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症的早期检查很火。一个基本的情况是这样的:癌症的治疗,在中
晚期阶段,除了少数几种癌 症,比如乳腺癌,现在还没有什么突破性
进展。所以,一个自然的想法,就是在早期发现,及早治疗。< br>
但是,癌症检查,
尤其是自体无症状时的早期检查,现在仍是很有争
议的领域 。
主要是因为早期检查的研究难度大,
现有方法的准确度低,
对被检查者的好处有限。
据我所知,一般查出有癌症大多是因以下几种情况:
1.
感到有症状,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出来。
2.
因为其它病症去医院检查,结果附带查出来有某种癌症。
3.
常规体检,查出有异常,进一步检查发现癌症。
4.
有针对性的癌症检查,像常规体检一样定期检查,检出异常。
(没有普适的检查,只 有针对具体某种癌症的专门检查。最常见的,
也是被普遍采纳的,
有针对乳腺癌的
mammograms,
针对宫颈癌的
pap
smear,
针对前列腺癌的
PSA
抗体血检,
针对大肠癌的血检和肠镜等。
)
补充:
第
5
种情况是,
你是特定癌症的高危人群,
比如有家族遗传,
长期吸烟,肝炎病毒 携带者等,需要定期监查,这种情况另当别论。
从医学的角度说,
当然是有直接症状的问题最严 重;
无任何异常被发
现有癌症,情况最轻。
所以一般对于因为有直接症状查 出的癌症都无大异议,
因为已经影响
到正常生活了,大部分时候是中晚期,都要立即治诊。但对 于
2-4,
就是自身没有异常感觉的癌症,是争议最大的,争议性由
2
到
4
逐
步增大。
争议之大,我觉得真得没法给大家一个 推荐,只能科普一下,帮你理
解问题的复杂性,知道一些关于癌症的基本知识,让你自己作决定。
现代人谈癌色变,最轻也是癌啊。
但是,
癌症不是一个病,
而是很多病。
同是癌症,
机理可以很不一样。
从某种意义上说,
每一个肿瘤都是不一样的。
甲的肺癌和乙的肺癌就
可能不一样,它们只是有一样或类似的显型,但致病机理,基因型却可以不一样。即然是不一样,就有可能这些癌症有着不一样的病理,
不一样的恶性程度。
就举前列腺癌为例。
现在估计,
有六分之一的美国男性会在这一生的某一时 刻得上前列腺
癌。但是,并不是所有前列腺癌都是恶性的,大部分的此癌症其实发
展得很慢。< br>比如通过对越战时牺牲的美国士兵做解剖发现,
不少士兵
在
30
多岁就 有了微小的前列腺癌变。
考虑到大部分人到老年才得病,
有理由相信这些癌变大部分也可能只是 缓慢生长,
甚至到死也不为人
知。
事实上,通过解剖,的确有很多人到死也 不知道自己得了这癌症,他
们的死也的确与它无关。
40-60
岁的男性里有
1/3
有前列腺癌,到
85
岁,
3/4
的人有前列腺癌。
类似的还有乳腺癌。
对
80
岁去逝的女性解剖表明,
2/3
的人有乳腺
癌,但是,只有
4%
的人是死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一样,大部 分人
是带病生活,其实不知道自己有癌症,也并非死于癌症。
对于普通人来说,相信大部分人最终关心的其实是自己能活多久,
而
不是自己有没有癌症,如果有,癌症能不 能被治愈。
所以,真正让心担心的,是那些恶性的,致死或立刻影响生活质量的
肿瘤。
可是,众所周知,越恶性的癌症,发展速度越快,从出现真正意义上
的癌变到有显著症状,
可能 只有几个月时间。
对这种癌症的最佳治疗
时间窗口,
可能只有几星期,
这在大 部分情况下是等不及什么年度体
检的。而体检能检查出的,很可能是发展缓慢的癌症。
当然,我们可以相信科学,现在能在癌症真正早期的时候就发现它,
在它还没有开始恶化时就防患于未 然。
不过,
以我对这个方向的了解,
现在
(
2011
年)
医学能做的还很少。
首先,如上面所说,癌症不是多稀罕的东西,很可 能你身体里已经有
了,因为很多肿瘤要十几年,甚至更长才能变成恶性肿瘤(当然也可
能它们自 己在这过程中挂掉了,长个瘤子也不容易)
。现在检查技术
越来越灵敏,我真怀疑,想给你找你 癌,你把各种检查都做了,还真
就能找到。结果就成了,找到又怎么样?
那就找吧。
既然是检查,一般是从早期检查(
early screening
)开始。
这个,真不好做。
比如,现在有了血液检查技术了,查
PSA
抗体就可以知道你有没有
前列腺癌变。
从血液里检查癌症的想法大约是这样 的:
存在癌细胞,
这些癌细胞会
向四周散发特定的分子,
比如促进血管生长的 因子
(癌细胞也要血液
给它们营养啊)
,或者癌细胞也有阵亡的(很多,毕竟癌细胞是 不正
常的细胞,免疫系统也不是吃白饭的,一将功成万古枯啊)
,这些癌
细胞被分解后 可能有一些特别的分子成份被释放。
这些分子,
会进入
血液,
这样对血液做专 门的检查,
就能找到这些癌细胞存在的蛛丝马
迹。
通常做法是把癌症病人的 血液和正常人的做比较,
看有哪些成份上的
不同,最后找到最有代表性的分子成份。
但是,这里有一个逻辑上的问题:
早期检查的目标对像是身体处于没有任何症状时期 但后来发展成恶
性肿瘤的所谓正常人,
而用来找这癌症特症分子的样本却是从肯定得
了 癌症的人身上得来的。
对于肯定得了癌症的人,
癌症已经有了相当
的发展,
这 时候的肿瘤,
它比起早期肿瘤来说又有了很多重要的变异,
很可能让那些早期特征被隐没在无数 各种各样的分子中了。
比如我自己曾经拿一些大肠癌的
RNA
表达和正常细胞做比较,发现
至少有
1/3
的基因表达是天壤之别,更不 用说其它有区别的了。这
就是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区别啊。
从这里找出早期癌细胞里的特有
表达因子,的确有点大海捞针。
更糟的是,
这些早期肿瘤因为小,
能释放入血液中的分子也少得可怜,
这就对检查的灵敏度有了极 高的要求。
最近有一研究,
把跟踪对像中得了某特定癌症的人在数年前采集的血样做分析,
发现在早期检查方面,
最近这些年找到的各种表达特征都
不管用,最好 用的还是几十年前的一个,准确率也可想而之。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11:3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7556.html
-
上一篇:水你喝对了吗
下一篇:乳腺癌应该做哪些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