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
【共识】乙肝相关肝硬化诊疗规范专家共识
2014
芅
中华消化杂志
2014-02-28
发表评论
分享
薀
袈< br>乙肝
病毒(
HBV
)感染是
肝硬化
的重要原因。研究显示,有 效抑制
HBV
复制可改善
肝纤维化,
延缓或阻止代偿期肝硬化向失代偿期的进 展,
减少失代偿期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
减少门静脉高压及相关并发症发生,
延长生存 期。
因此,
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对改善疾病临床
结局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目前
H BV
相关肝硬化整体治疗策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莅
近年来 ,我国、亚太、欧洲和美国肝病学会更新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chronic
hepatitis B
,
CHB
)诊治指南或共识,都明确指出应该给予< br>HBV
相关肝硬化患者积极、有
效的抗病毒治疗。
然而目前各国指南或共识中提 出的抗病毒治疗意见均较简单,
难以完全满
足临床实践的需求。
为此,
科技部 十二五重大专项联合课题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
系统总结
国内外研究进展,按照循证医学原则, 制订本共识,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对
HBV
相关肝硬化
进行规范化的临床诊断、评估和抗 病毒治疗,使更多患者获益。
肆
薁
共识意见
芀
意见
1
:
持续 高病毒载量可独立预测肝硬化发生(
lb
;
A
)。
HBeAg
持续阳性者肝硬化
发生风险更高(
2a
;
B
)。治疗后出现
HBeAg
血清学转换或
HBV DNA
低于检测下限者预
后较好(
Zb
;
B
)。
HBV
基因型与疾病进展的关联尚存争议(
2b
;
B
)。
肈
意见
2
:代 偿期肝硬化可通过隐匿进展或肝炎急性发作导致失代偿发生(
2b
;
A
)。< br>其中
HBV
高载量
(或持续复制)
者、
合并其他嗜肝病毒感染 者的失代偿风险更高
(
2a
;
B
)
。
蒂
意见
3
:肝硬化是
HCC
发生的最重要风险因素
(2a
;
A
)。代偿期肝硬化可不经失代
偿期而直接进展为
HCC( 2b
;
B
)。基线病毒载量和持续病毒复制在
HCC
发生中的作用需
进一步阐明(
2b
;
B
)。
蚂
意见
4
: HBV
相关肝硬化临床诊断的必备条件包括组织学或临 床确认的肝硬化证据、
HBV
感染的病因学证据,完整诊断包括病因学、代偿/失代偿状态以及 并发症情况。最初
和后续完整临床评估至少应包括病毒复制状况、肝脏功能及代偿能力、并发症和
HCC
筛查
(
5
;
B
)。
荿
意见
5
;
肝硬化的诊断需要综合依据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组织学、
影像学等检查,
其中肝脏硬度测定可作为肝硬化非创诊断时的参考(
2b
;
B
)。需要明确诊断时,肝活组织
检查是代偿期肝硬化临床诊断的金标准(
2b
;
A
)。
薈
意见
6:
初始抗病毒治疗后的
1~3
个月检测
1
次
HBV D NA
,以后每
3~6
个月定期监
测(
2b
;
A)。条件许可,应尽可能采用国际公认的高灵敏度和较大检测范围的检测方法检
测
HBV DNA (2b
;
B
)。血清学指标可适时检测,但不必过于频繁(
5
;
B
)。
节
意见
7
:根据病情监测 生物化学指标,应用
ICG
、
Child-Pugh
分级和(或)
M ELD
评
分,有助于准确评估肝脏功能及代偿能力,判断死亡风险(
2b
;< br>A
)。
蒀
意见
8
:可按
5期分类法评估肝硬化并发症状况,确定疾病进展,判断死亡风险;
1
、
2
期为代偿期肝硬化,
3
至
5
期为失代偿期肝硬化(
la
;< br>A
)。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06:3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6946.html
-
上一篇: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下一篇: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考试题库(含答案)(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