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衰竭是指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
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 交换,
导致缺氧伴或不伴
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1.
诊断标准:
在海平面大气压,
静息状态呼吸空 气时,
Pa02
<
60mmHg
伴或不伴有
PaC02
>< br>50mmHg
。
2.
分类
(
1
)依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和发病机制不同分为两类:
I
型呼吸衰竭是由于换气功能障
碍所致,有缺氧,
Pa02
<
60mmHg,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
PaC02
正常或下降;Ⅱ型呼吸衰
竭是由于通气功能障 碍所致,既有缺氧,
Pa02
<
60mmHg
,又伴有二氧化碳潴留,
PaC02
>
50mmHg
。
(
2
)依发病急缓,病程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
(
3
)按病变部位可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呼吸衰竭。
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除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外,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导致下述临床表现:
1.
呼吸功能紊乱:呼吸困难和呼吸频率增快往往是临床上最早出现的重 要症状。但是呼
吸衰竭并不一定有呼吸困难。
2.
发绀:发绀是一项可靠的低氧血症的体征,但不够敏感。
3.
神经精神症状:慢性胸肺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急性加剧时,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
发生迅速,可出现明显的神经精神症状,称为肺性脑病。
4.
心血管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引起心悸、球结膜充血水肿、心律紊乱、右心衰竭等。
5.
消化系统症状:溃疡病、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异常等。
6.
肾脏并发症:肾功能不全。
7.
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
二、实验室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吸
O2
条件下,计算氧合指数
=PaO2/FiO2
<
300mmHg
,提示呼吸衰竭)
治疗原则
(一)通畅气道,增加通气量
1.
支气管扩张剂
2.
呼吸道的湿化和雾化治疗
3.
机械通气治疗
(二)抗感染治疗
:
选择有效的抗感染药物。
(三)氧气治疗
(四)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的治疗
(五)呼吸中枢兴奋剂:肺性脑病患者无机械通气条件时,可酌情使用。
(六)防治消化道出血。
(七)营养支持。
题例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
65
岁,主诉:反复咳嗽咳痰
15
年,加重伴意识障碍
2
天。
患者于
15< br>年前开始每年入冬即出现咳嗽、咳黄痰,偶伴发热、喘憋,在当地诊所使用
头孢类抗生素和氨茶碱 治疗,有一定效果,至第二年春暖时方可完全缓解。
2
天前患者受凉
后咳嗽加重,伴发 热,
38
℃,咳黄黏痰,同时喘憋加重。自服头孢氨苄不缓解,并逐渐出现
意识障碍, 嗜睡;今日家属发现呼之不醒遂打“
120
”送来急诊。发病以来,常出现双下肢
水肿 ,间断服用利尿剂治疗。既往:高血压史
8
年,最高
170
/
90m mHg
,未规律服药。吸
烟史
50
余年,
30
支/日。
查体:生命体征:
T38.1
℃,
P85
次/分,
R25
次/分,
BP150
/
80mmHg
。对 声音有反
应,
无法对话。
口唇发绀,
球结膜水肿,
颈静脉充盘,双肺可及散在哮呜音,
右下肺湿啰音,
心(
-
)
;腹膨隆,肝脾 未及,移动性浊音可疑;双下肢胫前可凹性水肿,病理征未引出。
实验 室检查:血常规:
WBC11.2
×
109
/
L
,
N78%
,
Hb130g/L
,
PLT138
×
109/
L
;尿
常规(
-
)
;便常规(
-
)
;血气分析:
pH7.28
,
PC0284mmHg
,
P0 255mmHg
。
分析步骤:
1.
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初步诊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性脑病;
Ⅱ型呼吸衰竭;
呼吸性酸中毒;
高血压病(极高危)
。
诊断依据:
(
1
)老年男性,慢性病程,急性加重。
(
2
)患者间断咳嗽,咳痰,双下肢水肿
15
年,受凉后加重伴发热,喘憋,意 识障碍,
嗜睡
2
天。
(
3
)既往吸烟
50
余年,
30
支/日,高血压史
8
年。
(
4
)查体:
T38.1
℃,
R 25
次/分,
BP150
/
80mmHg
。无法对话,口唇发绀,肺 部哮
鸣音和湿啰音;颈静脉充盈,双下肢水肿。
(
5
)辅助检查
WBC11.2
×
109
/
L
,
N78%
。血气分析:
pH7.28
,
PC0284mmHg
,< br>P0255mmHg
。
2.
鉴别诊断: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0:3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226.html
-
上一篇:急性肺损伤与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疗指南
下一篇:大隐静脉曲张病历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