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胸部视诊
1.
胸部的体表标志
包括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陷窝、肺和胸膜的界限。
(
1
)骨性标志
1
)胸 骨角(
Louis
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其两侧分别与左右第二肋软骨相
连 接。平气管分叉、心房上缘、上下纵隔交界、第
4
胸椎下缘。
2
)肩胛骨:被检查者双臂下垂,肩胛下角平第
7
肋骨水平或第
7< br>肋间隙,或相当于第
8
胸椎水平。
3
)
C
7
棘突:最明显的棘突,用于计数椎体。
4
)肋脊角:第
12
肋与脊柱的成角,其内为肾脏和输尿管起始部。
(
2
)重要的人工划线:包括前正中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腋 中线、腋后线、肩胛下
角线、
后正中线。其中标注锁骨中线时,
利用直尺测定锁骨胸骨 端和肩峰端之间的中点,然
后用皮尺向下引,
测量并记录锁骨中线距离前正中线之间的投影距离 ,
作为心脏测量的参照。
(
3
)胸部陷窝: 包括腋窝、胸骨上窝、锁骨上窝等。其中腋窝和锁骨上窝是触诊浅表
淋巴结的重要部位。
(
4
)肺和胸膜的界限:肺下界最为重要,分别位于锁骨中线第
6
肋间、腋中线第
8
肋
间、肩胛线第
10
肋间。< br>
2.
胸壁、胸廓
(
1
)胸壁:观察胸壁静脉有无充盈、曲张,血流方向。前胸壁 静脉曲张,血流方向向
下见于上腔静脉阻塞。
侧胸壁和腹壁静脉曲张,
血流方向向上见 于下腔静脉阻塞。
观察有无
皮疹、蜘蛛痣。
(
2
)胸廓:观察胸廓形态。正常胸廓两侧大致对称,呈椭圆形,前后径:左右径约为
1
:
1.5
。
1
)异常胸廓:①桶状胸:前 后径:左右径≥1,同时伴肋间隙增宽,见于肺气肿。②佝
偻病胸:为佝偻病所致胸廓改变。包括佝偻病 串珠、漏斗胸、鸡胸。③脊柱畸形所致胸廓畸
形:脊柱前凸、后凸或侧凸均可造成胸廓形态异常。
2
)单侧胸廓形态异常:单侧胸廓 膨隆: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气胸等;单侧胸廓塌陷:
见于胸膜肥厚粘连、大面积肺不张、肺叶切除术后等 。
3.
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和节律、呼吸时相。
(
1
)呼吸运动
1
)正常的呼吸运动:胸式呼吸多见于成年女性;腹式呼吸多见于成年男性及儿童。
2
)呼吸运动类型变化及其临床意义:①胸式呼吸减弱或消失:见于肺及 胸膜炎症、胸
壁或肋骨病变;②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见于腹膜炎、大量腹水、肝脾极度肿大、腹腔巨大
肿物、妊娠。
3
)呼吸运动强弱变化的临床意义:① 呼吸浅快:见于肺、胸膜疾患,呼吸肌运动受限
(膈肌麻痹、肠胀气、大量腹水);②呼吸深快:见于剧 烈运动、情绪激动、
Kussmaul
呼
吸。
4
)两侧呼吸动度变化:两侧呼吸动度不对称时,呼吸动度弱的一侧往往为病变侧,如
肺炎、 胸膜炎、胸水、气胸等。
(
2
)呼吸运动的频率和节律
1
) 正常人呼吸运动的频率和节律:呼吸频率
12
~
20
次/分,与脉搏之比约为
1
:
4
。
节律均匀而整齐。
2
)呼吸运动频率变化:①呼吸过快:
>24
次/分,见于缺氧、代谢旺盛 (高热);②
呼吸过缓:
<12
次/分,见于呼吸中枢抑制及颅内压增高等。
3
)呼吸运动节律异常的类型:①潮式呼吸:间歇性高通气和呼吸暂停周 期性交替。呼
吸暂停持续
15
~
60
秒,然后呼吸幅度逐渐增加,达 到最大幅度后慢慢降低直至呼吸暂停。
见于药物所致呼吸抑制、充血性心力衰竭、大脑损害(通常在脑皮 质水平);②间停呼吸:
呼吸暂停后呼吸频率和幅度迅速恢复到较正常稍高的水平,然后在呼吸暂停时呼 吸迅速终
止。见于颅内压增高、药物所致呼吸抑制、大脑损害(通常在延髓水平);
Kussm aul
呼吸:
呼吸深快。见于代谢性酸中毒;④叹息样呼吸:见于焦虑症或抑郁症等。
(
3
)呼吸时相变化
1
)吸气相延长:主要见于上呼吸道狭窄、大气道(气管)狭窄,常常伴有“三凹征”,
即吸气 时出现胸骨上窝、
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凹陷
(为克服吸气阻力,
吸气时胸腔内负压增加)
。
2
)呼气相延长:主要见于哮喘、
COP D
。常常伴有桶状胸、哮鸣音等异常体征。急性左
心衰竭时亦可出现,称为“心源性哮喘”,需 与支气管哮喘鉴别。
(二)胸部触诊
包括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等检查。
1.
胸廓扩张度:
检查者双手放在被检者胸廓前下侧部,
双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
拇指尖在正中线接触或稍分开。
嘱患者进行平静呼吸和深呼吸,
利用手掌感觉双侧呼吸运动< br>的程度和一致性。胸廓扩张度减弱的一侧往往为病变侧。
2.< br>语音震颤:
检查语音震颤时,
可采用双手或单手进行。
检查者用手的尺侧缘放于 胸壁,
嘱患者发低音调“yi”长音,通过单手或双手进行检查,
由上而下,左右对比。语音震 颤减
弱常见于肺气肿、大量胸腔积液、气胸、阻塞性肺不张等;增强见于大叶性肺炎实变期、接
近胸膜的肺内巨大空腔等。
3.
胸膜摩擦感:检查胸膜摩擦感 时,检查者以手掌平放于前胸下前侧部或腋中线第
5
、
6
肋间,嘱被检查者深 慢呼吸。触到吸气和呼气双相的粗糙摩擦感为阳性,常见于纤维素性
胸膜炎。
(三)胸部叩诊
包括对比叩诊、肺界叩诊和肺下界移动度等检查。
1.
对比叩诊:主要检查有无异常叩诊音。从第二肋间开始,左右对比,上下对比,自上
而下,
逐 个肋间进行叩诊。叩诊肩胛间区时板指与脊柱平行。
正常肺野叩诊呈清音。心肺及
肝肺交界处叩 诊呈浊音,
肝脏和心脏部位叩诊呈实音,
胃泡区叩诊呈鼓音。
叩诊肺野时若出
现浊音、实音、过清音或鼓音,则视为异常叩诊音。
(
1)浊音或实音:肺大面积含气量减少或不含气的病变,如大叶肺炎、肺不张、肺肿
瘤等;胸膜增厚或 胸腔积液(实音)等。
(
2
)过清音:肺含气量增多,如肺气肿、肺充气过度(哮喘发作)。
(
3
)鼓音:叩诊部位下方为气体所占据,主要见于气胸,偶见 于靠近胸壁的直径
>3
~
4cm
的空洞或空腔。
2.
肺界叩诊:
通常检查锁骨中线和肩胛下角线上的肺下界。
叩诊 音由清音区移向浊/实
音区时为肺下界。
(
1
)正常肺下界:右锁骨中线第
6
肋间、左右腋中线第
8
肋间、左右肩胛下角 线第
10
肋间,
体型瘦长者可下移一个肋间,
体型肥胖者可上移一个肋间。< br>左锁骨中线上有心脏影响,
不检查肺下界。
(
2
)肺下界检查异常:肺下界上移见于肺不张、胸腔积液、膈肌瘫痪、肝脏肿大等。
单侧肺下界 下移常见于气胸,双侧下移常见于阻塞性肺气肿。
(
3
)肺底移动度:先于平静呼吸时叩出肺下界,然后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同时向下
叩诊,清音转为浊音 作一标记。恢复平静呼吸,然后再深呼气后屏气,自上向下叩至浊音,
标记。两标记之间的距离即为肺下 界移动度。正常为
6
~
8cm
。肺下界移动度减小见于多种
肺实质和 肺间质疾病,以及胸腔积液和胸膜粘连等。
(四)胸部听诊
包括呼吸音、啰音、
语音共振和胸膜摩擦音。
听诊时由肺尖开始 ,
自上而下分别检查前
胸部、
侧胸部和背部,对称部位进行对比。被检者微张口均匀呼 吸,深呼吸有助于发现不明
显的体征,
如听到少量或不对称的啰音,
可嘱患者咳嗽数声 后听诊,如消失,提示为气道内
分泌物或坠积性因素(多见于老年人)所致。
1.
正常呼吸音的种类和分布
(
1
)肺泡呼吸音:见于大部分胸部听诊区域。
(
2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见于胸骨两侧第
1
、
2
肋间 、肺尖、肩胛间区。
(
3
)支气管呼吸音:见于喉部 、锁骨上窝、背部
T1
、
2
水平。
2.
异常呼吸音
(
1
)病理性支气 管呼吸音和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在正常肺泡呼吸音分布区域听到支气
管呼吸音或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均为异 常。
主要机制为肺组织传导增强,
见于肺实变、
大的空
洞以及大量积液上方的 压迫性肺不张(肺组织含气量减少,而支气管树通畅,传导增强)。
(
2
)呼吸音减弱: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肺泡通气量下降,如气道阻塞、呼吸泵(呼吸
肌 病变、或胸廓活动受限)功能障碍;胸膜病变(胸水、气胸、胸膜肥厚)等。对侧肺部往
往出现代偿性肺 泡呼吸音增强。
3.
啰音分为干性啰音和湿性啰音。
(
1
)
干性啰音:发生机制为气管支气管或 细支气管狭窄,包括炎症、平滑肌痉挛、外
压、新生物、粘稠分泌物。其特点为持续时间长,呼气相明显 ,强度及性质易变。
1
)高调性干啰音(哮鸣音或哨笛音): 见于小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病变。双肺弥漫性分
布的哮鸣音常见于哮喘、
COPD
、心源性哮喘等;
限局性哮鸣音常见于气道局部狭窄,
如肿瘤、
气道内异物。
2
)低调性干啰音(鼾音):见于气管或主支气管病变。
3
)喘鸣:和其他干啰音不同,发生于吸气相,高调而单一。见于上呼吸 道或大气道狭
窄,如喉头痉挛、声带功能紊乱、气管肿物等。
(
2
)湿性啰音:发生机制为气体通过呼吸道内存在的稀薄分泌物时产生水泡并破裂。
特点为断续而短暂,
多见于吸气相。
分为粗湿性啰音、
中湿性啰音、
细湿性啰 音
(又称为大、
中、小水泡音)、捻发音。主要见于支气管病变(
COPD
、 支气管扩张)、感染性或非感染性
肺部炎症、
肺水肿、
肺泡出血。
不同类型的 湿性啰音说明稀薄分泌物的主要存在部位,
如肺
炎时常常为细湿性啰音,急性肺水肿时粗、中、 细湿性啰音可同时出现。
湿性啰音的某些特征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如随体位变化的湿性啰音常提示充血性心力衰
竭;长期存在的固定性湿性啰音提示支气管扩张、慢性 肺脓肿等。一种高调、密集,类似于
撕扯尼龙拉扣的细湿性啰音,
称为爆裂音,
主要见 于某种类型的间质性肺病
(如特发性肺纤
维化)。
4.
语音共振:意义同触觉语颤。如羊鸣音、耳语音等。
5.
胸膜摩擦音:
意义同胸膜摩擦感,
但较其敏感。
某些较局限的摩擦音 可见于累及胸膜
的肺炎或肺栓塞。
(五)乳房检查
1.
视诊
(
1
)注意两侧乳房是否对称。
(
2
)表观情况:表面皮肤有无发红、溃疡。“橘皮样”改变多见于恶性肿瘤,常由于
肿瘤细胞机械性阻塞皮肤淋巴管引起淋巴水肿所致。
(
3)乳头:近期出现乳头内缩提示肿瘤的可能。出现乳头分泌物时应注意其颜色、有
无出血等。
乳头分泌物常见于不同类型的炎症。
出血常见于导管内良性乳突状瘤或恶性肿瘤。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0:0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157.html
-
上一篇: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病历模板1
下一篇:(完整word版)大隐静脉曲张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