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国外资料表明,
由于糖尿病肾病造成 肾功
能衰竭者比非糖尿病者高
17
倍,糖尿病肾病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 一。我国
资料证实,糖尿病患者中有糖尿病肾病的占
1/3
以上,肾功能不全的高达< br>6.5%
,其中到了
尿毒症阶段的有
1.2%
。可见糖尿病肾病绝非我 们认为的那样少。
肾脏有很多非常重要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
形成尿 液,排泄代谢废物;
2.
调节水分、各种电解质和酸碱度的平衡,保持体内脏器的细胞生活在适 宜的环境中;
3.
肾
脏还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
能够分泌多种重要的激素,< br>如可以调节人体血压的肾素,
前列腺
素,促进血红蛋白生成的红细胞生成素,
1 -
羟化酶还可促使维生素
D
从无活性转化为有活
性,调节钙磷代谢。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病变涉及肾脏小血管和肾小球,
造成白蛋白
尿。当糖尿病肾病发生后,因血糖浓度升高等因素
,使肾小球滤过压增加,逐渐漏出 蛋白
质,若病情不控制,长久以往,则会出现持续大量的蛋白尿,到了这个阶段,肾脏病变已为
不可逆性阶段了,若再进一步发展,一般约
8~12
年进入肾功能衰竭阶段,这个阶段通常称< br>为尿毒症,到了这个阶段则需要透析、换肾了。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致残原因之一。
糖尿病肾病在亚太地区的发病率较高统计资料显示
2001
年中国
2
型糖尿 病患者糖尿病肾病
发病率为
34.7%
。
糖尿病肾病患病率:
33.6%
早期肾病患病率:
18%
临床肾病患病率:
13.2%
肾功能不全:
5.3%
尿毒症:
1.2%
①蛋白尿
糖尿病性肾病患者蛋白尿的严重程度多呈进行性发展,直至出现肾病综合征。
②浮肿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一般没有浮肿,少数病人在血浆蛋白降低前,可有轻度浮 肿,
当
24
小时尿蛋白超过
3
克时,浮肿就会出现。明显的全身浮肿 ,仅见于糖尿病性肾病迅速
发展者。
③高血压
高血压在糖尿病性 肾病患者中常见。严重的肾病多合并高血压,而高血压能加速
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和恶化。故有效的控制高 血压是十分重要的。
④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性肾病一旦开始,其过程是进行性的,氮质血症、尿毒症是其最终结
局。
⑤贫血
有明显氮质血症的糖尿病病人,可有轻度至中度的贫血,用铁剂治疗无效。贫 血为
红细胞生成障碍所致,可能与长期限制蛋白饮食,氮质血症有关。
⑥其它症状
视网膜病变并非肾病表现,但却常常与糖尿病肾病同时存在。甚至有人认 为,
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可能存在糖尿病性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致残原因之一。
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衰竭的可能性比非糖尿病患者高
17
倍。
西方国家糖尿病肾病是做透析的主要原因,
在中国现在还没有成为一个最主要的病因,但是
数字在逐年上升。
糖尿病肾病最终的结局是尿毒症,
尿毒症要靠透析来维持生 命,
腹膜透析
或者是血液透析,一个病人一年花费在四万元以上,另外死亡率都很高。
各种肾脏病的晚期都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发达国家从透析病人的登记分析,
认为年 发病
率为
60
~
200/
百万人。由于地区和时代的不同 ,各种肾脏病所致终末期肾病构成比的次序
则有所不同,如
20
世纪
70年代以前,一般认为其次序为:
1.
慢性肾小球肾炎;
2.
肾小管
-
间质性肾炎(如慢性肾盂肾炎、药物性肾病等)
;
3.
代谢性疾病(如糖 尿病、痛风等)
;
4.
高
血压动脉硬化、继发于系统性疾病(常见的如狼疮性 肾炎)
、慢性尿路梗阻、先天性肾脏病
(如多囊肾、遗传性肾病等)
。
近年来,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则认为发病率的次序为:糖尿病、高血压、肾小球肾
炎、囊肿 肾病、
尿路疾病及其他。特别是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美国的发病率为
6%
~
10%
,该国患病人数为
1600
百万左右。
我国糖尿病人群中约有
50
万尿毒症患者。在需要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中糖尿病肾病占
50%
、高血压占
27%
、肾小球肾炎占
13%
、其它 原因占
10%
。
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非常常见,特别是有肾脏受损的糖尿病患者中。
在糖尿病患 者中,高血压非常常见,其患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两倍,并可先于糖尿病发
作。
(
1
)
,
(
2
)与没有肾损害的
2
型糖尿病患者相比, 在有
2
型糖尿病和肾脏损害
(
表现为
尿白蛋白排泄率升高
)
的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更高。一项为期
3
年,共涉及
549
名< br>2
型
糖尿病患者
(
平均年龄
60
岁
)
的研究证明了高血压
(
平均血压≥
140/90mmHg)
的高发病率。< br>(
3
)
80%
的患者有高血压,在正常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率≤30mg/
天)的患者中,高血压的患
病率是
71%;
在大量白蛋白尿( 尿白蛋白排泄率≥
300mg/
天)的患者中,这一数值是
93%
。
仅有
41%
的患者接受了抗高血压治疗。即便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
92%
的 尿白蛋白正常者
(UAE
≤
30mg/
天
)
,
92 %
的微量尿白蛋白患者
(UAE
为
30mg--300mg/
天)
,
88%
的大量尿白蛋
白患者
(UAE
≥
3 00mg/
天)的血压并未得到控制,患者的血压≥
140/90mmHg
。在这3
组中,
尽管他们接受了抗高血压治疗,
但他们的平均血压
依
旧
分
别
达
到
了
163/90
,
165/88
,
161/92mmHg
。
尿蛋白增加是
D
N的临床特征之 一,
也是
DN
的主要诊断依据,
因此尿白蛋白检测是早
期发现糖尿病 肾病敏感、可靠且简便的指标之一,而早期治疗可以逆转或延缓肾病的发展,
为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 br>应重视对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查。
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不论有无肾病
这个并发症,都应该至 少每年检查一次。
此期主要表现为肾小球率过滤增高。
如果及时纠正高血糖,
肾小球率过滤变化仍可逆转。
此期病理检查除可见肾小球肥大外,无其他器质性病变。
此期可出现间断微量白蛋白尿,
患者休息时尿白蛋白排泄率正常
(<
30
毫克
/
日)
,
应激时
(如
运动)
增多,
超 过正常值。
在此期内,
患者肾小球率过滤可仍较高或降至正常,
血压多正常。
此期病理检查可发现
(常需电镜检查确定)
肾小球早期病变,
即系膜基质轻度增宽及肾 小球
基底膜轻度增厚。
出现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率持续在
3 0~300
毫克
/
日)为此期标志,但是尿常
规化验蛋白仍阴性。
此 期患者肾小球率过滤大致正常,
血压常开始升高。
病理检查肾小球系
膜基质增宽及肾小 球基底膜增厚更明显,
小动脉壁出现玻璃样变。
一般认为从此期起肾脏病
变已不可逆。
尿常规化验蛋白阳性即标志进入该期,
此期病情进展迅速,
三四年内出现大 量蛋白尿
(>
3.5
克
/
日)及肾病综合征。严重肾病综合征病例常 呈现大量腹水及胸腔积液,利尿治疗疗效
差。此期患者肾小球率过滤已减低,
血压明显升高。病 理检查肾小球病变更重,部分肾小球
已硬化,且伴随出现灶性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
< br>从出现大量蛋白尿开始,
患者肾功能加速恶化直至肾衰竭。
患者出现肾性贫血。
糖尿病
肾病与多数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不一样,
患者虽已进入肾衰竭期,
可是尿蛋白量却 不减,
可呈
现肾病综合征。
这将增加晚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困难,
因为患者更难维持营养,
更易出现并发症。
此时若做病理检查,
将只能见到晚期肾脏 病变,
即多数肾小球硬化、
荒废,
多灶性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广泛纤维化。
从出现大量蛋白尿开始,
患者肾功能加速恶化直至肾衰竭。
患者出现肾性贫血。
糖尿病
肾病与多数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不一样,
患者虽已进入肾衰竭期,
可是尿蛋白量 却不减,
可呈
现肾病综合征。
这将增加晚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困难,因为患者更难维持营养,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06:5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7024.html
-
上一篇:肝硬化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下一篇:乙肝康复1,从每天一个苹果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