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艾草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2 17:04

-

2021年3月2日发(作者:慢性肠胃炎)


【古代炮制方法】唐代有熬
(
《千金翼》
)
、 炙
(
《外台》
)
、烧灰
(
《千金》
)
等法 。宋代有
微炒
(
《圣惠方》
)
、醋煮
(
《总录》< br>)
、醋炒
(
《局方》
)
等炮制法。元代增加了盐炒
(
《宝鉴》
)
的方法。明代则有酒炒
(
《奇效》
)
、 酒醋制
(
《普济方》
)
、香附酒醋制
(
《济阴》
)
、枣制
(
《准
绳》
)
、泔制
(
《宋氏》< br>)
等法。




【现代炮制方法】




1.
艾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梗,筛去灰屑。




2.
醋艾叶:取净艾叶,加米醋拌匀,闷润至透,置锅内,用 文火加热,炒干,取出,及
时摊晾,凉透。艾叶每
100kg
用米醋
15kg





3.
艾叶炭:取净艾叶,置炒置容器内 ,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喷淋清水少许,
灭尽火星,炒微干,取出摊开晾干。




4.
醋艾叶炭:取净艾叶,用中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喷淋米醋 ,灭尽火星,炒干,取出,
及时摊晾,凉透。艾叶每
100kg
用米醋
15k g





【饮片性状】生艾叶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 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
针形,
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
上表面灰绿色 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及白色腺点,
下表
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醋艾 叶形如艾叶,清香气淡,略有醋气。艾叶
炭为焦黑色,多卷曲,破碎。醋艾叶炭,形如艾叶炭,略有醋气 。




【质量标准】艾叶水分不得过
15%
, 总灰分不得过
12.0%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
3.0%

含桉油精 不得少于
0.050%





【炮制目的】艾 叶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归肝经、脾经、肾经。具散寒止痛,温经
止血作用。生品芳香,可以人血, 辛热可以解寒,擅于理气血,散风寒湿邪,多用于少腹冷
痛,
经寒不调,
皮肤湿疹瘙痒 。
醋艾叶温而不燥,
并能增强逐寒止痛作用,
多用于虚寒之证。
炭药辛散之性 大减,温经止血力强,多用于虚寒性出血证。




【应用选择】




1.
生用




(1)
行经腹痛:常与当归、香附等同用,可增强温经通脉作 用,常用于月经不调,行经
腹痛及带下等。




(2)
寒客胞宫:常与香附
(
醋制
)
、当归
(
酒洗
)
、吴茱萸等同用,具温经通脉,逐寒止痛作
用,可用于寒客胞官,经脉不调,面色无泽,肚 腹时痛,如艾附暖宫丸
(
《仁斋直指方论》
)





(3)
血热妄行:常与鲜生地、鲜荷叶等同用,具凉血止血作用,可用于 血热妄行的衄血,
咯血,如四生丸
(
《妇人》
)





(4)
湿疹瘙痒:配伍雄黄等煎汤外洗,或单味煎汤外洗,可治皮肤湿疹瘙痒。




(5)
寒性痛证:将艾制成艾条、艾炷,用以烧灸,具有温煦 气血,透达经络的作用,可
用于各种寒性痛证,如脘腹疼痛,关节疼痛等症。




2.
制用




(1)
醋制




①崩漏带下:常与阿胶
(
蛤粉炒
)
、当归、赤石脂
(
火煅醋淬
)
、肉桂 、炮附子等同用,具
有温经补血作用,可用于冲任不足,血海空虚,月经不调,腰腹冷痛或崩漏带下,如 紫桂丸
(
《准绳》
)
、胶艾四物汤
(
《古今医鉴》
)





②官冷不孕:常与四制香附、熟地、川芎、当 归
(
酒洗
)
、白芍
(
酒洗
)
等同用,功能 理气
补血,调经种子,可治月经不调,经前作痛,子宫虚冷,不能孕育。如艾附暖宫丸
(
《古今
医鉴》
)





(2)制炭:配伍藕节、棕榈炭等,可治咯血;配伍侧柏叶等,可治衄血;配伍参三七、
伏龙肝等,可治吐 血;配伍槐角、地榆等,可治便血及血痢;配伍蒲黄、蒲公英可治功能失
调性子官出血。




【现代研究】艾叶主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桉油酚、侧柏酮、&alpha

-
水芹烯、
香芹酮和侧柏醇等。
另含倍半萜类、
环木菠烷醇型三萜及黄酮醇类化合物等。
艾叶挥发油动
物实验有平喘、镇咳、祛痰及消 炎作用,并有利胆、抗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现代
对艾叶的炮制研究主要是以艾叶挥发油、水浸出物、
鞣质为成分指标,
以小鼠凝血时间为药
理指标,对其生品、炒炭品、砂 烫品、煅炭品及不同温度、时间下的烘制品进行了初步的实
验比较。




艾叶挥发油、鞣质及小鼠的凝血时间、出血时间为指标,
对艾叶生品、
炒炭 品及不同温
度、
时间下的烘制品进行了实验比较。
结果表明,
艾叶经加热炮制 后,
挥发油含量大量降低,
且随温度的升高、
时间的延长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艾叶炒炭或烘制后有明显的止血作用,

中以
180
℃烘
10

20
分钟和
200
℃烘
10
分钟所得样品水煎液止血作 用最明显。艾叶生品鞣
质含量最高,却无明显的止血作用,
180
℃烘
10< br>、
20
分钟和
200
℃烘
10
分钟的样品止血作用较强,
鞣质含量却未见相应增加,
相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说明艾叶止血作用的 强弱与鞣
质含量的高低关系不大。




艾叶水浸出物、 挥发油、小白鼠凝血时间等为指标,对生艾叶、炒艾叶炭、砂烫艾叶炭
及煅艾叶炭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砂烫艾叶炭浸出物的量明显高于炒炭品和煅炭品。
认为
与砂烫艾叶炭质地疏 松,
炭化部分少有关。艾叶中主含挥发油,对胃有刺激性,并且油中含
神经毒物质
&m dash

&mdash
;侧柏酮,制炭后可大部分破坏。艾叶挥发油含量,砂烫品与
炒炭品无显著性差异,而较煅炭品则明显降低
(P<

0.01)
。 实验结果还表明,
3
种不同艾叶
制品其止血作用与生理盐水及生品组比均有极显著性差 异
(P<

0.001)

砂烫品与炒品止血作
用无差异< br>(P>

0.05)
,较煅品止血作用略差。生艾叶、炒焦艾叶、炒艾叶炭、醋 炒艾叶炭、
焖煅艾叶炭中的挥发油、
鞣质、
止血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挥发油含 量是生品最高,
其次为焖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7:0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5108.html

艾草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