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识别高危胸痛
一、分类:前提排除胸部外伤的基础上:
< br>1.
高危心源性疼痛:急性冠脉综合征(
UAP
即不稳定性心绞痛、
A MI
即急性心肌梗死
)
、急性
心包炎;
2.
高危非心源性疼痛: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张力性气胸、胸膜炎
3.
低危非心源性疼痛:按照部位分:
颈部:颈椎病;
胸部:非化脓性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炎、带状疱疹、食道炎等;
腹部:膈下脓肿,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
4.
低危心源性疼痛:心脏神经管能症:
二、急诊常见疾病的胸痛特点
1
、带状疱疹:
呈多数小水疱群,沿神经分布,不越过中线,有明显的痛感。
2
、急性心包炎:
分为纤维蛋白性心包炎与渗出性心包炎:心包渗出液约< br>50ml~1L(
正常<
25ml)
纤维蛋白性心包炎:急性期纤维蛋白渗出 ,伴炎性细胞和少量内皮细胞渗出,无明显液体渗
出,俗称
“干性心包炎”
。
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的表现:
①
胸痛,锐痛,亦呈压榨样,位于
心前区,与呼吸、体位有关;
②
发热;
③
典型体征:心包摩擦音。④
X
线检查
对纤维蛋
白性心包炎 诊断价值不大,
对渗出性心包炎有一定价值;
⑤
EKG
:干性心包炎时,各导联
(avR
除外
)
,
ST
段抬高,数日后回至等电位线上,
T
波平坦或倒置。心包有渗液时,
QRS
波群呈
低电压。
渗出性心包炎:呼吸困难是心包积液时最突出的症状 ,尿毒症性心包炎则应加强透析疗法或
腹膜透析改善尿毒症,同时可服用消炎痛
25
-
50mg
,每日
2
-
3
次,放射损伤性心包炎可给
予强的松
10mg
口服,每日
3
-
4
次,停药前应逐渐减量 ,以防复发。必须排除原发病如结核
等。
3
、心绞痛
疼 痛部位在胸骨上、中段,少数在心前区或剑突下,放射于左胸、左背、左肩、左上臂前内
侧直达无名指及 小指;亦可放射到颈、咽、下颌及乳突。疼痛性质为紧缩压榨感,闷胀窒息
感、刺痛、锐痛、灼痛甚至刀 割样疼痛,偶有濒死样恐惊,迫使患者立刻停止活动。疼痛持
续时间约
1
—
5
分钟,
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
1
–
3
分钟内可缓解症状。< br>疼痛常因用力、
劳累、
饱食、情绪激动而诱发。发作时心电图检查可见
S
–
T
段压低和
T
波改变。心肌酶学无改变
4
、急性心肌梗死
胸痛的性质和部位与心绞痛相似,但较剧烈而持久,持续 时间达数小时至数日,休息或含服
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发热、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呼吸困难、 心律不齐、血压降低、
心力衰竭等。心电图和酶学检查有相应的特异性演变。血清标志物检测
( TNT
、
TNI
、心肌酶
谱
)
;心电图注重:急性心肌梗死 以病理可分为透壁性心肌梗死(
Q
波形心肌梗死)和非透壁
性心肌梗死(无
Q
波形心肌梗死)
,心内膜下(非透壁性)心肌梗死:无病理性
Q
波,有普遍性
ST
段显著压低,但
aVR
导联有
ST
段抬高。< br>
心肌三联(肌钙蛋白、肌红蛋白、
CK-MB
)
CK-MB
作为原心肌酶谱重要检测项目,因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一直以来被公认 为
是诊断
AMI
的“金标准”
,在心肌细胞大量(严峻)受损时,于
3
h~8 h
释放入血,
8 h~24
h
达高峰,
2 d~4 d
恢复正常。但由于它在骨骼肌损伤或其他原因造成血流灌注不足而升高,
特异性有一 定局限。
CTnI
是心肌特有的调节蛋白,对心肌损伤或坏死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只要有少量心
肌坏死,血中浓度就会明显升高。
CTnI
具有很宽的时间窗,特异性良好,不受骨骼 肌损伤、
剧烈运动、肾病等影响[
7
]
,是临床早期诊断的理想特异性指标[
8
]
。近几年来,海内外很
多专家认为
CTnI
是心肌损伤 的确诊标志物[
9
]
。本实验
24 h
时,敏感、特异性达
100%5 d
时,仍保持高敏感性。因此对于不能及时就诊、 未得到明确诊断的患者来说,
CTnI
是最佳指
标。对心肌损伤的诊断在诸多诊断急性 心肌梗死
(AMI)
的临床生化指标中,
CK-MB
曾一度被认
为是 诊断
AMI
的“金标准”
,已广泛应用多年
.
随着对心肌肌钙蛋白< br>(cTn)
深入研究,无论是
对心肌的特异性还是诊断敏感性,
CK-MB的地位都受到了严重挑战
.cTn
被认为是目前最好的
确定标志物,正逐步取代< br>CK-MB
成为
AMI
的诊断“金标准”
.
5
、急性胸膜炎
多由感染所致,其中以结核性最为常见。在胸膜炎的早期为 干性
(
纤维蛋白性
)
胸膜炎。
临床特点为:胸部出现尖 锐刺痛或撕裂痛,疼痛多位于患侧胸廓的腋前线及腋中线四周,深
呼吸或咳嗽时加剧。可伴有咳嗽、呼吸 浅快。体征有患侧呼吸运动受限、胸膜摩擦感和胸膜
摩擦音。
当出现渗出性胸膜炎时 ,胸痛不如干性时烈,疼痛随渗出液的增加而逐渐不明显,代之以胸
腔积液体征。
膈 胸膜炎可引起下胸疼痛,常向肩部、心前区或腹部放射,可伴有腹壁紧张及压痛而被误诊
为腹部疾患。< br>
6
、主动脉夹层血肿
本病多见于
40
岁以上的男性,多有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史。
突发性撕裂样或刀割样胸痛,向胸前及背部放射,随夹层血肿波及范围可延至腹部、下肢、
臂及颈部,极 为剧烈,疼痛的高峰一般较急性心梗的高峰早。止痛药常无效。
虽有休克征象,但血压仍较高 ,即使血压一度下降但在
24
—
48
小时内又复上升至很高。
可伴有其他系统的表现:有关脏器供血不足、夹层形成的压迫症状、夹层血肿向外膜破裂穿
孔三大症 群
q
头臂或锁骨下动脉-上肢血压差异(健康人双侧肱动脉血压可不相等,二者之差 可达
10
~
20mmHg
,一般以右上肢肱动脉血压为准。
q
冠脉-急性心梗
q
肠系膜上动脉-腹痛、腹泻肠坏死、消化道出血
q
肾动脉-高血压、血尿、晚期肾衰
q
椎动脉-对侧偏瘫、同侧失明
q
颈动脉或无名动脉-偏瘫、昏迷头晕
q
支气管受压-咳嗽、哮喘、呼吸困难
q
食道迷走神经受压-吞咽困难
q
破入心包-心包积血、心包填塞、猝死
q
破入胸腔-胸腔积血、左侧多见
q
破入食道-呕血
诊断手段:
X
线见上纵隔或主动脉影增宽。
UCG
CT
、核磁(
MRI)
主动脉造影
诊断的正确率95%
7
、肺栓塞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1 12:4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3989.html
-
上一篇:体育课中常见生理反应及解决方法
下一篇:瘫痪的定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