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
染
病
学
P1191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为
(有传染性、病原体、免疫性和流行性)
潜伏期是指
(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临床症状开始出现)
复发是指
(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己稳定退热一段时间,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 再度繁殖,使发热
等初发症状再度出现)
再燃是指
(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体温未稳定下降至正常,又再度升高)
P1192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引起疾病的主要因素是
(病原体的致病力与机体的免疫机能)
在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
(隐性感染)
熟悉传染病潜伏期的目的是
(确定检疫期)
确定传染病检疫期的依据是
(最长潜伏期)
P1193
下列传染病常见出疹时间,错误的是
A
水痘多在第
1
病日
B
猩红热多在第
2
病日
C
天花多在第
3
病日
D
麻疹多在第
4
病日
E
伤寒多在第
5
病日
下列传染,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要求,不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是
A AIDS
B SARS
C
肺炭疽
D
鼠疫
E
霍乱
下列各项,与病原体致病作用无关的是
A
侵袭力
B
毒力
C
数量
D
大小
E
变异性
大流行是指
(某传染病流行范围广,甚至超过国界或洲界)
P1194
下列感染中,没有传染性的是
A
隐性感染
B
显性感染的潜伏期
C
显性感染的症状明显期
D
病原携带状态
E
潜伏性感染
确定传染病隔离期的主要依据是
(传染期)
可致人群对某种传染病易感增高的是
(病原体的变异)
感染过程的表现中最常见是
(隐性感染)
在传染病恢复期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抗体是
(
IgG
)
P1195
感染过程中首先出现,常为近期感染标志的抗体是
(
IgM
)
流脑主要经
(飞沫传播)
人体与病原体处于相持状态,不出现临床症状,不排出病原体
(潜在性感染)
感染病原体后不出现临床表现,但产生了特异性免疫
(隐性感染)
弛张热
(
24
小时内体温波动超过
2
摄氏度,但最低未达正常水平)
流行性出血热的皮疹属
(出血疹)
伤寒的皮疹属
(斑丘疹)
P1196
感染
HBV
后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标志是
(
HbsAg
)
下列有关甲肝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为嗜肝
DNA
病毒
B
只有一个血清型
C 60
O
C30
分钟可被灭活
D
对紫外线照射不敏感
E
只有一个基因型
表示
HBV
复制活跃的是指标是
(
HbeAg
)
血清标志物,急性乙型肝炎窗口期可检出的是
(抗
-HBc
)
对确认急性
HBV
感染最有意义的是
(抗
-HBs
阳转)
下列各项,不符合慢性
HBV
携带者诊断的是
A
血清
HbsAg
阳性
B
血
HBV DNA
阴性
C
血清
HbeAg
阳性
D
血清
ALT
在正常范围
E
血清抗
-Hbe
阳性
下列各项,不符合非活动性
HbsAg
携带者诊断的是
A
血清
HBsAg
阳性
B
血清
HBV DNA
阴性
C
血清
HbeAg
阳性
D
血清
ALT
在正常范围
E
血清抗
-Hbe
阳性
诊断甲型肝炎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是
(抗
-HA
VIgM
)
诊断戊型肝炎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昌
(抗
-HEVIgM
)
下列各项,可诊断为
HBV
现症感染的指标是
A HbsAg
B
抗
-HBs
C
抗
-HBe
D
抗
-HBc
E
抗
-HBc IgG
乙肝疫苗的主要成分是
(
HbsAg
)
P1198
下列有关病毒性肝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妊娠后期合并戊肝病死率高
B
急性丙肝易转为慢性肝炎
C
甲型肝炎不转为慢性
D
丙肝病毒感染易致重型肝炎
E
慢性丙型肝炎可演变为肝硬化
下列有关病毒肝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型肝炎可呈慢性经过
B
乙型肝炎一般无慢性经过
C
丙型肝炎易演变为慢性
D
丁型肝炎一般不演变为慢性
E
戊型肝炎可呈慢性经过
下列有关甲型肝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般不转为慢性
B
主要经粪
-
口途径传播
C
可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
D
临床上黄疸型肝炎较多见
E
不会通过血液传播
下列有关乙型肝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重叠感染
HDV
易演变为重型肝炎
B
对慢性患者的治疗应以抗病毒为主
C HBV
感染是肝细胞癌的重要病因
D
婴幼儿感染
HBV
易演变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E
家庭聚集现象不明显
有关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慢性
HBV
感染抗
-HbcIgM
也要阳性
B
抗
-HA
VIgM
阳性可诊断为急性
HA
V
感染< br>
C HbsAg
阳性表明患者有传染性
D
抗
-HCV
阳性为
HCV
既往感染
E
抗
-HBs
是保护性抗体
下列各项,对急性重型肝炎诊断无提示意义的是
A
丙氨酸氨基转氨酶
>1000U/L
B
肝性脑病
C
深度黄疸
D
肝脏迅速缩小
E
腹水、肠胀气
对诊断病毒性肝炎最有意义的是
(肝穿刺活检)
P1199
重型肝炎的特征性表现是
(精神神经症状)
下列有关重型肝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重型肝炎的病死率较低
B
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程一般不超过
14
天
C
急性重型肝炎和亚急性重型肝炎的主要区别是后者肝性脑病出现较早
D
慢性重型肝炎是指重型肝炎的病程超过
24
周
E
在我国以
HBV
感染所致者最多见
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输血)
对确定急性
HBV
感染最有意义的是
(抗
-HBVIgM
阳性,抗
-HbcIgG
阴性)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出血倾向最主要的原因是
(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P1200
下列各项,诊断重型病毒性肝炎最有意义的是
A
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
B
酶胆分离
C
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降低
D A/G
比值倒置
E
血清转肽酶活性明显升高
诊断早期肝硬化的依据是
(肝穿刺组织学检查)
有关甲型肝炎的治疗,最重要的是
A
休息
B
保肝
C
降酶
D
抗病毒
E
调节免疫
对急性肝炎治疗措施,最主要的是
(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
下列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措施,最主要的是
A
一般治疗
B
对症治疗
C
抗病毒治疗
D
保肝治疗
E
抗肝纤维化治疗
有关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叙述,正确的是
(
HbeAg
血清学转率较高)
P1201
乙肝病毒属
(嗜肝
DNA
病毒)
丙肝病毒属
(黄病毒)
甲肝病毒性
(微小
RNA
病毒)
丁肝病毒属
(缺陷病毒)
丁肝病毒
(代尔塔病毒属)
戊肝病毒
(肝炎病毒属)
慢性肝炎的病程
(超过半年)
慢性菌痢的病程
(超过
2
月)
P1202
感染
HBV
后,最早出现的抗体是
(抗
-HBcIgM
)
不游离存在于血液中的是
(
HBcAg
)
乙肝疫苗的主要成分是
(
HBsAg
)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9:0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5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