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系统病例分析
【病例
1
】女孩,
5
岁,2
个月前突然高热
39.5
℃,
3
天后发现左下肢不能活动,< br>经治疗后体温虽降至正常,
但左下肢的运动并未恢复,
且肢体逐渐变细,
需持杖
行走。检查发现:头、颈、两上肢及右腿无运动障碍;左下肢完全瘫痪,肌张力
减退,腱反射< br>(
膝和跟腱
)
消失,
足肌、
小腿肌及大腿后面肌松弛,肌肉明 显萎缩,
无病理反射和其他任何感觉障碍。试分析病变发生的部位。
【病例
2
】?青年女子,
25
岁,主诉近数月来,自觉两上肢内侧感觉异常,曾两
次 吸烟时烟头烫伤手指,
而无痛觉。
检查发现患者两上肢
(
包括臂、
前 臂和手
)
前、
后面内侧半的皮肤痛、温觉缺失,而触觉和深感觉保留。双手肌肉明显萎 缩,手
指不能作收、展运动及拇指的内收、对掌运动;前臂肌有些萎缩,双侧腕关节的
屈伸运动 乏力。患者双眼上脸下垂,瞳孔缩小。
【病例
3
】?男,
60岁,主诉近一年来行走困难,走路不知深浅,在黑暗处更严
重,甚至不敢行走。检查发现:患者步态 不稳,两足过度叉开站立。令其双足并
拢直立,睁眼时尚可,如闭眼则立即摇晃倾倒
(Romb erg
征阳性
)
。两下肢的肌力
正常,
髌腱和跟腱反射消失。
脐平面以下双侧深感觉和两点辨别觉均消失,
但触
觉仅减弱。?
【病例< br>4
】?患者男性,
46
岁,背部被人戳了一刀,
1
年后,脊髓 损伤所致的左
下肢完全瘫痪依然存在。检查发现:左下肢随意运动消失,肌张力增高,腱反射
亢 进,肌无明显萎缩,
Babinski
征阳性。右侧躯干肋弓以下和右下肢的痛、温度
觉丧失,
但本体觉和触觉基本正常;
左侧躯干剑突平面下和左下肢的意识性本体
感觉( 位置觉)消失,左半身自乳头以下精细触觉(两点辨别觉)消失,触觉减
弱。其它未发现异常。试分析病 变的部位发生在哪一侧,损伤了哪些结构
?
并解
释产生上述症状的原因。
【病例
5
】?男,
61
岁,在数周前,突然昏迷不醒。意 识恢复后,出现右上、下
肢不能动弹,
舌活动不灵活。
检查发现:
①右上、< br>下肢痉挛性瘫痪,
肌张力增强,
腱反射亢进,
Babinski
征阳性 ,无肌萎缩。②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左侧半舌肌
明显萎缩。③身体右侧
(
除了面部外
)
本体感觉和两点辨别觉完全丧失。全身痛、
温觉正常。试分析此病变的部位。
【病例
6
】?患者,男,
45
岁,在
2个月前突然头晕倒地,但神志还清醒。随后
出现语言不清,右手运动不协调。检查发现:患者右侧上 、下肢运动失调,但肌
张力和反射正常。
右侧软腭和声带瘫痪,
腭垂偏向左侧。
两足靠拢站立并闭目时,
身体倾向右侧。右侧面部和左侧躯干和四肢痛、温感觉丧失。其他感觉正常。
【病例
7
】?男,
64
岁,突然昏迷,意识恢复后感到左 侧上、下肢运动不协调,
检查发现:左侧肢体共济失调,动作时手震颤,静止时消失,指鼻不准。半身感
觉障碍,深、浅感觉消失。左侧面部深、浅感觉也丧失,咀嚼肌瘫痪。
【病例
8
】?患者,女性,
45
岁,几个月前,初觉右侧 四肢无力,动作不灵。
随后,说话也困难,视物出现重影。检查发现:左眼外斜视,上睑下垂,瞳孔比< br>右侧大,直接对光反射和调节反射消失。向前平视时,左眼转向外下方。右侧眼
裂以下面肌瘫痪, 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左侧。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无舌
肌萎缩。右侧上、下肢痉挛性瘫痪,腱反射 亢进,
Babinski
阳性。试分析此患者
病变的部位。
【病例
9
】?患者,男性,
65
岁,在一次情绪激动时突然晕倒,不省人事,急诊< br>入院。
2
天后意识恢复,但右侧肢体瘫痪,数周后入院检查发现:①右上、下肢
痉挛性瘫痪,
肌张力增强,
腱反射亢进;
②整个右半身的浅、
深等各种感觉丧 失,
但痛觉仍存在;
③瞳孔对光反射正常,
但两眼视野右侧同向性偏盲;
④右 侧眼裂
以下面肌瘫痪,鼻唇沟变浅,发笑时口角歪向左侧。右侧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
偏向右侧 ,无舌肌萎缩。试分析患者病变部位、病变波及的范围,并解释出现上
述症状的原因。?
【病例
10
】?年青女子,
18
岁,一天忽然晕倒,不省人事达几小时。 意识恢复
后,不能说话。检查发现:右上肢痉挛性瘫痪,随意运动丧失,肌张力增强,腱
反射亢 进。右眼裂以下面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无肌萎缩。唇、舌能够
运动,发音无障碍,但不能说出 规则的言语。其它无异常。
【病例
11
】患者,女性,
35
岁。医生检查发现其左眼上睑下垂,眼球转向外侧,
视近物模糊,
瞳孔散大,
对光反 射消失。
请根据所学神经解剖学知识分析该征象
产生的原因。
【 病例
12
】患者,男性,
45
岁,检查发现:左眼内斜视,左侧面部表情肌瘫 痪,
听觉过敏,舌前
2
/
3
味觉障碍,左眼眨眼反射消失,泪液分泌 障碍,同时伴有右
半身痉挛性瘫痪。试分析此患者病变的部位。
【病例
13
】患者,男性,
25
岁。夜间头面部靠近车窗,睡着后受凉,
1
天后 感
到右侧颊部无力,右眼闭不紧,口内干燥,进食无味而就诊。检查发现右侧额纹
消失,
右眼闭合不全,
右侧鼻唇沟变浅,
口角歪向左侧,
右侧舌前
2
/< br>3
味觉障碍,
无听觉过敏。请根据所学神经解剖学知识分析该征象产生的原因。
【病例
14
】
有甲、
乙两位患者,
检 查后对他们的症状对比如下:
甲睁开眼睛时,
走路、
站立看来都还好,
但闭眼 走几步就会摇晃不稳,
闭眼站一会身体就开始晃
动,得赶快睁开眼睛。叫他用手指接触自己鼻尖 ,睁开眼睛时指得又快又准,闭
上眼睛就指不准,手晃动。乙无论睁眼闭眼都站立不稳,醉汉步态,指鼻 不准。
试分析甲、乙两位患者病变的部位。
【病例
15
】
患者,男性,
35
岁,检查发现:患者从肚脐平面开始,右侧下半身
痛、温觉 丧失,左下肢本体觉丧失。医生需要对患者进一步做临床检查或手术,
请你根据所学神经解剖学知识为其 提供定位依据(分析该患者病变位于脊髓何
侧、何平面
?
该平面相当于何椎体平面?
)
【病例
16
】
老太太
68< br>岁从香港回内地观光,因呕吐腹泻就医。在静脉输液时,
护士见患者总不说话而嗜睡,引起注意, 欲详问病情,受患者家属阻扰,乃测血
压,为
170
/
110
,脉搏 慢而有力。患者表情淡漠,应答半句又睡着了。护士立
即减慢输液速度,
将情况报告医生,并做好必要准备。
腰椎穿刺抽出血性脑脊液,
证实脑出血诊断。第
3
天症 状更加明显,左侧上下肢不会动,口角歪向右侧,左
眼睑不能闭,仲舌舌尖偏左,左半身痛温觉丧失,左 上、下肢本体感觉丧失。请
问神经系统损伤在什么地方
?
并作解释。
【病例
17
】患者,男性,
36
岁,头部外伤,入院时神志清醒。第
1
、
2
天下床活
动,
第
3
天早晨护十推理床铺时 发现枕头和床单皱乱,
患者却很安静地睡在那里。
问同室患者,
得知患者昨晚辗转不眠 ,
头痛小安。
护士向他问话,
发现迟迟不应,
闭眼而睡。
急忙检查患 者瞳孔,
发现左侧比右侧大近一倍且对光反应迟钝。
乃通
知负责医生。
1个多小时后医生才到,
检查角膜反射减弱,
患者已处于昏睡状态。
给重刺激右侧上 下肢仍能活动避让,
左侧上下肢活动减弱,
乃急送手术室。
手术
证实左侧硬膜 外血肿形成,
推左颢叶的海马旁回钩疝入小脑幕切迹,
形成了小脑
幕切迹疝。请解释瞳 孔症状和左侧肢体活动减弱的解剖学原因。
【病例
18
】患者, 女性,
24
岁,
18
岁时曾患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用大量
青霉 素治疗
6
周痊愈。
8
天前,在工作中,忽然晕倒,神智不清约
1小时,当意
识恢复后,仍神智模糊,不能说话。检查发现:
(1)
右上肢痉挛性瘫 痪,随意运
动消失,无肌萎缩;
(2)
右眼裂以下面肌麻痹;
(3)
吐舌时舌尖伸向右侧,舌肌无
萎缩;
(4)
右下肢和左上、下肢无改变,无视、听觉和 躯体感觉障碍;
(5)
唇、舌
能够运动,但吐字不清,不能说出完整的句子,问话时只 能回答简单的几个字,
如“行”或“不行”
。试分析患者的病变部位,并解释出现上述症状的原 因。
【病例
19
】在急诊室,有一位左手重度烧伤的女性患者。 当她看到烧伤部位后,
才意识到烧伤。
神经病学检查发现在两上肢的大部分和胸部第
1
胸神经分布的皮
节有两侧分离性感觉丧失
(
触觉和位觉几乎正常,而痛温觉消 失或减弱
)
,在肩关
节周围的一方形巾区上下的所有感觉正常。试回答以下问题
: (1)
该患者损伤很可
能损伤什么结构?
(2)
患者的病情不幸进展到 一定时候,出现左前臂肌变弱和左
手内肌弛缓性萎缩性瘫痪,这些体征是由于损伤扩展至哪个结构?(3)
后来,患
者发生左眼球陷没,
左眼睑假性下垂和左侧瞳孔缩小。
左 手皮肤和指甲出现营养
不良性变化,这些发现表示脊髓空洞形成已累及什么结构?
(4)
该病例的损伤
部位可能局限于什么部位?
【病例
20
】一位患者下肢感觉丧失并有位置觉和振动觉损害。此外,患者患神
经根痛和感觉异常,< br>存在明显的共济失调和伴深趾反射减弱的行走困难,
下肢尤
为明显。该病变很可能的位置 在哪里?为什么?
【病例
21
】一患者出现左半身痛、温觉丧失
(
左面部除外
)
,右侧面部痛温觉丧失
而触觉正常。
由于腭 拉向左侧,
出现吞咽困难和发音障碍,
右侧咽壁的咽反射消
失,还有右侧声带麻痹而引 起的声音嘶哑。试回答以下问题
: (1)
因腭偏向左侧出
现的吞咽困难和发音障碍,
右侧声带内收出现的声音嘶哑,
这综合症状是由于病
变累及哪条脑神经?
(2 )
该患者左半身痛温觉丧失,最好的解释为病变涉及哪条
传导束?
(3)
右侧 面部触觉正常,最好的解释是触觉纤维经过不同的径路。这些
触觉纤维联系脑干的什么核团?
( 4)
在该患者中,脑的损害肯定位于什么部位?
【病例
22】一位老年患者出现左眼肌瘫痪、外斜视、眼睑下垂和瞳孔散大。此
外有咀嚼肌、舌和右上半面部肌 减弱的假性延髓病瘫痪和右下半面部肌肉瘫痪,
还存在右半身瘫痪。试回答以下问题
: (1)
该患者左眼睑下垂是由于病变累及了什
么结构?
(2)
该患 者左眼瞳孔散大是由于病变累及了什么神经纤维?
(3)
由于面
神经核上、
下 两半的神经分布形式不同,
产生下半面部完全性瘫痪和上半面部假
性延髓病瘫痪。皮质延髓束在 面神经核确切的分布形式是什么?
(4)
患者出现左
眼交叉性动眼神经麻痹,并有咀嚼 肌、舌、上半部面肌减弱的假性延髓瘫痪,右
侧下半部面肌完全性瘫痪和右半身交叉性瘫痪。
指 出该病变位于脑的部位
,
为什
么?
【病例
23
】
患者
,
男,
60
岁,主诉近
4
年两下肢锐痛。最近疼痛发作频繁,有
时很重,需要服止痛片。近
1
年来行走困难。医生检查时发现:患者步态不稳,
两足过度叉开站立;
Rombe rg
征阳性
(
令患者闭眼两脚靠拢直立时,患者左右摇
摆,几乎跌倒,这是因 为失去下肢本体感觉
)
。两瞳孔大小不一,无瞳孔对光反
射,但视近物时
(< br>调视反射
)
瞳孔收缩
(
这是典型的
Argyll-Rober tson
瞳孔,出现于
梅毒性脊髓病患者
)
。无其它脑神经症状。肌力正常, 两下肢髌腱和跟腱反射消
失。
两下肢位置觉和振动觉消失。
两上肢稍有缺陷。
试分析患者的病变很可能的
位置在哪里?为什么?
【病例
24
】男 孩,
5
岁,早晨起床后呕吐,站立不稳,走路时常向后跌倒。检查
时发现:患儿站立时 两脚叉开,眼底镜检查发现两眼严重视神经盘
(
乳头
)
水肿,
表明颅 压过高。可能有颅内肿物存在。上、下肢肌张力有些下降,无眼球震颤和
感觉缺陷。患儿行走时,未发现 向侧方倾跌。试分析患者的病变位置
,
为什么?
【病例
25
】女孩,
13
岁,出生时正常,婴儿期未患过严重疾病,几岁时生长发
育 正常。近来身高、体重均较同龄者低。智力发育正常。
8
岁时发生过顽固性多
尿,伴有 烦渴。当时给予垂体后叶加压素
(vasopressin)
治疗,有显著疗效。检查
时发现:身高、体重都比同龄者低下,营养不良,无色素沉着和皮下肿物。外生
殖器婴儿型。视神经盘< br>(
乳头
)
稍微苍白,完全双颞侧偏盲。颅侧位
X
线像表示蝶< br>鞍增大,鞍背有侵蚀。试分析患者的病变位置
,
为什么?
【病例26
】患者
,
男,
68
岁,右手震颤已有半年。睡熟时震颤即消 失,最近逐渐
加重。自觉四肢肌有时不灵活。检查时发现患者谈话时很少笑,很少眨眼,发音
低 而无力。行走时步态姿势还正常,只是右上肢肘关节屈曲。坐下时,右手交替
收缩和放松,安静时加重。 以右手拿住病历,震颤暂时停止,但将病历放在桌上
后,震颤又重新出现。患者右肘、腕关节在被动运动 时肌张力增强。浅、深感觉
无异常,反射正常。试分析患者的病变位置
,
为什么?
【病例
1
】从患者左下肢有明显运动障碍、肌张力减退、腱反射消失 、肌萎缩等
瘫痪特点看,说明不是中枢性
(
痉挛性
)
瘫痪而是周围性 瘫痪,即为下神经元损伤
的弛缓性瘫痪。又因无感觉障碍,说明不是周围神经受损
(
周 围神经损伤一般兼
有运动和感觉障碍
)
,故病变在脊髓前角
(
左侧< br>) (
图
1)
。从瘫痪累及左侧整个下肢
看,
肌萎缩重在足、
小腿和大腿后面,
脊髓受损伤的主要节段在腰骶膨大的下段
(L1~S4)
。
根据患者起病急,
有高热等急性炎症的症状,
诊断为急性脊髓前角灰质
炎(
小儿麻痹症
)
后遗症。
【病例
2】?本病临床诊断为脊髓空洞症,这是一种缓慢进行的脊髓变性疾病,
主要病变是髓内有空洞形成和 胶质增生。患者脊髓空洞自中央管向周围发展
(
图
2)
,向前破坏了在白质前 连合两侧痛、温觉的交叉纤维,出现双侧对称性痛、温
觉障碍。因未累及后索,触觉和深感觉仍然存在。 空洞扩大侵犯了前角时,造成
病变相应节段的肌肉弛缓性瘫痪和肌肉萎缩。
从痛、
温觉 缺失的皮肤节段和肌肉
萎缩看,病变主要在脊髓
C8
和
T1
节段。眼 睑下垂和瞳孔缩小是
Horner
征的主
要表现。表明
T1-2
的中 间外侧核受损。因脊髓
T1-2
侧角细胞发出的交感神经节
前纤维,
经颈交感 干上升至颈上神经节中继,
节后纤维支配瞳孔开大肌和提上睑
的平滑肌
(M
ü
ller
氏肌
)
等。
当
T1
侧角细胞受损伤时,< br>即出现上睑下垂和瞳孔缩小。
【病例
3
】临床诊断为脊髓 痨,这是一种慢性进展的脊髓实质梅毒,主要病变为
脊髓后索和后根发生变性和萎缩
(
图
3)
。患者脐平面以下双侧深感觉,两点辨别
觉和腱反射消失,
说明病变损 坏双侧脊髓后索,
且病变上界在
T10
节段。
触觉不
完全消失是触觉 还可通过脊髓丘脑前束向上传导的缘故。患者出现的行走困难,
步态不稳是由于肌关节感觉缺失所致的感 觉性共济失调,
它与小脑疾病的共济失
调不同是通过视觉帮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故< br>Romberg
征阳性。而小
脑性共济失调则闭眼和睁眼对直立稳定性都影响不大
(Romberg
征阴性
)
。
【病例
4】此患者主要的症状是左侧下半身痉挛性瘫痪、本体感觉及精细触觉障
碍,对侧下半身温、痛觉丧失 ,根据病史和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显然不是周围神
经损伤,而是利刃刺伤了脊髓的传导束
(图
4)
。初步可以确定是由中胸段脊髓左
侧半边横切性损伤所致,即所谓布朗-
塞夸
(Brown-Sequard)
综合征。伤区在第
4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09:4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110.html
-
上一篇:幼儿美术教育的 几个阶段
下一篇:岁婴幼儿标准能力表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