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内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眼科学大查房
在
“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继续教育
”
专场,
复旦
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常青教授介绍了
“
感染性眼内炎症性疾病
”
的鉴别诊断,
包括
获得性眼部梅毒、眼部结核、内源性真菌性
眼内炎、急性视网膜坏死、巨细胞病毒性视
网膜炎 (
CMVR)
、眼弓蛔虫病的简要介绍、
诊断和治疗。
眼内炎症性疾病,
广义地讲可以是由特定病
原体引起的眼内感染,
也可以是免 疫反应介
导的眼内炎症。临床上包括感染性眼内炎、
非感染性眼内炎和伪装综合征。根据感染途
径不同感染性眼内炎又分为外源性眼内炎
(如眼外伤和眼内手术后)
和内源性眼内炎< br>(病原体随血液循环至眼内)。常青教授主
要介绍了感染性眼内炎的鉴别诊断,
感染性< br>眼内炎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引
起。
病因学诊断
病因学诊断包括以下方面:
①
详细的病史和系统回顾,
包括评估有无糖
尿病、器官 移植、肝硬化、低蛋白血症;菌
血症、败血症或发热史(如有创手术史,静
脉置管、留置导尿管 ,其他部位感染灶);
性传播疾病
[
如伪装大师(
The Great
Masqueraders
)
]
;
②
细致的眼部检查;
③
有针对性的眼部辅助检查和实验 室检查,
这些检查有助于证实推测或为诊断提供线
索;
④
及时的诊断性治疗或手术;
⑤
采集眼内液或眼内组织进行病原体鉴定。
获得性梅毒
疾病介绍
获得性眼部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感染所
致的性传播疾病,
也可通过输血或者直接接
触感染部位感 染,
可累及包括眼在内的全身
任何重要脏器。
分期
获得性梅毒分为
1
期、
2
期、
隐性期和
3
期。
1
期梅毒的主要症状为硬下疳,通常在螺旋
体侵入
2~6
周后出现,未经治疗,
4~6
周
可自行痊愈。
2期梅毒系
1
期梅毒未治疗或
治疗不规范,
螺旋体进入血液循环大量繁殖< br>播散而出现症状,通常在初始感染后
6~8
周发生
2
期梅毒,
最常见的症状为弥漫性斑
丘疹和全身症状,
最常见的眼部症状为葡萄
膜炎。隐性期梅毒 指血清学反应阳性,无症
状和体征。
3
期梅毒系早期梅毒未经治疗或
治疗不充 分引起,
约
1/3
的患者经
1~10
年
后发生
3< br>期梅毒,
可累及心血管及中枢系统
等重要器官,眼部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结膜
炎、 巩膜炎和浅层巩膜炎、间质性角膜炎、
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瞳孔异常(阿
·
罗瞳孔)等眼前节改变;眼后段表现可见玻璃
体炎、脉络膜视网膜炎、视神经炎、浆液性
视网 膜脱离、视网膜坏死、葡萄膜渗漏、视
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CRVO
)、黄斑水肿、< br>假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等。
诊断
获得性眼部梅毒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实验室
检查和典型眼部表现。
对于不能解释的视网< br>膜血管炎、视神经视网膜炎、视盘炎、常规
治疗无效或复发葡萄膜炎,
均应进行血清学< br>试验,包括非螺旋体筛选试验
[
性病研究实
验室试验(
VDRL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
卡片试验(
RPR
)
]
和螺旋体确诊试验
[
荧光
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FTA-ABS
)、梅毒螺
旋 体明胶凝集试验(
TPPA
)
]
。获得性眼部
梅毒多无特异性症状, 其特异性眼底病变
为,急性后极部鳞状脉络膜视网膜炎
(
ASPPC
),表现 为后极部视网膜深层出现
单个或多个黄灰色大的扁平鳞形病灶,
可有
玻璃体炎、血管炎 、视神经视网膜炎表现,
50
%双眼发病,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
F FA
)
早期可见低荧光,晚期可见高荧光,视网膜
色素上皮(
RPE
)处可见特征性的小豹纹样
斑点,晚期可有渗漏。
治疗
按照神经性梅毒进行治疗,
如给予抗生素驱
梅,控制感染。
眼部结核
结核
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肉芽肿性疾
病,世界卫生组织(
WHO
)将结核 列为全球
急症(
global emergency
),结核是单
一病因引起 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每年有
300
万人死于结核,全球有
1/3
人群 感染结核,
其中
10%
的人群会在一生中发病。
中国结核
发病率位居 全球第
2
位,每年有
130
万新
发病例。
眼部结核
眼部结核属于肺外结核,其发病率逐年上< br>升,
诊断充满挑战,
如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多样,缺乏微生物学和病 理学证
据,大多数不同时伴有系统性疾病。
眼部结核 可发生于眼部任何组织,
可以是感
染表现,也可以是超敏反应。眼部结核分为
原发性和 继发性,
原发性眼部结核指结核杆
菌直接种植在眼球表面,
继发性眼部结核指
全身感染结核后,结核菌由血液进入眼内,
最常见的表现为脉络膜炎、脉络膜结节、脉
络膜结核 瘤。
结核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
但有些眼部表现可提示结核,如广泛的虹膜后粘连、视网膜
血管炎合并或不合并脉络膜炎、
匐行性脉络膜炎。
推荐的诊断标准
确诊眼部结核依赖于以下方面:
①
临床表现;
②
眼部检查:
a.
眼内样本抗酸染色阳性或
培养出结核杆菌;
b.
结核菌聚合酶链反应
(
PCR
)阳性;
③
全身检查:
a.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
验(
PPD
)阳性;
b.
胸部放射学检查可见
愈合的或活动性结核病灶;
c.
确诊活动性
肺外结核;
④
排除其他可能的诊断(梅毒、弓形体等);
⑤
诊断性 治疗:
4
药应用
4~6
周判断是否有
效。
若满足上述标准①
+
②
,则可确诊眼部结核;
若满足上述标准①
+
③
或⑤
+
④
,即可拟诊眼部
结核。
PPD[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TST
)
]
是至今仍
被广泛采用的古老的诊断结核的方法,
但若
患者接种卡介苗或发生非结核杆菌感染,
可
出现假阳性结果;
用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也
可出现假阴性结果。在国外,多采用
γ
-
干
扰素释放试验(
IGRA
)诊断结核,
IGRA< br>通
过检测血液中被结核杆菌致敏的淋巴细胞
所释放
γ
-
干扰素 的量诊断结核杆菌感染。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
IGRA
包括
QuantiFERON-TB Gold In-Tube
(
QFT- GIT
)和
γ
-
干扰素释放的
T
细胞斑
点试验(< br>
),前者应用酶联免
疫吸附试验(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
ELISA
)检测
经结 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早期分泌靶抗
原
-6
(
early secreting antigen
target-6
,
ESAT-6
) 和培养滤液蛋白
(
culturefiltrate protein-10
,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4:2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734.html
-
上一篇:其它病原体肺炎
下一篇:试谈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