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随 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
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在 中国的发病率达到
2%
,
据统计,中国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达
4000
万,并以每年
100
万的速度递增。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
志,常 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引起
身体多系统的损害。
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
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 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一高血糖为主
要标志。临床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 现,即
“
三多一少
”
症状。
2
、
糖尿病分类
糖尿病分
1
型糖尿病(
type 1 diabetes
)和
2
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
和妊娠
期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br>)。其中
1
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其胰岛素分泌
缺乏,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 维持生命。
2
型糖尿病多见于
30
岁以后中、老年人,其
胰岛素的分 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病因主要是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即胰岛素抵
抗)。
妊娠期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是源于细胞的 胰岛素抵抗,不过其胰
岛素抵抗是由于妊娠期妇女分泌的激素(荷尔蒙)所导致的。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在 分
娩后自愈。
3
、糖尿病诊断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
1985
年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符合下列之一者可诊断为糖尿病:
1
、有 典型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糖高于
11.1mmol/L
(
200mg/dl
)。
2
、查空腹血糖时,两次或两次以上高于< br>7.8mmol/L
(
140mg/dl
)。
3
、空腹血糖不超过
7.8mmol/L
,怀疑为糖尿病者,可做口服葡萄糖 耐量试验,
服糖后
2
小时血糖超过
11.1mmol/L
。若无糖尿 病症状,尚需另有一次血糖超过
11.1mmol/L
。上述血糖值为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br>
《
1997
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1
、有糖尿病症状,并且任意血糖≧
11.1mmol/L
。
2
、空腹血糖≧
7.0mmol/L
。
3
、
糖耐量试验
2
小时血糖≧
11. 1mmol/L
。
OGTT
仍按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进行。
符合上述标准之一的患者,在另一天重复上述检查,若仍符合三条标准之一者即
诊断 为糖尿病。
4
、
糖尿病病因
1
、
与
1
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
自身免疫系统缺陷
遗传因素
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
2
、
与
2
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遗传因素
肥胖
年龄
3
、
与
妊娠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1
激素异常
遗传基础
肥胖症
5
、糖尿病会遗传吗?
糖尿与遗传因素有 关,父母如果都是糖尿病病人,所生子女患糖尿病的机会明显
增高。用血糖试纸测血糖数值是可信的。血 糖仪和血糖试纸测得的血糖数值比较差距
是不大的。关于是否服药的问题,您开始可饮食控制和饭后一小 时左右开展适量的体
育锻炼,运动时以全身发热出汗为好,坚持一个月。注意监测血糖,如空腹血糖在< br>7mmol
/
L
以上,就需加服降糖药物治疗了。
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一致认为糖尿病是一个多病因的综合病症。因为糖尿病病
人亲属中的糖尿病发生 率要比非糖尿病人亲属中的高,故说明糖尿病有遗传倾向。英
国
Pyke
观察单卵双胞 胎糖尿病达
20
余年,
1982
年他总结了
200
对单卵双 胞胎糖尿
病的调查分析。其中单卵双胞胎糖尿病的一致性
(
即两个在出生后的不同时间 里都患
糖尿病
)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为
90.6%
,胰岛素依赖 型糖尿病为
54.4%
,说明非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较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更为显著。糖尿病有遗传倾
向,双亲均是糖尿病者,其子一代并非
100%
都患糖尿病 ,仅有
5%
得糖尿病,若双
亲中只有一个有糖尿病,则子一代患糖尿病的机会更少,且 常隔代遗传。
研究工作
表明糖尿病的遗传不是单一基因遗传,而是多基因突变。且糖 尿病的遗传不是疾病本
身,而是对糖尿病的易感性,必须有某些环境因素的作用,才能发生糖尿病。
6
、糖尿病预防
一、不暴饮暴食, 生活有规律,吃饭要细嚼慢咽
,多吃蔬菜,尽可能不在短时间
内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 这样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对保护胰
腺功能有帮助,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一定要记 住!
二、性生活有规律,防止感染性疾病;不要吃过量的抗生素
。有些病毒感染和过
量抗生素会诱发糖尿病。
三、糖耐量不 正常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可以在最大限度内防止糖尿病的发
生
:每年吃三个月的烟酰胺、< br>Vb1
、
Vb6
、甲基
Vb12
(弥可保)增强胰腺功能;在 季
节更替时吃半个月的
Vc
、
Ve,
剂量要大,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 、清除自由基。(也可
以每年分两段时间肌注
Vb12
,每次两周,一天一支,这很经 济!)
四、多加锻炼身体,少熬夜。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在我国目前大约有
2000-3000
万糖尿病患者。此
病到目前为止是一种不能根治,但可以良好控制的疾病。如果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
正确运用好 现在的三类基本疗法,包括饮食、运动、降糖药物在内的综合疗法,而进
行终生性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 以如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颐养天年。糖尿病患者
应学会自我保健知识,积极预防各种慢性并发症发生 、发展,避免致残、致死,从流
行病学资料来看,如果控制空腹血糖〈
7.2mmol/L(1 30mg/dl)
,餐后血糖
〈
8.9mmol/L(160mg/dl)
, 糖化血红蛋白〈
8%
者极少发生并发症,亦是延缓其发生、
发展的有效措施。所以糖尿 病患者必须遵循严格控制高血糖,坚持治疗达标的原则,
才是治疗糖尿病的根本保证,
不能偏听 、
偏信社会上的
“
游医
”
所谓
“
包医、
根 治糖尿病
”
的谬论。
五、糖尿病人能不能吃糖?
这是相对来说,糖尿病人不能吃糖是指日常饮食不能直接食用蔗糖和葡萄糖,其
2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06:4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7011.html
-
上一篇: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下一篇:高血糖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