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传染病名词解释、简答题、病例分析(含答案)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2 14:48

-

2021年3月2日发(作者:看了就射)
名词解释

1
、人体感染病原体后,在一定时间内对同种病原体不再易感称为 感
染后免疫。

2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通过一定方式,到达一个易感者的途 径,称
为传播途径,如空气、水、食物、苍蝇、手、吸血节肢动物、血液、
土壤等。

3
、传染源:

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br>包括患者、
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4
、潜伏性感染: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
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 br>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
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
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
病原体长
期潜伏成为携带者。等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

5

潜伏期: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
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 为止的时期。
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导
致临床症状出 现之前的整个过程。

6

某些自然生态环境为传染病在野生动物之间传播创 造了良好条件,
人类进入这些地区时亦科感染,
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或人兽共患病,
如流行性出血热、鼠疫等,这种病所在的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

7
、感染后免疫:

人体感染病原体后,
无论是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 ,
都能产生针对病原
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

8
、是 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
,
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
,
在临床
上不 出现任何症状和体征
,
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9
、隐性感染
: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
,
仅引起机体的特异性 免疫应答
,
不引起或只引起
轻微的组织损伤,但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
10

某些自然生态环境为传染病在野生动物之间传播创造了良好条件,
人类进入 这些地区时亦科感染,
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或人兽共患病,
如流行性出血热、鼠疫等,这种病 所在的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

11
、复发:

患者进入恢复期后,
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
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
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而使初发症状 再度出现时,称为复发。

12
、稽留热:

体温
39℃以上,
24
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
1
℃,见于伤
寒、斑疹伤寒等 。

13
、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称为感染,亦称为
传染。

14
、散发:是指某些传染病散在发生,其发病率是某地近年来的一般
水平。

15

流行:
是指某些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某地近年来的一般水平。

论述题

1
、试述传染病的预防
:
1

答案要点:

传染病的预防主要针对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 环
节来采取措施,即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①管理传染源:< br>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
(参考最新修订的传染病防
治法)
、对有传染性的患者 进行隔离和治疗、对接触者进行检疫或预
防、对病原携带者进行治疗或隔离或教育、对感染动物进行处理 ;

5
分)

②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起主导作用的传播途径 ,
如养成良好的个人卫
生习惯,改善环境卫生,消灭传播媒介,采取消毒措施等;
(< br>5
分)

③保护易感人群:
增强体质以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预防接种以
提高人群的主动或被动特异性免疫力。

5
分)

2
、试述传染病感染过程中可能出现哪几种表现
:
2
、答案要点:

①病原体被清除(
3
分)

②隐性感染:
3
分)

③显性感染:

3
分)

④病原携带状态:

3
分)

⑤潜伏性感染:

3
分)

3
、试述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
3
、答案要点:

①有病原体
:
一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性的病原体引起的,虽然目前还
有一些传染病的病 原体未被确定;
②有传染性:
传染病能通过某种途
径传染给他人,
这是传染病 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③有流行
病学特征
:
在质的方面有外来性和地 方性之分;在量的方面有散发、
流行、大流行、爆发流行;可有季节性、地区性、不同人群(年龄、性别、职业等)的分布特征;④有感染后免疫:病后都能产生针对病
原体的特异性免疫。


问答题

1
、如何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答案要点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
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体 环
节,缺一不可,若切断任何一个环节,流行即告终止。
(1

)
1
、管理传染源
(1

)
2
、切断传播途径
(1

)
3
、保护易感人群
(1

)
2

答案要点:

①流行病学资料:
包括性别、
年龄、
职业、
居住地、
曾去地、
过去史、
疫苗接种史、
发病 季节、
当地疫情等;
②临床表现:
包括病人的症状与体征,发生的时间、强度,有无特 殊体征等;③实
验室检查:包括一般检查与病原特异性检查,病原体、抗原、抗体、
核酸检查等 。


名词解释

1
、母婴传播
(Mother- children transmission)


已感染
HIV
的孕妇可通过胎盘、
产程中及产后血性分泌物或喂奶等将
HIV
传播给婴儿,此称之为 母婴传播。

2
、是指人在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抑制(如恶性肿瘤、皮质激素长期应用)
的情况下,
一些不容易侵犯普通人集体造成损害的
病原体(如卡 氏肺孢子虫、弓形虫,隐球菌等)所致的感染,称之为
机会性感染。

3
、卡波氏肉瘤(
Kaposi's sarcoma



HIV
与人庖疹病毒
8
型共同感染所导致的恶性肿瘤,
常侵犯皮肤 或
黏膜。

4
、是指在免疫缺陷病毒的直接与间接作用下,
CD4+ T
淋巴细胞功能
受损和大量细胞破坏,
造成细胞免疫缺陷,
易致各种严重机会 性感染
和恶性肿瘤,
病死率高;
这一慢性致命性传染病称之为获得性免疫缺
陷 综合症,又称为艾滋病。

5
、肺孢子虫肺炎
(i pneumonia,PCP)


由肺孢子虫引起的肺炎,
主要表现为慢性 咳嗽及短期发热,
呼吸急促
和紫绀,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肺部少有罗音,
X
线 胸片表现为间质性
肺炎,痰或支气管灌洗液等检出肺孢子虫可作出诊断。

问答题

1
、艾滋病是通过哪些方式传播的?

答案要点

①性接触传染,这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1

)
② 注射途径传播,这在我国是主要的传播途径,药瘾者共用针头,血
友病患者应用第Ⅷ因子和注射含
HIV
的血和血制品,均可传染;
(1

)
③母婴传播,
感染本病的孕妇可通过胎盘、
产程中及产后血性分泌物
或喂奶等传播给婴儿;
(1< br>分
)
④其他途径,包括应用病毒携带者的器官进行移植,人工受精等。此
外医 护人员被污染的针头刺伤或破损皮肤受污染有可能受感染。
(1

)
2
、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严重机会性感染是什么
?
答案要点

1
、最常见的严重机会性感染为肺孢子虫肺炎。

1
分)

2
、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及发热,呼吸急促和发绀,动脉血氧分
压降低。

1
分)

3
、肺部
X
线征为间质性肺炎。

1
分)

4
、诊断须依靠痰或支气管灌洗液进行抹片染色找肺孢子虫滋养体和
包囊。

1
分)

3
、艾滋病毒感染后其自然病程可分为哪几期?艾滋病常见的表现有
哪些?

答案要点

艾滋病毒(
HIV
)感染人体后经
2

10
年潜伏期发展为艾滋病,在临
床上分为三期: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艾滋 病期。在艾滋病期
临床谱十分广泛。
(2

)
主要表现有:

①体质性疾病;②神经系统表现;③机会性感染;④继发肿瘤;⑤免< br>疫缺陷并发的其它疾病,如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
(2

)
六、病例分析

试题分析:患者以长期低热为主要表现,其临床经过与伤寒、钩体和< br>疟疾不符合;
而结核病少见有鹅口疮及血白细胞低下,
加上既往有血
制品的反复 输注史,故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艾滋病。

10
分)


名词解释

1
、同时感染(
coinfection

:
两种病原体同时感染一个机体。

HBV
的感染与
HDV
感染同时发生。

2

HBeAg
血清转换(
seroconversion

:
HBeAg
消失而抗
HBe
产生称为
e
系统血清转换,标志病毒复制减少,
传 染性降低。

3
、急性乙型肝炎在
HBsAg
消失后,但尚未出现抗
-HBs
之前这一段时
间称为窗口期。

4
、重叠感染(
superinfection

:
两种病原体的感染相继发生。如
HBV
的感染基础上再出现另一种病
原体的感染,如重叠
HCV

HDV

HEV

HAV
的感染。重叠感染常可
使病情加重。

5

Dane
颗粒又称大球形颗粒
,
是完整的
HBV
病毒颗粒
,
包膜含有
HBsAg,
核内含有环状双股
DNA ,DNA-P,HBcAg .
6
、肝肾综合征(
hepato-renal syndrome



在重型肝炎或肝硬化时,由于内毒素血症、肾血管收 缩、肾缺血、前
列腺素
E2
减少、有效血容量下降等因素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 br>量降低,
从而引起的急性肾功能不全。
多为功能性的急性肾功能不全。

7
、肝性脑病
(hepatic encephalopathy):
由于 肝功能严重损害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出现意识障碍、
扑翼样震颤、昏睡或昏迷等的临床表现。

问答题

1

HBV- DNA
定量检测有何临床意义?

答案要点

HBV- DNA
定量检测对于判断病毒复制程度,传染性大小,抗病毒药物
疗效等有重要意义。

1
、诊断方面:①
HBV DNA

HBV
存在最直接的依据;②
HBV DNA

HBV
复制的标志;③
HBV-
DNA
是患者具 有传染性的标志;④对血清学
标志起补充诊断作用:

2
分)

2
、治疗方面:①作为用药指征,
HBV DNA
是决定是否用抗病毒药的
重要因素;

②用于疗效预测,
HBV DNA
是目前判断乙肝抗病毒药物疗效最敏感的
指 标。

2
分)


2
、如何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

答案要点

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有以下措施:

1
、加强产程和产后的卫生保护 ,在分娩过程中尽量避免血液和阴道
分泌物污染新生儿的消化道、皮肤和粘膜。

1< br>分)

2
、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注射
HBIG100-200IU


1
分)

3

3
天后接种乙肝疫苗
10
μ
g,
出生后
1
个月和
6
个月时再各 注射一
次疫苗
.

2
分)

病例分析

1


答案要点

(1)
诊断:慢性丙型肝炎 .活动性肝硬化。诊断依据:有慢性肝炎
的病史、症状、体征;有输血史;有白蛋白减少、腹水、脾亢等 肝硬
化的表现。

5
分)

(2)
本病例需与 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肝细胞癌等疾病
进行鉴别。

4
分)

(3)
本病例的治疗措施包括:一般疗法:卧床休息,加强护理。支
持疗法: 静滴白蛋白或新鲜血浆,补充维生素。对症治疗:防止消化
道出血、肝性脑病的发生,预防继发感染,避 免损害肾药物,扩张血
容量,使用增加肾血流量的药物,利尿等。保护和改善肝功能:可选
用一 些合适的护肝药。肝移植:最后的治疗手段。

3
分)

(4)
要明确本病例的诊断,需要检测抗
HCV

HCV RNA
, 以支持丙型
肝炎的诊断;
需要用敏感的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

HBsA g

HBeAg


HBs
、抗
HBe
、 抗
HBC

HBV
DNA
等;还要作
B
型超声波 ,腹水常规
及病理,以排除肝细胞癌。

3
分)



2


答案要点:

1
、根据急性起病 、明显消化道症状、肝大、肝功能异常、肝细胞性
黄疸本病例的诊断最可能是病毒性肝炎。
(< br>5
分)

2
、本例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其 他原因
引起的肝细胞性黄疸如伤寒、钩体病等。

5
分)

3
、本例有发热、黄疸表现应注意溶血性黄疸,但无腰痛、无酱油样
尿、
无贫血表现、
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均升高不支持溶血性黄疸。
患者年龄较大,
有黄疸表现应注意 阻塞性黄疸的可能。
但无皮肤瘙庠、
无白陶土样大便;体检肝肿大程度轻
,
腹 部未及包块,无压痛等胆囊
炎、胆道梗阻、肝癌、胰腺癌的根据;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均升
高。

5



3
、答案要点:



诊断:慢性丙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诊断依据:有慢性肝炎的
病史、症 状、体征;有输血史;有白蛋白减少、腹水、脾亢等肝硬化
的表现。

4
分)




本病例需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肝细胞癌等疾 病进
行鉴别。

3
分)




本病例的治疗措施包括:一般疗法:卧床休息,加强护理。支持
疗法:静滴白蛋白或新鲜血浆,补充维生 素。对症治疗:防止消化道
出血、
肝性脑病的发生,
预防继发感染,
避免肾损 药物,
扩张血容量,
使用增加肾血流量的药物,利尿等。保护和改善肝功能:可选用一些
合适的护肝药。肝移植:最后的治疗手段。

5
分)




要明确本病例的诊断,需要检测抗
HCV

HCV R NA
,以支持丙型肝
炎的诊断;
需要用敏感的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
如< br>HBsAg

HBeAg


HBs
、抗
H Be
、抗
HBc

HBV
DNA
等;还要作
B< br>型超声波,腹水常规
及病理以排除肝细胞癌。

3
分)


名词解释

1
、复发是由寄生于肝细胞内的迟发型子孢子引起的, 只见于间日疟
和卵形疟,多见于病愈后的
3-6
月。

2
、 黑尿热,亦称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是大量被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
在血管内裂解,可引起高血红蛋白血症, 出现腰痛、酱油色尿,严重
者可出现中度以上贫血、黄疸,甚至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也可由抗
疟药物所诱发,如伯氨喹。

论述题

1
、答案要点

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分肝细胞内的发育和红细胞内
的发育二个阶段。



红细胞外期

当唾腺中带有成熟子孢子的雌性按蚊刺吸人血时 ,
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随血流侵入肝细胞,摄取肝细胞内营养,发
育并裂体增殖,形成裂殖 体。成熟的裂殖体内含数以万计的裂殖子。
肝细胞胀破,散出裂殖子,释放的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开始红 细胞内
期的发育。



红细胞内期

裂殖子从 肝细胞释放出来,进入血流后很快侵入红
细胞,先形成环状体,然后摄取营养,生长发育,分裂增殖,经 大滋
养体、未成熟裂殖体,最后形成含有一定数量的成熟裂殖体。红细胞
破裂后,裂殖子释出, 一部分裂殖子被吞噬细胞消灭;其余部分裂殖
子再侵入其他正常红细胞,重复裂体增殖过程。

2
、答案要点

间日疟典型发作常呈隔日的发作,可分为:



寒战期

突起畏寒,寒战,面苍白,唇指发绀,脉速有力。寒 战
持续
10min

2h




高热期

寒战开始后,体温迅速上升,常达
40
℃或更高。全身酸
痛,口渴,烦躁甚至谵妄,面色潮红,皮肤干热,脉搏有力,此期持

2
~< br>6
小时



大汗期

高热后期全身大汗淋离,大汗后体温骤降至正常或正常
以下



间歇期

在两次典型发作之间有缓解间歇期,症状缓解,可有乏
力。

问答题

1
、如何进行抗疟原虫治疗?

答案要点

抗疟原虫治疗包括控制症状发作、防止复发和传播及预防三部分。

控制症状发作及防止复发的用药原则: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4:4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793.html

传染病名词解释、简答题、病例分析(含答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