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急性肺损伤与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疗指南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2 10:30

-

2021年3月2日发(作者:肾结石怎么治最好)


急性肺损伤与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疗指南

前言

急性肺损伤
(ALI)/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是一种< br>常见危重症,病死率极高,严重威胁重症患者的生命并影响
其生存质量。尽管我国重症医学已有了 长足发展,但对
ALI/ARDS
的认识和治疗状况尚不容乐观。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 br>学分会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采用国际通用的方法,经广
泛征求意见和建议,
反复认真 讨论,
达成关于成人
ALI/ARDS
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共识,以期对成人
A LI/ARDS
诊断和治疗
进行规范。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以后还将根据循证医学
证据的发展及新的共识对
ALI/ARDS
诊断和治疗指南进行更
新。
指南中的推荐意见依据
2001
年国际感染论坛
(ISF)
提出

Delphi
分级标准
(

1)

将指南中涉及 的文献按照研究方
法和结果分成
5
个层次,推荐意见的推荐级别分为
A~E< br>级,
其中
A
级为最高。但需要说明的是推荐等级并不代表特别建
议,而 只是文献的支持程度。


1

推荐级别与研究文献的分级

推荐级别

A
至少有
2

I
级研究结果支持

B
仅有
1

I
级研究结果支持

C
仅有
II
级研究结果支持

D
至少有
1

III
级研究结果支持

E
仅有
IV
级或
V
级研究结果支持

研究文献的分级

I
大样本、随机研究,结论确定,假阳性或假阴性错误的风险较低



II
III
IV
V
小样本、随机研究,结论不确定,假阳性和
/
或假阴性错误的风险较高

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

非随机,历史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

系列病例报道,非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


一、
ALI/ARDS
的概念与流行病学

ALI/ARDS
是在严重感染、
休克、
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
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 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
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
或衰竭。以肺容 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严重的通气
/
血流
比例失调为病理生理特征,临床上表现为进 行性低氧血症和
呼吸窘迫,肺部影像学上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ALI/ARDS
是临床常见危重症。根据
1994
年欧美联席会议提出的
ALI/ARDS
诊断标准,
ALI
发病
率 为每年
18/10
万,
ARDS
为每年
13

23 /10
万。
2005
年的
研究显示,
ALI/ARDS
发病 率分别在每年
79/10
万和
59/10
万。
提示
ALI/ ARDS
发病率显著增高,明显增加了社会和经济负
担,这甚至可与胸部肿瘤、
AID S
、哮喘或心肌梗死等相提并
论。

多种危险因素可诱发
ALI/A RDS

主要包括①直接肺损伤
因素:严重肺部感染,胃内容物吸入,肺挫伤,吸入有 毒气
体,淹溺、氧中毒等;②间接肺损伤因素:严重感染,严重
的非胸部创伤,急性重症胰腺炎 ,大量输血,体外循环,弥
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病因不同,
ARDS
患病率也明显不同。严重感染时


A LI/ARDS
患病率可高达
25%

50%

大量输血可 达
40%

多发
性创伤达到
11%

25%
,而严重误吸时,
ARDS
患病率也可达
9%

26%
。 同时存在两个或三个危险因素时,
ALI/ARDS
患病
率进一步升高。
另外 ,
危险因素持续作用时间越长,
ALI/ARDS
的患病率越高,危险因素持续
24

48

72h
时,
ARDS
患病
率分别为
76%

85%

93%


虽 然不同研究对
ARDS
病死率的报道差异较大,总体来
说,目前
ARDS的病死率仍较高。对
1967

1994
年国际正式
发表的ARDS
临床研究进行荟萃分析,
3264

ARDS
患者的病
死率在
50
%左右。中国上海市
15
家成人
ICU
2001

3
月至
2002

3

AR DS
病死率也高达
68.5%
。不同研究中
ARDS

病因 构成、疾病状态和治疗条件的不同可能是导致
ARDS

死率不同的主要原因。


二、
ALI/ARDS
病理生理与发病机制

ALI /ARDS
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肺泡上皮和肺毛细血
管内皮通透性增加所致的非心源性肺水肿 。由于肺泡水肿、
肺泡塌陷导致严重通气
/
血流比例失调,特别是肺内分流明
显增加,从而产生严重的低氧血症。肺血管痉挛和肺微小血
栓形成引发肺动脉高压。

ARDS
早期的特征性表现为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与肺泡
上皮细胞屏障的通透性增高,肺泡与肺 间质内积聚大量的水
肿液,其中富含蛋白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多种炎症细胞。

< br>中性粒细胞黏附在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进一步向间质
和肺泡腔移行,释放大量促炎介质,如 炎症性细胞因子、过
氧化物、白三烯、蛋白酶、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参与中性粒
细胞介导的肺损 伤。除炎症细胞外,肺泡上皮细胞以及成纤
维细胞也能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从而加剧炎症反应过程。凝< br>血和纤溶紊乱也参与
ARDS
的病程,
ARDS
早期促凝机制增强,< br>而纤溶过程受到抑制,引起广泛血栓形成和纤维蛋白的大量
沉积,
导致血管堵塞以及微循 环结构受损。
ARDS
早期在病理
学上可见弥漫性肺损伤,透明膜形成及
I< br>型肺泡上皮或内皮
细胞坏死、
水肿,
II
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和间质纤 维化等表
现。

少数
ALI/ARDS
患者在发病第
1周内可缓解,但多数患
者在发病的
5-7d
后病情仍然进展,进入亚急性期。在< br>ALI/ARDS
的亚急性期,
病理上可见肺间质和肺泡纤维化,
II
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部分微血管破坏并出现大量新生血
管。部分患者呼吸衰竭持续超过
14d
,病理上常表现为严重
的肺纤维化,肺泡结构破坏和重建。


三、
ALI/ARDS
的临床特征与诊断

一般认为,
AL I/ARDS
具有以下临床特征:①急性起病,
在直接或间接肺损伤后
12-48h< br>内发病;②常规吸氧后低氧
血症难以纠正;③肺部体征无特异性,急性期双肺可闻及湿
啰 音,或呼吸音减低;④早期病变以间质性为主,胸部
X
线


片常无 明显改变。病情进展后,可出现肺内实变,表现为双
肺野普遍密度增高,透亮度减低,肺纹理增多、增粗 ,可见
散在斑片状密度增高阴影,即弥漫性肺浸润影;⑤无心功能
不全证据。

目前
ALI/ARDS
诊断仍广泛沿用
1994
年欧美联席会议提
出的诊断标准:①急性起病;②氧合指数
(PaO2/FiO2)

200mmHg[
不管呼气末正压
(PEEP)
水平
]
;③正位
X
线 胸片显
示双肺均有斑片状阴影;④肺动脉嵌顿压≤
18mmHg
,或无左
心房 压力增高的临床证据。如
PaO2/FiO2

300mmHg
且满足
上述其它标准,则诊断为
ALI



四、
ALI/ARDS
的治疗

(

)
原发病治疗

全身性感染、创伤、休克、烧伤、急性 重症胰腺炎等是
导致
ALI/ARDS
的常见病因。严重感染患者有
25%~ 50%
发生
ALI/ARDS

而且在感染、
创伤等导致的多器官功 能障碍
(MODS)
中,肺往往也是最早发生衰竭的器官。目前认为,感染、创
伤后的 全身炎症反应是导致
ARDS
的根本原因。控制原发病,
遏制其诱导的全身失控性炎症 反应,
是预防和治疗
ALI/ARDS
的必要措施。

推荐意见1

积极控制原发病是遏制
ALI/ARDS
发展的必
要措施< br>
(
推荐级别:
E

)

(

)
呼吸支持治疗



1.
氧疗

ALI/ARDS
患者吸氧治疗的目的是改善低氧血症,
使动脉
血氧分压
(PaO2)
达到
60~80mmHg
。可 根据低氧血症改善的程
度和治疗反应调整氧疗方式,首先使用鼻导管,当需要较高
的吸氧浓度时 ,可采用可调节吸氧浓度的文丘里面罩或带贮
氧袋的非重吸式氧气面罩。
ARDS
患者 往往低氧血症严重,

多数患者一旦诊断明确,常规的氧疗常常难以奏效,机械通
气仍 然是最主要的呼吸支持手段。


推荐意见
2

氧疗是纠正
ALI/ARDS
患者低氧血症的基
本手段
(
推荐级别:
E

)

2.
无创机械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
(NIV)
可以避免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引起
的并发症,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尽管 随机对照试

(RCT)
证实
NIV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心源性 肺水肿导
致的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肯定,但是
NIV
在急性低氧性呼吸
衰竭中 的应用却存在很多争议。迄今为止,尚无足够的资料
显示
NIV
可以作为
AL I/ARDS
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
常规治疗方法。

不同研究中NIV
对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差异
较大,
可能与导致低氧性呼吸衰竭的 病因不同有关。
2004

一项荟萃分析显示,在不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心源性肺
水肿的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中,与标准氧疗相比,
NIV


可 明显降低气管插管率,并有降低
ICU
住院时间及住院病死
率的趋势。但分层分析显示
NIV

ALI/ARDS
的疗效并不明
确。
最近
NIV
治疗
54

ALI/ARDS
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
70%
患者应用
NIV
治疗无效。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休克、严重低
氧血症和 代谢性酸中毒是
ARDS
患者
NIV
治疗失败的预测指
标。一项RCT
研究显示,与标准氧疗比较,
NIV
虽然在应用
第一小时明显改善
ALI/ARDS
患者的氧合,但不能降低气管
插管率,也不改善患者预后。可见,< br>ALI/ARDS
患者应慎用
NIV



ARDS
患者神志清楚、血流动力学稳定,并能够得到
严密监测和随时可行气管插管时,可以尝试
NIV
治疗。
Sevransky
等建议,在治疗全身性感染引起的
ALI /ARDS
时,
如果预计患者的病情能够在
48~72h
内缓解,可以考虑应 用
NIV


应用
NIV
可使部分合并免疫抑制的
ALI/ARDS
患者避免
有创机械通气,从而避免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
的发生,并
可能改善预后。目前两个小样本
RCT
研究和一个回顾性研究
结 果均提示,因免疫抑制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可
以从
NIV
中获益。对
40
名实体器官移植的急性低氧性呼吸
衰竭患者的
RCT
研究显示,与标准 氧疗相比,
NIV
组气管插
管率、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入住
ICU
时间和
ICU
病死率明
显降低,但住院病死率无差别。而对
52
名免 疫抑制合并急


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
(
主要是血液系统肿瘤)

RCT
研究也
显示,与常规治疗方案比较,
NIV
联合常规治疗方案可明显
降低气管插管率,
而且
ICU
病死率和住院病死率也 明显减低。

237
例机械通气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显示,
NIV
可以改善预后。因此,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发生
ALI/ARDS

早期可首 先试用
NIV


一般认为,
ALI/ARDS
患者在以下 情况时不适宜应用
NIV

①神志不清;②血流动力学不稳定;③气道分泌物明显增加
而且气道自洁能力不足;④因脸部畸形、创伤或手术等不能
佩戴鼻面罩;⑤上消化道出血、剧烈 呕吐、肠梗阻和近期食
管及上腹部手术;⑥危及生命的低氧血症。应用
NIV
治疗ALI/ARDS
时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治疗反应。如
NIV
治疗
1

2h
后,低氧血症和全身情况得到改善,可继续应用
NIV
。 若低氧血症不能改善或全身情况恶化,提示
NIV
治疗
失败,应及时改为有创通气。< br>

推荐意见
3

预计病情能够短期缓解的早期
AL I/ARDS
患者可考虑应用无创机械通气
(
推荐级别:
C

)
推荐意见
4


合并免疫功能低下的
ALI/ARD S
患者早期
可首先试用无创机械通气

(
推荐级别:
C

)
推荐意见
5
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ALI/ARDS
应严密监
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治疗反应。 神志不清、休克、气道自洁
能力障碍的
ALI/ARDS
患者不宜应用无创机械通气< br>(
推荐级


别:
C

)

3.
有创机械通气

(1)
机械通气的时机选择

ARDS
患者经高浓度吸氧仍不能改善低氧血症时,
应气管插管
进行有创机械通气。< br>ARDS
患者呼吸功明显增加,
表现为严重
的呼吸困难,早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可降低呼吸功,改善呼
吸困难。虽然目前缺乏
RCT
研究评估早期气管插管对
ARDS
的治疗意义,但一般认为,气管插管和有创机械通气能更有
效地改善低氧血症,降低呼 吸功,缓解呼吸窘迫,并能够更
有效地改善全身缺氧,防止肺外器官功能损害。

推荐意见
6

ARDS
患者应积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

荐级别:
E

)
(2)
肺保护性通气

由于
ARDS
患者大量肺泡塌陷,肺 容积明显减少,常规
或大潮气量通气易导致肺泡过度膨胀和气道平台压过高,加
重肺及肺外器官 的损伤。目前有
5
项多中心
RCT
研究比较了
常规潮气量与小潮气量 通气对
ARDS
病死率的影响。其中
Amato

ARDSnet< br>的研究显示,与常规潮气量通气组比较,
小潮气量通气组
ARDS
患者病死率显 著降低,另外
3
项研究
应用小潮气量通气并不降低病死率。进一步分析显示,阴性结果的
3
项研究中常规潮气量组和小潮气量组的潮气量差别
较小,可能是导致阴性 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气道平台压能够客观反映肺泡内压,其过度升高 可导致
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在上述
5
项多中心
RCT
研究中,小潮气
量组的气道平台压均
<30 cmH2O
,其中结论为小潮气量降低
病死率的
2
项研究中,对照组气道平台压
>30 cmH2O
,而不
降低病死 率的
3
项研究中,对照组的气道平台压均
<30
cmH2O
若按气道平台压分组
(<23

23~27

27~33

>33cmH2O)

随气道平台压升高,病死率显著升高
(P=0.0 02)
。而以气道
平台压进行调整,不同潮气量通气组
(5~6

7 ~8

9~10

11~12ml/kg)
病死率无显著差异
(P=0.18)
,并随气道平台压
升高,病死率显著增加
(P<0.001
。说明在实施肺保护性通气
策略时,限制气道平台压比限制潮气量更为重要。

由于
ARDS
肺容积明显减少,为限制气道平台压,有时
不得不将潮气量降低,允许动脉血 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于正常,即所谓的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允许性高碳酸血 症是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结果,并非
ARDS
的治疗目标。急性二
氧化碳升高 导致酸血症可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学改变,包括
脑及外周血管扩张、
心率加快、
血压升 高和心输出量增加等。
但研究证实,实施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时一定程度的高碳酸血
症是安全的。 当然,颅内压增高是应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
禁忌证。酸血症往往限制了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应用,目前
尚无明确的二氧化碳分压上限值,
一般主张保持
pH

>7.20< br>,
否则可考虑静脉输注碳酸氢钠。




推荐意见
7



ARDS
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时应 采用肺
保护性通气策略,气道平台压不应超过
30

35cmH2O (
推荐
级别:
B

)

(3)
肺复张

充分复张
ARDS
塌陷肺泡是纠正低氧血症 和保证
PEEP

应的重要手段。为限制气道平台压而被迫采取的小潮气量通
气往往不利于
ARDS
塌陷肺泡的膨胀,而
PEEP
维持肺复张的
效 应依赖于吸气期肺泡的膨胀程度。目前临床常用的肺复张
手法包括控制性肺膨胀、
PEEP递增法及压力控制法
(PCV

)

其中实施控制性肺膨胀采用 恒压通气方式,推荐吸气压为
30~45cmH2O

持续时间
30~40s

临床研究证实肺复张手法能
有效地促进塌陷肺泡复张,改善氧合,降低肺内分流。一 项
RCT
研究显示,与常规潮气量通气比较,采用肺复张手法合
并小潮气量通气,可明 显改善
ARDS
患者的预后。然而,
ARDSnet
对肺复张手法的研究显示 ,肺复张手法并不能改善
氧合,试验也因此而中断。有学者认为,得到阴性结果可能
与复张的压 力和时间不够有关。

肺复张手法的效应受多种因素影响。实施肺复张手法的
压力和时 间设定对肺复张的效应有明显影响,不同肺复张手
法效应也不尽相同。另外,
ARDS
病因不同,对肺复张手法的
反应也不同,一般认为,肺外源性的
ARDS
对肺复张手法 的
反应优于肺内源性的
ARDS

ARDS
病程也影响肺复张手法的


效应,早期
ARDS
肺复张效果较好。

值得注意的是,肺复张手法可能影响患者的循环状态,
实施过程中应密切监测。


推荐意见
8

可采用肺复张手法促进
ARDS
患 者塌陷肺
泡复张,改善氧合

(
推荐级别:
E

)

(4)PEEP
的选择

ARDS
广泛肺泡塌陷不但可导 致顽固的低氧血症,
而且部
分可复张的肺泡周期性塌陷开放而产生剪切力,会导致或加
重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充分复张塌陷肺泡后应用适当水平
PEEP
防止呼气末肺泡塌陷,改善低 氧血症,并避免剪切力,
防治呼吸机相关肺损伤。
因此,

ARDS
应采用能防止肺泡塌
陷的最低
PEEP


ARDS
最佳
PEEP
的选择目前仍存在争议。通过荟萃分析
比较不同PEEP

ARDS
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PEEP>12cmH 2O

尤其是
>16cmH2O
时明显改善生存率。
有学者
建议可参照肺静态压力
-
容积
(P-V)
曲线低位转折点压力来
选择
PEEP

Amato

Villar
的研究显示,在小潮 气量通气
的同时,以静态
P-V
曲线低位转折点压力+
2cmH2O
作为
PEEP
,结果与常规通气相比
ARDS
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
若有条件,应根据静态
P-V
曲线低位转折点压力
+2cmH2O

确定
PEEP



推荐意见
9
:应使用能防止肺泡塌陷的最低
PEEP
,有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0:3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225.html

急性肺损伤与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疗指南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