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肤病与全身病?
??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也是极为重 要的一个器官,约占体重的
5%
,总面积约为
1.5-2.0
㎡,
紧 密
地联系着机体的内部与外界,敏锐地反映这两方面的情况。人体是一个整体,许多全身性疾病
可导致各种皮肤症状,有些疾病则可同时侵犯皮肤和其他器官,故许多皮肤病并不是由于皮肤
本身的局部 原因,而是与皮肤有密切联系的内脏器官病理变化的结果,是全身病的外在表现、
组成部分或首发症状。 皮征作为机体的一面镜子,有些对全身病有诊断价值或可提供诊断的线
索。在临床上,皮肤科与临床各科 特别是内科、传染病科、儿科等关系密切,因此,皮肤科医
师必须有整体概念和系统知识,以免造成误诊 或漏诊。?
以下谈谈一些全身疾病的皮肤表现或一些皮肤表现的全身意义。?
1
具有皮征的传染病、寄生虫病?
1.1
病毒性疾病?
1.1.1
麻疹:小儿多见,潜伏期
9-12
天,以发热、卡他症状,第
2-3
天颊粘膜出现
Koplik
斑开
始,第
4
天 耳后、颈部发疹,逐日向面、胸、躯干及四肢扩散,为暗红色斑丘疹,可持续
5-7
天,
少数为出血性,黏膜有瘀点,有时四肢有水疱,愈后留下短暂的色素斑。可合并
“
麻疹肺炎< br>”
。
1.1.2
风疹:见于婴幼儿,主要发生于冬、春季。全身 症状轻,皮疹为蔷薇色圆形斑丘疹,较
小,低热当天在面、后颈开始迅速增多广布全身,但不见于掌跖, 有枕下、耳后淋巴结肿大,
皮疹经
2-4
天消退,无鳞屑。?
1.1.3
水痘:潜伏期
2-3
周,突然发病,有发热等症状。皮疹多见 于头面、躯干和腋部,四肢
少见,初起为斑疹逐渐成周围带有红晕的小水疱,由于新的皮疹陆续发生,故 其特点为在同一
皮损区域内斑丘疹、水疱结痂等同时存在,如无合并症预后良好。但新生儿水痘、出血型 、坏
疽型水痘预后较差,应与丘疹性荨麻疹相鉴别。?
1.1.4
小< br>RNA
病毒感染:其中肠道病毒的
Coxsackie
病毒、
ECHO
病毒在
2-3
岁的婴幼儿常可引起
多形性的皮疹如麻疹、猩红热样皮疹、疱疹 、荨麻疹、瘀点和紫癜样损害,一般全身症状并不
重。在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等也可见 类似皮损。这些病毒疹的特点为:⑴多
在发热
1-2
天后起疹,常有细小黏膜疹;⑵向 心性分布(手足口病例外)从面颈到躯干,如为四
肢皮损,以伸侧较密;⑶多为不融合的淡红色斑或水肿 性斑块,中心常有小水疱;⑷常有淋巴
结肿大和上感症状;⑸病程一周,症状轻微,退后不留痕迹。?< br>
1.1.5
急性病毒性肝炎:约
5%
在先驱期可发生皮疹,往往 在黄疸或其他症状之前数天至
6
周出
现,以荨麻疹居多(淡黄色风团),其他有斑点状 红斑、斑丘疹、猩红热样皮疹、紫癜、多形
红斑、血管性水肿等。?
1.1.6
流行性出血热(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由汉坦病毒经鼠类传播,病毒损害血管内皮,有
高热、三 痛(头、眶、腰),三红(面、颈、上胸),皮肤(依次出现于腋下、胸前、背部、
颈部、上肢)和粘膜 (口腔、眼)瘀点、瘀斑。?
1.1.7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发热、咽峡 炎,肝脾淋巴结肿大,黄疸、淋巴细胞增多并有
异形细胞,嗜异性凝集试验>
200
阳 性为特征。是
EB
病毒感染所致,
1/3
有皮疹,包括眼睑水肿、
斑 疹、斑丘疹、风团、紫癜、粘膜瘀点等。?
1.1.8
登革热:高热、头痛、肌 肉、关节骨痛、结膜充血、全身淋巴结肿大,发病第
3-5
天时,
躯干四肢出现麻疹样 、猩红热样或紫癜样皮疹。?
1.1.9
艾滋病:
皮肤表现多样,主要有卡波西肉瘤、
口腔毛状粘膜白斑、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
脂溢性皮炎、干皮 症、
Reiter
综合征、银屑病、获得性鱼鳞病、毛发异常(斑秃、休止期脱发、
白 发)及合并感染(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尖锐湿疣、口腔念珠菌病、隐球菌病、分枝杆菌感
染、挪威疥等 )。?
1.1.10
口蹄病:
有发热、
头痛、
口腔充 血等,
2-3
天后,
口腔、
舌唇及掌跖指间皮肤出现水疱、
脓疱,破 溃后结痂,脱痂后不留疤痕,通常一周内痊愈。?
1.1.11
川崎病:本病可 能是病毒感染。有长期发热、淋巴结肿大、眼粘膜和口腔粘膜充血、
草莓舌、肢端红斑、硬肿、脱屑、全 身皮肤红斑、斑丘疹。?
1.2
细菌感染?
1.2.1
猩红热:为
A
组馊苎?粤辞蚓?腥舅?拢?梅⒂
3-9
岁儿童,潜 伏期
2-7
天。有高热、咽
炎、杨梅舌,皮疹为弥漫性猩红色小点,压之褪色,口周苍 白,皱褶部有帕氏线,出疹期
5-7
天,消退期有脱屑。?
1.2.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起病急,
有高热、
畏寒,
剧烈头痛,
喷 射状呕吐、
烦躁、
惊厥昏迷、
中毒面容、颈强直和角弓反张等。在早期可出现皮肤瘀点 或瘀斑,直径多在
2
mm
以上,病后
3-5
天可起单纯疱疹。在华
-
弗氏综合征时,可出现坏疽型紫癜(暴发型紫癜)。?
1.2.3 < br>伤寒:
起病慢,
体温梯形上升、
稽留热、
相对缓脉,
表情淡漠 ,
肝脾肿大、
白细胞下降、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在病后一周胸腹部可出现少许玫瑰疹。 用氨苄青霉素治疗后药疹增多。?
1.2.4
败血症:有畏寒、高热、中毒性休 克,白细胞升高,进行性贫血、肝脾肿大及其他内脏
迁徙症状。皮肤可出现瘀点和急性荨麻疹。在金黄色 葡萄球菌败血症,部分病人有荨麻疹或猩
红热样皮疹;在铜绿假单孢菌败血症,该菌可产生蛋白水解酶使 皮肤发生出血坏死性病变,先
起水疱,以后成中心发黑的坏死性溃疡,少数可呈大疱,皮疹部可查出该菌 。?
1.2.5
炭疽:分为皮肤、肺和肠炭疽三型,全身症状显著,有高热、虚 脱、易并发出血性纵隔
炎和播散性出血性脑膜炎。在发病初期,在手臂、面和颈等部出现红色丘疹、很快 变成水疱、
坏死与结成黑色焦痂样,局部淋巴结肿大。?
1.2.6
布 氏杆菌病:有高热(波状热)、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伴发皮疹者占
5%-10%
,在发病后2-3
周出现红褐色斑疹、小丘疹,有时可融合成片,有剧痒,轻型病人可有一过性红斑,可为麻< br>疹样、猩红热样、荨麻疹样皮疹,少数可出现结节红斑、瘀斑等。?
1.2.7 < br>类丹毒:
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
其皮疹为境界清楚的紫罗兰色水肿性红斑。在全身型皮< br>肤广泛,伴发热等全身症状,在败血症型全身反应严重,有广泛性红斑和紫癜,可伴发心肾等
多种 内脏损害。?
1.2.8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是由Ⅰ组噬菌体
(尤其是
29
型)
起反应的凝固酶阳性的金葡菌感染
所致的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以高 热、低血压、累及胃肠道、肌肉、肾、肝、血液系统(血小
板<
10
万
/mm
?
3
)
等
3
个以上的器官为特征。
皮疹表现为非瘙 痒性猩红热样红斑,
1-2
周后脱屑,
并伴眼、口、阴道等黏膜炎。?
1.2.9
猫抓病:
已确定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
(汉氏巴尔通体)在猫抓部位出现结痂性丘疹和
结节,少数皮肤有丘斑疹、多形红斑、结节性红斑和紫癜。?
1.2.10
鼠疫:鼠蚤叮咬处出现鼠疫痈(丘疹→水疱→脓疱→坏死性溃疡→蜂窝织炎) ,邻近
化脓性淋巴结炎和败血症。
1.3
立克次氏体感染?
1.3.1
斑疹伤寒:突发高热、头痛、结膜充血、肌痛、呕吐、肝脾肿大,重者有谵妄、 烦躁、
脑膜炎刺激征。
在
4-7
天出现红色斑疹,
先见于肩背部,< br>24
小时内迅速蔓延到颈、
背、
腹和四肢,
面部往往无皮疹,开始为直 径
2-5 mm
散布的红斑,以后变成暗红色或出血性斑疹,微隆起,病
程约
2
周,出现后
1-2
日到
1-2
周消退。?
1.3.2
恙虫病:病原体为东方立克次体。突然寒战高热、四肢酸痛、头痛、严重者有谵 妄、昏
迷。恙虫幼虫叮咬处可有血痂,单个、卵圆形、直径为
0.5-1cm
,周边突 起潮红,表面有黑色痂
皮,脱落后成溃疡(外阴、肛周、腋窝处多见)。全身浅淋巴结肿大,病后
4-6
天出现暗红色斑
丘疹,重者呈出血性,以躯干四肢为主,肝脾可肿大,并可出现结膜充 血,血压偏低,相对缓
脉、表情淡漠。?
1.4
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是介于病毒与细菌间的一种微生物。支原体肺炎是多形红斑的原因之一。?
1.5
寄生虫病?
1.5.1
黑热病:为利什曼原虫引起 ,皮肤可出现东方疖
—
皮肤肿胀,出现斑疹、丘疹、结节、
溃疡、硬结。有发热、贫血 、乏力、肝脾淋巴结肿大、心悸、鼻衄,体检是全血减少。?
1.5.2
血吸虫 病:血吸虫幼虫尾蚴钻入病人皮肤引起尾幼皮炎。
尾蚴钻入后,几分钟内出现刺
痛感,并发生红 色斑疹,并可变成丘疹或小脓疱,局部水肿和瘙痒均很明显,可持续
3-5
天后减
退。 ?
1.5.3
蛔虫病:可引起宿主机体发生变态反应,如荨麻疹、多形红斑、血管性水肿等。?
1.5.4
丝虫病:病原体为斑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后者寄生于浅部淋巴结,可引起腿部、 阴部橡
皮肿,表示疾病已进入晚期。?
1.5.5
钩虫病:
当 钩虫幼虫钻入人的皮肤后,入侵部位迅速形成丘疹伴剧痒,丘疹逐渐变成疱
疹,并互相融合成片状,周围 皮肤肿胀。皮疹多发生于四肢近端,于
1
周左右消失,可伴刺激性
咳嗽、血痰、哮喘、 发热等。?
1.5.6
阿米巴痢疾:引起肛周脓肿、溃疡。?
1.5.7
蛲虫病:肛门瘙痒。?
1.5.8
猪囊虫病: 病原体为链状绦虫。
囊虫病是由虫卵污染的蔬菜、
水和手指经口感染或由于
肠道逆蠕动 使小肠内的妊娠节片入胃。其中虫卵逸出六钩幼侵入血液到达皮肤而发生结节,在
皮下呈圆形或椭圆形, 硬如软骨,无压痛或粘连,有时可合并脑囊虫病症状。?
1.6
螺旋体传染病?
1.6.1
回归热:虱型可出现玫瑰疹或麻疹样皮疹, 偶为猩红热样或粟粒性丘疹;在蜱型,叮咬
处可见紫红色水肿性丘疹。?
1.6.2
钩端螺旋体病:皮疹见于重症者(如黄疸出血型),皮肤和粘膜出现瘀点和瘀斑。?
2
皮肤与结缔组织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由于自身 免疫反应所引起的自身器官组织受损的疾病,皮肤是自身免
疫反应中重要的靶器官。
?
2.1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可侵犯全身器官的结缔组织疾病。< br>具有明显的皮肤损害,特点为
多形性、多变性、持久或暂时。典型皮疹有颜面蝶状红斑和盘状红斑 损害,也可侵犯耳、颈、
胸、肩臂和手足部,损害的形式多样,呈溃疡、色素斑、多形红斑、荨麻疹、血 管性水肿、结
节、大疱、硬皮样、苔藓样及甲周红斑出血、毛细血管扩张等损害,也可有雷诺氏现象、秃 发、
脉管炎、光敏性皮炎改变。在
SCLE
有环状红斑和银屑病样皮损,在深部红斑狼 疮有脂膜炎样改
变。黏膜部可有糜烂、瘀斑和溃疡。?
2.2
皮肌炎: 是一种以侵犯横纹肌和皮肤为主,
并可广泛损害内脏器官组织的结缔组织病。皮
疹见于病初,常 见于外露部位、关节周围和带状部位(颈、肩、上背及腰部等)出现水肿和皮
疹,皮疹可表现为多形红斑 样,丹毒样、日光性皮炎样、硬皮病样斑,也可为色素沉着斑、皮
肤异色症改变。指背可见
Go ttron
?
s
丘疹,有些病人有多毛、秃发、雷诺氏现象等,慢性期可
发生 皮肤钙化现象。本病也可侵犯口腔和咽部黏膜出现溃疡、紫癜等损害。?
2.3
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
是由多器官以组织纤维增多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发病前常有雷诺
现象,皮损开始为弥漫性水肿,以后硬化,有色素改变,最后皮肤萎缩,手指可钙化。本病除
皮肤外还 可累及消化道(食道、胃、肠)、肺、肝胆、心脏、肾、骨关节和神经系统等。?
2.4
白塞病:临床上以反复出现口眼生殖器黏膜损害为特点,并可伴关节、消化道、心血管、
神经系 统、肺、肾及睾丸组织受累。皮肤损害可表现为结节性红斑,基底面浸润较大的毛囊炎
样损害。少数可见 多形红斑样、丘疹坏死性结核疹样、坏疽性脓皮病样和
Sweet
?
s
综合征 样的
皮损。
“
针刺反应
”
可呈阳性。?
2.5
结节性多动脉炎:本病主要损伤中小动脉,使其呈坏死性炎症。近发现与乙型肝炎有关。
可侵犯 肾、肝、胃肠道、心、肠系膜、胰、肌肉及神经系统。皮疹主要为结节沿血管分布,见
于四肢,表面呈网 状青斑样、此外还有瘀斑、坏死、风团、多形红斑、结节等损害。?
2.6
混合 结缔组织病:具有红斑狼疮、皮肌炎和硬皮病的症状、以多关节痛、雷诺现象、腊肠
指、食道功能减退及 肺动脉高压等为特征,血清中有高滴度的
RNP
抗体。
ANA
阳性呈斑点型, 无
SM
抗体。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肾和中枢神经系统侵犯少。?
2.7
风湿热:是由
A
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主要侵犯心脏和关节, 皮肤表现为可有风湿性
环状红斑和风湿小结。?
2.8
类风湿性关节炎 :是一种以侵犯关节滑膜为主的疾病。
皮疹有受压部位的皮下结节
(类风
湿小结),类 风湿性血管炎和类风湿性溃疡。?
2.9
干燥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干燥性角膜结 膜炎,
口腔干燥症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出现皮
肤干燥、结节性红斑和高丙球蛋白血症性紫癜 。?
2.10 Still
病:是类风关的一种类型。病人有长期发热、关节痛、 全身淋巴结肿大、一过性皮
疹、白细胞增多、血沉快、血培养阴性。发热时常有一过性皮疹,多呈散在的 红斑或斑丘疹,
有时融合,也可呈环状红斑或多形红斑样。?
2.11
结节性脂膜炎:除发热、皮下结节外,可有肝脾肿大、骨关节症状及胃肠道症状。?
3
皮肤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3.1
糖尿病:是由胰腺 胰岛庀赴?
δ
懿蛔阋?穑??玖俅脖硐质
?
“
三多
”
,其皮损很广泛。①
类脂性渐进性坏死
——
多发生在胫前,先为丘疹,逐渐增大,最 后形成光滑圆形或椭圆形的红
色或黄色萎缩斑块,表面可见扩张毛细血管;②糖尿病性皮病:又称胫前色 素性斑片,
50%
发生
在下肢,呈萎缩性色素沉着斑;③皮肤感染:易发生疖痈、丹毒 、念珠菌病、体癣等;④糖尿
病大疱;⑤黄瘤:因糖尿病高脂血症所致;⑥环状肉芽肿为环状排列的淡蓝 色坚硬而光滑的丘
疹,以手足部较多;⑦皮肤瘙痒和外阴瘙痒;⑧糖尿病性硬肿病
——
发病前往往有感染,随后
颈、肩和上背部出现皮硬,主要是局部粘多糖增多所致;⑨透明细胞汗管瘤:肢 体外周动脉粥
样硬化,可致肢端坏疽。?
3.2
系统性淀粉样变:是指淀粉样物质沉积在某些器官组织内所引起的改变,
分原发性和继发
性两种。原发性多为 骨髓瘤并发症,主要侵犯间叶组织,病变常损害心、肺、肾、甲状腺、胃
肠道和血管等部位,发生在皮肤 和粘膜的淀粉样变特点是形成黄色发亮或蜡样半透明小结节,
也可表现为苔藓样,多在口腔、鼻腔及眼睑 部发现,舌部受累呈
“
巨舌
”
。也可并发黄瘤、红斑、
瘀斑和瘙痒。 少数有皮肤和皮下结节及类似局限性硬皮病的皮肤硬化。?
3.3
郎格罕斯细胞 型组织细胞增生症(组织细胞增生症
X
):可分为急性播散型
(
勒
-
雪氏病
)
、
慢性进行型(韩
-
萨
-
柯氏病 )和良性局限型(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在勒
—
雪氏病头部表现
为脂溢性皮炎样,面 、颈、躯干有成片暗红色丘疹,覆盖黄痂屑,并出现瘀斑;在韩
—
萨
—
柯氏病,有斑疹、丘疹和瘀斑;约
1/3
有播散性黄色瘤的表现。?
3.4
黄色瘤:系脂质代谢障碍使脂质累积于组织所致,
主要见于高脂血症。在皮肤上出现桔黄
色或棕红色斑片、丘疹、结节或斑块,常伴心血管、肝、脾等损害。?
3.5
甲亢:胫前可发生粘液性水肿
——
为圆形或卵圆形坚实水肿性斑块 或结节,压之无凹陷,
表面淡红或棕色,毛囊孔扩大,具有橘皮状外观。病人皮肤可变得柔软、平滑、温 热及潮湿。
3.6
柯兴病:由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所引起。皮疹可见皮肤菲薄, 易发生紫癜,有膨胀纹,面
部粉刺,肢端青紫,棕色色素沉着易继发体癣。?
3.7
阿迪森病:
又名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皮疹主要为皮肤粘膜弥漫性色素沉着,< br>在暴
露、摩擦、受压部位如指趾甲跟部、乳晕、腰部、外生殖器、肛门、齿龈、口腔粘膜、舌、疤
痕部位尤甚。并伴毛发稀少。?
3.8
血色病:系过多铁质沉着于组织 所致。典型的症状有肝硬变、糖尿病和皮肤色素沉着,成
灰黑色或青铜色,以脸、颈、四肢远端伸侧,外 生殖器及疤痕组织上更明显,也可见于粘膜上。
本病少见。?
3.9
血 卟啉病:
系卟啉代谢紊乱,
使体内卟啉及卟啉前体的产生和排泄增多,并积聚于组织所
致,积聚于肝脏者名为肝性血卟啉病。皮疹为在暴露部位皮肤出现红斑,继而大疱,甚至溃烂
结痂后留下 色素沉着和疤痕,有特殊的紫色面容和多毛症,有时有硬皮病样改变。?
3.10
痛风:系嘌呤代谢紊乱引起体内尿酸过高,并沉积于关节、软组织、肾等而构成的疾病。
可有关节炎、 关节畸形活动受限、尿路结石、肾病变等。在外耳的耳轮、对耳轮、指趾间、掌
指关节可见黄白色结节状 赘生物,大小不等,可溃破而形成不易愈合的瘘管。?
4
消化系统疾病与皮肤病?
4.1
遗传性出血型毛细血管扩张症:
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毛细血管和小血管管壁变薄而
迂曲和血管瘤扩张。表现为反复出血 ,内脏以胃肠道最多见,表现为呕血、腹痛、黑便。皮疹
见于手背、颜面、足背、阴囊等血管扩张形态可 成点状、结节状、蜘蛛状、血管瘤状。?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4:2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