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方发挥》五苓散是仲景用以治疗由于气化失常所致的蓄
水诸证,以猪苓、泽泻、白术、茯苓 、桂枝五味药组成
五苓散是仲景用以 治疗由于气化失常所致的蓄水诸证,
以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五味药组成。方中猪苓,
据《本草汇言》载:“渗湿气,利水道,分解阴阳之药也。”
又说:
“甘淡能渗利走散,
升而能降,
降而能升,
故善开腠理,
分理表阳里阴之气而利小便。”泽泻虽然也是淡 渗利水之品,
但与猪苓有别。如《本草汇言》说:“泽泻有固肾治水之功,
然与猪苓又有不同者 ,盖猪苓利水,能分泄表间之郁,泽泻
利水,
能宣通内脏之湿。
”关于茯苓,
有人以动物实验的结果,
其单独利尿作用不明显,但有明显的健脾作用,所以其药理
作用还值得 进一步研究。本方猪苓、泽泻二药同用时利水之
力甚强。白术合茯苓以通过健脾的作用,达到运化水湿的 目
的。桂枝助阳温中,化气通经,与上药配合以助气化,加强
排水利湿机能。如《长沙药解》说 :“五苓之利水,有白术之
燥土,
桂枝达木也。
”由于本方配合的恰当,
故具 有通阳化气、
利水、渗湿以及两解表里的作用。临床运用颇为广泛,后人
对此方评价很高。
本方综合各家运用范围,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水泻、湿泻、久泻等证,因气化失常引起者。
2
、水肿,因气化失常致水湿潴留所致。
3
、头眩、呕吐,因水饮停滞所引起者。
4
、渴欲饮水,得水则吐,为水逆者。
5
、小便壅闭,因气化失常致膀胱蓄水者。
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本方除对上述病证有效外,对以下诸
病证效果也很可靠。
一、悬饮
悬饮之病是由于人体气化失常而致水湿停留于肋间所 造成
的疾患。颇似现代医学所论述的“渗出性胸膜炎”。人体正常
水液的运行,有赖于肺、脾、 肾三脏的功能,特别是脾阳的
温煦尤为重要。如果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三脏的阳虚,就会使
气化失 其正常,水液不能循常规排出体外而发生潴留。脾因
阳虚而运化失职,上不能输精以养肺,下不能助肾以 制水,
则水湿停滞而为患。
《金匮要略》对本病有如下的描述:“饮
后水流于肋下,< br>咳唾引痛,
谓之悬饮。
”主要因胸腔大量积液,
压迫肺脏,影响了肺的正常呼吸 功能,而出现咳嗽气喘,呼
吸困难,不得平卧等之证。本证既为三脏阳虚,运化失职所
致,而水 饮又为阴邪,在治疗方面需温运脾阳,健脾利水,
临床上选用五苓散加减治疗,
往往收到令人满 意的效果。
《金
匮》对此证虽有十枣汤之设,但此方为竣烈逐水剂,适用于
气盛邪实者 ,
如稍涉气血虚衰,
恐非所宜。
五苓散药性平和,
即使用于病久体衰者,也有 利无弊。
典型病例:
宋
XX
,女 ,
60
岁。患悬饮一个月,胸满、喘促不得卧。经
某医院检查,诊断为“渗出性胸膜炎 ”,原因待查。用抗菌、
利尿等疗法治疗二旬,效果不显。因鉴于胸腔积水太多,影
响肺的呼吸 功能,
而给予胸腔抽液,
每次约抽
500
毫升左右,
但随抽随生,抽 后不过数日即复如前。因见病情危笃,建议
转上级医院诊治,但病家经济困难,兼之年老体衰,行动不< br>便,要求服中药治疗。
初诊时所见:患者年过六旬,面色(白光)白,身形 虚羸,
端坐呼吸,
咳喘频频,
心悸汗出,
语言低微,
数日未进饮食,
故未能解大便,小便也极少,每日约
200
至
300
毫升左右,状如浓茶色。右胸呼吸运动消失,叩之浊音。下肢浮肿,按
之凹陷。苔白腻,舌淡红,脉数无力。全 身处于衰竭状态。
综观以上脉证,属脾阳不运,水湿内停,虚中挟实之证。肺脾肾气化不行,则三焦水壅闭不得宣散,蓄而成饮。而饮之
为患,上犯胸肺则为悬饮。用五苓散治疗 此证健脾利湿,通
阳化气,共奏化气行水之功。
茯苓
30
克,猪苓
15
克,泽泻
15
克,白术
10
克,桂枝
15
克,桑皮
10
克,杏仁
10
克,木通
15
克
服药二剂后,小便大增,一日一夜竟尿
3000
毫升左右。这< br>是患病以来首次利尿,
胸水吸收大半,
精神顿增,
食欲好转,
呼吸渐次 平稳。继以原方服用,服五至六剂以后,胸满咳喘
诸证若失,
精神食欲更有好转,
夜间 酣睡如常,
不咳、
不喘。
继投以补脾利湿之剂,缓补而收功。
< br>按:“悬饮”一证在临床上病例颇多,虚实互见。本例属于虚
中挟实证,水湿大量停留是其实的一 面,另外形体衰弱,脾
失健运是其虚的一面。在治疗时,既要祛邪,还需扶正,若
只一味的追求 利水,如服十枣汤、控涎丹之类竣剂,必致正
气愈伤。如单纯滋补,则又因饮邪不去而困脾,脾运不恢复
则水邪不得排出体外,采用了温补脾阳,利水渗湿之法,扶
正祛邪则愈。
二、腹胀
腹胀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证状。其发病原因很多,治疗方法丰富多端。五苓散治疗范围仅限于气化失常,水湿停滞,或
者是由于脾失健运之功,使气机不畅,或 是湿浊不化,留滞
于中焦所引起的腹部胀满。
凡此类型腹胀,
一般临床表现为:
腹部胀满,
肠鸣矢气,
午后尤甚,
食欲不振,
食后胀满更甚,
厌饮 水,
小便短少,
或大便稀溏,
身重乏力,
天阴下雨尤甚,
或下肢有轻 微浮肿,脉沉,舌胖,苔腻等。
典型病例:
赵xx
,男,
50
岁。患者身体肥胖,每到秋来即感腹胀,到
春夏季节即逐 渐好转,如此三年。饭后以及阴雨天腹胀的尤
为厉害,大便时稀时干,下肢浮肿,身重乏力,食欲不佳。
脉沉数,鲜黄细腻之厚苔布满全舌面,据患者介绍三年来舌
苔一直如此。初服一般理气、消满渗 湿之药,效果不明显。
细思此证,虽脉数苔黄,但有食欲不佳、便稀、下肢浮肿,
身重乏力等证 状,显然是脾失健运,气化不行,水湿阻滞,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07:0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7116.html
-
上一篇:维生素D缺乏与骨骼肌肉疼痛
下一篇:《养生堂》古方今用话橘皮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