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种不同缩宫药物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对比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卡孕栓、缩宫素、益母草等三
种 缩宫药物在预防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
2012
年
1
月至
2014
年
3
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
300
例为研 究对象,
将所有产妇随机分成
A
(卡孕栓组)
、
B
(缩宫素 组)
、
C
(益
母草组)
三组,
每组采用不同药物进行干预性 治疗产后出血,
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其中
A
组出血量明显 少于其
他两组,
三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
C
组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
A
、
B
两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结论:卡孕栓、缩宫素和益母草在预防产后 出血
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在治疗过程中会同时会产生一定的副
作用,临床治疗应当注意把握用 药剂量,在加强疗效的同时
控制药物毒副作用,促进患者产后快速恢复,提高临床治疗
质量。< br>
【关键词】前置胎盘;缩宫素;益母草;产后出血
【文章编号】
1004-7484
(
2014
)
05-3355-0 2
产后出血是妇产科常见危重病症,产妇在产后
24h内阴
道出血量超过
500ml
即可视为产后出血,严重可导致休克死
亡< br>[1]
。目前临床使用的缩宫药物主要包括缩宫素、欣母沛、
益母草、卡孕栓等,由于受 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药物治
疗效果各有差异,为了探讨不同缩宫药物的治疗效果,笔者
选择
2012
年
1
月至
2014
年
3
月在本院 分娩的产妇
300
例为
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2< br>年
1
月至
2014
年
3
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
300
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产妇,年龄
22
~
38
岁,平均年龄(
29.5
±
2.3
)岁,其中初产妇
200
例,
经产妇
100
例,排除血功能异常或合并其他重要器官疾病产
妇 。将所有产妇随机分成
A
、
B
、
C
组,每组
60< br>例,三组在
年龄、孕期、胎产次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组间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P>0.05
)
,表明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患者三种不同缩宫药物进 行预防性治疗产后出血,
具体方法如下:
(
1
)
A
组用药方 法:本组产妇使用药物为卡
孕栓,在产妇完全分娩生产后在直肠置入卡孕栓
1
枚(1
毫
克)
,
深度约为
6cm
,
并用手按压2
分钟;
(
2
)
B
组用药方法:
本组产妇使用 药品为缩宫素,在产妇完全分娩出胎儿后,经
静脉滴注治疗,通常滴注速度为
0.002
~
0.005U/min
。
(
3
)
C
组用药方法 :本组使用药物为益母草,在产妇分娩后经肌内
注射
1
~
2ml
,预 防产妇产后出血。
1.3
产后出血诊断标准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04:0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6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