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2 14:20

-

2021年3月2日发(作者:贫血的症状)
v1.0
可编辑可修改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近年来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
、实体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高度 免疫抑制剂和大剂量化疗
药物的应用以及各种导管的体内介入、留置等,临床上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br>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IPFI)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IPFI
也日益成为导致器官移植受者、恶性血液病和
恶性 肿瘤患者以及其他危重患者的死亡原因之一。
IPFI
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至今尚未统一。为 了
规范我国
IPFI
的诊断与治疗,
中国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工作组经反复讨 论,
参照欧美国家的相关诊
断与治疗指南,结合中国国情,制定出我国
IPFI
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草案)
,供国内同道在临
床实践中借鉴。

诊断标准

一、定义

IPFI
是不包括真菌寄生和过敏所 致的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2
种类型。引

IPFI常见的真菌主要是念珠菌属、
曲霉属、
隐球菌属、
接合菌
(主要指毛霉)
和肺孢子菌等。
IPFI
的诊断由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四 部分组成。临床诊断
IPFI
时要充分结
合宿主因素,除外其他病原体所致的肺部感染 或非感染性疾病。诊断
IPFI
分确诊、临床诊断及拟诊
3
个级别。

二、确诊
IPFI

至少符合
1
项宿主因素(附录
1

,肺部感染的
1
项主要或
2
项次要临床特征(附录2
)及下列
1
项微生物学或组织病理学依据。

1.
霉 菌:肺组织标本用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方法检出菌丝或球形体(非酵母菌的丝状真菌)
,并
发现 伴有相应的肺组织损害。肺组织标本、胸液或血液霉菌培养阳性,但血液中的曲霉菌属和青霉
属(除外马 尼菲青霉)真菌培养阳性时需结合临床,要排除标本污染。


1 IPFI
的诊断标准


确诊

临床诊断

拟诊


宿主因素

+

+

+


临床特征

+

+

+

微生物学

+

+

-


组织病理学

+

-

-


注:
原发性者无宿主因素,
肺组织、胸液、血液真菌 培养阳性(除外肺孢子菌)

2.
酵母菌:肺组织标本用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方法检出 酵母菌细胞和(或)假菌丝。肺组织标
本、胸液或血液酵母菌培养阳性,或经镜检发现隐球菌。

3.
肺孢子菌:肺组织标本染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痰液中发现肺孢子菌包囊、滋养体或囊内
小体。

三、临床诊断
IPFI

1
v1.0
可编辑可修改

至少符合
1
项宿主因素(附录
1


)肺部感染的
1
项主要或
2
项次要临床特征(附录
2
)及
1

微生物学检查依据(附录
3


四、拟诊
IPFI

至少符合
1
项宿主因素(附录< br>1

,肺部感染的
1
项主要或
2
项次要临床特征(附 录
2


IPFI
的各自诊断标准可简要概括为表
1


临床处理程序与策略

一、
IPFI
的临床处理程序

原发性
IPFI
多 见于社区获得性感染,宿主可以没有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过程相对缓和,
凶险程度较低,临床处理 要求尽可能确诊后选择治疗(确诊治疗)
。继发性
IPFI
大多为医院获得性
感染,宿主存在比较明确的真菌感染高危因素,临床过程急骤和凶险,需要综合分析和判断,及时
行拟诊 治疗(经验治疗)或临床诊断治疗。根据危险因素、病情严重程度与缓急推荐处理程序见图
1



1 IPFI
临床处理程序



临床和胸部影像学征象疑似
IPFI



高危险因素






按拟诊治疗

或按临床诊
急性、
重症



DNA








疗效评价


组织学
+
微生物学诊断


有效

无效



继续治疗


调整治疗




按确诊治疗

有创性诊断技术

亚急性或慢性、轻重症

低(或无危险因素)

2
v1.0
可编辑可修改

1.
一般预防:
有宿主因素特别是
HSCT
者,
防 止曲霉孢子经呼吸道吸入是预防
IPFI
的重要环节。
无发病时应注意保护环境(有条 件时应入住层流室)
,及时处理漏水、溢水,湿式清洁病房,不用布
饰家具与地毯,不布置花卉 与观赏植物。当院内有建筑物施工或患者离开保护性环境时,应佩戴高
保护性口罩。一旦有
IP FI
发病时应加强监测,评价和改进保护性环境,消毒污染物包括房间墙壁,
清除感染源。除非 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病例,不主张使用抗真菌药物预防。

2.
靶向治疗:当艾滋病 患者外周血
CD4
<200/μl
或出现口咽部念珠菌病时,应用复方磺胺甲

(SMZ-TMP)
预防肺孢子菌肺炎。推荐方案:口服
SMZ-TMP2

(
每片含
SMZ400mg

TMP80mg)

1
次/
d

疗程持续至外周血
CD4

200< br>/μ
l

3
个月。
当外周血
CD4

50
/μl
时亦可用氟康唑或伊曲康
唑口服预防隐球菌病。对异体或自体
H SCT
受者,推荐口服
SMZ-TMP 2
片,
1
次/
d< br>,预防性用药。
于移植前
2

3
周开始服药,至植入后
6
个月;若持续接受免疫抑制剂或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
预防用药应予继续。
对 实体器官移植受者,
术后可用氟康唑
100mg

d

或伊 曲康唑口服液
200mg

d

预防真菌感染,疗程视病情而定。< br>
3.
拟诊治疗:即通常所谓经验性治疗,应综合考虑广谱、有效、安全和效价比等因素 选择抗真
菌药物,参考附录
4


4.
临床诊断治疗:亦称先发治疗
(pre-emptive
therap y)
。对在有宿主因素的患者开展系统性连
续监测,包括每周
2
次胸部摄片或
CT
扫描或真菌培养,或真菌抗原检测。如发现阳性结果,按临床
诊断
IPF I
,立即开始抗真菌治疗。药物选择参考所检测到的真菌种类而定。

5.
确 诊治疗:即靶向治疗。针对真菌种类进行特异性抗真菌治疗。药物选择要参考药物抗菌谱、
药理学特点、 真菌种类、临床病情和患者耐受性等因素后选定。

二、常见
IPFI
的抗真菌治疗

1.
支气管
-< br>肺念珠菌病:白念珠菌感染应用氟康唑,参考病情严重程度确定剂量。亦可选择伊曲
康唑、两性霉 素
B(
或含脂制剂
)
、卡泊芬净
(
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尚未批准其用于念珠菌治疗
)

伏立康唑。目前非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有上升趋 势,实验室在培养分离出念珠菌后应鉴定出
菌种。各种念珠菌感染的推荐治疗用药参见表
2。疗程视治疗反应而定,要求肺部病灶基本吸收方
能停药。

2.
侵袭性 肺曲霉病:传统治疗为两性霉素
B(
或含脂制剂
)
。但目前通常选用伊曲康唑 治疗,危
重患者亦可选择伏立康唑或卡泊芬净。必要时可联合
2
种不同类型的抗真菌药 物治疗。

3.
肺隐球菌病:播散型肺隐球菌病或病变虽然局限,但宿主存在免疫损害 时,推荐两性霉素
B
联合氟胞嘧啶或氟康唑治疗,疗程
8
周至
6个月,轻症患者可用两性霉素
B
或氟康唑
400mg

1
次/
d
,持续
8

10
周。不伴脑膜炎的非艾滋病患者可 选择伊曲康唑口服液
400mg

d
,疗程视病情适当
延长。


2
念珠菌感染的抗真菌药物选择

菌种

白念珠菌

推荐药物

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
B
、卡泊芬净

+
+
+
3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4:2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688.html

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