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
大千世 界,人各百态。每个人都秉承了父母不同的遗传
特征,具有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生活经历,都是一个特 殊
的个体,可以说是千差万别。中医师可以通过望、闻、问、
切来收集患者身体情况,包括脸色 、声音、胖瘦、壮弱、行
动、舌苔、脉象等来判断一个人的体质。中医体质分以下九
种:平和质 、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
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日常 生
活不同,
体质也不同,
认清自己的体质,
才能对症下药。
一、
平和质
(“A
型”又叫“健康型”:要保持
)
(一)表现特征:
总
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
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 br>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
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 有力。
心理特征:
性格随和开朗。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适应能力:对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二)调理方法:
环
境起居调摄:起居顺应四时阴阳,劳逸结合。
体育锻炼:
适度运动即可。
精神调适:清净立志、开朗乐观、心理平
衡。
饮食调理:食物宜多样化,不偏食,不可过饥过饱、
偏寒偏热。
药物调养:
不需。
预防用药防风通圣丸。
二、
气虚质
(“B
型”又叫“气短型”:要防反复感冒
)
(一)表现特
征: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
短懒言,容易疲劳 ,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
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
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
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
湿邪。
(二)
调理方法:
环境起居调摄:
夏避暑;
冬避寒;
防过劳。
体育锻炼:宜柔缓,不宜剧烈运动,宜散步、慢
跑、打太极等。
精神调适:清净养藏,祛除杂念,不躁动,
少思虑。提升自信心和精气神。
饮食调理:常食益气健脾
食物,如粳米、糯米、小米、大麦、山药、土豆、大枣、香
菇、鸡肉、 鹅肉、兔肉、鹌鹑、牛肉、青鱼、鲢鱼,少吃耗
气食物如生萝卜、空心菜等。
药物调养:可用甘温补气之
品,如人参、山药、黄芪等。代表中成药玉屏风散
。
推荐
药膳:
(
1
)黄芪童子鸡:取 童子鸡
1
只洗净,用纱布袋包
好生黄芪
9
克,
取一根细线,
一端扎紧纱布袋口,
置于锅内,
另一端则绑在锅柄上。在锅中加姜、葱及适量水煮汤, 待童
子鸡煮熟后,拿出黄芪包。加入盐、黄酒调味,即可食用。
可益气补虚。
(
2
)
山药粥:
将山药
30
克和粳米
180克一起入锅加清水适
量煮粥,煮熟即成。此粥可在每日晚饭时食用,具有补中益
气、益肺固 精、强身健体的作用。
三、阳虚质
(“C
型”又
叫“怕冷型”:保暖最重要
)
(一)表现特征:
总体特征:阳
气不足,
以畏寒怕冷、
手 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
体特征:
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
平素畏冷,
手足不温,
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心理特征:性
格多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
感邪易从寒化。
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
邪。
(二)调理方法:
环境起居调摄:冬避寒就温,春夏
培补阳气,多日光浴。避免风、寒、雾、雪,注重足下、背< br>部及丹田部位的保暖。
体育锻炼:动则生阳,体育锻炼天
天
1
至
2
次。
宜舒缓柔和,
如散步、
慢跑、
太极拳、
五禽戏、
八段锦等。
精神调适:这类人常情绪不佳,善恐、善悲。
应保持沉静内敛,消除不良情绪。
饮食调理:宜食温阳食
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鸡肉,少吃西瓜等生冷食物。
药
物调养:可选补阳祛寒、温养肝肾之品,如鹿茸、海狗肾、
蛤蚧、杜仲等,成方可选金匮肾 气丸。
推荐药膳:
(
1
)当
归生姜羊肉汤:当归
20
克,生姜
30
克,冲洗干净,用清水
浸软,
切片备用。
羊肉
500
克剔去筋膜,
放入开水锅中略烫,
除去血水后捞出,
切片 备用。
当归、
生姜、
羊肉放入沙锅中,
加清水、料酒、食盐,旺火烧沸后撇去 浮沫,再改用小火炖
至羊肉熟烂即成。此为汉代张仲景名方,温中补血,祛寒止
痛,特别适合冬 季食用。
(
2
)韭菜炒胡桃仁:胡桃仁
50
克
开水浸泡去皮 ,沥干备用。韭菜
200
克摘洗干净,切成寸段
备用。麻油倒入炒锅,烧至七成热时, 加入胡桃仁,炸至焦
黄,
再加入韭菜、
食盐,
翻炒至熟。
可补肾助阳 ,
温暖腰膝,
适用于肾阳不足,腰膝冷痛。
四、阴虚质
(“D
型”又叫“缺水
型”:
不宜洗桑拿
)
(一)
表现特征:
总体特征:
阴液亏少,
以口燥咽干、< br>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
体形偏瘦。
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
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心理特征:性情急
躁,外向好动,活泼。
发病倾向:易患虚劳、失精、不寐
等病;
感邪易从热化。
适应能力:
耐冬不耐夏;
不耐受暑、
热、燥邪。
(二)调理方法:
环境起居调摄:夏应避暑,
秋冬养阴。居室应安静。不熬 夜,不剧烈运动,不在高温下
工作。
体育锻炼:宜选动静结合项目,如太极拳、八段锦
等。控制出汗量,及时补水。
精神调适:循《内经》“恬淡
虚无”、
“精神内守”之法,
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
饮食调理:
多食梨、百合、银耳、菠菜、无花果、冰糖、茼蒿等甘凉滋
润食 物。少吃葱、姜、蒜、椒等辛辣燥烈品。
药物调养:
可用滋阴清热、
滋养肝 肾之品,
如女贞子、
山茱萸、
五味子、
麦冬、沙参、玉竹等药。常用方有六味 地黄丸。
推荐药膳:
(
1
)莲子百合煲瘦肉:用莲子
20
克、百合
20
克、猪瘦肉
100
克,
加水适量同煲,
肉熟烂后用盐调味食用,
每日
1
次。
有清心润肺、
益气安神之功效 。
适用于阴虚质见干咳、
失眠、
心烦、心悸等症者食用。
(
2
)蜂蜜蒸百合:将百合
120
克,
蜂蜜
30
克,
拌均匀,
蒸至其熟软。
时含数片,
咽津,
嚼食。
能补肺、润燥、清热,适用于 肺热烦闷或燥热咳嗽、咽喉干
痛等症。
五、痰湿质
(“E
型”又叫“肥胖型”:必须控制体重
)
(一)表现特征:
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
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 br>形体特征:体
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
汗且黏,胸闷, 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
脉滑。
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发病
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
适应能力:对梅雨季
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二)调理方法:
环境起居调
摄:远离潮湿;阴雨季避湿邪侵袭;多户外活动;穿透气散
湿的棉衣;常晒 太阳。
体育锻炼:身重易倦,应长期坚持
锻炼,如跑步、球类、武术、舞蹈等。活动 量逐渐增强,让
疏松的皮肉逐渐致密。
精神调适:易神疲困顿,要多参加
各种活动,多听轻松音乐,以动养神。
饮 食调理:少食甜
粘油腻,
少喝酒勿过饱。
多食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清淡食物,
如荷叶、白萝卜、葱、姜、白果、红小豆等。
药物调养:
重点调补肺、脾、肾。可用 温燥化湿之品,如陈皮、厚朴、
半夏、
茯苓、
泽泻、
瓜蒌、
白术、< br>车前子等。
代表方平胃散
。
推荐药膳:
(
1
)山药冬瓜汤:山药
50
克,冬瓜
150
克放
至锅中慢火煲
30
分钟,调味后即可饮用。可健脾,益气,
利湿。
(
2
)
赤豆鲤鱼汤:
将活鲤鱼
1
尾
(约
800
克)
去鳞、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3:1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502.html
-
上一篇:饮食与健康(四次课的WORD版讲义)
下一篇:中医体质辨识与调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