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讲
学会预防处理
应对运动损伤》教学设计
【学
科】
:体育与健康
【课
题】
: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教
师】
:
【课
时】
:
1
【班
级】
:高一社会文化
2
班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及发生的原因;
2
、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简易处理办法。
能力目标:
学会在运动中的相互帮助、相互协助及自我防护。
情感目标:
树立终身安全运动的意识,尽量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二、教材分析:
< br>《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体
育与健康》(北方版
主编:毛振明)的基础模块第七讲内容。
中职学生虽然热爱 体育运动,但由于缺乏一定的运动卫生与安全知识,容易导致损
伤事件的发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运 动技能学习领域中,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预
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危险,掌 握运动创伤时和紧急情况下
的简易处理方法,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提高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
教学重点:
常见运动损伤的简易处理
(
软组织损伤的急救方法和外止血的急救技
能
)
。
2
、教学难点:终身安全运动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询问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多媒体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视频(片
1
、片
2
)导入教学内容(片3
)
二、运动损伤的概述
1
、举例:刘翔,姚明
桑兰:
1998.7.21
在纽约 友好运动会跳马比赛前热身时摔伤,造成高位截瘫。
2
、提问:同学们在运动中发生过那些损伤。
常见运动损伤
3
、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1
)
、原因:思想上不够重 视运动损伤的发生,常与体育教师、教练员尤其是体育锻炼者对预防
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思想上麻 痹大意及缺乏预防知识有关。他们多存在着某些片面认识,平
时不重视安全,在体育教学、体育锻炼和比 赛中没有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加强运动安全的思想认识。每学期和每节课前,进行体育运动安全教育。
2
)
、原因: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使人体从相对的静止状态过渡到紧张的活动状态。
预防措施: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可分为一般性准备后动和专项准备活动。
遵循的原则:内容先远离心脏的四肢活动到全身活动,再到专项准备活动。
运动负荷由小到大
时间一般为
10
分钟左右,气温低是可长一些。
3
)、原因:运动负荷(尤其是局部负担量)过大:安排运动负荷时,没有充分考虑到锻炼者的
生理特点 ,运动负荷超过了锻炼者可以承受的生理负担量,尤其是局部负担过大,引起微细损伤的
积累而发生劳损 。
预防措施:运动负荷要适当
4
)
、原因:技术上的错 误:技术动作的错误,违反了人体结构功能的特点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
而造成损伤,这是初参加运动训练 的人或学习新动作时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例如,做前滚翻时,
因头部不正而引起颈部扭伤;
预防措施:掌握合理的运动技术
5
)
、原因: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
在睡眠或休息不好、患病受 伤或伤病初愈阶段,以及疲劳
时,肌肉力量、动作的准确性和身体的协调市性显著下降,警觉性和注意力 减退,反应较迟钝,此
时参加剧烈运动或练习较难的动作,就可能发生损伤。
预防措施:掌握好身体、心理状态
6
)
、原因:组织方法不当:在 教学训练中,不遵守循序渐进、系统性和个别对待的原则,以及
比赛的年龄分组原则;在组织方法方面, 缺乏保护和自我保护、在非投掷区练习投掷或任意穿越投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9:0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5558.html
-
上一篇:如何规划你的体育锻炼活动
下一篇:个人运动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