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喘证
1
概述
喘证(
asthma
syndrome
)是指肺气上逆,失于宣降,或久病 气虚,肾失摄
纳,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
病 证。
2
诊断与鉴别诊断
2.1
诊断要点
2.1.1
以喘促气短,呼吸困难,甚 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
为特征。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医务处
2.1.2
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疾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2.1.3
相关检查
喘证发作时当结合听诊,
注意肺部 有无干、
湿性啰音或哮鸣音。
胸部
X
片及
CT
检查,
心电图检测,
以鉴别喘证出现的原因是肺原性的诸如支气
管肺炎、
肺炎、
肺 气肿、
肺结核、
矽肺等或为心原性如心衰。
同时可配合血常规、
生化,检测血 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血气分析、肺功能、心电图等检查。
2.2
鉴别诊断
2.2.1
气短
喘 证与气短同为呼吸异常,但喘证是以呼吸困难,张口抬肩,甚至
不能平卧为特征;气短亦即少气,呼吸微 弱而喘促,或短气不足以息,似喘而无
声,尚可平卧。
2.2.2
哮病
哮指声响言,为喉中有哮鸣音,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喘 指气息
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一般来说,哮必兼喘,喘
未必兼哮 。
3
辨证论治
3.1
辨证要点
3.1.1
辨虚实
实喘
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伴有痰呜咳嗽,脉数有力。因于外
感者,发病急骤,病程较短,多有表证;因于内伤者,病程多久,反复发作,外
无表证,多有痰浊或痰 热壅盛之表现,如胸中满闷等,或有郁怒伤肝之病因,喘
促气憋,因情志刺激而诱发。
虚喘
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咳嗽,脉 象微弱或浮大中
空,一般病势徐缓,时轻时重,遇劳则甚。肺虚者喘促短气,自汗畏风,劳后则
喘;肾虚者静息时亦有气喘,动则尤甚,呼多吸少;若心气虚则喘息持续不已。
3.1.2
辨寒热
寒喘
其痰清稀 如水或痰白有沫,面色青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或四肢不温,
小便清冷,或恶寒无汗,全身酸楚,舌质 淡,苔白滑,脉象浮紧或弦迟。
热喘
证见痰黄黏稠 或色白而黏,咯吐不利,身热面赤,口渴饮冷,便干尿黄,
或颧红唇赤,烦热,或发热,微恶风,汗出, 舌质红或干红,苔黄腻或黄燥,或
少苔,脉象滑数或浮数或细数。
3.1.3
辨病变脏腑
喘证病变脏腑虽主要在肺、肾,但与肝、脾、心也多 相关,
临证时应综合分析。感受外邪、痰浊阻肺、水气凌心犯肺、肝气乘肺所致肺气壅
滞,失于 宣降,气逆而喘之实喘,病位在肺;由久病劳欲,肺肾出纳失常而致之
虚喘,或肺肾同病,上盛下虚之虚 实夹杂之喘,病位在肺、肾两脏。
3.2
治疗要点
3.2.1
治疗原则
喘证的治疗应以虚实为纲。实喘治肺,治以 祛邪利气。应区别
寒、热、痰、气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宣、清肃、祛痰、降气等法。虚喘治在肺肾,以肾为主,
治以培补摄纳。
针对脏腑病机,
采用补肺、
纳肾、
温 阳、
益气、
养阴、
固脱等法。
3.2.2
虚实夹杂,下虚上实者,当祛邪与扶正并举
但要分清主次,权衡标本,
有所侧重,辨证选方用药。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医务处
3.3
分证论治
3.3.1
实喘
⑴风寒闭肺
临床表现
①喘息,呼吸气促,胸部胀闷,咳嗽,痰多稀薄色白;②兼有头痛,
鼻塞,喷嚏、流清涕,无汗,恶寒,或伴发热,口不渴;③舌苔薄白而滑,脉浮
紧。临床具备①
+
②或①
+
③均可辨为风寒闭肺型。
治法
祛风散寒,宣肺平喘。
代表方
麻黄汤加减。
麻黄
9g
,桂枝
6g
, 杏仁
6g
,甘草
3g
。
喘重者,加苏子
10g
、前胡
10g
降气平喘;痰多者,加半夏
10g
、橘红10g
、
瓜蒌
15g
或制南星
10g
、白芥子
10g
燥湿化痰。
⑵表寒里热
临床表现
①喘逆上气,胸胀或痛,息粗,鼻煽;②咳而不爽,咯痰黏稠,形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溲黄,便干;③舌质红,苔薄白或黄,
脉浮数或滑。临床具 备①
+
②或①
+
③均可辨为表寒里热型。
治法
解表清热,化痰平喘。
代表方
麻杏石甘汤加减。
麻黄
9g
,杏仁
9g
,甘草
6g
,石膏
28g
。
若表寒较甚者,可加苏叶
10g
、
荆芥
10g
、 防风
10g
、生姜
10g
等助解表散
寒;痰热较盛者,可加黄芩10g
、桑白皮
15g
、瓜蒌
15g
、贝母
15g、枇杷叶
15g
以助清热化痰之力。
⑶痰热郁肺
临床表现
①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粘稠色黄,或痰中带血 ;②胸中烦热,
身热,面红,有汗,咽干,渴喜冷饮,尿赤,或便秘;③苔黄或腻,脉滑数。临
床具备①
+
②或①
+
③均可辨为痰热郁肺型。
治法
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代表方
桑白皮汤加减。
桑白皮
6g
,杏仁
9g
,黄芩
9g
,紫苏子
9g
,栀子
12g
,川贝母
2g
,甘草
9g
。
身热甚者,加石膏
30g
清肺热;痰多黏稠者,加海蛤粉
15g
、枇杷叶
15g
清化
痰热。
⑷痰浊阻肺
临床表现
< br>①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咯吐不利;②
兼有脘闷,呕恶,纳呆,口黏 不渴;③苔厚腻色白,脉滑。临床具备①
+
②或①
+
③均可辨为痰浊阻肺型。
治法
化痰降逆,宣肺平喘。
代表方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法半夏
9 g
,茯苓
9g
,陈皮
15g
,炙甘草
6g
,苍术< br>9g
,厚朴
9g
,白芥子
6g
,
莱菔子
9g
,紫苏子
9g
。
痰湿较重,舌苔厚腻,可加苍术
10g
、厚朴
10g
燥湿理气,以助化痰定喘;脾
虚,纳少、神疲、便溏加 党参
20g
、白术
15g
健脾益气。
⑸水凌心肺
临床表现
①喘咳气逆,倚息难以平卧,咯 痰稀白;②心悸,面目肢体浮肿,小
便量少,怯寒肢冷,面色晦暗,唇甲青紫;③舌淡胖或舌胖黯或瘀斑 、瘀点,苔
白滑,脉沉细或涩。临床具备①
+
②或①
+
③均可辨为水 凌心肺型。
治法
温阳利水,泻壅平喘。
代表方
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附 子先煎
9g
,茯苓
15g
,白术
9g
,白芍
9g< br>,葶苈子包煎
15g
,炙麻黄
6g
,
生姜
6g
,大枣
9g
。
痰饮凌心,心阳不振,血脉瘀阻,面唇、爪中青紫,舌胖暗青紫者,加丹参
15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0:2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202.html
-
上一篇:呼吸内科前10种病诊疗常规
下一篇:内科冠心病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