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艾草简介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2 17:03

-

2021年3月2日发(作者:慢性浅表性胃炎饮食)
简介



艾草

艾草,



拼音:à
i
c
ǎ
o
植物艾草



【物种名称】



Artemisia
argyi



【别

名】

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蒿、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艾叶、青、蒿





【拉丁学名】

Artemisia
argyi



【英文名称】

Argy
Wormwood
或者

Ay
Tsao



【科属分类】

菊科
,
蒿属




【出处】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

< br>墨子让耕柱子用水和着玉米粉,自己却取火石和艾
绒打了火,点起枯枝来沸水。”蕲艾
:
湖北蕲艾,是最好的艾。艾灸时渗漏力强于其它艾。




【端午节】

艾草是重要的配物之一。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
植株有浓烈香 气。
主根明显,
略粗长,
直径达
1

5
厘米,侧根多,常有横卧地下根状茎及营养枝。茎单生或少数,高
80

250
厘米,有明显纵棱,
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枝长
3< br>—
5
厘米;茎、枝
均被灰色蛛丝状柔毛。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
背面密被
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基生叶具长柄,花期萎谢;茎下部 叶近圆形或宽卵形,羽状深裂,每
侧具裂片
2

3
枚,
裂片 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
每裂片有
2

3
枚小裂齿,
干后 背面主、
侧脉多为深褐色或锈色,叶柄长
0.5-0.8
厘米;中部叶卵形、三角状卵 形或近菱形,长
5

8
厘米,宽
4

7
厘 米,
1-2
回羽状深裂至半裂,每侧裂片
2

3
枚,裂片卵 形、卵状
披针形或披针形,长
2

5

5
厘米,宽
1

5

2
厘米,不再分裂或每侧有
1

2
枚缺齿,
叶基部宽楔形渐狭成短柄,叶脉明显,在背面凸起,干时锈色,叶柄长0

2

0

5
厘米,
基部通常无假 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浅裂或
3
深裂或
3
浅裂,< br>或不分裂,
而为椭圆形、
长椭圆状披针形、
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
头状 花序椭圆形,
直径
2

5

3

5
毫米,无梗或近无梗,每数枚至
10
余枚在分枝上排成小型的穗状花序或复穗状花
序 ,并在茎上通常再组成狭窄、尖塔形的圆锥花序,花后头状花序下倾;总苞片
3

4< br>层,
覆瓦状排列,
外层总苞片小,
草质,
卵形或狭卵形,
背面 密被灰白色蛛丝状绵毛,
边缘膜质,
中层总苞片较外层长,长卵形,背面被蛛丝状绵毛,内层总 苞片质薄,背面近无毛;花序托
小;雌花
6

1O
朵,花冠狭管状, 檐部具
2
裂齿,紫色,花柱细长,伸出花冠外甚长,
先端
2
叉;两性 花
8

12
朵,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檐部紫色,花药狭线形,
先端附属物尖,
长三角形,基部有不明显的小尖头,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
先端
2
叉,花后向外弯曲,叉端截形,并有睫毛。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
9
10
月。


食物




艾草也是一种很好的食物,
在中国南方传统食品中,
有一种糍粑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原
料做成的。
即:
用清明前后鲜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一比二的比例和在一起,
包 上花生、
芝麻
及白糖等馅料(部分地区会加上绿豆蓉),再将之蒸熟即可。在广东东江流域,当 地人在冬
季和春季采摘鲜嫩的艾草叶子和芽,作蔬菜食用。

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 密切的关系,
每至端午节之际,
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
“避邪”

干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
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 《本草纲目》记载:艾以
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 止血安胎等
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现在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 br>艾草。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
生温,
熟热,
纯阳之性,
能回垂绝之阳,
通十二经,
走三阴,
理气 血,
逐寒湿,
暖子宫,
??
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用艾叶作施 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
结,回阳救逆等作用。现代药理发现,艾叶挥发油含量多,1.8-
桉叶素
(

50
%以上
)
,其
他有
α
-
侧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风干叶含矿物质
10.13
%,脂肪
2.59
%,蛋白质

2
5.85
%,以及维生素
A

B1

B2

C
等。灸用艾叶,一般 以越陈越好,故有“七年之病,
求三年之艾”
(
《孟子》
)
的说法。

全草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治月经不
调﹑经痛腹痛﹑流产﹑子宫出 血
,
根治风湿性关节炎﹑头风﹑月内风等。因它可削冰令圆,
又可炙百病,为医家最 常用之药。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
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 ;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草可作“艾
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 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艾草具有一种特
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门 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
二来用于赶走蚊虫。长期使用艾草叶的副作用:如果挥发油
(
香味成分
)
使用过多
,
对神经会
有抑制。





其他使用方法



在 诗经时代,艾草就已经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一般用于针灸术的



。所谓针灸 其
实分成两个部份。



就是拿针刺穴道,而


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薰、烫穴道,穴道受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7:0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5107.html

艾草简介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