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呼吸内科前10种病诊疗常规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2 10:23

-

2021年3月2日发(作者:间歇热)
呼吸内科前十种病诊疗常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社区获得性肺炎肺炎



肺脓肿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哮喘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呼吸衰竭



胸腔积液



气胸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一、概述


是鼻腔、咽或喉部急 性炎症的概称。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是细菌。
临床常见有普通感冒、细菌性咽
-
扁 桃体炎。

二、典型病史

1.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
:以鼻烟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喷嚏、鼻塞、
流清水样鼻涕。也可出现流泪,咽痛。全身症状轻,低 热、轻微头痛等。

2.
细菌性咽
-
扁桃体炎:起病急,明显 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
39
度以上。

三、典型体征

1.
普通感冒: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2.
细菌性咽
-
扁桃体炎: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
色点 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四、常规检查

1.
血常规

2.
病毒抗体检查

3.
鼻咽部分泌物、渗出物病原菌检查:包括细菌培养、病毒分离

4.
胸部
X
线检查:除外肺部炎症性疾病

五、诊断依据


结合病史、鼻咽部的症状体征,血常规检查和胸部
X
线检查可做出临
床诊断。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可确定病因诊断。

六、鉴别诊断

1.
流行性感冒:明显流行性,鼻咽分泌物可查到流感病毒。

2.
过敏性鼻炎:发病有明显的诱因,鼻腔黏膜苍白,鼻分泌物中嗜酸粒
细胞增多。

3.
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这些疾病有一定的流行季节和流行区密切观
察,必要 的实验室检查以区别。

七、治疗方案

1.
一般治疗:休息、保暖、多饮水、足够热量。

2.
对症治疗:解热镇痛及减少鼻咽充血和分泌物。

3.
抗菌药物治 疗:经验用药常选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
或喹诺酮类。细菌培养有结果根据药敏选择。< br>
4.
抗病毒药物治疗:利巴韦林、金刚烷胺和中成药成分可选用。

八、监测指标

1.
体温变化

2.
血常规变化









社区获得性肺炎

【诊断】

一、临床表现。

(一)典型表现

1
.大多数起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常有受寒、劳累诱 因,老年人
肺炎或有肺或全身基础疾病的肺炎起病隐匿、表现不典型。

2
.发热。

3
.咳嗽、咯痰:早期为干咳,渐转有痰,痰多脓性, 咯血少见,肺炎
链球菌肺炎为铁锈色痰。

4
.胸痛:病变累及胸膜时则呈针 刺样痛;下叶肺炎刺激隔胸膜疼痛可
放射至肩部或腹部。

5
.全身症状:头 痛、肌肉酸痛、乏力,或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
重症患者可有嗜睡、意识障碍、惊厥等。

(二)体检

1

急性病容,
呼吸浅速,
可有鼻翼 扇动。
不同程度的紫绀和心动过速。
重症可出现感染性休克。

2
.肺炎链球菌性肺炎常有口唇单纯疱疹。

3
.早期胸部无异常体 征或仅湿啰音,随疾病发展出现患侧呼吸运动减
弱,叩诊浊音、呼吸音降低、管状音和湿性啰音。老年人 肺炎、革兰阴性
杆菌肺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继发肺炎,多同时累及双肺,双下肺可闻及湿啰
音。< br>
二、检查

(一)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多升高。

(二)痰涂片镜检及培养有助病原诊断。

(三)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可用于军团菌和支原体诊断。

(四)胸部
X
线检查

1
.肺炎球菌性肺炎多表现为叶、节段片状阴影。

2
.葡萄球菌肺炎常为肺多发性类圆形阴影,或空洞形成。

3
.革 兰阴性杆菌、病毒性、支原体性肺炎常呈支气管肺炎型且易形成
多发性小腔。

三、诊断标准

(一)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在原有咳嗽、咯痰的基础上症状加
重,出现脓性痰。

(二)发热。

(三)体检发现肺实变体征或出现湿性啰音。

(四 )
WBC

10.0
×
10
9
,或<
4. 0
×
l0
9
,伴或不伴核左移。

(五)胸透或胸片出现片 状,斑片状影像或问质改变,伴或不伴胸腔
积液;除外了肺结核、以及肺栓塞、肺水肿、肺部肿瘤、某些 非感染性间
质性肺炎、
Wegener
肉芽肿、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等非感染性疾病 。

以上
1

2

3

4
任一种情况加上
5
可诊断为肺炎。若符合社区获得性
肺炎的定义可诊断。

【治疗】

一、对症治疗

可吸氧、化痰止咳、输液,有休克者抗休克。

二、抗菌治疗

先经 验治疗,对可能的病原菌选择敏感抗生素,
2

3
天后视病情,必
要 时改换抗生素,并依病原菌资料选药。

肺炎链球菌:首选青霉素
G
;次选大 环内酯类,林可霉素、一代头孢和
氟喹诺酮类。耐青霉素者用二、三代头孢菌素。

流 感嗜血杆菌:首选氨苄西林;其次选阿莫西林,产酶菌可用二、三
代头孢菌素、舒他西林,阿莫西林/
棒酸,氧氟沙星。

葡萄球菌:用青霉素
G
,一代头孢菌素, 克林霉素,红霉素等大环内酯
类。产酶的可用舒他西林、阿莫西林
/
棒酸或青霉素合用 氨基糖苷类,耐甲
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可选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

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首选氨基糖苷类加哌拉西林;次选二、
三代头孢,氟喹诺酮类,舒他西林 。

军团菌:首选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一般静脉给药)
,合用利福平或
多 西环素。

支原体、衣原体: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

病毒性:可用抗病毒药,如病毒唑等。

肺炎疗程一般
7

14
天,金葡菌肺炎、军团菌肺炎、免疫抑制患者肺
炎,疗程宜延长。

【疗效标准】

一、治愈

症状体征及胸部
X
线阴影全部消失。

二、好转

症状消失或减轻,胸部
X
线阴影部分吸收,诱因尚未解除。

三、未愈

症状体征和胸部
X
线均无好转。








一、概述


肺脓肿是肺组织坏死形成的脓腔。根据感染途径,肺脓肿可分为以下类
型:

1.
吸入性肺脓肿:病原体经口、鼻、咽腔吸入致病。厌氧菌为常见病原菌。

2.
继发性肺脓肿:某些细菌性肺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囊肿、支气管肺
癌、肺结核空洞等 继发感染可导致继发性肺脓肿。肺部临近器官的化脓性
病变也可波及肺部引起肺脓肿。

3.
血源性肺脓肿:因皮肤外伤感染、疖、痈等所致的感染中毒症,菌栓播
散到肺引起肺脓肿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链球菌常见。

二、典型病史

起病急骤 ,寒战、高热,可呈驰张热,
39
℃以上、咳嗽、胸痛。早期干咳
→有痰→大量脓臭痰 (腐臭味提示厌氧菌感染,无腐臭味不除外厌氧菌,
因为微嗜氧菌、厌氧链球菌不产生腐臭味)
。全身症状:精神萎靡、乏力、
食欲不振。

三、典型体征


初期无阳性体征或病变部位听诊湿罗音;病变继续发展,出现肺实变体
征,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 ,病变累及胸膜可闻及胸膜摩擦音或呈胸腔积液
体征。慢性肺脓肿可出现杵状指(趾)


四、入院常规检查

1.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检查

2.
感染性疾病检测

3.
血清生化学检查(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

4.
痰细菌培养
+
药敏实验

5.
痰结核菌检查

6.
血细菌培养
+
药敏实验

7.
心电图

8.
胸部影像学检查(
DR

CT


9.
气管镜检查

10.
肝、胆、脾彩超

五、确诊的检查

1.
血常规检查
WBC

20-30 x 10
9
/L,N

90%
↑,核左移,中毒颗粒。

2.
痰细菌培养
+
药敏实验

3.
胸部影像学检查(
DR

CT


六、诊断依据


根据寒战、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病史;血白细胞 总数及中性粒细
胞显著增高;
X
线胸片示浓密的炎症阴影中有空腔、
气液平面 ,
可作出诊断。

七、鉴别诊断

1.
细菌性肺炎:
X
线胸片没有空洞形成

2.
空洞性肺结核继 发感染:病程较长,结核中毒症状,
X
线空洞壁较厚,一
般无气液平面,空洞周围炎性 病变较少,常伴有条索、斑点及结节状病灶。

3.
支气管肺癌:
X
线胸片示空洞壁较厚,多呈偏心空洞,内壁凹凸不平,空
洞周围少炎症浸润。

4.
肺囊肿继发感染:

八、治疗方案

1
.抗感染


1
)首选青霉素:
800
万μ,每日二次静点


2
)甲硝唑、替硝唑
0.4
,每日一次

静点


3
)如果青霉素过敏,可用头孢类药。


4
)如果是脆类厌氧药感染。克林霉素
0.6

1.8g
每日一次

静点

2
.体位痰液引流


1
)祛痰药:氨溴索分散片
30mg
每日三次口服

2

患者一般状好,
发热不高者可体位引流排痰或者用纤维支气管镜吸 痰。

3
.外科治疗适应症:


1

3

6
个月未愈



2
)支气管阻赛



3
)疑有癌症者



4
)支气管胸膜瘘



5
)伴有支扩大喀血

九、住院期间的监测指标

1.
体温

2.
血常规

3. X
线胸片

十、出院标准

1.
体温、血常规正常

2.X
线胸片炎症有吸收

十一、出院医嘱

1.
巩固治疗,抗生素疗程
8-12
周,直至空洞和炎症消失,或仅有少量的
残留纤维化 。

2.
休息,加强营养。

3.
随诊。



























一、概述


是指直径大于
2mm
中等大小的近端支气管 由于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
坏引起的异常扩张。

二、典型病史

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和(或)反复咯血。患者多有童年麻疹、百日咳或支
气管肺炎等病史。

三、典型体征


早期可无异常肺部体征,病变重或继发感染时常可闻及 下胸部、背部固
定而持久的局限性粗湿罗音,有时可闻及哮鸣音,慢性患者可伴有杵状指
(趾)
,出现肺气肿、肺心病体征。

四、入院检查

1.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检查

2.
感染性疾病检测

3.
血清生化学检查(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4.
动脉血气分

5.
胸部影像学检查(
DR

CT


6.
痰细菌培养
+
药敏

7.
痰查结核菌

8.
肺功能检查

9.
心脏彩超(
PDE


五、确定诊断

根据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和肺同一部位反复感染等病史,肺部
听到固定、持续存在的湿罗音 ,结合童年有诱发支气管扩张的呼吸道感染
或全身性疾病病史,做出初步诊断,进一步通过支气管造影和 胸
CT
明确诊
断。

六、鉴别诊断

1.
慢性支气管炎

2.
肺脓肿

3.
肺结核

4.
先天性肺囊肿

5.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七、治疗方案

1.
保持呼吸道引流通常:


1
)祛痰剂:氨溴索口服或静点。


2
)体位引流或支气管镜引流。


3
)支气管舒张药(氨茶碱或β
2
受体兴奋剂)

2
.控制感染:根据痰培养细胞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一般多为混合细菌感
染,尽量选择广谱 抗生素,如有厌氧菌感染给予甲硝唑或替硝唑。

3
.手术治疗适应症:


1
)反复发生严重感染与咯血。危及生命的大咯血。


2

病变不超过两个肺叶,
或虽两侧病变,
但主要在某一肺叶也可以手术。< br>
4
.咯血处理:

咯血每日超过
600ml
或每小 时咯血在
100ml
以上者称为大咯血。大咯血有
窒息、循环障碍或失血贫血的危险, 对于久病体弱、年迈衰弱、咳嗽乏力
者,即使小量咯血也可能造成窒息。有生命危险。


1
)一般处理:绝对卧床休息。镇静、止咳。


2
)药物治疗:



垂体后叶素

为大咯血首选药物,使用方法:垂体后叶素
12U


10%
葡萄糖或生理盐水
30ml
缓性静脉注射,

15
分钟)然后用< br>10

20U
加入
5%
葡萄糖液
250ml
静脉滴注,
每日
3

4
次。
副作用有头痛、
面色苍 白、
心悸、腹痛、便间及血压升高。

禁忌症:高血压、冠心病、妊娠。

⑵止血、凝血药物:酚磺乙胺、氨甲苯酸、立止血等。

八、住院期间监测指标

1
、咯血、咯痰;

2

X
线(
DR

CT



3
、血常规

九、出院标准

1
、病情稳定

2
、无咯血

十、出院医嘱

1
、继续巩固治疗;

2
、休息预防感染;

3
、随诊。













一、概述


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 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
气道反应性的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阻,并引起反复发
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
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 缓解。

二、典型病史


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多与接触各
种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刺激,上呼吸道感染或运动有关。

三、典型体征


发作时胸部过度通气状态,有广泛的哮鸣音,呼气 音延长。非常严重的
哮喘发作,哮鸣音可不出现,称为寂静胸。严重哮喘患者可出现心率增快、
奇脉、胸腹反常运动和发绀。

四、入院常规检查

1.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检查

2.
感染性疾病检测

3.
血清生化学检查(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4.
动脉血气分析

5.
痰细菌培养
+
药敏实验

6.
心电图检查

7.
胸部影像学检查(
DR

CT


8.
肺功能包括通气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
PEF
及其 变
异率测定。

五、确诊的检查

1.
过敏原检查

2.
肺功能包括通气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
PEF
及其变 异
率测定。

六、诊断依据

1
.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 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各种变应原、冷空气,物
理化学刺激,上呼吸道感染或运动有关。

2
.发作时在两肺散在或满布哮鸣音,以呼气相为主。

3
.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
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

5.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
(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
至少应有下列三项中的一项:


1
)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2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3
)呼气峰值流 速(
PEF
)日内变异或昼夜流动率≥
20%


符合1-4
条或
4

5
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七、鉴别诊断

1.
心源性哮喘:多有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病史 ,阵发性咳嗽,
咳粉红色泡沫痰,
左心界扩大,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
X
线胸 片可见心脏增
大,肺淤血征。

2.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有慢性咳嗽史,喘 息常年存在,有加重期。实际
上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哮喘。

3.
支气管肺癌 :胸部
X
线、
CT

MRI
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常可鉴 别。

4.
变态反应性肺浸润:多有接触史,常有发热,胸部
X
线检查可见多发性、
此起彼伏的斑片浸润阴影,可自行消失或再发。肺组织活检也有助于鉴 别。

八、治疗方案

1.
急性发作期治疗

(< br>1

氨茶碱:
氨茶碱
0.1

0.2g
日三 次口服。
较重时可用氨茶碱
4

6mg/kg

20ml< br>葡萄糖液中缓慢静滴(
20

30min

,继以维持量每小 时
0.6

0.8mg/Kg
溶于液体中静滴。


2
)β
2
受体激动剂,口服博利康尼等。沙丁胺醇雾化吸入。


3
)抗胆碱能药:溴化异丙托品(爱全乐)雾化吸入。


4
)茶碱类和β
2
受体兴奋剂无法控制症状时可用甲基泼尼松龙
80

160
mg
/
d,氢化可的松
400

100 0mg/d
或地塞米松
10

20mg/d
静滴。


5
)应用止咳、祛痰剂(沐舒坦或氨溴索)



6
)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控制感染。


7
)吸氧。

2
.重症哮喘(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


1
)糖皮质激素静注、静滴。


2
)茶碱类药物静注、静滴继而口服。


3
)β
2
受体激动剂吸入或口服。


4
)补液
2000

3000
毫升
/
日。


5
)吸氧。


6
)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


7
)严重呼吸衰竭者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3
.缓 解期治疗治疗目标:使病人恢复或接近正常的活动水平,提高生活质
量,肺功能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减 少对支所管扩张剂的要求。根据全球
哮喘防治创议(
GINA
)提出三度四级治疗方案 治疗。

九、住院期间的监测指标

1.
血气分析

2.
呼吸困难的症状

3.
肺部体征

十、出院标准

1.
最少
(
最好没有
)
慢 性症状
,
包括夜间症状

2.
哮喘发作次数减至最少

3.
无需因哮喘而急诊

4.
最少
(
或最好不需要
)
按需使用β
2
激动剂

5.
没有活动
(
包括运动
)
限制

6.
PEF昼夜变异率
<20%
7.
PEF正常或接近正常

十一、出院医嘱

1.
避免与危险因素的接触;

2.
坚持长期治疗;

3.
预防感染;

4.
定期随防。

慢性支气管炎

一、概述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 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如患者每年咳嗽、
咳痰达
3
个月以上,连续
2年或更长,并可除外其它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
可以诊为慢性支气管炎。

二、典型病史

患者每年咳嗽、咳痰达
3
个月以上,连续
2
年或更长。

三、临床表现


症状:

1
、咳嗽:分泌物 聚积支气管内、粘膜充血水肿、异物刺激,晨起时较多,
白天少,临睡前有阵咳;

2
、咳痰:清晨较多
---
睡眠时蓄积痰液;副交感神经兴奋,分泌物增多;
变 动体位时痰多,偶有痰中带血,感染时为脓痰

3
、喘息或气短:喘息性支气管炎时有 喘息,哮鸣音,早期无气短,并发肺
气肿时有不同程度气短。


体症:

1
、早期可无异常体症;

2
、急性发作期背部及肺底有干湿罗音,咳嗽后减少或消失,位置不固定;

3
、喘息性可听到哮鸣音,呼气延长。

四、入院常规检查

1.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检查

2.
感染性疾病检测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0:2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201.html

呼吸内科前10种病诊疗常规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