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锻炼的原则,是身体锻炼基本规律的反映,也是参加者安排锻炼计划,选择锻炼内容,
运用 锻炼方法所要遵循的原则。
为了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提高锻炼的效果,
在锻炼中我们
应遵循以下几点:
(一)从实际出发原则:
从实际出发原则是指 体育锻炼的目的、
内容、
方法以及适宜的运动负荷。
每个参加锻炼者的
主观客 观条件各不相同,如性别、年龄、职业、体育基础、身体状况、生活条件、锻炼目的
等,因此在选择锻炼 内容、方法、运动负荷时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特别要注意运动负荷
适量。
决定运 动负荷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量
”
和
“
强度
”。
“
量
”
是指完成动作的次数、组数、时间、
距离等,
“
强度
”
是指完成练习所用力量的大小和机体的紧张程度
,
包括动作 的速度、练习的
密度、练习间歇时间的长短、负重的大小、投掷的距离、跳跃的高度和长度等。量和强度 要
处理适当。强度越大,则量就要相应减少,强度适中
,
则量可以相应加大
,
要做到适量
,
以练习
者承受得了并有一定的疲劳为度。
掌 握适宜的运动量,
一般可采用心率百分法,
即采用使心率升高到本人最高心率的
70% --85%
的强度作为标准进行锻炼的方法。个人的最高心率直接测量比较困难,一般男女均可用
220
减年龄来估算每分钟的最高心率(也有人建议女子用
210
减年龄来估算)< br>。例如某人
20
岁,
其锻炼过程的运动强度应控制在心率为(
220- 20
)
*
(
70%
~
85%
)
=140< br>~
170
(次
/
分)的范
围内,这被称为有氧锻炼的适宜负荷 量。或者用接近极限运动量的心率(一般假定每分钟
200
次)减去安静时的心率(这里假定每 分钟
60
次)的
70%
,再加上安静心率基数
60
次,即运动时的心率接近(
200-60
)
*70%+60=98+60=158(次
/
分)
,这是对身体影响最佳的运动
强度。
当然这两种计算 方法也是相对的,
适宜的运动负荷还要根据锻炼时和锻炼后的感觉来
调整。
(二)要持之以恒
从生物学角度看,
人的体质的增强是一个不断积累逐步提 高的过程,
不可能一劳永逸。
人体
机能水平的提高,
各种运动素质的发展,< br>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巩固,
有赖于较长时期经常地锻
炼。
这样,
才能使有 机体在解剖形态、
生理机能、
生化过程等方面产生一系列适应性的变化。
这些良好的适 应性变化,
不是一朝一夕或短期锻炼所能达到的,
而是坚持长期锻炼的成效积
累的结果 。
人体结构和机能的变化,
都是通过肌肉活动进行反复多次的强化来实现的,
体育锻炼是对机体给予刺激的过程,
每次刺激都产生作用痕迹。
连续不断的刺激作用,
在机体内
产生痕迹的积累,
这种积累使机体的结构和机能产生新的适应性,
从而使体质 不断增强。
如
果
“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
,间断地进行,前 一次的作用痕迹已经消失,下一次作用后的积累
就小,
机体的适应性变化就小,
锻炼效 果就不明显。如果长时间停止锻炼,
各器官系统的机
能还会慢慢减退,使得体质逐渐下降。
(三)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是人体适应环境的基本规律。
人体对内 、
外环境变化的适应,
是一个缓慢的由量变
到质变的过程。只有遵循这个规律,才能取 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否则,非但不能增强体质,
相反,
还会引起机体损伤和运动性疾患,
损害身体的健康。因此,
进行体育锻炼不能急于求
成,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在锻炼内容上,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选择
——
体质不同,锻炼起点也不同。 体质较
好的人,可选择比较剧烈的活动方式,如各种竞技运动项目;体质较弱的人,开始锻炼时,
可选择那些比较缓和的运动,如慢跑、徒手操、武术、乒乓球等。患慢性疾病的人,可选择
保健体育的 一些内容,如太极拳、气功、散步等。当体质逐渐变好时,锻炼内容也可逐步由
缓和变为较为剧烈的运动 。
2.
运动量逐步加大。机体对运动量的承受能力有个缓慢的适应过程,锻炼时,运 动量要由小
到大,逐步增加;开始锻炼时小,时间要短,运动量不要大,待机体适应后再逐步加大。如< br>果运动量长期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机体的反应就会越来越小。
机体机能的提高,
是按照刺激
-适应-再刺激-再适应的规律有节奏地上升的,运动量也应随着这种节奏来安排。
3.
每次锻炼过程也要循序渐进。每次锻炼要做准备活动,锻炼后要做好整理活动,如长跑前< br>先进行
5
-
10
分钟慢跑,跑完后也不要马上停下来。
首先运动的时间应该是在下午
5~6
点
,
那时候天气凉 快
,
而且空气质量比早上要好
.
这点有来无
回学长已经很详细的分析 了
.
第二
,
你不吃早餐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
.
不吃早餐不仅会导致上午精力不集中
,
更严重的是会
导致胆结石
.
关于空腹晨练
,
我不同意实心汉子朋友的意见
,
经过一个晚上的消耗
,
人体在起床
后其实是处于能量空缺状态
,
最好补充一些能量再运动 以免发生低血糖昏倒的现象
.
当然也不
是要吃得饱饱的
.
可以喝一些 糖水蜂蜜之类的容易消化的东西
,
接着做准备运动
,
然后再开始
锻炼
.
锻炼之后半小时再吃正式的早餐
.
第三
,
锻炼后冲凉是没问题的
,
但是不能马上冲
,
要等到身体已经冷却下来
,
汗水完全收干后再
去冲凉
.
有条件可以冲热水
,
促进血液循环
,
缓解疲劳
.
最后
,
有条件的话最后找一间健身房
,
请专业教练为你制定训练计划
,
在专业教练的 指导下
,
锻
炼的效率会提高很多
.
我在健身房里看到很多情况和你类 似
(
上班都是坐着的
)
的人
,
效果都不
错
.
人们大多习惯于清晨起来锻炼身体,
认为一日之计在于晨。
从科学的观 点看,
这种不分季节
的锻炼方法并不可取。
环卫专家多年对大气 卫生监测及大气污染与肺癌发病率关系的研究表明,
一年中,
夏、
秒两
季空气 最清洁,头一二个月份空气污染最严重。一天中,中、下午空气较清洁,早晨、傍晚
和夜间空气污染较严 重,晚上
7
点和早晨
7
点左右为空气污染的高峰时间。
当地面温度低于高空温度时,
空中形成逆温层,
像盖子一样压在地面上方,
空 气中各种污染
物不易扩散。在晚间和冬、春季节逆温层都比较厚,阻碍着污浊空气和稀释扩散;
太阳出来
后,地温上升,污浊空气随逆浊层上升而消散。所以上午
10
时和午后地面空 气是比较清洁
的。
因此,
应当掌握空气污染的时间规律,科学地 选择锻炼的时间、地点,
真正地通过锻炼达到
强身健体的目的。在冬、春季节,晴朗的日子可延 长锻炼时间,加大运动量;要到空气比较
清新的环境里锻炼,少去公路、街道上锻炼;要充分利用中午、 下午时间进行锻炼,早晨可
适当多睡一会儿。
我认为早晨还是空腹运动比 较适合,如果早晨胃里装满了食物,运动时很容易引起胃下垂。
人体内是积蓄着一定能量的,
血 液内、
肌肉内、
分布于身体各个角落的脂肪内都积蓄着大量
的能量,
足够早晨 运动之需。
以我多年运动锻炼生涯的亲身体会来看,
确实是这样的。
当时,
万 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如果身体虚弱的人,晨练时最好补充适当的能量。
我们缺少的只是一种健身机制,一种把日常健身变成习惯的机制。
如果健 身能像每天的刷牙、
洗脸一样习以为常,
那么你还会为
“
计划赶不上变化”
而烦恼吗?
1.
找一个合适的伙伴
对:一个有健身计划的朋友。
错:单独健身。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9:0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5549.html
-
上一篇:运动会期间注意事项以及运动会小常识
下一篇:自行车耐力和体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