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医学影像学期末重点整理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2 10:36

-

2021年3月2日发(作者:小儿鹅口疮图片)
第一章

总论

▲医学影像学

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

标志性事件:
1859
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
x
线。
利用
x
线、超声、磁共振、核素等各种成像手段和信息技术,对人体进行诊断和
/
或治疗。

包括影像诊断、介入放射、信息放射等内容。
(填空三空,四空再 加分子影像)



(一)
X
线特性: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电离效应。


(二)
X
线成像原理:有一定穿透力,能穿透人体组织;















被穿透的人体组织存在密度与厚度差异,穿透后剩余的
x
线量有差别;















有显示穿透后剩余
x
线的介质,形成明暗差别的影响。


▲计算机体层成像

computed tomography , CT


利用
X
线束对人体特定层面进行旋转扫描,
由探测器接受该层面穿 透后的剩余
X
线信息,经计算机处理而获得的重建图像。
(常用分割
单元格即 体素:
512x512



▲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
利用人体中的原子核(如氢质子)在磁
场中受到射频脉冲的激 励发生磁共振现象,
脉冲停止后受激励的质子产生信号,
经采集及计
算机处理获得图像 。


超声:指频率超过人耳听力范围(
20000Hz
)的声波。

超声 :定义,医学应用范围
2

50Hz
,频率,波长,穿透性,之间关联:超声 在同一介质中
传播时,由于声速已经确定不变,频率越高则波长越短;反之,频率越低则波长越长,分辨
率,基本物理原理(
1
、吸收(衰减)定律
2
、反射定律
3
、衍射定律
4

Doppler
定律)
,多
普勒效 应(名解)


Doppler
定律:超声束遇到运动的反射界面时,其反射 波的频率将发生改变,此即超声波的
多普勒(
Doppler
)效应。















第二章





【正常表现】

肺野(概念、九分法)

X< br>线胸片上含气的两肺呈均匀一致的透亮区域。在第
2
和第
4
肋骨
前端的下缘划一水平线把肺野分为上、
中、
下三野,
纵行三等分将肺野分为内、中、
外三带。
肺尖指第一肋骨内缘以内的部分。


肺门(概念 、构成)
:两肺野内带中部血管、支气管、神经、淋巴进出肺组织的集中区域,
成为肺门。主要 由肺动脉主干、肺叶动脉、伴行支气管及肺静脉构成。


肺纹理(概念、构成):肺纹理由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管及少量间质组织组成。


【基本病变】

肺实变:
指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内充满液体,
蛋白或细胞成分导致肺组织密度增高
而密实。原因:急性炎症、肺出血、肺水肿。


★★空气支气管征:
当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
则较大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常形 成对
比,在实变的阴影中可见到含气的支气管影,成为空气支气管征(
air bronchogram



肿块与结节


X
线胸片或
CT
表现为肺组织内的圆形或类圆形高密度影,

一般将直径大于
30mm
称为肿块,直径小于或等于
30mm
称为结节。< br>

空腔与空洞


空腔:
为肺内生理腔隙的病理性 扩大所致,
如肺大疱、
含气肺囊肿及囊状支气管扩张形成的
囊腔等。

空洞:为肺内病变组织坏死后,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坏死组织而形成。


支气 管阻塞:
(几种类型)支气管阻塞可引起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不张、阻塞性肺炎。

表现:

1
、阻塞性肺气肿:指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过度充气、异常 扩大,可伴有不可逆性
肺泡壁的破坏,分局限性和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
(部分阻塞引起)
2
、阻塞性肺不张:支气管突然完全阻塞后,相应的肺组织萎陷,导致一侧性肺叶、肺段 和
小叶的肺不张。
(完全阻塞引起)

3
、阻塞性肺炎(看)
:当肿瘤等引起支气管不完全性阻塞时,分泌物排出受阻,细菌容易停
留继发炎症,
表现为肺 段、
肺叶或一侧肺实变阴影。
阻塞性肺炎以某一肺段或肺叶反复发作
为特点。


胸腔积液

(选择)
:胸腔积液可为渗出液、漏出液、脓液和血液等。

1


少量积液、液量达
250

300ml
X
线胸片显示外侧肋膈角变浅、变钝。

2

中等量积液,上缘在第
4
肋前端平面以上,第
2
肋前端平面以下,
X
线胸片显示肋膈角
完全消失,隔面及心脏被遮盖。

3


大量积液,液体达第二肋间,
CT
上积液的
CT
值与水相仿,接近于
0.
气胸与液气胸


气胸:空气进入胸腔。

液气胸:胸腔内液体和气体并存。

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
COPD


(概念)是一组临床常见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 疾病,气流
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但是可以预防和治疗。


★支气管扩张症

(选择)

根据扩展形态,可分为柱状型、囊状型、曲张型。

柱状型:
CT
表 现为支气管内腔增宽,为环状或管状影像,呈现

轨道征



可有管壁增厚,可与伴行的肺动脉共同形成

印戒征



囊状型:表现为支气管远端囊状膨大,成簇的囊状扩展形成葡萄串状阴影。

曲张型:


★★(大题)大、小叶性肺炎区别鉴别;大叶性肺炎与肺结核

大叶性肺炎

P37
影像上三期图片鉴别

病变常累及整个肺叶或多个肺段。

病理分
4
期: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

听诊闻及湿啰音。

★★【影像表现】影像上的三期


X
线:

充血期:可无阳性发现,或仅肺纹理增多,肺野透亮度减低。

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表现为密度均匀的大片实变影。炎症累及整个肺叶,呈以叶间裂

为界的大片致密阴影,
累及肺段变现为小片状或楔形致密影。


变病灶中出现

空气支气管征



消散期:病变 密度逐渐减低,呈密度不均匀的斑片状影。
炎症可完全吸收,
或只留少量索条

状影。


CT

(是诊断大叶性肺炎的有效方法)

充血期:病变呈磨玻璃样影,边缘模糊,病变区血管仍明显可见。

实变期:可见按叶 或肺肺段分布的致密实变影,

空气支气管征


CT
上更 加显著、典型。

消散期:实变影密度减低,呈散在、大小不等的斑片状影。


小叶性肺炎


病变常经上呼吸道累及小叶支气管,
并由 小叶支气管炎及细支气管炎发展而来,
逐渐形成以
小叶为中心的炎症改变。

【影响表现】

(支气管肺炎主要依靠
X
线检查)


X
线:早期为肺纹理增强,边缘模糊,沿肺纹理有小结节及斑片状阴影,大小
2< br>~
5mm

中心致密,边缘模糊,以中、下肺野内、中带较密集,病变进展可融 合成较大片的片状影。


CT
:主要用于判断病变内有无空洞及胸腔积液, 以确定是否合并肺脓肿及脓胸。






肺结核


共有五种类型:

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

结核性胸膜炎、其他肺结核(骨结核、肾结核)


1


原发性肺结核

★原发综合征(名解)
:肺部原发灶、局部淋巴管、所属淋巴 结炎三者合称为原发综合征,
附近可有胸膜反应。


X
线表现』< br>:典型的原发综合征显示为

哑铃状



2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选择填空)


X
线表现』


1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其 特点为病灶分布均匀、大小均匀和密度均匀,
即所谓★

三均匀



2
)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表现为★

三不均匀

。病灶大小不一,
密度不一,分布不一。

3


继发性肺结核:为肺内已静止的原发病灶的重新活动(内源性)或为外源性再感染。


X
线表现』


1
)渗出浸润为主型:病灶呈斑片状或云絮状。

2
)干酪为主型: 结核球:为一种干酪性病变被纤维组织所包围而成的球形病
灶,也可因空洞的引流支气管阻塞,其内为干 酪物质所填充而成,称为结
核球或结核瘤。
P44
右上肺结核球影像图
3
)空洞为主型:
(是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
:患侧肺门常上提,使肺纹理垂直< br>向下呈垂柳状。






















肺部肿瘤:

1

< br>原发性支气管癌
:指发生在支气管、细支气管及肺泡上皮和腺体的恶性肿瘤,简称为肺
癌 。

根据肿瘤的发生部位分为中央型肺癌、周围型肺癌、弥漫型肺癌。

【影像表现】



1
)中央型肺癌



X
线表现

1


早期:无异常,肿瘤阻塞支气管,可引起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和阻塞性肺不
张。

2


进展期:

1
肺门肿块阴影,
○< br>是中央型肺癌的★直接征象
(肿块、
支气管狭窄)

多为肿瘤本身,< br>或肿瘤与肺门转移淋巴结的融合阴影。

2
支气管阻塞征象,即阻塞性肺气肿、 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张,是中央型肺癌

的★间接征象。出现反
“S”
或 横
“S”
征。

3
转移表现:肺门阴影增大,纵隔阴影增宽。肺内结 节、胸腔积液、肋骨破环及心

包积液等。

(肺炎与肺癌鉴别:肺炎:支气管穿过病灶;肺癌:支气管在病灶处断裂。






2
)周围型肺癌


P49
左肺上叶周围型肺癌影像图


X
线表现

1


早期:
2cm
或以下的结节阴影,
结节有分 叶,
边缘毛糙和模糊,
内可见小透亮影
(空
泡征)
,可有胸膜凹陷征 。

2


进展期:肺野内
3cm
以上肿块。

1
肿瘤密度:一般较均匀,部分可发生液化坏死形成恶性空洞。


2
肿瘤边缘:多呈凹凸不平的分叶状,称为分叶征,多数边缘毛糙。


3
肿瘤周围:胸膜凹陷征和局部胸膜增厚。


4
肿瘤转移:全身转移并产生相应表现。



CT
表现:


X
线更清晰显示肿瘤 形态、密度、内部结构、边缘、边界、周围情况及转移。如空
气支气管征、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 。


2


肺转移瘤




P51
两肺多发转移瘤影像图

【影像表现】


X
线表现:

1


血行转移:最常见血行转移,挂果征。

2


淋巴转移:网状、多发细小结节状影。

3


直接侵犯:原发肿瘤邻近的肺内肿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法洛四联症

tetralogy
of
Fallot,
TOF

:是最常见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血管 病。病理改变:右
心室流出道和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



主动脉夹层:

形成: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流自破口进入中膜内,形成主动脉的壁内假腔。

表现:

1.
主动脉明显增宽;

2.
搏动脉减弱或消失;

3.
主动脉壁钙化;

4.
断面影像上可见内膜瓣及真、假腔

【影像表现】
:影响诊断:
1
破裂口位置及内膜片情况;
2
真假腔及病变累及范围,包括主要
分 支的开口是位于假腔还是真腔,内有无内膜片;
3
左心室和主动脉功能情况;
4
有无心包
积液和胸腔积液。


1


X
线表现:胸部平片见主动脉影增宽,主动脉内膜钙化影与主动脉壁外缘距离超过
10mm
时则 提示有夹层可能。心影明显扩大时,提示破入心包或有主动脉瓣关闭不
全,可合并胸腔积液。


2


CT
表现:

1


平扫:显示病变的主动脉扩张

2


增强:显示主动脉内膜撕裂所致内膜片,将主动脉夹层分为真腔与假腔 ,通常
真腔窄,充盈对比剂快,而假腔大,充盈对比剂慢。


3


MRI
表现:不需用对比剂。真腔假腔内膜片,内膜破口,夹层范围,并发症。



肺动脉栓塞:

【影像表现】



1


X
线表现:敏感及特异性较低。肺纹理稀疏、纤细,肺透亮度增加。


2


CT
表现:可清楚显示
3
4
级以上肺动脉内的栓子。是对急、慢性肺动脉栓塞及无
症状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方法。
【直接征象】
:管腔内的充盈缺损,包括中心性、偏心性、完全阻塞性。中心性充盈缺损呈轨道征,提示为急性肺栓塞;偏心性为慢性肺栓塞,伴有血栓钙化、官腔变
窄;完全阻塞性: 远端血管无对比剂充盈。

【间接征象】

可见有局限性

马赛克征


肺梗死灶,
还可见右心室增大或胸腔积液。











第三章

腹部与盆腔

§消化道

龛影:胃肠道溃疡形成的局部凹陷被钡剂所充盈,形成的高密度影,称龛影。

充盈缺损:造影时胃肠道肿块向腔内突出造成对比剂不能充盈,形成局部低密度缺损。


☆肠梗阻

肠梗阻是肠内容物的运行发生障碍的常见急腹症。

分为机械性、动力性、血运性


机械性肠梗阻分为单纯性、绞窄性;

动力性肠梗阻分为麻痹性、痉挛性;

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血液循环障碍。


X
线表现】
:主要目的是明确肠梗阻的类型。

1


单纯性小肠梗阻:

1
、近端肠曲胀气扩大;

2
、肠内有阶梯状气液面,肠壁和肠粘膜一般不增厚;

3
、梗阻端远侧无气体或仅有少许气体。

2


绞窄性小肠梗阻:扭转、内疝、套叠、粘连。表现:

1
、肠曲向某一固定部 位聚集,可见

咖啡豆征



香蕉征



假肿瘤征



2
、肠壁增厚;

3
、肠内积液、液面较高。

3


麻痹性肠梗阻:

1
、肠曲胀气扩展,累及结直肠与小肠,多呈中等度胀大;

2
、肠 内气体多,液体少,致肠内液面较低,甚或肠内几乎全为气体。常见病因包括急
性腹膜炎、脓毒败血症、 腹部术后、低血钾症、严重外伤或外伤性休克以及腹膜后间隙
感染或血肿等。

4


结肠梗阻:闭袢梗阻型:即近端与远端各有一梗阻点。诊断大多可由平 片作出。闭袢的
乙状结肠曲明显扩大,含大量液体。

1

立位X
线平片显示扩大的乙状结肠曲常呈马蹄状,
两肢向下并拢达左下腹梗阻点。
2< br>、
钡剂灌肠,表现为钡剂充盈乙状结肠下部,向上逐步变细指向一侧,呈鸟嘴状。

3
、梗阻近侧结肠胀气扩大并积液。

☆胃肠道穿孔

★气 腹:
腹腔内存在游离气体的现象,
多由胃肠道穿孔等所致。
表现为腹部叩诊肝浊音区消
失,病人站立作
X
线检查时,可见膈下有游离气体。


X
线表现:
1
游离气腹,为重要征象之一。
2
腹腔内积液及气液平面< br>
食管静脉曲张

分上行性和下行性。前者多见,通常是肝硬化或其他疾病引起的门静脉高压所致。

【影像表现】

口服钡餐造影,

1
)轻度:发生于食管下段;

2
)中度:食管中下段的黏膜皱襞明显增宽、迂曲;

3
)重度:累及食管中上段

【鉴别诊断】

食管静脉曲张 的食管壁柔软而伸缩自如,
是与食管癌的重要鉴别点,
增强
CT
可见食管壁成 团增粗的高密度血管影,食管癌表现为异常强化的增厚食管壁。

胃、十二指肠溃疡

【影像表现】


胃溃疡:龛影是『直接征象』
,多见于小弯侧。

龛影周围黏膜改变:

1
黏膜水肿带,是良性溃疡的特征,项圈征,狭颈征。

2
黏膜纠集,良心溃疡的特征。




消化道恶性肿瘤

【影像表现】



1


X
线造影表现:

1


充盈缺损:肿瘤腔内生长形成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充盈缺损,是增 生性癌
的主要表现

2


不规则的龛影。溃疡性胃癌表现 为★半月综合征:进展期胃癌Ⅱ型的
X
线常表
现为不规则龛影,多成半月形,外缘平直 ,内缘不整齐而有多个尖角,龛影位
于胃轮廓之内,龛影外围绕以宽窄不等的透明带即环堤,轮廓不规则 但锐利,
其中常见结节状或指压状充盈缺损,以上表现称之为半月综合征。伴有粘膜纠
集但中断 于环堤之外。

3


黏膜皱襞消失、中断、破坏。表现为杂乱不规则的钡影。

4


官腔狭窄。环状狭窄,狭窄范围一般局限,边缘整齐清楚。

5


上段官腔扩张

6


肿瘤累及区域肠管局限性僵硬,蠕动消失。


2


CT

MRI
表现:

1
消化道壁增厚,增强后异常强化,浸润型癌。

2
腔内突出肿块,增生型癌

3
肿块表面不规则凹陷,溃疡型癌

4
官腔狭窄

5
上段管腔扩张

6
淋巴结肿大

7
周围脂肪线模糊、消失。


P98

观察项目

龛影形状

龛影位置

★★胃良性、恶性溃疡
X
线鉴别诊断★★

良性溃疡

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整齐

突出于胃轮廓外

恶性溃疡

不规则,扁平,有多个尖角

位于轮廓之内

黏膜水肿的表现如黏膜 线、
项圈征、
指压迹样充盈缺损,有不规则
龛影周围和口部

狭颈征等。黏膜皱襞向龛影集中直
环堤,皱襞中断、破坏

达龛口

附近胃壁





柔软,有蠕动波

僵硬,峭直,蠕动消失

§
肝胆胰脾

P100
正常肝脏
MRI
影像

P103
正常胰腺
MRI
影像


肝脓肿

为局限性化脓性炎症,
临床常见为细菌性和阿米巴性。
前者多为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 球菌
感染所致,后者多继发于阿米巴痢疾。

『临床表现』
:寒战高热、肝区 疼痛、叩击痛、肝大,多伴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
全身中毒性症状。


CT
表现★

1


细菌性肝脓疡平扫呈圆形或卵原形低密度影,边缘清楚。

2


增强后脓肿壁可见环形强化,可呈双环征或三环征。

3


阿米巴性肝脓疡与细菌性肝脓疡表现相似,
典型表现为边缘光滑的类圆形病灶密度可类
似与实 质性肿瘤。后期密度低,且不均匀,可有分隔。


MRI
表现★

1



T1W
像上呈类圆形低信号影,信号强度可不均匀 ,脓肿壁的信号稍高于脓腔而低于
正常的肝组织,壁外可见低信号的水肿带

2


T2W
像急性期可见大面积高信号区,
是由于脓液和 水肿所致。
增强后脓肿壁呈环行强化。


肝硬化

肝硬化可由肝炎、酒精、药物中毒等引起,我国以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

★【影像表现】


1


X
线表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2


CT

MRI
表现;

1


肝脏大小的变化:肝脏各叶比例失调,右叶萎缩,左叶及尾状叶增大。

2


肝裂增宽、肝门区扩大

3

< br>肝脏形态、
密度
/
信号变化:
肝表面凹凸不平,
CT
可见密度高低不一的肝硬化再
生结节,
MRI
表现为大小不等的低信号结节。

4


继发性改变:脾肿大、腹水、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形成等。

P106
肝硬化影像图


肝海绵状血管瘤

【影像表现】


1


X
线表现:瘤体呈球状


2


CT
表现:

1
、平扫为圆形、类圆形的低密度灶,密度均匀,边缘光整。

2
、 典型血管瘤增强扫描显示特征性★“快进慢出

的表现:动脉期病灶边缘呈高密
度花边 状或结节状强化,门脉期和实质期增强区进行向中心性扩展,延迟扫描对比
剂可将病灶完全填充,和肝实 质呈等密度。


3


MRI
表现:重度
T
2
WI
病灶更白、更亮,即所谓

★灯泡征



P107
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图


肝恶性肿瘤

(一)肝细胞癌★★(可能问答)

【临床表现】
:肝区不适,
疼痛 ,消瘦,乏力,食欲减弱常见,
其次可有发热、
腹泻、黄疸、
腹水和出血等。实验室检 查
AFP
常显著增高。

★★【
CT
表现】问答

1


平扫:圆形、卵圆形的低密度灶,有

假包膜征
时,边缘清晰、光滑;肿块浸润型生长
时,无包块,边缘模糊。常伴有肝硬化现象。
2


动态增强扫描:特征性的★

快进快出

征象:肝动脉期病灶明显增强,高于周围正常肝
组织,门静脉期和平衡期正常肝实质密度升 高,病灶呈相对低密度。
(现象机制:肝癌
主要接受肝动脉供血)


3


动静脉分流:肝癌的特征之一,表现为增强早期病灶周围静脉显影。

4


门静脉及腔静脉癌栓形成。

5


区域淋巴结肿大。

P109
肝癌并肝内转移

P110
肝癌
MRI

(二)肝转移性癌

△< br>X
线表现:少供血的转移瘤可见周围血管受压弯曲,典型者呈

手握球




CT
表现:肿瘤中央见无增强的低密度,边缘强化呈高密度 ,外周有一稍低于肝密度的水
肿带,称为

牛眼征



P111
肝脏转移性癌(多发)


胆囊炎、胆石症

【影像表现】


1



X
线 表现:胆结石按成分不同分胆固醇性、胆色素性、混合性。胆固醇性结石不
能被
X
线显 示,
为阴性结石
(大部分结石为阴性结石)

阳性结石
(多为胆色素 性)
可在右上腹显示呈环形、菱形或不规则形高密度影。
,多发者聚集成堆形似石榴籽。


2



CT
表现:
胆石症表现为 胆囊内单发或多发圆形、
多边形或者泥沙状低密度或高密
度影。

P113
胆囊结石
X
平片;胆囊结石(
2
个结石)

P114MRCP
胆总管结石


胆囊癌

【影像表现】

CT
表现:通常分
3
型:▲▲厚壁型,结节型,肿块型。

1


厚壁型: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不规则增厚

2


结节型:胆囊壁单发或多发乳头状结节突入胆囊腔内。

3


肿块型:胆囊成一软组织肿块,胆囊腔大部分或完全消失。

P114

115

3

CT
影像图





胰腺炎


CT
表现】


1


★★急性胰腺炎(问答)


1


急性水肿型胰 腺炎,胰腺不同程度肿大,密度略减低或正常,轮廓模糊,部分可见
胰周围积液,肾前筋膜增厚。
,增强扫描后胰腺呈均匀强化。

2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胰腺明显弥漫性肿大,密度不均匀,内见低密度的坏死区
和积液及高密度的出血区,并可形成小脓肿。胰 周脂防间隙模糊,肾前间隙、小网
膜囊内、肾后间隙内液体潴留,并可形成

★★假囊 肿

。腹腔、胸腔积液。

2


慢性胰腺炎:△
CT
可表现为:

1


胰腺缩小、萎缩;

2


胰管扩张与狭窄交替呈串珠状;

3


胰腺、胰管钙化及假性囊肿形成。

P117
急性单纯性胰腺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影像图


胰腺癌

多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

60%

7 5%
发生在胰头,
多数来源于胰管上皮细胞,
少数来源
于胰腺腺泡。

【影像表现】


1


X
线表现:常无 阳性表现:较大的胰头癌可见十二指肠肠曲扩大,内缘出现双边压
迹及反“
3”
字征< br>

2


★★
CT
表现:胰腺肿块是胰腺 癌的主要征象。由于胰腺癌为▲▲乏血供肿瘤,增
强后强化不明显,密度低于周围正常胰腺组织。

其他征象:

1

“双管征”
:胰腺癌侵犯胆总管和主 胰管引起阻塞,引起梗阻的远端扩张

2
)胰周组织脂防间隙消失:癌侵犯胰周组织、邻近脏器

3
)血管周围脂防间隙消失:血管被肿块部分或全部包绕

4
)淋巴结肿大: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周围淋巴结肿大多见


















§泌尿与生殖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0:3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248.html

医学影像学期末重点整理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