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万山经方故事
每天一期, 陪伴中医人成长。这是中医最多的微信平台
——中医书友会乙未年正月十一第
547
期 内容。新书友可点
击上方蓝色小字快速关注。
编前语:同志们,二期会刊又来啦!今 天是经典指导方药的
第二部分,内容绝对一级棒!第一篇朱进忠的文章曾令小编
大为惊诧,感叹 不已;第二篇是古一剂愈病医案汇集,第三
四篇是胡希恕、郝万山的经方故事精彩汇总,里面的好多医< br>案故事可能有书友已经背下来了。篇篇精彩,还等什么!新
书友可关注后回复“经典”获取二期内 刊专题。
讲述
/
郝万山
⊙
编辑/
中医书友会内刊编委会导读:经方的
魅力就在于能执简驭繁,经方大师总是能在复杂的疾 病面前
临危不乱,抽丝剥茧,看到本质,然后以仲景之法排兵布将
而统领全局。郝万山老师的经 方故事讲得轻松有趣,让人读
来忍俊不禁,
然而在大白话间却有至理,
需要考验您的慧 眼。
郝万山经方故事
故事一:过敏性哮喘
-
栀子豉汤
< br>三十年前,我在东直门医院做住院医生。我总觉着自己开的
方子疗效不好,就向领导申请,自己不 看病,给老大夫们抄
方。所以那个时候,东直门医院的老前辈,我都给他们抄过
方。
有一天我给宋孝志老师抄方,来了一个过敏性哮喘的病人。
他的哮喘每年五一节开始发作,国庆 节结束就好。冬天不发
作,夏天发作。五一到十一这段急性发作期,就用一些西医
西药来控制。 也用中药,也可以控制急性发作,但始终不能
除根。所以这样反复发作大概有两三年的历史。
宋老问:
“这个病怎么得的?”
原来这小伙子是通县农民,三年前五一劳动 节游行的时候。
一大早,从通县步行到天安门广场。大概头天晚上十一点就
开始集合,零点就开 始走,走到天安门广场的时候,他又热
又累又渴。
那时候五一节北京是很热的。
一到大 游行的时候,
长安街两侧和天安门广场就临时装许多自来水管子。这年轻
人又热又累又渴,就咕 咚咕咚地喝了很多自来水管里的凉
水,还吃了自带的凉油饼。结果,游行没有结束他就开始喘
了 。从那以后,每年五一节开始喘,喘到国庆节为止。
宋老问完病情之后,看了舌象和脉象,给 他开了个方,三个
药:栀子
15
克,焦山栀
15
克,淡豆豉
15
克。病人拿到这
个方子之后说:
“大夫,我在你们医院看了两三年病了,从
来没有大夫给我开这么少的药,这行吗?我可喘得很厉害。
”
我们宋老说话从来不过头,说:
“你去试试吧,
你去试试吧。
”
开了七付。病人去了。我却心生疑惑 :
“宋老,栀子豉汤在
《伤寒论》里是治疗热扰胸膈证的,它是治疗心烦的,这两
个药 它不治喘。
”宋老未置可否。
一周后,病人来了:
“大夫,吃了您这个药呢 ,喘还是喘,
但是,我觉着心里痛快了。
”他之前没说心烦,只说胸闷憋
气。
“我觉得心里痛快一点了,好像憋气程度比较轻了,而
且喘的程度也轻了,
过去我每次喘都要喷 药,
现在可以不喷,
忍一会儿就过去了。
”
连吃两周后这个病人不 再来了。到底效果怎么样,我也不清
楚。大概又隔了两年左右,我在医院走廊里碰见了这个人,
我对他印象深刻,因为用三个药来治喘让我觉得好奇。
“你
不是那年喘的那个人吗,
你 的喘怎么样了?”
“我的喘好了。
”
我说:
“谁给你治好的?”
“就 是那个宋老师,
就那七包茶叶。
我后来没再找你们看,觉着吃这个药很好,就没再进城,在我们当地抄方,就是这个方子,我前前后后吃了两个半月,
从此就不再喘了。你看今年又过了一个夏 天,我还是没有
喘。
”
我得到这个消息后找到宋老,
“宋老,记得 咱们俩两年前看
的那个哮喘病人吗?若是我,绝对用许多宣肺平喘的药,您
用栀子豉汤治好了哮 喘,怎么就用一个栀子和豆豉来清宣胸
中的郁热呀?”
宋老说:
“栀子豉汤 确实没有治喘的记载,可是,栀子豉汤
治疗什么呢,它是治疗郁热留扰胸膈的。郁热留扰胸膈如果
可以热扰心神产生心烦,那么郁热扰肺就可以生成喘,对
吧?那个病人是怎么造成这个病?他原来不喘 ,可走得又热
又累又渴的时候喝了大量的凉水,吃了大量的冷食,就把热
郁在胸膈了,不过他表 现不是烦而是喘。我们要想清除胸膈
中的郁热,宣泄只能用栀子豉汤。
”你看,这就是抓病因用
方。这些思路从哪来的?从《伤寒论》啊!
故事二:神经性呕吐
-
猪苓汤
有一次,一个参加过西医学中医班的 西医大夫,为他收的一
个病人向我求援。
“她是神经性呕吐,喝水吐水,吃饭吐饭,
喝 药吐药。最奇怪的是,我们给她输液,如果输的液体超过
三瓶,她就要变成黏液给吐出来。输两瓶她不吐 ,输四瓶,
她非得吐出来,都吐的是黏液。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病
人。
”
“她吐了多长时间?”
“吐了三个月了。
”
“你们做了什么检
查?”
“能够造成呕吐的病证我们都排除了,所以现在可以
诊断为神经性呕吐。
”这种病人我 必须去看一看,我就来到
了这医院。
我问这个病人怎么得的病。她说因为她丈夫在外 面找小蜜而
吵架。那么这是可以理解的,当然她很生气了。我一看前面
也有过中药方,也是和胃 降逆止呕的。丁香、柿蒂、旋覆、
代赭兼与理中,寒的、热的、补的、攻的都用了。都是喝了
药 就吐药。
舌光红无苔,
脉细弦而数,
一派阴虚的现象。
“你
睡得着觉 吗?”
“哎呀,我一夜一夜睡不着觉。
”
“你是从呕
吐以后才睡不着觉呢还是 你以前就有啊?”
“我以前就神经
衰弱,经常睡不着觉。
”那么这种阴伤是剧烈呕吐导 致的呢
还是原来就有阴伤呢?我就必须问她。
“你在得这次神经性
呕吐之前,有什么病 啊?”
“过去有慢性的泌尿性感染,经
常反复发作,小便不利,尿道涩痛,这次也有犯。
”
好,上面有口渴有心烦,有心烦不得眠,下面有小便不利,
又尿少,这不是猪苓 汤证吗?你看猪苓汤适应证,它的病机
是阴虚水热互结。由于水热互结,膀胱气化不利,有小便不
利,有小便少,甚至有尿道涩痛,小便短赤;水热互结又有
阴伤,津液不能输布,所以有口渴有烦渴, 有渴欲饮水;肾
阴虚于下,心火亢于上,心肾不交,所以有心烦不得眠。这
三组主证都有,当然 对她说来这三组症状都不突出,而突出
的是个呕吐。
《伤寒论》中的猪苓汤证中,由 于水邪是流动的,水邪犯肺
可以出现咳嗽,水邪犯胃可以出现呕吐,水邪犯肠道可以出
现下利。 所以咳嗽、呕吐、下利是猪苓汤证的三个副证。我
很怀疑这个病人就是阴虚,水热互结证,水邪犯胃所造 成的
剧烈呕吐。不管我辨证的对不对,只能去检验一下。我就开
了猪苓汤。
我对她丈夫说:
“你必须每天陪着她,煮完这些药,你一个
小时给她喝一勺,这药一次不能多喝 。
”我这样做有两个目
的,其一,她本身喝药吐药,喝水吐水,若再吐出这个药,
药就 不能够发挥作用,所以每次要少量的,让她慢慢适应。
其二,让她丈夫每天守在她身边。一个小时喂她一 口药,以
这种实际行动来赎罪,以求得她妻子的谅解和宽容。
(编者
按:心病还须心药 医,在不经意间,已经用上了另一个重要
的处方)
两天以后,那个大夫给我打电话, 说:
“郝老师,神了!一
勺一勺的喂,她不吐,后来她嫌每次喝一勺少,她说这个药
非 常对口。
”
“既然对口,就再给她吃。
”
“还是一勺一勺喂
吗?”< br>“她要喜欢她丈夫一勺一勺喂,你就让他一勺一勺喂,
她要嫌麻烦她丈夫,就自己端起碗来喝,随 她的便啊。
”
一个礼拜之后她可以进流食了。又一个礼拜,不用输液了。
后 来她一高兴,就吃了个凉西红柿,可这凉西红柿又吐出来
了。让她继续用这个方子,三个礼拜以后,这个 人出院了。
神经性呕吐这种证候是经常容易反复发作的,我自己电话随
访了五六年, 没有再见过她,但她也没再复发。很多年后的
一天我在门诊,一个大胖子在我面前说:
“郝大夫 ,你还认
识我吗?我是那个神经性呕吐在某某医院住院的病人,那时
候我瘦到
70斤。你现在能不能给我减肥呀?”
故事三:产后身痛
-
新加汤
有一年,我和刘渡舟老师,带着我们的工农兵学员,在北京
京西门头沟矿区开门办学。开门办学 是指我们到乡下去上
课,到基层去上课的一种形式。我们经常送医送药到矿工的
家里。有一家矿 工年轻的媳妇坐月子,生完小孩二十天。发
烧十天,身上疼痛十天。我们到家里给她看病,我们就认为< br>是气血两虚,肌肤失养。所以开始我给她用八珍汤,吃了三
付,没效果,还是疼,后来又用人参养 荣汤,也没效果。
我和刘渡舟老师住一个房间,我说:
“刘老,我遇到一个产
后身痛的病人,我用补气养血的方法,怎么没有效啊,她又
没有感冒的症状。八珍汤我用过了,人参养 荣汤我也用过
了。
”
“你应当用《伤寒论》中的方子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
人 参三两新加汤,这张方子是在桂枝汤里加重芍药的用量来
养血柔筋止痛,加重生姜的用量来引药达表,另 外加人参来
益气。
”
产妇在产后出汗很多,
一动就冒汗。
我在开这个方子的时候,
心想生姜不能多用,更何况生姜很辣,我吃饭的时候特别讨
厌生姜,我 就觉得别人也会讨厌,所以生姜我用了三小片,
其他的药还是正常的。吃了三付,还没效果。
“老师,您告诉我的那个新加汤,我给病人用了,还没效。
我给人家看九天了,人家身疼已经十 天,现在又是九天,都
二十天了,身痛不能缓解。
”
刘老拿我开的方子亲自 看:
“生姜三片,多大三片?”
“三小
片。
”
“为什么这么少?”< br>“她产后出汗这么多,我不敢给她
用辛散的,更何况生姜太辣。
”
“你知道新加 汤中用生姜的意
义吗?”
“它不是引药达表吗?”
“你用这么点药怎么能够引
药达表?”
“她还出汗呢。
”我弱弱地说。
“你现在不是在用
补气养血的药吗 ?生姜引药达表但量小,她就不会发汗,它
是补益肌表气血来营养肌肤,治疗身痛的。
”
“那生姜用多少?”
“用
15
克,你直接写清楚
15
克 ,称完
了让她切片。
”
“老师,会不会太辣?”
“你是给她做饭呢,
还是给她配药?”老师经常批评我,因为我每次开药的时候
都会考虑到这药的口味如何,药的口感如何。 不过直到今天
我还总是觉得给病人的药不能太难吃。
用完
15
克生 姜。病人汗并没有多,吃了二付身痛减轻,吃
了三付身痛好了。
回来我告知老师:< br>“刘老,那个病人好了。可我用人参养荣
汤,八珍汤并没有错啊。
”他说:
“你 养内脏的气血是没有错
的,她现在是气血不足,肌肤失养,你的药不能引药达表,
所以治不了身 痛。
”
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从那之后我再
用新加汤治疗营血不足,肌肤失养的身疼痛,就知道生姜的
量是不能够少的。
故事四:荨麻疹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1976
年,
唐山地震前夕。
4
月份我和刘渡舟老师带着我们
74
、
75
级的同学到唐山抚宁县开门诊办学。
有一个同学得了荨麻
疹,每天晚上痒得一夜一夜睡不着觉 ,开始找我看,我就用
一般的凉血的、燥湿的、祛风的、止痒的药。吃了三天药,
这小伙子还是 一夜一夜睡不着觉,到了晚上就痒。
三付药不管用,这个小伙子又去找我,我和刘老师住一个 房
间,就让刘老师给他摸脉,摸完脉之后,刘老问我:
“你说
这是什么脉象呀?”“这小伙子瘦,这个脉轻轻地一摸就摸
到了。
”刘老说:
“什么轻轻地一摸就摸到 了,你说他是不是
浮脉?”
“他没得感冒,能说他是浮脉吗?脉轻轻地一摸就
摸到了。
”
“没有得感冒就没有浮脉了?这个小伙子什么地方
痒呀?”
“皮肤痒呀。< br>”
“皮肤是表还是里呀?”
“皮肤当然是
表啊。
”
“既然皮肤 痒是表,脉又轻取既得,当然是表证呀。
”
“老师这是表证呀?”
“是呀。
”
“那怎么办?”
“表证就该发
汗啊。
”
“这个病要发汗,那用什么方 子呀?”
“用麻黄连翘
赤小豆汤。
”
《伤寒论》
的方子,
湿热在表。
开了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以后,
我写方子问老师药量。刘老嘱咐病人:
“你把药拿过来之后,
白天不用吃,
每天晚上临睡觉之前吃,
吃过后多喝一点热水,
盖上被子发汗,连发三天汗。
”治荨麻疹我还没有采取这种
方法。
连发了三天汗,这小伙子荨麻疹不起了,那个地方洗澡也困
难,后来我发现他身上脱了好多屑,荨麻疹就 好了。这个小
伙子是军人,现在在一个部队医院工作。
唐山地震以后,我们回到了北 京。有一天,协和医院一个我
们中医学院的毕业生给我打电话,说他们儿科住着一个小儿
肾炎的 病人,化验尿的指标总是不能改善,时间也比较长,
他们用西医的手段也看不到很快见效的希望,想找中 医来看
看。但他们医院的祝老在日本。我就陪着刘老去了。
孩子头面水肿,
尿的化验很糟糕。
老师摸完脉了我也摸一摸,
老师问我什么脉。
我说:
“他的 脉轻轻地一摸就摸到了。
”
“轻
取即得,
就是浮脉。
”
“老 师,
浮脉怎么办?”
“浮脉发汗呀。
”
“他没有感冒呀。
”
“你看看他,头面肿,脉轻取即得,头面
不是表吗,上半身肿者发其汗嘛,浮又肿。
”
“老师用什么方
子?”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啊。
”
“发几天汗?”
“ 时间发长点,
发七天汗。
”后来,协和医院的大夫给我打电话说,从发了
这七天汗以后 ,这个孩子头面水肿逐渐消了,化验结果也逐
渐改善了。
又过了一些日子,地坛医院 我的同学给我打电话说,他们这
里有一个黄疸病人,已经好几个月了,黄疸不能退。按说不
应当 这么长时间。
他想请刘老来看一看。
我就跟着刘老去了。
这个病人是阳黄, 急性黄疸性肝炎。大夏天,他敞着胸,那
个黄,黄如蜡染,鲜黄如橘子色,你只要看上一次就会终生不忘。对于一个传染病我总是胆怯。刘老师让我也摸摸脉,
我大着胆子摸啊。回到医生办公室,老师 问脉怎么样。
“这
脉有点浮。
”
“那脉浮怎么办呀?”老师又问。
“ 他现在是黄
疸性肝炎,
湿热在里,
没有表证。
”
“你说他身上痒不痒 呀?”
“他身上痒。
”
“身痒、脉浮,这就是表证。
”我私下认为他
是黄疸性肝炎,
胆盐沉积在皮肤刺激神经末梢,
导致身上痒。
可老师就把身上痒的浮脉 当作表证来看待。我答:
“用麻黄
连翘赤小豆汤。
”
“啊,这才学会。
”老师点头。所以我用了
三遍才学会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脉浮主表在临床上具有 普遍的指导意义,我们不要认为只是
感冒才叫表。皮肤病、皮肤的过敏、身上瘙痒,甚至包括一
些牛皮癣,只要脉浮,都可以用解表的方法来治疗。
故事五:呼吸道中毒
-
小柴胡汤和小陷胸汤
七十年代初,我们有些 老师在河北东北部的一个城市办当地
的西医学习中医班。当地有个工厂发生了火灾,许多有毒的
化学物质弥漫在空气中。这个工厂的工人和救火人员
60
多
个,吸入这种有毒物质,出 现了中毒症状。
这种有毒的物质很厉害,出现了呼吸道肺水肿、呼吸道黏膜
水肿,食 道黏膜、胃黏膜水肿,发烧。严重的病人昏迷,胸
闷、胸痛、憋气。天津、唐山地区的大医院、北京协和 医院
的西医大夫,都到那儿去集中抢救。他们非常清楚是什么毒
物引起的中毒。但是这种毒物没 有特效解毒药,只好对证治
疗,呼吸困难的就给氧,呕吐不能吃饭的就输液。对证治疗
了两三天 ,所有的病人发热不退,胸闷、胸痛、憋气没得到
缓解。
后来他们听说,北京中医学 院有中医老师在这里给西学中班
讲课,就开了一辆非常破的吉普车去找我们。路上他们就介
绍这 次工厂失火,是一种什么什么毒物,很长的化学名字,
中医书上没有记载。这种毒用什么中药来解毒,我 也没听说
过。我心想“这怎么办?给他们喝点甘草水,绿豆汤?这还
不让人家西医抢救的专家们 笑话:原来你们中医大夫,就用
这种方法来解毒啊。
”刘渡舟老师坐在旁边一言不发。
这个工厂是一个保密工厂,所以它的病人都没有向远处医院
转,也许来不及转,几乎所有病人就 在当地抢救。搭了个大
大的棚子,我们看了三四个病人,症状都是一样的。刘老师
在我耳边说了 两句话: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正在
心下,按之则痛,小陷胸汤主之”
。
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老师不就是提示用小柴胡汤和小陷胸汤
合起来治疗吗?马上就开方: 柴胡
2000
克,为什么呀,
60
个病人,
2000
克并不 多吧,黄芩
1000
克,底下就是小柴胡
汤和小陷胸汤的合方。
拿民工做饭的 大铁锅煮药。
煮好之后,
清醒的人都拿大碗灌,不清醒的人,就拿大的注射器往胃管
里 灌。
轻的病人,当天呕吐停止了,发烧退了;昏迷最重的病人,
第四天早晨清醒了, 给我印象极其深刻。那个小伙子就在火
灾的中心,
所以他中毒最厉害。
干净利索地抢救 完这批病人,
那个西医的负责人问我:
“你们中医看病有咒语,还是有口
诀呀?那天开 方的时候,那个刘老师在你耳边口中念念有
词,你们也没有进行更多的商量,你就把药写下来了,他口< br>里念的什么呀?”
“啊哈!他念得是《伤寒论》
。
”
“你能不能
给我再念两遍?”
“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
‘正在心
下 ,按之则痛,小陷胸汤主之。
’
”
他说:
“你给我写下来,这怎么 能够体现这两个方子能够治
疗这种化学毒物的中毒呢?”我说:
“这方儿不能,但因为
病人都有发热、呕吐;胸脘的疼痛而且有压痛;正在心下,
按之则痛;而且他们的舌苔是黄厚而腻的,舌 质是红的,所
以这是个痰热阻滞胸中,阻滞胸脘的症状。
”
“中医老说我们
西 医大夫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证治疗,你看你们不也
是对着几个症状吗?”我说:
“是啊, 我们中医有时候也是
对证治疗。
”所以我们不要笑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这个事情过去好些年,那个中毒最重、昏迷时间最长的、在
火灾中心的那位小伙子,几乎每年的春节都 去北京看刘老
师,说刘老是他的再生父母。
故事六:桂枝汤
我在 东直门医院做住院医生的时候,有一天门诊来了一个病
人,南方人,说的一口南方话。我似懂非懂,听他 的话,非
得听好几遍。我印象很深刻,
56
岁。他说:
“大夫,我这个
病不太好治,在你们医院治了三个月了。我每天下午一到三
点钟,身上一阵热,热完了要出一身大汗, 汗要出到一件棉
毛衫湿透了,一件衬衣也湿透了。这个烘热汗出从三点钟开
始,到四点钟汗就出 完了,换了衣服裤子还能够继续工作。
”
我看他前面的病历,有养阴敛汗的、有益气固表的、有清里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0:4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297.html
-
上一篇: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识别和初步诊断
下一篇:临床诊断学考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