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胸片阅片基本知识
在读胸片上有点体会想与大家分享。
要想 读好胸片首先要知道正常胸片是怎样的,
总的来说
可以用以下的文字描述,
并且看每一 张片子时也可以按照这个顺序来看,
以便养成好的习惯。
“
胸廓对称,两侧 肋骨肋间隙正常;两肺纹理清晰,未见明显实质性浸润;两侧肺门纵膈未
见明显异常;心脏大小形态在正 常范围;膈肌平滑,双侧肋膈角锐利。
”
下边我具体叙述一些细节问题:
1.
如何数肋骨?数肋骨是看片的基础,我以下要说的很多东西都是 以肋骨作为标志的。
正常胸片肋骨从后上向前下数,
第一肋与锁骨围成一个类圆形的透亮区,< br>这一部分也是肺尖
所在的区域,两侧对比有利于发现肺尖的病灶。
2.
如何判断肺纹理是否正常?我们知道一侧肺野从肺门到肺的外周分为三等份 分别称
为肺的内、中、外带,正常情况下肺内中带有肺纹理,外带无,如果外带出现了肺纹理则有
肺纹理的增多,反之内中带透亮度增加则肺纹理减少。对肺内中外带的区分还有一个意义,
那就是对肺 气肿时肺压缩的判断,一般来说肺内中外带占肺的量分别为
60
%、
30
%、
10
%。
3.
纵膈与肺门:肺门前方 平第二到四肋间隙,后平对四到六胸椎棘突高度,在后正中线
与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的垂直线上。这有什么意义呢?举个例子:
在纤维空洞性肺结核时,
有
“
肺门上吊”
,
如果你知道了正常肺门的位置就很容易判断是否是肺门上吊。
关于纵隔主要< br>是判断是否有移位。
4.
心脏:心脏后对五到八 胸椎,前对二到六肋骨。我们在读片的时候经常听到有一个概
念叫
“
主动脉结
”
,
它是什么意思呢?在哪里呢?主动脉结就是主动脉弓由右转向左出突出于
胸骨左缘 的地方,
它平对左胸第二肋软骨。
这里我还想说一点,
那就是肺动脉段的位置,
肺
动脉段位于主动脉结下方,对判断肺动脉高压很有意义。
5.
膈肌和肋膈角:一般右肋膈顶在第五肋前端至第六肋前间水平,由于右侧有肝脏的存在,
右膈顶通常要比左侧高一到两厘米。
意义:
胸腔或腹腔压力的改变可以改变膈 肌的位置
如气胸时膈位置可以压低;
膈神经麻痹出现矛盾呼吸。
正常的肋膈角是锐利的 ,
如果肋膈角
变钝则有胸腔有积液或积血存在,那我们如何来大体判断积液的量呢?一般说肋膈 角变钝:
积液
300ml
;肋膈角闭锁:
500ml
。
6.
乳头位置也是我们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男性乳头一般位于第五 肋前间,女性乳头位
置可较低,两侧不对称的乳头阴影易误诊为节结病灶。
7.
如何判断病灶是来自肺内还是来自胸膜腔?一般来说如果病灶大部分在肺内则 病灶来
自肺内;可以结合侧位片来判断,同时
CT
可以精确鉴别。
8.
什么叫心尖上翘?什么叫心尖下移?有什么意义?心影的最外缘在膈平面以上 称心尖
上翘,代表右心室肥厚;反之心影的最外缘在膈平面以下称心尖下移,代表左心室肥厚。
关于侧位片我想把外科老师教我的一点窍门教给大家:
心前三角变小则右心室大;
心后 三角
大则左心室大。
正位胸片的读片法:
首先观察胸部软组织影像,依次为骨骼、纵隔、肺野、肺门、纹理与纵隔。
(一)胸部软组织影像
1.
皮肤、皮 下组织及肌肉:皮肤是围成人体外表的一种致密组织,在胸片上形成一线条
状阴影。
下组织由脂 肪组成,
密度较淡,
胸片表现为深灰色。
肌肉密度介于皮肤与脂肪之间,
肌肉 的健壮影响胸片的清晰度,
通过皮下组织的厚薄可以判断其营养状况。
前部有胸大肌可
使中肺野密度增高,胸锁乳突肌可使肺尖部密度降低。
2.
胸部乳房及乳头:乳房与乳头的大小因人而异,一般阴影于双肺野下部呈局限性密度
增高或半弧状增高 阴影。乳头较大的可呈结节状阴影,男性也可出现,勿诊断为病变。
3.
胸膜的水平裂及肺尖反折伴随线:水平裂是右肺上叶与中叶之间的胸膜,在正位胸片
上看 为自肺门水平发出的一条细线条阴影至肺外带出消失,
在侧位上看为自肺门水平发出的
一条细线 条阴影至胸骨。
斜裂是右肺中叶与下叶或左肺上叶与下叶之间的胸膜,
一般在正位
胸片 上看不到,
或在肺下叶看到一短而细与肺纹理走行方向不同的一条细线,
侧位胸片上是
位于前胸壁后
2
~
3cm
处向上斜行达肺门处或稍向上一些位置而终止。肺尖 部的第一、二肋
下缘伴随的线条状阴影为肺尖部胸膜帽的阴影。
此三条线阴影增粗或不规则为胸 膜病变的表
现。
(二)
胸部骨骼影像胸 部骨骼前有胸骨,前上方有锁骨,后有胸椎,自后向前构成胸骨
支架的
12
条肋骨,肋 骨前端为肋软骨,与胸骨相连。正常情况下,看不到肋软骨,但可以
清楚看到骨骼的形状、
骨皮 质、
骨髓质及骨纹理等。
如发现骨质破坏,
常见为骨癌或转移癌、
骨结核。骨 骼的断裂,常见于外伤性骨折。成年后肋软骨逐渐钙化,尤其是第一、二软骨头
钙化,
有时形成 片状或空洞形阴影,
勿认为肺内疾病。
另外,
肋骨有正常变异,
应仔细辨别。
(
三)
纵隔阴影纵隔阴影位于胸腔的中部,
两肺之间,
为软组织的阴影,
主要器官有心脏、
大血管、气管、支气管、食管及淋巴 等。纵隔为前后径长的器官,一般在侧位上不易辨认其
阴影位置。
正位胸片上,
上四分 之一为气管与食管阴影,
所以上纵隔较狭窄,
两侧胸锁间隙
相等,
如一侧变窄 或消失,
则为体位该侧前斜,
下四分之三主要为大血管和心脏阴影。
心脏
右缘 上部为上腔静脉和升主动脉组成的突起为第一弓,
第二弓为右心房;
左缘自上向下主动
脉弓为第一弓,肺动脉段为第二弓,左心耳为较小的第三弓,左心室为第四弓。当纵隔、心
脏出现病变时 ,
纵隔阴影增大,
突起增多,
或局部密度增高。
由于心脏阴影占纵隔阴影比例
较大,
常遮盖肺后部与纵隔内的病变,
所以怀疑纵隔病变,
一定注意拍摄一张 侧位胸片,
区
分病变部位。
(四)肺门部阴影肺门 是血管、气管和淋巴管出入的地方,形成团块状密度增高的阴影,
向外密度逐渐变淡,一般不超过内带。 肺门有固定的形态,左肺门比右肺门高
1
~
2cm
,血
管粗细均称。
因肺门阴影组成较为复杂,
早期病变容易漏诊必要时补充侧位、
斜位胸片,
必
要时拍摄断层、
CT
或核磁共振等。肺门的侧位像为两肺门重叠阴影,如拍摄有病同侧 的胸
片可以看出疾病的形态和大小。
(五)肺野肺脏是一个 含有气体的器官。胸片上位于纵隔两侧、膈肌上方,显示较灰暗的
部位为肺野,
肺含气量越多灰 暗部分越加深。
肺内的含气量与肺野的透光度成正比,
微小病
变即能观察到。
曝光时常让患者吸满气体,
以达到最佳透光度,
注意观察纵隔与膈肌顶遮盖
的病变。实 际上检查将此处的病变遮盖,怀疑有病变时必须拍摄一张侧位进一步观察。
< br>(六)肺纹理肺纹理是由血管、气管和淋巴管组成,起自于肺门,向肺野走行,逐渐变细
的索条状 密度增高阴影,
到达末梢形成磨砂玻璃样。
青少年肺周围肺纹理不易看到,
老年人可以看得到,
但不宜渗透到肺的边缘。
肺纹理主要由肺血管组成,在肺门附近,
或 内带见到
细小密度较高的结节阴影可能是肺血管的横断面。
任何原因引起支气管壁增粗,
均可使肺纹
理增强。
肺纹理的走行代表代表肺叶及肺段的解剖学结构。
肺纹理纤细是 由肺泡增大或肺气
肿引起。
(七)横膈横膈是由肌筋膜组成 ,为肺脏器官与腹部器官的分界限,左右各一,呈突向于
胸腔光滑的半弧状阴影,
右侧高于左侧 约一个肋间隙,
随呼吸而上下起伏。
如膈肌凹凸不平
可能为生理性或肺脏
/< br>腹腔压力过高造成,如膈肌出现矛盾运动可能有膈神经麻痹有关。横
膈与肋骨形成肋膈角,
与心脏形成心膈角,
正常情况下均为锐角。
左侧心膈角因心包脂肪垫
可显示模糊,< br>勿认为片状阴影或粘连。
如出现胸膜粘连或胸腔积液时可使肋膈角变钝或显示
不清。左侧 膈下有胃泡可显示膈肌的厚度,约
1cm
左右,如有增厚可能有肺底积液。右侧
膈下有 肝脏,
一般不显示膈肌的厚度,
如右侧膈肌明显高于左侧时应考虑肝脏疾病或胸膜病
变 。
侧位胸片的读片法:
检查侧位胸片主要是用 来病变定位和发现正位胸片不能发现的隐藏部病变,
尤其是对肺部肿
块、
肺不张、纵隔肿块等疾病,
拍摄侧位胸片对诊断很有帮助。
侧位胸片是所透过的组织比
正位 胸片更多,代表着胸部正常组织的矢状面,更好的显示胸部的立体解剖结构。
(一)确定胸片是右侧位或左侧位:
X
线是自近向远处放射,靠近的胸片肺部影像清晰 靠
远侧的胸片肺部影像扩大。
一般情况下以膈肌及以下为观察目标,
右侧膈肌比左侧膈 肌高一
个肋间,
先接触射线的一侧高于后接触射线的一侧。
左侧位胸片两侧膈肌呈交叉 状态,
膈下
胃泡清楚可见,
可高于右侧膈肌。
右侧位胸片两侧膈肌约呈平衡状 态,
高的一侧膈肌下无胃
泡,低的一侧膈肌下有胃泡但显示不清。
(二)
标志性结构:
女性胸片前方可见乳房阴影,
其大小与形态对 判断年龄和发育有参考
价值。侧位胸片的前、后肋膈角均为锐角,如变钝、模糊、消失为早期胸膜炎或胸 膜粘连的
表现。
胸膜的斜裂和水平裂显示较正位胸片清楚,
如宽度大于
0.2 cm
有诊断价值。
一般只能
看到近侧的肺门阴影,
肺门基本处于中间位置,< br>如肺门增大或移位有诊断意义。
侧位上主动
脉弓和降主动脉阴约可见,
老年人常 出现主动脉弓钙化,
呈月芽状,
如近侧肺部兵变可掩盖
主动脉或主动脉弓,主动脉瘤可 沿主动脉生长。
(三)骨骼阴影:胸骨位于前方呈条状密度增高阴影 ,可见胸骨柄与胸骨体切迹;胸椎位
于后方,
椎体逐个显示清晰;
十二根肋骨自上后斜 向前下走行,
如是后前位,
后段肋骨位于
前方,
显示清楚;
双侧肩胛 骨应该避开肺野,
如是不能避开内侧缘呈平行条形阴影位于两侧
后上方。
(四)肺野:根据肺血管、肺纹理以及胸膜裂的走行,可以大致划分出肺叶、肺段,对肺部病变的定位诊断有重要意义。
侧位胸片还可以发现胸骨后膈前后穹隆的肺部病变,
肺野后
部病变常与脊柱相重叠,
不易观察,
应加以注意。
另外一个重要意义是病变在 正位胸片和在
侧位胸片上的表现不完全相同,将肺部病变作为一个立体性的概念分析。
(五)
肺血管:
侧位胸片上右肺动脉位于支气管腔的前方,< br>左肺动脉位于支气管腔的上后
方,均呈边缘清楚的椭圆形阴影,并有分支,切勿认为肿瘤。
(
六)
纵隔:
在侧位上不能显示纵隔上口大下口 小,
但可以清楚看到心脏、
大血管和气管。
心脏和大血管位于纵隔内,气管自前上方向 后下方插入纵隔,各肺叶、段支气管亦可显示。
纵隔分区较正位明显,
可以分为上、
中 、
下和后纵隔四个部分。
当纵隔发生淋巴结肿大或肿
瘤时,侧位可以较好的显示,纵隔 增宽侧位不能显示。
(七)横膈:双侧横膈呈双弧状,前高后低,右 高左低,对侧横膈影投射在本侧下方。左
膈下有胃泡,
易于分辨,
常显示膈肌的厚度,
右侧膈肌下有肝脏,
正常情况下不显示膈肌厚
度,
在做人工气腹或胃肠穿孔时 ,
右膈肌下出现游离气体。
膈顶一般在内三分之一处,
如膈
肌升高,膈顶外移 ,可能有肺底积液,或膈下生长实质性肿物或是腹压增高引起。
大叶性肺炎
1
.
大叶性肺炎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其实变期
X
线表现是怎样的?
大叶 性肺炎多由肺炎双球菌致病,好发于冬春季,多见于青壮年。起病急,以突然高热、寒
战、胸痛、咳嗽、 咯铁锈色痰为临床特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x
线征象较
临床出现晚< br>3-12
小时,其基本
x
线表现为不同程度、不同形态的渗出与实
< br>变。自应用抗生素以来,典型的大叶性肺炎已不多见,病变多呈局限性表现。实变期
(
包 括
红肝样变期和灰肝样变期
)
x
线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致密影。病变累及一个 肺叶,
——
部分边
缘模糊,
其中可见透明的支气管影,
即支气管气像 。
病变累及肺段表现为片状或三角形致密
影,如累及肺叶的大部分或全部肺叶,则呈大片均匀致 密影,以叶间裂为界,边缘清晰,形
状与肺叶的轮廓一致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00:4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6319.html
-
上一篇:种猪的体型外貌评定方案
下一篇:乳腺癌(肿瘤科)住院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