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论文
学
校:昆明艺术职业学院
班
级:教育一班
院
系:音乐系
姓
名:
学
号:
****
**********
1
目录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前言
3
页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传染性疾病
(手足口病、水痘、腮腺炎、急性结膜炎、
)
3-5
页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呼吸道 疾病
(发烧、哮喘、感冒、肺炎、百日咳)
5-7
页
(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肝脏脑神经疾
病(肝炎、脑炎、脑膜炎、
)
7-8
页
(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肠胃炎、食物中毒)
8-9
页
(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外科< br>
(骨折、急性阑尾炎)
10
页
(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结束语
11
页
2
前言
疾病是一种生理失调现象,
幼儿发 生任何一种疾病,
都会影响其
生长发育乃学习和生活。所以,
“以防为主”是很重要的 。幼儿的抵
抗能力弱,
易生病。
即使到了会说话的年龄,
不一定能准确的表达 出
他的感受,
必须依靠大人的细心观察来及时发现情况。
家长,
老师对
幼儿健康的观察是早发现疾病的关键。
家长,
老师可以由以下几个方
面去观察幼儿的 健康
(一)传染疾病
1
、手足口病
症状描述: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幼儿传染性疾病。主要由
肠道病毒引起,传染性强,由飞沫通过呼吸道 、不洁净的玩具
或手经口进行传播。主要症状为手心、脚心、口腔等部位出现
皮疹或疱疹。伴有 发热、咳嗽、流涕、流口水、食欲不振等现
象。多数症状较轻可自愈,病症严重者会出现脑膜炎、心肌炎
等并发症,需及时送院治疗。
基本预防:
1
、发病期间 不去人流量多的地方、不接触发
病人群。
2
、保持室内通风,饭前便后勤洗手。
3
、饮食应清淡、
可口、卫生、易消化。
3
2
、水痘
症状描述:水痘是由水痘
—
带状疱疹 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
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可发病,尤以冬春季多发,通过接触或
飞沫传染,且 传染性极强。多发人群以婴幼儿为主,主要症状
为出现发热、周身性皮疹、疱疹、痂疹等。此病为自限性 疾病
可自愈,病后可获终身免疫,但如果再次感染复发会出现带状
疱疹。同时,此病会伴有水痘 脑炎、原发性水痘肺炎等严重的
并发症,如发现出疹后持续高热不退、呕吐、头痛、烦躁不
安或 嗜睡需及时送院治疗。
基本预防:
1
、患者需隔离,居室内保持通风,光线 充足。
但通风时需注意防止受凉。
2
、发热时多喝水,饮食上忌食辛
辣食物,
应供给易消化、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例如水果蔬菜等。
3
、衣被等不 易过厚过紧,保持接触物品的清洁卫生。
4
、保持
双手指甲卫生,避免用手接触抓破疱 疹,以免化脓感染留下疤
痕。
3
、腮腺炎
症 状描述: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
好发于春季,多见于
5
—15
岁儿童和青少年。通过接触患者或飞
沫吸入传染,且传染性极强,接触患者后
2
—
3
周发病。主要症状
有发热、头痛、乏力等前驱症状。继而出现腮腺肿大 ,以耳垂为
4
中心局部皮肤会灼热触痛。腮腺肿胀后
2
—
3
日达到高峰,伴有张
口困难、
流口水等症状。
其中,
非化脓性肿 胀疼痛为突出的病症。
如果患者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措施不得当,
可能发生化脓性腮腺
炎或转化为复发性腮腺炎,
严重者会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引起脑
膜炎、儿童后天性获得 性耳聋等严重的并发症。
基本预防:
1
、患者需隔离,卧床休息。尽量减少 外出机会,
避免去人流量大的场所。出门带口罩。
2
、饮食上忌食辛辣酸辣,
以及甜味、干性食品。应提供富含营养、易消化、软性食品。多
喝水。
3
、养成良好个 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
勤锻炼身体。坚持每天用温盐水漱口,保持口腔卫生。
4
、急性结膜炎
症状描述:
急性结膜炎俗称
“
红眼病
”
,
又叫暴发火眼。
是一种
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造成的急性 传染眼炎。此病全年均可发生,
好发于春末夏初,
传染性强、
传播途径多。
一 般是
通过接触感染,
例如接触患者使用过的毛巾、洗漱用品、电脑键盘、泳池等都有
可能被传染。
最常见为眼
—
手
—
眼的传播路径。
且 此病治愈后免疫
力低下,
因此可重复感染。
发病期为感染细菌
1
—< br>2
天内,
且多数为
双眼发病。患病早期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等,接着会 出
现怕光、易流泪及分泌物增多眼皮不易睁开等症状。严重者会出
现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 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基本预防: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回
5
家后及时洗手,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眼睛。勤剪指甲,对个人物品
注意消毒。
2
、避免光和热,不勉强看书看电视等。出门可带上太
阳镜来避免阳光、风尘等刺激。
3
、不可包扎眼部或者戴眼罩,及
时清洁眼睛分泌物,
保持眼部清洁。
4
、饮食忌酒、
辛辣腥膻食物、
忌食生姜等。
(二)呼吸系统疾病
1
、发烧
症状描述:
发烧 既体温高于正常值。
是幼儿常见的现象,
也是人
体抵抗疾病的一种正常反映。正常人体 温在一个狭小范围内有所波
动,正常体温一般是
36
——
37
度。只 是个别达到
37.4
度,全身情况
良好。无自觉状况可不认为病态。小于
38
度为低热,
38
——
38.9
度
为中度发热。
39
——
41
度为高热,超过
41
度为超高热。腋窝温度在
37 .2
以上即称为发热。
如果感觉宝宝有可能发烧,
不能只是用手摸摸
进行测试 ,
要用体温表进行测量。
且不要在活动后或饭后测量。
发热
体温超过
38.5
需去医院进行治疗。
基本预防:
1
、多喝水促进排汗。适 当增减衣物。
2
、体温较高时
应该使用毛巾冷敷,或者冷水袋、冰袋。
3、温水拭浴。温水
37
度左
右,每次擦
10
—
15分钟。每
4
—
6
小时擦拭一次。
4
、温酒精擦拭。适< br>合于高温及超高温患儿。
用纱布蘸酒精擦拭全身。
5
、
保持开窗通风,
经常带幼儿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6
2
、哮喘
症状描述:哮喘(全称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 br>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
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宿主因素
(遗传因素)
和环境因 素两个方面。
这种疾病在各年龄组均有分布,
儿童发病率高
于青壮年,
3岁左右是发病高峰期。哮喘患者的常见症状是发作性的
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少数患者伴 有胸痛现象。哮喘反
复发作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气肿、
肺心病、
心功 能衰竭、
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症状通常是发作性的,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
经治疗缓解。但严重 时如果治疗不及时、不规范,哮喘可能致命。
基本预防:
支气 管哮喘的预防重点在于调摄养护。
1
、选择适宜
自身体质的体育锻炼活动。
2
、
呼吸调整,
可经常唱歌,
做呼吸操。
3
、
避免各 种诱发因素。
4
、饮食调养。忌食过咸食物,忌酒。多吃高蛋
白食物。多吃含有维生素
A
和
C
及钙质的食物。
3
、感冒
症状描述:
感冒是一种自愈性疾病。
总体上可分 成普通感冒和流
行感冒。
普通感冒多发于冬季,
其他季节也可发生。
流行性感 冒时由
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多是通过病人咳嗽、
打喷嚏时通
过 飞沫进行传播。
流行感冒的传染性很强。
多发于冬春季。
幼儿患感
冒机率高于 成人,
主要是因为幼儿身体抵抗力较低,
而由病菌引起和
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会趁虚而 入。
感冒症状多是打喷嚏、
鼻子堵、
流
7
鼻涕和咳嗽,
有时伴有发烧现象。
严重性感冒时还会全身无力、
脉浮
等。
感冒处理 不当常常易引起其他症状,
且多在季节交替时多发,
应
该多加注意。
基本预防:
感冒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预防。
1
、多
休息,多喝水或者蜂蜜水。
2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开窗通
风。
3、饮食上注意食用易消化的食物。例如稀粥、面条和鸡蛋
羹等。
4
、家里常备体温 计,经常测量体温。
4
、肺炎
症状描述:
肺 炎是指终末气道,
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
此病可由
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 生物以及放射线等因素引起。肺
炎症状多为发热、呼吸急促、持久干咳等。可能有伴有胸痛,少数有恶心、呕吐、腹胀等。严重者可出现神志模糊、嗜睡等。小儿肺炎是
一种临床常见病,
四季 均易发生。
多发季节为冬春季。
小儿患上肺炎
症状常不明显。
可能有轻微咳嗽 或完全没有咳嗽,
应该及时治疗。
如
果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
影响孩子发育 。
其病因主要是小儿素喜欢
吃甜食、过咸、油炸等食物。肺炎可复发,也可能引致支气扩张和< br>肺积水。
基本预防:
1
、保证充足营养,增强儿童免疫力。
2
、使用母
乳喂养。给小儿多补钙。
3
、注意卫生保健,多翻身拍背。
4
、多
吃水果、汤汁,少吃鸡蛋。食物要清淡,多补充水分和维生素
C
8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4:5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810.html
-
上一篇:感染性疾病科试题
下一篇:【干货】真菌检测中常见问题专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