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好资料
传染病护理学题库
一、名词解释
1
、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为止的时期。
2
、终末消毒:当病人从外院、转院或死亡之后,对其居住的场所进行的最后一次彻底的消毒。
3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除体外的人和动物。
4
、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发生或 仅
发生轻微组织损伤,而临床无任何症状和体症,只有通过特异性免疫应答才能发现。
5
、疫源地消毒:指对目前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传染的地方进行的消毒。
6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开始出现临床症状前的时期。
7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由传染源排除以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
8
、前驱期:从起病至出现该病的明显症状为止的一段时间。
9
、
显性感染:
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
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
而且通过病原 体本身的作用和
/
或机
体的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变化,出现临床表现 而发病。
10
、病原携带状态: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在入侵局部或其他组织器官生长 繁殖,并不断排除体外、但
不出现临床表现。
11
、随时消毒:随时对传染 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物品进行消毒,以便及时杀灭从传染源排除的
病原体,防止传播。
12
、预防性消毒:对可能受到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和场所所进行的消毒,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13
、隔离:是把传染病人和健康人和非传染病人分开,安置在指定地方,进行集中 治疗和护理,以防
传染和扩散。
14
、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15
、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与人体相互作用斗争的过程。
二、填空题
1
、传染源包括
病人
、
隐性感染者
、
病原体携带者
和
受感染的动物
。
2
、
发热
是传染病最常见症状之一。
3
、传染病消毒的种类分
预防性消毒
4
、流行性乙型脑炎治疗和护理应把好的“三关”是
高热
、
抽搐
和
呼吸衰竭
。
5
、流行性乙型脑炎应行
虫媒隔离
。
6
、对消化道传染病应着重做好“三管一灭”即三管
管水源
,
管饮食
,
管粪便
,一灭
苍蝇
。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
甲
、
乙
、
丙
三类,共
37
种。
8
、对乙类传染病中
非典型肺炎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和
炭疽中肺炭疽
,采取《传染病防治
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措施。
9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是
急性期病人、亚临床感染者
。
10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血流传播
。
11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三类,甲类
2
种,乙类
25
种,丙类
10
种。
12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为
传染源
,
传播途径
,
易感人群
。
13
、传播途径是由
传染源
排出后到达另一个
易感者
所经过的途径。
14
、潜伏期是从
病原体侵入人体
起至
开始出现临床症状
止的时期。
15
、能保护人体防止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体是
表面抗体
。
16
、乙型病毒性肝炎主动免疫可注射
乙肝疫苗
,被动免疫可注射
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
17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性接触传播
、
血液及血制品传播
和
母孕传播
。
18
、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是通过
消化道
传播。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
-----
好资料
19
、细菌性痢疾最显著的病理改变部位是
乙状结肠
和
直肠
。
20
、急性细菌性痢疾病程超过
2
个月称为慢性细菌性痢疾。
21
、确诊细菌性痢疾最重要的依据是
病原学检查
。
三、选择题。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
(
B
)
A
、甲类、乙类
B
、甲类、乙类、丙类
C
、
A
类、
B
类
2
、艾滋病属于(
)类传染病。
(
B
)
A
、甲类
B
、乙类
C
、丙类。
3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
(
B
)
A
、
1989
年
2
月
21
日
B
、
2004
年
12
月
1
日
C
、
1989
年
3
月
21
日
4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
)类传染病。
(
B
)
A
、甲类
B
、乙类
C
、丙类
5
、流行性感冒属于(
)传染病。
(
C
)
A
、甲类
B
、乙类
C
、丙类
6
、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B
)
A
、甲类1
种、乙类
23
种、丙类
11
种
B
、甲类
2
种、乙类
25
种、丙类
10
种
C
、甲类
3
种、乙类
28
种、丙类< br>9
种
D
、甲类
3
种、乙类< br>24
种、丙类
9
种
E
、甲类
2
种、乙类
22
种、丙类
11
种
7
、关于消毒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C
)
A
、消毒的种类包括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
B
、疫源地消毒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C
、终末消毒指预防性消毒
D
、预防性消毒是指对可能受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所做的消毒措施
E
、病室的日常卫生处理、餐具消毒等属预防性消毒
8
、下列哪组血清学检查结果提示乙型肝炎有较大的传染性(
D
)
A
、抗-HB
c
(+)
B
、HB
s
A
g
(+)
,H B
e
A
g
(-)
,抗-HB
c
(+)
C
、HB
s
A
g
(+)
,抗 -HB
e
(-)
D
、HB
s
A
g
(+)
,HB
e
A
g
(+)
E
、抗-HB
s
(+)
9
、被乙型肝炎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头刺破皮肤后,主要宜采取(
E
)
A
、碘酒消毒
B
、应用干扰素
C
、立即注射乙肝疫苗
D
、注射丙种球蛋白
E
、注射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10
、目前预防乙型肝炎的最佳措施是(
B
)
A
、隔离病人
B
、加强医院内消毒隔离及献血员检查
C
、丙种球蛋白被动免疫
D
、搞好粪便管理及水源保护
E
、消灭蚊、蝇
11
、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A
)
A
、卧床休息
B
、保肝药物
C
、免疫制剂
D
、抗病毒药物
E
、维生素类药物
12
、下列哪一种生物制品可作为乙型肝炎的人工被动免疫(
E
)
A
、抗毒素
B
、丙种球蛋白
C
、胎盘球蛋白
D
、乙型肝炎疫苗
E
、特异性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13
、艾滋病属于哪种隔离(
D
)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
-----
好资料
A
、肠道隔离
B
、虫媒隔离
C
、接触隔离
D
、血液隔离
E
、呼吸道隔离
14
、目前认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E
)
A
、性传播
B
、静脉滥用毒品而传播
C
、输血及血制品
D
、母婴垂直传播
E
、昆虫叮咬传播
15
、艾滋病的传染源是(
E
)
A
、猪
B
、犬
C
、鼠
D
、吸血昆虫
E
、病人、病毒携带者
16
、艾滋病人肺部感染最多见的病原体是(
C
)
A
、结核菌
B
、巨细胞病毒
C
、肺孢子虫
D
、白色念珠菌
E
、新型隐球菌
17
、细菌性痢疾病理改变最严重的部位是(
B
)
A
、盲肠
B
、直肠和乙状结肠
C
、降结肠
D
、回肠末端
E
、升结肠
18
、诊断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依据是(
C
)
A
、有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
B
、粪便镜检有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
C
、粪便培养阳性
D
、乙状结肠镜检查肠粘膜充血、水肿、散在性溃疡
E
、粪便涂片查细菌
19
、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是(
B
)
。
A
、有病原体
B
、有传染性
C
、有季节性
D
、有免疫性
20
、伤寒病人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
C
)
A
、潜伏期
B
、起病一周内
C
、起病后第
2~4
周
D
、起病后
1~2
周
21
、下列疾病中除哪项外均应行呼吸道隔离(
C
)
A
、麻疹
B
、流脑
C
、乙脑
D
、流行性感冒
22
、甲类传染病城镇要求于发现后几小时内上报(
D
)
A
、
8h
B
、
5h
C
、
6h
D
、
2h
23
、引起乙型肝炎感染在家庭内聚集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C
)
A
、注射途径
B
、粪
-
口传播
C
、母婴传播
D
、性传播
24
、能制备乙型肝炎疫苗的是(
C
)
A
、
HBcAg
B
、抗
-HBe
C
、
HBsAg
D
、
HBeAg
25
、具有保护作用的抗体是
(
A
)
A
、抗
-HBs
B
、抗
-HBe
C
、抗
-HBc
D
、抗
-HCV
26
、
HBcAg
不易在血液中测到的原因是(
C
)
A
、
HBcAg
滴度低
B
、
HBcAg
出现晚
C
、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
D
、以上均不是
27
、甲型肝炎特异性诊断指标为(
C
)
A
、
HA
V
RNA
B
、
HA
VIgG
C
、抗
-HA
VIgM
D
、抗
-HA
VIgG
28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
D
)
A
、病人
B
、蚊虫
C
、鸡
D
、猪
29
、流行性乙型脑炎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流行季节为(
C
)
A
、
4
、
5
、
6
月
B
、
5
、
6
、
7
月
C
、
7
、
8
、
9
月
D
、
8
、
9
、
10
月
30
、乙肝病人血清中检出抗
-HBs
,说明(
C
)
A
、免疫耐受,病情迁延不愈
B
、肝炎病毒在体内复制
C
、获得免疫,疾病已治愈
D
、仍有传染性,需继续隔离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
-----
好资料
31
、乙脑最严重的表现和主要死亡原因是(
D
)
A
、高热
B
、惊厥
C
、抽搐
D
、呼吸衰竭
32
、流脑的传播途径(
D
)
A
、粪
-
口传播
B
、接触传播
C
、虫媒传播
D
、呼吸道传播
33
、肾综合症出血热最基本的病理改变是(
D
)
A
、急性肾功能衰竭
B
、
DIC
C
、低血量休克
D
、全身广泛性小血管损伤
34
、肾综合症出血热“三痛”错误的是(
B
)
A
、头痛
B
、背痛
C
、腰痛
D
、眼眶痛
35
、肾综合症出血热发生血管、肾脏及其他病理损害的主要原因是
(
C
)
A
、Ⅰ型变态反应
B
、Ⅱ型变态反
C
、Ⅲ型变态反应
D
、Ⅳ型变态反应
36
、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A
)
A
、病犬、病猫
B
、病人
C
、狐狸
D
、带病毒者
37
、狂犬病毒对什么组织有强大的亲和力(
A
)
A
、神经组织
B
、结缔组织
C
、肌肉组织
D
、皮肤、粘膜
38
、艾滋病的传染源是(
D
)
A
、猪
B
、犬
C
、鼠
D
、病人、病毒携带者
39
、
HIV
主要侵犯下列哪种免疫细胞从而引起免疫功能缺陷(
B
)
A
、抑制性
T
淋巴细胞
B
、辅助性
T
淋巴细胞
C
、单核细胞
D
、巨噬细胞
40
、重型肝炎引起肝昏迷的原因(
A
)
A
、氨中毒及其他毒性物质的堆积
B
、电解质紊乱
C
、消化道出血
D
、以上均是
41
、我国新《传染病防治法》是什么时间开始实施的(
D
)
A
、
1989
年
2
月
21
日
B
、
1987
年
2
月
21
日
C
、
1989
年
9
月
1
日
D
、
2004
年
12
月
1
日
42
、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是(
B
)
。
A
、有病原体
B
、有传染性
C
、有季节性
D
、有免疫性
43
、具有保护作用的抗体是(
A
)
A
、抗
-HBs
B
、抗
-HBe
C
、抗
-HBc
D
、抗
-HCV
44
、下列哪项不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之一。
(
D
)
A
、传染源
B
、传播途径
C
、易感人群
D
、流行特征
E
、以上都不是
45
、下列哪个传染病是甲类传染病。
(
A
)
A
、霍乱
B
、非典
C
、麻疹
D
、流行性出血热
E
、狂犬病
46
、下列哪项不是乙类传染病。
(
E
)
A
、艾滋病
B
、非典
C
、禽流感
D
、肺结核
E
、麻风病
47
、下列哪个是乙类传染病且按甲类管理(
B
)
A
、鼠疫
B
、非典
C
、脊髓灰质炎
D
、流行性出血热
E
、登革热
48
、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
(
C
)
A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B
、带菌者
C
、鼠
D
、狗
E
、蚊子
49
、下列哪种传染病不通过呼吸道传播:
(
C
)
A
、非典
B
、禽流感
C
、乙脑
D
、流脑
E
、麻疹
50
、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是:
(
E
)
A
、呼吸道传播
B
、消化道传播
C
、接触传播
D
、母婴传播
E
、以上均是
D
、动员群众做好防蚊灭蚊措施
E
、以上均是
51
、下列除哪项外执行血液、体液隔离(
A
)
A
、甲肝
B
、乙肝
C
、丙肝
D
、
AIDS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
-----
好资料
52
、乙脑最严重的表现和主要死亡原因是(
D
)
A
、高热
B
、惊厥
C
、抽搐
D
、呼吸衰竭
53
、传染病的传染源是指
(
B
)
。
A
、细菌、病毒、寄生虫
B
、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C
、传染病发生的初始处
D
、病原体传播的路线
54
、传染病易感人群是指
(
A
)
。
A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
B
、没有接种疫苗的人
C
、经常感染传染病的人群
D
、未曾感染过某种传染病的人群
55
、下列传染病中,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的是
(
D
)
。
A
、疟疾
B
、狂犬病
C
、肝炎
D
、流行性感冒
56
、下列各项中,属于消化道传染病的是
(
D
)
。
A
、肺结核
B
、流行性乙型脑炎
C
、血吸虫病
D
、细菌性痢疾
57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是
(
D
)
。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
58
、下列各项措施中,属于保护传染病易感人群的是
(
A
)
。
A
、给儿童接种卡介苗
B
、清扫居民楼内的垃圾
C
、给医疗仪器消毒
D
、给儿童注射青霉素
59
、血液传染病的传播媒介是
(
A
)
。
A
、吸血昆虫
B
、土壤
C
、空气
D
、餐具
60
、综合性医院防保科发现符合非典预警病例时应在( )小时内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情况。
(
D
)
A
、
4
小时
B
、
6
小时
C
、
8
小时
D
、
2
小时
61
、发现鼠 疫疑似病例后,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报告的时限为(
A
)
A
、
2
小时
B
、
4
小时
C
、
6
小时
D
、
12
小时
62
、在《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禽流感属于:
(
A
)
A
、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B
、甲类传染病,疫情上报时间城镇
2
小时内,农村
6
小时 内;
C
、丙类传染病,监察管理;
D
、乙类传染病,疫 情上报时间城镇
6
小时内,农村
12
小时内
63
、下列哪种是甲肝的主要传播途径(
D
)
A
、注射、输血传播
B
、飞沫传播
C
、母婴传播
D
、粪
-
口传播
64
、肾综合症出血热受累最明显的器官是(
C
)
A
、肝脏
B
、心脏
C
、肾脏
D
、以上均不是
65
、乙脑最严重的表现和主要死亡原因是(
D
)
A
、高热
B
、惊厥
C
、抽搐
D
、呼吸衰竭
66
、乙脑最主要的
3
种凶险症状是(
C
)
A
、高热、惊厥、循环衰竭
B
、高热、昏迷、惊厥
C
、高热、惊厥、呼吸衰竭
D
、昏迷、呼吸衰竭、高热
67
、
AIDS
是哪一类传染病?(
B
)
A
、甲类
B
、乙类
C
、丙类
D
、以上均不是
68
、预防肾综合症出血热最关键的措施是(
A
)
A
、防鼠、灭鼠
B
、防螨、灭螨
C
、加强个人防护
D
、疫苗接种
69
、肾综合症出血热发生血管、肾脏及其他病理损害的主要原因是
(
C
)
A
、Ⅰ型变态反应
B
、Ⅱ型变态反应
C
、Ⅲ型变态反应
D
、Ⅳ型变态反应
70
、狂犬病毒对什么组织有强大的亲和力(
A
)
A
、神经组织
B
、结缔组织
C
、肌肉组织
D
、皮肤、粘膜
71
、下列除哪项外执行血液、体液隔离(
A
)
更多精品文档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4:5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