喘息鼻张的症状。

2

目为肝之官肝开窍于目?得 了肝病会在眼睛上有所表现?一般得肝
病的人两个眼角会发青。
孩子如果受到惊吓?鼻梁处常会 出现青筋或者青痕?这也与肝有关
联。
在中医的五色和五脏的配属里?肝主青色。
这个 青色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见的青草、
树叶
的绿色?而是苍色。
肝是从肾水里面生发出来的 ?苍这个颜色是黑色与青色的一个过渡之色。
顺便谈一个问题?如果人在冬季没有养好身体?到了春天气 机就生发不起来?就会生病。

以?了解颜色和脏腑的对应关系对养生保健是有裨益的?我们平 时可以通过观察脸色的变
化对身体的状况作出判断。

3

口唇为脾 之官脾开窍于口?口唇是脾之官。
得脾病的人会出
现唇黄或者嘴唇四周发黄、嘴唇脱皮、流血等 症状?这些都是阳明燥火太盛造成的。

4


为心之官舌为心之官 。
心脏有病一般会出现舌头不灵活、
舌卷缩等症状。
口误?经常说错话
?也是 心气不足的象。
《黄帝内经》上有?心病者?舌卷缩?颧赤。颧赤是说心脏有病的话
?颧骨这个 部位会发红。
除了颧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要留心印堂?因为心病还会表现在印
堂处。
印堂位于两眉之间?此处如果突然地发红?而且图案如灯花状?是心神将散的象?我
们尤其要当心?这叫
“祸福在旦夕间”
?可能会有重病突发。
印堂发黑也不是件好事?从中
医的角 度讲?这相当于水气凌心?就是肾水太多?心火太弱?肾水上来使心火的功能发挥
不了。
这也是 一个很危险的信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印堂颜色的变化加以小心。

5


为肾之官耳朵是肾之官。
耳朵的病都会跟肾相关。
《黄帝内经》
里有
“肾开窍于耳”
的说法。
得肾病的人会有耳聋、耳鸣的症状。五官通利则五味、五色、五音方 能俱辨。中医认为五官
与脏腑器官的关系极为密切?通过了解五官的病变就可以发现隐藏在身体内的五脏 的病变
?所以我们要时刻留心五官的变化?才能留意到相关联的五脏的情况。
具体到五官的养生 方
法?很简单?
常闭眼?养神?少说话?养心?平稳呼吸?养肺?多食美味?养口?少惹烦杂?非礼勿听?养耳。
六、五情与五脏

1
、心在志为喜”
“心 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
和精神情志与“喜”有关。
《素问
?
举痛论》说 ?“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
。喜悦的过程
?犹如人体能源
(
精神能源和机 体能源
)
的释放过程?获得释放的能源?将形成原动力?展
开新的精神活动?并支配着 身体活力?创造出新的业绩。
如?能提高人的大脑及整个神经系
统的活力?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 ?提高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和耐久力?使人感到生活和
工作中充满乐趣和信心?从而动作起来显得轻松 有力、敏捷、准确、精力充沛?能使心脏、
血管的肌肉运动加强?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水平提高?能 扩张肺部?使呼吸运动加强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21:1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8698.html

中医-心肝脾肺肾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