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临床胸片阅片基本知识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3 00:41

-

2021年3月3日发(作者:蛇口人民医院)
临床胸片阅片基本知识


在读胸片上有点体会想与大家分享。
要想 读好胸片首先要知道正常胸片是怎样的,
总的来说
可以用以下的文字描述,
并且看每一 张片子时也可以按照这个顺序来看,
以便养成好的习惯。


胸廓对称,两侧 肋骨肋间隙正常;两肺纹理清晰,未见明显实质性浸润;两侧肺门纵膈未
见明显异常;心脏大小形态在正 常范围;膈肌平滑,双侧肋膈角锐利。


下边我具体叙述一些细节问题:



1.
如何数肋骨?数肋骨是看片的基础,我以下要说的很多东西都是 以肋骨作为标志的。
正常胸片肋骨从后上向前下数,
第一肋与锁骨围成一个类圆形的透亮区,< br>这一部分也是肺尖
所在的区域,两侧对比有利于发现肺尖的病灶。



2.
如何判断肺纹理是否正常?我们知道一侧肺野从肺门到肺的外周分为三等份 分别称
为肺的内、中、外带,正常情况下肺内中带有肺纹理,外带无,如果外带出现了肺纹理则有
肺纹理的增多,反之内中带透亮度增加则肺纹理减少。对肺内中外带的区分还有一个意义,
那就是对肺 气肿时肺压缩的判断,一般来说肺内中外带占肺的量分别为
60
%、
30
%、
10
%。



3.
纵膈与肺门:肺门前方 平第二到四肋间隙,后平对四到六胸椎棘突高度,在后正中线
与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的垂直线上。这有什么意义呢?举个例子:
在纤维空洞性肺结核时,


肺门上吊

如果你知道了正常肺门的位置就很容易判断是否是肺门上吊。
关于纵隔主要< br>是判断是否有移位。



4.
心脏:心脏后对五到八 胸椎,前对二到六肋骨。我们在读片的时候经常听到有一个概
念叫

主动脉结


它是什么意思呢?在哪里呢?主动脉结就是主动脉弓由右转向左出突出于
胸骨左缘 的地方,
它平对左胸第二肋软骨。
这里我还想说一点,
那就是肺动脉段的位置,

动脉段位于主动脉结下方,对判断肺动脉高压很有意义。



5.
膈肌和肋膈角:一般右肋膈顶在第五肋前端至第六肋前间水平,由于右侧有肝脏的存在,
右膈顶通常要比左侧高一到两厘米。
意义:
胸腔或腹腔压力的改变可以改变膈 肌的位置
如气胸时膈位置可以压低;
膈神经麻痹出现矛盾呼吸。
正常的肋膈角是锐利的 ,
如果肋膈角
变钝则有胸腔有积液或积血存在,那我们如何来大体判断积液的量呢?一般说肋膈 角变钝:
积液
300ml
;肋膈角闭锁:
500ml




6.
乳头位置也是我们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男性乳头一般位于第五 肋前间,女性乳头位
置可较低,两侧不对称的乳头阴影易误诊为节结病灶。



7.
如何判断病灶是来自肺内还是来自胸膜腔?一般来说如果病灶大部分在肺内则 病灶来
自肺内;可以结合侧位片来判断,同时
CT
可以精确鉴别。



8.
什么叫心尖上翘?什么叫心尖下移?有什么意义?心影的最外缘在膈平面以上 称心尖
上翘,代表右心室肥厚;反之心影的最外缘在膈平面以下称心尖下移,代表左心室肥厚。

关于侧位片我想把外科老师教我的一点窍门教给大家:
心前三角变小则右心室大;
心后 三角
大则左心室大。



正位胸片的读片法:

首先观察胸部软组织影像,依次为骨骼、纵隔、肺野、肺门、纹理与纵隔。



(一)胸部软组织影像



1.
皮肤、皮 下组织及肌肉:皮肤是围成人体外表的一种致密组织,在胸片上形成一线条
状阴影。
下组织由脂 肪组成,
密度较淡,
胸片表现为深灰色。
肌肉密度介于皮肤与脂肪之间,
肌肉 的健壮影响胸片的清晰度,
通过皮下组织的厚薄可以判断其营养状况。
前部有胸大肌可
使中肺野密度增高,胸锁乳突肌可使肺尖部密度降低。



2.
胸部乳房及乳头:乳房与乳头的大小因人而异,一般阴影于双肺野下部呈局限性密度
增高或半弧状增高 阴影。乳头较大的可呈结节状阴影,男性也可出现,勿诊断为病变。



3.
胸膜的水平裂及肺尖反折伴随线:水平裂是右肺上叶与中叶之间的胸膜,在正位胸片
上看 为自肺门水平发出的一条细线条阴影至肺外带出消失,
在侧位上看为自肺门水平发出的
一条细线 条阴影至胸骨。
斜裂是右肺中叶与下叶或左肺上叶与下叶之间的胸膜,
一般在正位
胸片 上看不到,
或在肺下叶看到一短而细与肺纹理走行方向不同的一条细线,
侧位胸片上是
位于前胸壁后
2

3cm
处向上斜行达肺门处或稍向上一些位置而终止。肺尖 部的第一、二肋
下缘伴随的线条状阴影为肺尖部胸膜帽的阴影。
此三条线阴影增粗或不规则为胸 膜病变的表
现。



(二)

胸部骨骼影像胸 部骨骼前有胸骨,前上方有锁骨,后有胸椎,自后向前构成胸骨
支架的
12
条肋骨,肋 骨前端为肋软骨,与胸骨相连。正常情况下,看不到肋软骨,但可以
清楚看到骨骼的形状、
骨皮 质、
骨髓质及骨纹理等。
如发现骨质破坏,
常见为骨癌或转移癌、
骨结核。骨 骼的断裂,常见于外伤性骨折。成年后肋软骨逐渐钙化,尤其是第一、二软骨头
钙化,
有时形成 片状或空洞形阴影,
勿认为肺内疾病。
另外,
肋骨有正常变异,
应仔细辨别。




三)
纵隔阴影纵隔阴影位于胸腔的中部,
两肺之间,
为软组织的阴影,
主要器官有心脏、
大血管、气管、支气管、食管及淋巴 等。纵隔为前后径长的器官,一般在侧位上不易辨认其
阴影位置。
正位胸片上,
上四分 之一为气管与食管阴影,
所以上纵隔较狭窄,
两侧胸锁间隙
相等,
如一侧变窄 或消失,
则为体位该侧前斜,
下四分之三主要为大血管和心脏阴影。
心脏
右缘 上部为上腔静脉和升主动脉组成的突起为第一弓,
第二弓为右心房;
左缘自上向下主动
脉弓为第一弓,肺动脉段为第二弓,左心耳为较小的第三弓,左心室为第四弓。当纵隔、心
脏出现病变时 ,
纵隔阴影增大,
突起增多,
或局部密度增高。
由于心脏阴影占纵隔阴影比例
较大,
常遮盖肺后部与纵隔内的病变,
所以怀疑纵隔病变,
一定注意拍摄一张 侧位胸片,

分病变部位。



(四)肺门部阴影肺门 是血管、气管和淋巴管出入的地方,形成团块状密度增高的阴影,
向外密度逐渐变淡,一般不超过内带。 肺门有固定的形态,左肺门比右肺门高
1

2cm
,血
管粗细均称。
因肺门阴影组成较为复杂,
早期病变容易漏诊必要时补充侧位、
斜位胸片,

要时拍摄断层、
CT
或核磁共振等。肺门的侧位像为两肺门重叠阴影,如拍摄有病同侧 的胸
片可以看出疾病的形态和大小。



(五)肺野肺脏是一个 含有气体的器官。胸片上位于纵隔两侧、膈肌上方,显示较灰暗的
部位为肺野,
肺含气量越多灰 暗部分越加深。
肺内的含气量与肺野的透光度成正比,
微小病
变即能观察到。
曝光时常让患者吸满气体,
以达到最佳透光度,
注意观察纵隔与膈肌顶遮盖
的病变。实 际上检查将此处的病变遮盖,怀疑有病变时必须拍摄一张侧位进一步观察。


< br>(六)肺纹理肺纹理是由血管、气管和淋巴管组成,起自于肺门,向肺野走行,逐渐变细
的索条状 密度增高阴影,
到达末梢形成磨砂玻璃样。
青少年肺周围肺纹理不易看到,
老年人可以看得到,
但不宜渗透到肺的边缘。
肺纹理主要由肺血管组成,在肺门附近,
或 内带见到
细小密度较高的结节阴影可能是肺血管的横断面。
任何原因引起支气管壁增粗,
均可使肺纹
理增强。
肺纹理的走行代表代表肺叶及肺段的解剖学结构。
肺纹理纤细是 由肺泡增大或肺气
肿引起。



(七)横膈横膈是由肌筋膜组成 ,为肺脏器官与腹部器官的分界限,左右各一,呈突向于
胸腔光滑的半弧状阴影,
右侧高于左侧 约一个肋间隙,
随呼吸而上下起伏。
如膈肌凹凸不平
可能为生理性或肺脏
/< br>腹腔压力过高造成,如膈肌出现矛盾运动可能有膈神经麻痹有关。横
膈与肋骨形成肋膈角,
与心脏形成心膈角,
正常情况下均为锐角。
左侧心膈角因心包脂肪垫
可显示模糊,< br>勿认为片状阴影或粘连。
如出现胸膜粘连或胸腔积液时可使肋膈角变钝或显示
不清。左侧 膈下有胃泡可显示膈肌的厚度,约
1cm
左右,如有增厚可能有肺底积液。右侧
膈下有 肝脏,
一般不显示膈肌的厚度,
如右侧膈肌明显高于左侧时应考虑肝脏疾病或胸膜病
变 。



侧位胸片的读片法:

检查侧位胸片主要是用 来病变定位和发现正位胸片不能发现的隐藏部病变,
尤其是对肺部肿
块、
肺不张、纵隔肿块等疾病,
拍摄侧位胸片对诊断很有帮助。
侧位胸片是所透过的组织比
正位 胸片更多,代表着胸部正常组织的矢状面,更好的显示胸部的立体解剖结构。



(一)确定胸片是右侧位或左侧位:
X
线是自近向远处放射,靠近的胸片肺部影像清晰 靠
远侧的胸片肺部影像扩大。
一般情况下以膈肌及以下为观察目标,
右侧膈肌比左侧膈 肌高一
个肋间,
先接触射线的一侧高于后接触射线的一侧。
左侧位胸片两侧膈肌呈交叉 状态,
膈下
胃泡清楚可见,
可高于右侧膈肌。
右侧位胸片两侧膈肌约呈平衡状 态,
高的一侧膈肌下无胃
泡,低的一侧膈肌下有胃泡但显示不清。



(二)
标志性结构:
女性胸片前方可见乳房阴影,
其大小与形态对 判断年龄和发育有参考
价值。侧位胸片的前、后肋膈角均为锐角,如变钝、模糊、消失为早期胸膜炎或胸 膜粘连的
表现。
胸膜的斜裂和水平裂显示较正位胸片清楚,
如宽度大于
0.2 cm
有诊断价值。
一般只能
看到近侧的肺门阴影,
肺门基本处于中间位置,< br>如肺门增大或移位有诊断意义。
侧位上主动
脉弓和降主动脉阴约可见,
老年人常 出现主动脉弓钙化,
呈月芽状,
如近侧肺部兵变可掩盖
主动脉或主动脉弓,主动脉瘤可 沿主动脉生长。



(三)骨骼阴影:胸骨位于前方呈条状密度增高阴影 ,可见胸骨柄与胸骨体切迹;胸椎位
于后方,
椎体逐个显示清晰;
十二根肋骨自上后斜 向前下走行,
如是后前位,
后段肋骨位于
前方,
显示清楚;
双侧肩胛 骨应该避开肺野,
如是不能避开内侧缘呈平行条形阴影位于两侧
后上方。



(四)肺野:根据肺血管、肺纹理以及胸膜裂的走行,可以大致划分出肺叶、肺段,对肺部病变的定位诊断有重要意义。
侧位胸片还可以发现胸骨后膈前后穹隆的肺部病变,
肺野后
部病变常与脊柱相重叠,
不易观察,
应加以注意。
另外一个重要意义是病变在 正位胸片和在
侧位胸片上的表现不完全相同,将肺部病变作为一个立体性的概念分析。



(五)
肺血管:
侧位胸片上右肺动脉位于支气管腔的前方,< br>左肺动脉位于支气管腔的上后
方,均呈边缘清楚的椭圆形阴影,并有分支,切勿认为肿瘤。




六)
纵隔:
在侧位上不能显示纵隔上口大下口 小,
但可以清楚看到心脏、
大血管和气管。
心脏和大血管位于纵隔内,气管自前上方向 后下方插入纵隔,各肺叶、段支气管亦可显示。
纵隔分区较正位明显,
可以分为上、
中 、
下和后纵隔四个部分。
当纵隔发生淋巴结肿大或肿
瘤时,侧位可以较好的显示,纵隔 增宽侧位不能显示。



(七)横膈:双侧横膈呈双弧状,前高后低,右 高左低,对侧横膈影投射在本侧下方。左
膈下有胃泡,
易于分辨,
常显示膈肌的厚度,
右侧膈肌下有肝脏,
正常情况下不显示膈肌厚
度,
在做人工气腹或胃肠穿孔时 ,
右膈肌下出现游离气体。
膈顶一般在内三分之一处,
如膈
肌升高,膈顶外移 ,可能有肺底积液,或膈下生长实质性肿物或是腹压增高引起。


大叶性肺炎

1


大叶性肺炎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其实变期
X
线表现是怎样的?

大叶 性肺炎多由肺炎双球菌致病,好发于冬春季,多见于青壮年。起病急,以突然高热、寒
战、胸痛、咳嗽、 咯铁锈色痰为临床特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x
线征象较
临床出现晚< br>3-12
小时,其基本
x
线表现为不同程度、不同形态的渗出与实
< br>变。自应用抗生素以来,典型的大叶性肺炎已不多见,病变多呈局限性表现。实变期
(
包 括
红肝样变期和灰肝样变期
)
x
线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致密影。病变累及一个 肺叶,
——
部分边
缘模糊,
其中可见透明的支气管影,
即支气管气像 。
病变累及肺段表现为片状或三角形致密
影,如累及肺叶的大部分或全部肺叶,则呈大片均匀致 密影,以叶间裂为界,边缘清晰,形
状与肺叶的轮廓一致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00:4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6319.html

临床胸片阅片基本知识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