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货】真菌检测中常见问题专家解答
近年来,随着恶性肿瘤的高发、艾滋病的流行、化疗药
物、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 剂等药物的广泛使
用,以及人工导管等侵入性操作、器官移植等有创诊疗技术
的应用,由真菌所 引起的感染日益成为临床各科室面临的巨
大挑战。为了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加强真菌的检验能力显得至关重要,现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有关真菌检验的常见问题
汇总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1
、为什么培养要设定
35
℃?
实验室通常将孵箱温度设定为
35℃,
是为了防止温度的波动
对细菌或真菌生长的影响。临床常见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3~37
℃
(
嗜热,嗜中温菌除外,占少数
)
,设定为
35
℃时上
下波动
2
℃对培养无影响,
如设定为
37℃
C
显然就不合适了。
至于真菌培养
,
要视标本来源而定。一般怀疑浅部真菌感染的
标本如皮屑、甲屑、头屑及毛发等分离培养于
26~28
℃。来
源于人体深部组织的标本如痰、胸腹水、血及骨髓深部脓肿
等
,
建议放
35
℃培养
,
是刚离体的标本在
35
℃更接近于人体温度
,
其次临床最常见的白念珠菌在
35
℃能形成更为典型的伪
足 样菌落
,
这与血清出芽试验在
35
℃做是同样的道理。同时
,
来源于
35
℃初分离的光滑念珠菌具有更高的酶活性。
怀疑温
度型双相真菌 感染或个别真菌需要较高温度生长时则需要
两种温度同时培养。
还要注意培养环境的湿度
,
一般要求大于
60%,
如果培养箱的湿度不够
,
最好在平板附近 放置盛有无菌
水的容器以保证湿度。
2
、
CO2
对真菌生长影响大吗
?
真菌属
于异养型微生物,
主要从有机化合物中获得碳源
,
而自养型微
生物才需要从
CO2
中获得碳源,
所以真菌一般不需要在二氧化碳环境中培养,而且
CO2
对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均不利
,
但
一 定浓度可刺激孢子形成。
3
、在血培养中培养出真菌
2
次,但是患 儿没有临床表现,
而且临床也没用抗真菌药患儿就好了,是考虑污染吗
?
这种情况要 判断是否为污染菌,调查采血过程是否规范、血
瓶转运过程是否符合要求、针孔是否适当封口、转运箱是 否
受到污染等众多因素,最关键的还是患者的临床表现,如没
有真菌感染的症状,
要么 考虑污染,
要么考虑定植
(
可能性不
大
)
。
4、我们基层医院实际工作中做阴道分泌物真菌培养,
生化鉴定几乎做不了,很多直接报白念珠菌,这 样合适吗?
这样做不合适。目前有些检验科甚至分不清酵母菌和霉菌,
在阴道白带、尿液和粪便 中镜检发现念珠菌后报告为“找到
霉菌”
。霉菌是指丝状多细胞真菌;酵母菌是指单细胞形态< br>的真菌,二者不可混为一谈。阴道中感染的酵母菌大多是白
念珠菌,但不排除其他酵母菌。克柔念 珠菌对氟康唑和
5-
氟
胞嘧啶天然耐药,如果遇到类似存在天然耐药的菌株,会影响后续的治疗。
5
、痰标本中少量念珠菌需要在报告中体现吗
?
还是不报告
? 标本要求和检验程序用要体现,临床医生会综合考虑。虽然
白色念珠菌导致肺部真菌感染的概率很小 ,遇到痰标本真菌
培养中分离出该真菌,还是建议报告,临床医生结合影像学
结果综合考虑。先 进性痰标本直接涂片,标本质量合格的情
况下,见到真、假菌丝或大量孢子,痰培养有真菌生长,还是要报给临床医生,临床医生会综合考虑的。至于是否要做
药敏,可和医生沟通后决定。①建议留样 本前
5%
苏打水漱
口;②清晨第一口痰;③连送
3d
结果是否一致。 最好和临
床医生沟通一下
,
或平时对医生、
护士进行标本采集方法的培
训。报告之前
,
结合痰涂片镜检结果
,
备注标本质量信息及污
染可 能性。
6
、请问一下:前几天遇到一个抽出的脓液标本,打到血培
养中,< br>报阳后涂片显示真菌孢子,
转种后涂片,
形态上圆形,
墨汁染色阳性,但是没有 莢膜,转种科玛嘉没有颜色,后有
白色有点黄色,用某国产鉴定显示近平滑,药敏全耐。问题
是
:
①这个结果可信不
?
②墨汁用的是普通汁有影响吗
?
③该
如何改进
?
墨汁染色是针对标本中怀疑隐球菌属的荚膜进行
负染,特别是新生 隐球菌才做的试验,对纯培养的隐球菌属
不可作为鉴定试验。
(1)
将之前的脓液标本 做个
10%KOH
湿
片检,寻找真菌孢子和真、假菌丝。
(2)
培养 结果应该是可信
的,最好和临床医生沟通一下,看患者是否有症状。
(3)
对某
国产品牌不熟悉
,
鉴定结果和药敏结果不好判断
(4)
按照全国
操 作规程配制念珠菌的鉴定生化管,用原卫生部质控真菌鉴
定符合率还是很好的,可以考虑自配生化鉴定管 ,用质控真
菌进行验证。
(5)
对每批号的某国产鉴定管用质控真菌进行验
证
,
如果结果符合
,
应该没问题。
(6)
最好参加原卫生部微 生物
质控培训,
无论细菌、
酵母菌方面
,
都会帮助你提高业务水平< br>和验证你所用的试剂质量。
(7)
墨汁只要粗细均匀,颗粒越细
小越好,推荐曹 素功墨汁,试剂公司也有印度墨汁可采购。
7
、
临床常见痰标本初次检出曲霉后
,
流程是怎么进行下去的
?
(1)
痰标本初次培养出丝状真菌菌落,前提是痰标本必须是新
鲜的或不能立即送检应
4
℃冰箱保存。流程是接受痰标本→
镜检→培养→鉴定。
在痰标本合格的情况下
,
先做个
10%KOH< br>湿片镜检
,
低倍镜寻找真菌菌丝,是透明或暗色,是否有
45
度分枝。 如果痰标本合格,又找到菌丝,电话联系临床,告
诉医生有丝状真菌生长,怀疑是
XXXX,容易的直接报告临
床,
难的点种沙氏琼脂平板或察氏琼脂平板,
再做进步鉴定。
(2)
若标本不合格或合格但标本中未见菌丝,
和临床医生电话
沟通,告知有 真菌生长,让医生综合考虑。鉴定正常进行
,
并报告临床
,
备注不排除污染可 能。
8
、
酵母菌同化试验为什么放
28
℃而不是
35C?
同化试验和发
酵试验有何区别
?
为什么教科书上说凡能发酵某种糖,
一定能
同化该糖,
同化某种糖则不一定发酵该糖
?
多数酵母菌体外最
适生长温度为
28-30
℃,故其体外试验选用此温度。通话和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4:5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811.html
-
上一篇:幼儿常见疾病预防论文
下一篇:三基考试试卷(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