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标签
:
标题
]
篇一:描写人物性格的片段
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 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
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 膀。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
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 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
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来到篮 下,一个虎跳,转身投
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捉蝴蝶、
打篮球,
都是我们常见的活动,有的甚至是同学们亲自 参加过的。但写起来却不
具体。上述两段描写,由于作者观察仔细,把捉蝴蝶,打篮球的动作、神态写得 栩栩如生。
二、是要抓住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动作描写。
请看下列例段:
他
50
多岁了。 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他战战兢兢取下眼镜,用衣服的下摆随手擦了擦
镜片。
“嗯嗯……”他 刚要讲话,忽然想起了什么,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了找,又匆匆往
口袋里掏了掏,掏出了一盒火柴,这 才放心地又“嗯嗯”两声,站直身子,用特别响亮的声
音说:
“现在开始看老师做实验!
”
教室里打得乌烟瘴气。
毛老师气咻咻地站在门口,
他头上冒着热气,
鼻子尖上缀着几颗亮
晶晶的汗珠,眉毛怒气冲冲地向上挑着,嘴却向下咧着 。看见我们,他惊愕地眨了眨眼睛,
脸上的肌肉一下子僵住了,纹丝不动,就像电影中的“定格”
。我们几个也都像木头一样,
钉在那里了。
老人的双手很灵 巧。一个泥人在他手里诞生,只要几分钟。
看他又拿起一团泥,
先捏成圆
形,再用手轻 轻揉搓,使它变得柔软起来,光滑起来。接着,又在上面揉搓,渐渐分出了人
的头、身和腿。他左手托住 这个泥人,右手在头上面摆弄着,不一会儿,泥人戴上了一顶偏
偏的帽子。
上述三段都抓住了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动作。
例一 写的是一位高度近视的老教师。
通过
“用衣服的下摆擦镜片”
、
“手忙脚乱地 在盘子里
找”
、
“匆匆地往口袋里掏”
等动作的描写,
写出了一个高 度近视、
动作不利索且有点
“糊涂”
的老教师的特点;
例二,
主要抓 住性格暴躁的人生气时,
面部表情动作的特点来描写的。
如:
“气
咻咻地站在门口”
、
“头上冒着热气”
、
“眉毛怒气冲冲向上挑”
、
“嘴向下咧着”
、
“肌肉纹丝不
动”等,把生气时的面部表情写得生动而逼真 。例三则是抓住捏泥人的动作特点,
写出了一
位心灵手巧的老艺人形象。
三、是要准确而恰当地运用动词。
读读下列例段,看看各段中带点的词的作用。
说时迟,那时快 。那个摔倒在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左脚尖顶
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 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
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这短短的几句话中,用了“摔、撑、踮、爬、顶、弯、蹲、插、倾、飞等”
10
个动词,
把赛场上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姿式描写得准确而逼真。
她挤进大门,把担子撂下地;走上前去,将地上的草揽好,用膝头压着,俯下身,双手使劲勒紧草腰子,提起来,扔到院墙角落。
段中带点的这些动词用得 非常贴切。写出了一个能干、
利索、有力气,
干活熟练的农村姑
娘的形象。
她看见奶奶站起来,双手抓着锅盖向上揭。
吃力地揭了几次,才稍稍揭开 一条缝。一股浓
烟从灶口冲出来,差点熏着奶奶的脸。奶奶随便用袖子拂了拂布满皱纹的脸,又摇摇头, 自
言自语地说:
“老了,不中用啰!
”
这段 话描写的是一位老奶奶干家务活的动作。用“揭、冲、熏、拂、摇”等动词,准确而
恰当地写出了老人干 活动作的特点。
上述各例说明,
描写人物的动作必须选用准确、
恰当的
动词, 才能具体形象地写出人物的动态形象。
手舞足蹈
描写学习的好词佳句
(
1
)描写学习态度的词语
勤奋
刻苦
认真
专注
钻研
踏实
勤恳
虚心好学
发奋苦读
脚踏实地
不耻下问
精益求精
刨根问底
废寝忘食
手不释卷
如饥似渴
持之以
恒
一丝不苟
(
2
)专心学习的词语
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屏息凝视
目不转睛
专心致志
津津有味
掩卷沉思
神情专注
(
3
)描写学习的佳句
小飞坐在座位上,埋头只顾写呀 写呀,笔底下好像有源源不断的泉水涌流出来,用不到一
节课的时间,一篇作文竟全写好了。
晓鸿恰好面对窗户坐着,午后的阳光射到她的圆脸上,使她的两颊更加红润;她拿笔的手托着腮,
张大的眼眶里,
晶亮的眸子缓慢游动着,
丰满的下巴微微上翘——这是每 当她想出
更巧妙的方法来解决一道数学题时,为数学老师所熟悉、喜爱的神态。
< br>每当我做作业时,笔尖沙沙响,好像小鸟在对我唱歌,又好像在鼓励我:
“你要不怕困难,
勇攀高峰。
”
她站了起来,回答得那么准确,那么自然,那么流畅,似乎早有准备似的。
她抑扬顿挫地朗诵着,声调优美,娓娓动听,举座动容。
他这个调皮鬼,书念得太快了,劈劈啪啪,像是炒花生米一样。
娟娟用普 通话朗读课文,声音脆生生,很是好听,连阳光也听得入了迷,偷偷地从窗口钻
进了教室,落在她的书上 ,久久不愿离开。
我贪婪地读着书,如同一只饥饿的小羊闯进芳草嫩绿的草地。
她钻进浩如烟海的书籍里,如鱼儿进入了大海,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他勉 强打起精神,翻开书,开始就觉得一行行的字在上面活动起来,像要飞;后来觉得只
是模模糊糊的一片, 像一窝蚂蚁在纸上乱爬。
他又埋头写起作业来,屋里静悄悄的,只听到钢笔在纸上沙沙写字的声音。
同学们坐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像几十株花儿在静悄悄地承受着辛勤园丁的
浇灌。
琅琅的读书声从各个教室飞出来,像动人的童声大合唱,音符满天。
描写劳动的好词好句
(
1
)劳动动作的词语
整理
收拾
晾晒
缝补
清洗
擦抹
揉搓
翻炒
洗涤
浇灌
大显身手
洗洗涮涮
挑挑拣拣
干净利落
手脚灵巧
心灵手巧
笨手笨脚
手忙脚乱
手足无措
手脚笨拙
(
2
)描写劳动心情、感受的词语
辛苦
劳累
辛劳
轻松
费劲
吃力
欣慰
欣喜
得意
喜出望外
心花怒放
兴致勃勃
心满意足
精疲力竭
(
3
)描写劳动成果的词语
大功告成
香气扑鼻
美味佳肴
窗明几净
一尘不染
井井有条
整整齐齐
干干净净
洁净明亮
有条不紊
(
4
)描写劳动的佳句
她把一叠馄饨皮儿都拿在左手心 里,右手用筷子头挑一点馅儿,往皮儿里一裹,然后左一
捏,右一捏,一只馄饨在我手中“诞生”了。< br>
我拿起面皮,用筷子夹起馅,小心地放在面皮上,两手使劲一捏。只觉得粘乎乎的, 仔细
一看,
“哎呀!
”我不禁喊出声来——原来是我用力过猛,挤破了面皮儿,馅冒出 来了。我赶
紧“急救”
,又从另一边冒出来了。我急忙又用另一块面皮儿裹住那一边,才算堵住 了“漏
洞”
。我终于用三块面皮包了一个饺子。
她在脏衣服上打 上肥皂,就“哼哧哼哧”地搓起来,一个个小肥皂泡儿从衣服上冒出来,
一会儿就变成了一大堆白沫子。
她往窗玻璃上呵一口气,再用指甲蹭一蹭,一连串动作干净利落。
我先在锅里倒入少量的油,等油冒烟的时候,我赶紧把鸡蛋倒入锅中,只听见“嚓”地一声,鸡蛋在油锅里迅速泛起,它地边缘多像小姑娘裙子上的花边。
我把拖把在 水池里涮了又涮,再拧干,然后弯下腰,前腿弓起,后退绷着,
“哼哧哼哧”拖
起地来。
轻飘飘的一根针,在我手里好像很重很重似的,每缝一针都让我费很大的劲儿,刚缝了几
针就累得我开始冒汗了。
轮到我们钉了。我迫不及待地把线浸了唾沫,捻 了捻。可是我一捻,把那几个小毛头捻得
又细又长,穿针得时候,穿来穿去就是穿不进去。我只好把毛头 拽下来才穿进去。接着,我
在线得末端打上结,由于线上有唾沫,打结得时候,老是粘住手指,好不容易 才把结打好。
描写人物的好词佳句
(
1
)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
虎头虎脑
眉清目秀
面红耳赤
白净柔嫩
满面红光
满头银发
目光炯炯
双目如潭
火眼金睛
浓眉大眼
慈眉善目
气宇轩昂
高大魁梧
英姿飒爽
衣着得体
(
2
)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
眉开眼笑
破涕为笑
捧腹大笑
笑逐颜开
满面春风
洋洋得意
和颜悦色
悠然自得
容光焕发
神采飞扬
气势汹汹
神情沮丧
愁眉苦脸
没精打采
泪流满面
(
3
)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
心花怒放
满心欢喜
归心似箭
心旷神怡
心潮起伏
心悦诚服
心事重重
忧心忡忡
心如刀绞
悲痛欲绝
怒火中烧
心惊胆战
心慌意乱
心急如焚
心灰意冷
(
4
)描写人物的句子
她的脸上有一双带着稚气的、< br>被长长的睫毛装饰起来的美丽的眼睛,
就像两颗水晶葡萄。
这
孩子黑虎头似的脸上,生着一对铜铃一般的大眼睛,十分精神。
他的眉毛时而紧紧地皱起,眉宇间形成一个问号;
时而愉快地舒展,像个感叹号。
他那红
嘟嘟地脸蛋闪着光亮,像九月里熟透地苹果一样。
他地耳朵白里透红,耳轮分明,外圈和里圈很匀称,像是一件雕刻出来地艺术品。
她那张小嘴巴蕴藏着丰富的表情:高兴时,撇撇嘴,扮个鬼脸;生气时,撅起的小嘴能挂
住一把 小油壶。
从这张嘴巴说出的话,有时能让人气得火冒三丈,
抽泣不止,有时却让人忍
俊 不禁,大笑不已。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1 13:0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013.html
-
上一篇:三豆饮或四豆汤
下一篇:绿色疗法汇总--非常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