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
*
导读:本文介绍女性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的发病机制等
相关知识。……
1.
女性
DMD
的诊断
目前尚无假 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
(DMD)
女性患者的独立诊断标
准。
DMD
的 诊断主要根据发病年龄、临床表现、遗传方式、基因
检测和抗肌萎缩蛋白检测
,
配合肌 电图、肌肉病理检查和血清肌
酶的测定
,
以及心电图及心脏彩色超声。本研究两位患者 均幼年
起病
,
出现进行性四肢近端肌肉萎缩、无力
,
双腓肠肌假性肥 大
,
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
,
血清肌酶水平显著增高
,
肌肉 病理结果符
合
DMD
的表现
,
男患者抗肌萎缩蛋白
(-),
女患者抗肌萎缩蛋白免
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少量肌纤维有不连续膜阳性
,
其中 女患者有
窦性心律不齐
, DMD
诊断成立。尽管基因检测未发现致病突变
,
但是结合肌肉组织抗肌萎缩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及生化、
电生理等
结果可以作出
DMD
的诊断。
女性
DMD
有时需与某些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肢带型肌营养不良
症
( lmi b 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 LGMD)
相鉴别
,
其中
LGMD2C
、
2D
、
2E
、
2F< br>型在临床上类似于
DMD,
曾被称为重型儿童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肌营养不良。 这几种类型的
LGMD
患儿开始
走路通常较同龄儿晚
, 4~10
岁 发病
,
表现为走路易跌
,
上楼困难
,
上肢上举无力
,
伴有腓肠肌肥大、
心肌病变和疾病早期血清
CK
水
第
1
页
平显著增高
,
智力正常。大 多数患者在
9~16
岁丧失行走能力
,
通
常在
9~19 < br>岁死亡。该病与
DMD
最明显的区别在于
:
常染色体隐
性遗传
;
肌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现为
α
-
肌葡聚糖缺乏
,
而抗肌
萎缩蛋白保留
,
据此可与本例患病兄妹相鉴别。
多重PCR
是用于检测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的常用方法
,
但不能用于
携带者的筛 选
;
连锁分析虽然可以用于携带者的筛选却受制于样
本量的大小。
MLPA
是新近创建的
,
可以准确有效检测抗肌萎缩蛋
白基因中较大的缺失和重复突变 的实验方法。
MLPA
用于抗肌萎
缩蛋白基因检测的优势在于高效、高灵敏度
,
更重要的是可用于
携带者的基因检测。本研究采用
MLPA
对抗肌萎缩蛋 白基因
1~79
号外显子进行检测后未发现缺失与重复突变。
65%
的
DMD
患者为
基因缺失突变
, 5% ~10%
为基因重复突变
,
而
25% ~30%
为点突变。
MLPA
已经排除了该家系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的缺失和重复突变
,
本
课题组 将继续追踪该基因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是否存在点突变。
连锁分析显示
,
女 患儿与男患儿携带来自母亲的致病
X
染色体
,
而健康的妹妹未携带该致病X
染色体
,
表明该病遵循
X
连锁隐性
遗传规律。
2.
女性
DMD
的发病机制
DMD
是
X
连锁隐性遗传病
,
患者绝大多数为男性
,
传统观点认为杂
合子的女性为携带者而不发病
,
但国内外均有女性患病的报道
,
其发病率很 低。女性
DMD
发病原因可能为
: (1)
最常见的是
X
染
色体
/
常染色体平衡易位
,
如
t (X; 4) (p21; q35)
等
,
断裂点多
第
2
页
数位于
Xp21
的抗肌萎缩蛋白基因内含子上
,
如内含子
1
、
7
、
16
、
51
、
63
等。限制性内切酶多型性和
Southern
分析表明
,< br>易位的
片段多数来源于父亲。
(2) X
染色体异常
,
如Turner
综合征。患
病女性核型可为
45,
X
(
多数为父系性染色体丢失
)
或为
45,
X/46,
XX/47, XXX
的嵌合体
[8, 9]
。还有一些核型异常的女性DMD
患
者
,
如
46, XY,
这些女性
DM D
患者只遗传了母亲致病的等位基因
,
没有遗传父亲正常的等位基因。
(3)
偏斜的
X
染色体失活模式
(skewed
X-inactivation
pattern):
大多数正常女性及
DM D
女性
携带者的
X
染色体失活方式是随机的
,
而部分女性携 带者的
X
染
色体失活为非随机性的
,
其带有正常基因的父源
X
染色体失活
,
而带有异常基因的母源
X
染色体有活性。
当 母源或父源
X
染色体
失活率达
80%
以上时称为偏斜的
X
染色体失活模式
, DMD
携带者
的临床症状与父源
X
染色体失活的百分比有一定关系。
Yoshioka
等
[11]
研究显示,
所有的
(4
位
) DMD
有症状携带者均存在偏斜的
X
染色体失活模式
,
而所有的
(5
位
)
无症状携带 者的
X
染色体均为
随机失活。其研究中包括两对
DMD
携带者母女
,
其中一对有症状
的母女均为偏斜的
X
染色体失活模式
,< br>而另一对表型正常的母女
为随机的
X
染色体失活模式。
最近
Lesca
等报道了一个母、
子、
女同患
DMD
家系
,女性患者
29
岁发病
,
表现为进行性近端肌无力
,
并有 血清
CK
升高
;
其兄为典型的
DMD
表现
,
其母症状更加明显
,
而其妹妹无异常表现。
研究显示这
4
位家庭成 员均有
3~7
号外显
子的重复突变
,
进一步研究显示偏斜的
X
染色体失活与临床表现
第
3
页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20:2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8541.html
-
上一篇:题目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
下一篇: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诊疗指南(201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