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高血压患者舒张压偏低是否值得关注?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3-12-11
众所周知,老年人的收缩压随年龄的 增长而升高,而舒张压多在
55~60
岁后开始缓慢
下降。
因此,大多数老年 高血压患者表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即收缩压增高、舒张压不高
甚至偏低。这种情况常常使降压治疗陷 入
“
投鼠忌器
”
的困境。
一方面,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和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降低升高的收缩压能显著减
少主要心血管事件,各年龄组高血压患者(包括老年 和
80
岁以上的高龄老年患者)均能获
益;另一方面,
也有不少观察性研究提 示,降低已经偏低的舒张压会带来不利后果,降压治
疗的
“J
型曲线
”
现象值得关注。
那么,究竟老年高血压患者舒张压偏低是否值得关注?我们首先来听听李勇 和陈鲁原
两位教授各自的观点。
——
主持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施仲伟教授
舒张压水平偏低应予重视
“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积极降压以获得更多临床益 处的同时,
须谨慎避免舒张压过低所
带来的潜在伤害,尤其对于高龄老人,降压治疗须平衡其获 益和风险。
”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李勇教授
降压过程中舒张压过低成为极大挑战
高 血压是老年常见疾病之一,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高血压患者相继增多。大多
数国家把
65
岁及以上作为老年的标准。老年高血压患者有其自身特点:①半数以上患者以
收缩压升高为主, 即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
≥140 mmHg
,舒张压<
90 mmHg
,这与老
年人群大动脉弹性减退、
顺应性下降有关,患者脉压增大,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单纯收 缩压
升高也是心血管病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②部分老年人高血压是由中年原发性高血压延续而
来,属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增高的混合型;
③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肾器官常有不同程度损害,靶器官并发症较常见;④老年人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
对血压的调节功能降低,
易造
成血压波动及体位性低血压。
大量研究证实,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安全有效,收缩压降低
10~12 mmHg
可显著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预后,使脑血管事件、心血管事件及所有原因
死亡分别减 少
36%
、
32%
和
13%
。因此,各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均 推荐对老年单纯性收缩期
高血压进行积极治疗,应将收缩压控制到低于
150 mmHg
,如患者能耐受,则应低于
140
mmHg
。
然而,从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角度来看,目前所有降压药物在有效降低收缩压的同时,
必定伴随一定程度 的舒张压水平下降。
心脏的血供更多是依赖舒张期的灌注,
舒张压降低对
心肌血供的影 响更直接,
这种影响在伴有冠脉狭窄、
左心室肥厚的患者中尤为突出。
研究表
明,
在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和冠脉硬化的患者中,
迅速降低舒张压至
70 mmHg< br>左右可引起
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及明显降低心室射血分数。
如在降压过程中患者 舒张压水平过低,
则可
能影响冠脉和大脑供血,
严重时引发心脑血管事件,
这 是目前老年高血压治疗中面临的极大
挑战。
J
型曲线值得关注
< br>舒张压和心血管事件存在
“J
型曲线
”
这一概念最早在
197 9
年由斯图尔特
(
Stewart
)
提
出,当时认为舒张压
J
型曲线的最低点在
100 mmHg
。其后随着更多研究的开展,在样本< br>量不断加大、患者合并症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此最低点逐渐降至
85 mmHg
、
70 mmHg
,直
至目前的
65 mmHg
。 与
J
型曲线相关的事件更多为冠脉事件,而非卒中,这可能与冠脉灌
注更多依赖舒张期 血压水平相关。
上世纪
90
年代研究发现,
老年人群舒张压和心血 管事件间存在
J
型曲线关系。
观察性
Rotterdam
研究和SHEP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血压水平的降低,卒中风险显著下降,而当
舒张压<
65 mmHg
时卒中发生风险不降反升。
SHEP
研究还发现,降压治疗后舒张压过 低
会使心血管事件增加,舒张压<
70 mmHg
者复合心血管事件相对危险性显著增高,<
55
mmHg
者危险性 增高近
2
倍。
NHANES
Ⅱ研究在
7830
例>
65
岁的白种人和非洲裔美国人
中发现,舒张压低于
80~90 mmHg
者,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显著增加。
INVEST
研究共入选< br>22576
例
50
岁以上同时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
平均随访2.7
年,
因患者血压下降较以往研究更低,
故该研究数据被认为是分析
J
型曲线的最佳模型。
该
研究亚组分析发现,
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与主要终点< br>(全因死亡、
非致死性心梗或非致死性卒
中)间存在
J
型曲线关系,降 压治疗后这一关联与年龄相关。
60
岁以下、
60~70
岁、
70< br>岁
以上患者收缩压的
J
型曲线最低点分别为
110 mmHg
、
135 mmHg
和
140 mmHg
,
80< br>岁以
下及
80
岁以上患者舒张压的
J
型曲线最低点分别为75 mmHg
和
70 mmHg
。
亦有研究
(
Syst-Eur
和
HYVET
)
提示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过程中并无
J
型曲
线。
Syst- Eur
研究入选了
60
岁以上收缩压
160~219 mmHg
、舒张压
≤95 mmHg
的高血压
患者,发现舒张压降至
55 mmHg
时并没有增加因心脏 事件导致的死亡。
HYVET
研究入选
了
3845
例
80< br>岁以上高龄收缩期高血压患者(
≥160 mmHg
),随机分入吲达帕胺
1.5 mg
组和安慰剂组,治疗目标为
150/80 mmHg
,若不达标,可加用培哚普利
2 mg
或
4 mg
。该研究在进行到
1.8
年时提前中止,降压治疗组治疗后血压为
143.5/77. 9 mmHg
,安慰剂组
为
158.5/83.2 mmHg
。结果表明,与 对照组相比,降压治疗减少主要终点事件(致死或非
致死性卒中)
30%
、全因死亡< br>21%
、心血管死亡
23%
、心力衰竭住院
64%
。
不过
Syst-Eur
研究事后分析显示,当患者舒张压降至
60~65 m mHg
时,非心脏原因
的死亡显著增多,同时对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亦显著增加 。而
HYVET
研究
未发现降压治疗中收缩压或舒张压存在
J
型曲线 ,则可能与降压目标为收缩压<
150
mmHg
,降压治疗后舒张压平均水平较高(
77.9 mmHg
)有关。< br>HYVET
研究入选的高龄患
者相对健康(仅
12%
有心血管病史), 与既往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研究的入选患者及临床
实践中普通高龄高血压老人伴随疾病状况均显著不同。
须重视影响
J
型曲线的因素
在临床实践中,还要重视< br>2
个会加重舒张压
J
型曲线程度和危害的因素,即夜间低血
压状态和体 位性低血压,这些现象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
一般而言,夜间血压下降
10%~15 %
是能接受的正常波动幅度。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极端夜间低血压可显著增加心肌缺血发作。
另一项研究发现,
575
例接受降压治疗的高龄老
人,夜间舒张压<
75 mmHg
者卒中发生显著增加。体位性低血压可见于约
12%
的
65< br>岁以
上相对
“
健康
”
的老年人群,体位性低血压的存在可使冠 心病风险增加
3.5
倍。近年有研究显
示,
体位性低血压的危害甚至超过极端 夜间低血压。
此外,
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经常伴有仰卧
位高血压,后者危害更大。当体位 性低血压和仰卧位高血压同时存在时,临床治疗更棘手,
须权衡慢性高血压状态和瞬间血压下降的风险。
目前对血压
J
型曲线的争论还在持续,还须进一步研究探索
J型曲线与主要终点事件
间的关系及真正的
J
型曲线最低点所在。
预计2018
年结束的
SPRINT
研究和目前正在入选
患者的
ES H-CHL-SHOT
研究可能会提供更多证据。
降压治疗显然不是血压越低越好。
2010
年中国高血压指南提出,当治疗单纯收缩期高
血压时,如舒张压未达
60 mmHg
,收缩压
140~150 mmHg
时,可先不治疗,如收缩压在
150~179 mmHg
,且患者无任何症状 ,还允许再观察,或小剂量单一用药。根据患者血压
监测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和剂量。
不应因舒张压低而放弃治疗
“
讨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舒张压偏低的问题,是为 了合理降压治疗使患者最大程度获益,
而并非因为患者的舒张压偏低而放弃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合并冠 心病、糖尿病患者可能
例外)。
”
——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室
陈鲁原教授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17:2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8216.html
-
上一篇:高血压病中医健康指导记录表
下一篇:高血压患者中医药健康指导记录(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