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健康指导
刘小奕
2004-7-24 16:58:00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
年
10
月
第
1
卷
第
7
期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726-6424
(
2003
)
07-0661-02
病毒性肝炎分为
:
甲、乙、丙、丁、戊五型,属法定乙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 br>复杂、流行面广、发病率高等特点。乙、丙、丁型肝炎可转为慢性,并可演变为肝硬化和原
发性肝 癌,
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
2001
年
1
月~
2002年
10
月,
我科对
502
例病毒性肝炎患
者实施了健康 指导,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502
例中,男
373
例,女
129
例,年龄
2
~
65
岁,平均
36
岁。其中急性肝炎
189
例,慢性
肝炎
313
例。甲、戊型肝炎
166
例,乙、丙、丁型肝炎
336
例。 肝硬化
22
例,肝癌
8
例。
2
健康指导方式
2.1
语言宣教
利用对患者进行各种护 理工作时宣教。如给患者测生命体征、静脉输液、做
各种基础护理及探视患者等时机,
边工作边 与患者交流、
宣教。
根据不同层次的患者和护理
工作所需时间的长短,宣教的内容、时 间有所差别。
2.2
书面方式
患者入院时,发给“肝炎健康教 育”小册子,供患者阅读。在科室开办肝炎
健康教育专栏,定期更换宣教内容。
2.3
护理查房
通过个案护理等业务查房,将健康教育内容贯穿、融入。 患者及家属感觉受
益匪浅,并能很好的配合。
2.4
工休会形式
让肝炎患者自带板凳,集中学习,由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做宣教。尽量采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 。收到较好的效果。
3
健康指导内容
3.1
入院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主管的医生、护士,请假离院、卫生、探视制
度及如何使用床边呼叫器等。
嘱患者要遵守医院的消毒隔离制度,
不互串病室,
不与他人共
用物品,减少陪人,防止交叉感染。
3.2
心理指导
由于肝炎患者缺乏本病的有关医学知识,
怕得了肝炎而受到周围人 群的冷落,
怕被领导知道而失去工作,
怕转变为慢性肝炎而预后不良。
另外,
慢性肝炎患者因病情反复,
经常住院,经济负担较重。常表现出易怒、暴躁、心情抑郁及焦虑,甚至会产 生悲观厌世情
绪。
沉重的心理负担对疾病的恢复极为不利,
易怒则伤肝。
我们 向患者讲解肝炎的一般知识,
讲明消毒隔离的意义及方法,
让患者了解肝炎的复发诱因,
减少复发机会。
使他们对自己的
疾
病有较全面、正确的认识。及时回答患 者提出的疑问,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消除思想
顾虑,增强治疗信心。
3.3
疾病知识宣教
由于患者缺乏本病的有关医学知识,
同时被肝炎的病情反复波 动困扰着,
患者表现出迫切的求知愿望。
我们应耐心向患者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
教患 者学会看几种常
见的化验单。如
:
(
1
)生化检验报告单
:
检查肝功能的情况。较重要的项目有总胆红素,丙
氨酸氨基转移酶等。
(
2< br>)免疫检验报告单
:
检查甲胎蛋白是否升高。
(
3
)抗原抗体 的检验
:
检查乙肝两对半的情况。告诉患者及家属,化验单有标明正常值,可以对照。如有异常 ,在
项目旁边有向上、
向下的箭头标明。
对乙肝两对半的“大三阳”、
“小三 阳”、
出现“抗体”、
两对半阴性时应打乙肝疫苗针等详细讲解。
4
传播途径知识的指导
4.1
甲、戊型肝炎的共同点
均 经粪
-
口传播,有季节性,可引起暴发流行。虽病人的血液、
唾液也有传染性,但以粪 便的排毒大,排毒时间长,故粪
-
口是甲、
戊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
粪便污染 水、蔬菜、食品、手、用具等均可引起散发或暴发流行,一般日常生活接触常为主
要的传播方式。如污染 水源或食物则可引起暴发流行。
4.2
乙、丙、丁型肝炎的共同点
主要经血源传播,无季节性,为多发性。乙型肝炎的表面
抗原可通过各种体液排出体外,如血液、精 液、阴道分泌物、唾液、乳汁等,但由于乙肝病
毒颗粒在不同的体液,出现的频度不同。
因此各 种体液的传染性相差很大。
其中以血液、精
液、月经和阴道分泌物传染性较大。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9:2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5614.html
-
上一篇:内分泌科专科疾病宣教
下一篇: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1)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