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培训记录
时间:
地点:
主讲人:
参加人员签到:
糖尿病的有关知识
一.
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
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传统学说认为与以下
因素有关:
1
、遗传因素
举世公认,
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
遗传学研 究表明,
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统亲属中
与非血统亲属中有显著差异,
前者较后者高出5
倍。
在糖尿病Ⅰ型的病因中遗传
因素的重要性为
50%
,而在糖尿病Ⅱ型中其重要性达
90%
以上,
因此引起糖尿病
Ⅱ型的遗传因 素明显高于糖尿病Ⅰ型。
2
、精神因素
近十年来,中、外学者确 认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伴随
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及各种应激状态,会引 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
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3
、肥胖因素
精品
.
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 诱发因,
约有
60%-80%
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
病前均为肥胖者,肥胖的 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比,有基础研究材料表明:
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活动逐渐减少时,人体肌肉与 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自
25
岁至
75
岁,肌肉组织逐渐减少,由占体重的< br>47%
减少到
36%
,而脂肪由
20%
增
加到
36%
,
此系老年人,
特别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显增多的主要原
因之一。
4
、长期摄食过多
饮食过多而不节制,
营养 过剩,
使原已潜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岛素
β
细胞负担过重,
而诱发糖尿病。现在国内外亦形成了“生活越富裕,
身体越丰满,
糖尿病越增多”
的概念。
5
、感染
幼年型糖尿病与病毒感染有显著关系,
感染本身不会 诱发糖尿病,
仅可以使隐形
糖尿病得以外显。
6
、妊娠
有关专家发现妊娠次数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
多次妊娠易使遗传因素转弱诱发糖
尿病。
7
、基因因素
目前科学认为糖尿病是由几种基因受损所造成的:
Ⅰ型糖尿病———人类第六对
染色体短臂上的
HLA-D
基因损伤;
Ⅱ型糖尿病—胰岛素基因、
胰岛素受体基因、
葡萄糖溶酶基因和线粒体基因损伤。
总之 ,
不管哪种类型的糖尿病,
也不论是因
为遗传易感而发病,
还是环境因素、< br>病毒感染发病,
归根结底都是基因受损所致。
换言之糖尿病是一种基因病。
精品
.
二糖尿病的症状
糖尿病早期症状自查离不开对糖尿病症状的 了解,主要有多尿、多食、多饮、
体重减轻等情况,还可能出现的症状有疲倦、皮肤搔痒、出汗异常、视 力模糊、
肢体发麻等。
1
、多食、多饮、多尿、消瘦:这是糖尿病常见的三 多一少的症状表现,但这
种三多一少的症状并不是每个糖尿病患者都有,由于病情轻重或发病方式的不< br>同,不同的人还会出现一些其它的症状。
2
、疲乏无力:由于血糖不能进入细 胞,细胞缺乏能量所致。据报告
2/3
的糖
尿病患者有无力的症状,甚至超过消瘦的人 数。
3
、
皮肤感觉异常:
感觉神经障碍引起四肢末梢部位皮肤感觉 异常,
如蚁走感,
麻木,针刺感,瘙痒,尤其女性外阴瘙痒可为首发症状。
4
、
性功能障碍:糖尿病引起血管、神经系统病变以及心理障碍等引发男性阳
痿,女性 性冷漠、月经失调等性功能障碍。
5
、容易感染:糖尿病影响免疫功能,以致抵抗力 降低,容易出现皮肤疥肿,
呼吸、泌尿胆道系统的各种炎症,且治疗困难。
6
、视力障碍:糖尿病可引起眼睛各个部位的合并症,以至出现视力减退、黑
朦、失明等。
< br>糖尿病症状表现在许多方面,一般都能够在生活中有所体现,如果人们能够
细心观察自身的变化,
那么可以及时发现糖尿病症状,
在糖尿病发生的早期接受
精品
.
专业的治疗有助于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发挥出较好的作用,
由此可见掌握正确的
糖尿病 症状表现非常有必要。
精品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06:3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6945.html
-
上一篇: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模板
下一篇:【共识】乙肝相关肝硬化诊疗规范专家共识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