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季五行养生知识
正确认识健康是什么?身体强壮无疾病、心情舒畅不抑 郁,能与
家庭、社会融洽相处。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十条标准:
1
、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应付日常生活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可以从事你渴望的一切工作。
2
、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严于利己、宽以待人。
3
、
反应能力强,能够较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4
、
对于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抵抗能力。
5
、
体重标准,身体匀称,站立时身体各部分协调。
6
、
眼睛明亮、反应敏捷无炎症。
7
、
头发有光泽,无头皮屑或较少。
8
、
牙齿清洁、无龃齿、无疼痛,牙龈正常无出血现象。
9
、
肌肉清洁、皮肤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
10
、
善于休息、睡眠好。
一、
认识什么是亚健康
人的身体状态一般分别处于三种状态当中,
即
:
健康状态、
亚健康
状 态和疾病状态。现在大多数人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
是各种疾病没有明显的症状,这就是我 们所说的疾病潜伏期,最容易
被我们忽视,如果这时注重养生保健就可以向健康转化,反之,就容
易导致疾病,就会失去最佳预防调理时期。
二、
树立健康新概念
健康是个“
1
”
,房子、车子、孩子、老 婆、幸福、快乐都是“
0
”
。
这个“
1
”在,
“
0
”越多,人生活的越有价值,但
“
1
”不在 了,后
面一切都与你无关了,
健康是幸福的前提,
早在
2300
年前 古人就提到
了:
“治已病、不治未病”
,
“三分治疗七分养”
,防胜 于治,建立健全
自己的健康储蓄观念。
新观念下我们要做到正确的健康理念
+
合理的饮食结构
+
适量的
运动锻炼
+
良好的心理状态+
功能性食品
+
康复理疗
+
储蓄自己的健康
=
健康人生。不生病、少生病、健健康康每一天!幸幸福福过一生!关
注健康从现在开始、关爱生命从现在 做起,为自己的健康、快乐生命
加油,为我们能真正领会到健康就是财富而骄傲,携起手来,共同步入健康大家园。
三、中医养生文化在亚健康调治中的作用
1
、中医认为人体以阴阳为代表的胀腑,精、气、血、津液的充盈
和功能协调是最佳状态,一言以蔽之:< br>“阴平阳秘”
,即完全健康。一
旦阴阳之间这种平衡状态出现偏离,可以概括为阴虚、阳 虚、气虚、
痰湿等诸症,人体就会出现各种趋向病理的亚健康状态。
2
、中 医治病利用药物“温、热、寒、凉”之气,
“升、降、沉、
浮”之性,可单未,也可复方,逆其 病势,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
则补之,实则泻之”
,以调平衡。如症见神疲乏力, 少气懒言,精神萎
靡之气虚证,可补气以调虚。对于声高气急,烦躁易怒,舌红苔黄燥
的郁热证 ,可泻实以调情志。
3
、
中医养生文化可指导保健品及饮食调节,
市售保健品标注功能
繁多,都声明无毒副作用,但其性能多有寒热之异,偏补者居多,偏
泻者亦不乏。在使用保健品时,要全面了解它的功效特点,根据体质
的寒热虚实选用 。饮食要营养全面合理,既要重视五味对人体的促进
作用,
又要防止五味太过又要损伤五脏。< br>《素问藏气法时论》
中所说
“五
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蓄为益,五菜为充,气味 合而服之,以补益精
气”
,当是对合理饮食的极好指导。
4
、中医 几千年的养生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出多种方法:
运动、气功、导引吐纳、情胜疗法等。平衡观要 求大家在方法选择上
注意劳逸结合,平衡适度。例如喜可让人情志愉悦,血脉通利,但过
喜则< br>“气缓”
。
适量运动可促进血行,
疏通经络,
改善体质,
增强 机能,
但过劳则伤津耗气。总之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
有常,不妄作劳”以 适合个体为度,以“阴阳平和”为法。
四、阴阳平衡才是真正的健康
中华 民族的先人们,在历经数千年地实践当中,总结出了无数的
防病、治病的理论和方法,其核心理念就是“ 阴阳平衡就是健康”
《黄帝内经论》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
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
属阳性的都具有活动的、外在 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
能的、机能亢进的特点;属阴的则是沉静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 br>的、晦暗的、物质的、技能衰减的特点。
阴阳具有以下三方面内容:阴阳的相互对立; 阴阳失调就要导致
疾病的发生。阴阳相互依存;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无所谓寒。阴
阳的消长 转化;阴阳始终处于变化运动之中,如果不能保持平衡就会
出现阴盛阳衰,或阳盛阴衰。
认识自然中的阴阳,一年之内春夏为阳、秋冬为阴;一 日之内白
天为阳、晚上为阴;认识人体内的“阴”与“阳”
,血属阴主静、血能
载气、 养气、所以血为气之母。气属阳主动、气能生血、行血、摄血、
所以气为血之帅。在人体体表外为阳,内 脏在里为阴;在内脏之中位
置高的心、肺为阳,位置低的肝、脾、肾为阴;俯的功能通达、运动
为阳,脏的功能收藏、沉静为阴。阴阳还可以概括人的生理功能。人
体的物质基础(血肉筋骨)属阴,而 生理功能活动(心、肺)属阳,
两者相互依存,协调运作。人体阴阳平衡就会气血充足、精力充沛、五脏安康。如果失衡就会得病,就会早衰,甚至死亡,所以说万病皆
因阴阳失衡而致。
五、春季养生法则
春季
“养生”
,
就是像春天一样,借助大自然的生机,
去激发人体
的活力,让生命的能量活跃于五脏六腑,让阳气尽快从冬天 的藏伏状
态中生发出来。肝对应木,其主要功能是运输、生发、疏泄,顺应春
季草木欣欣向荣、 萌芽生发的特性,因此,肝最忌郁滞。木生火,草
木是火焰的燃料,所以,肝如同人体能源之火的燃料。 木与春天相呼
应,肝就是人体的春天,春季就尤其要注意养肝。
六、夏季养生法则
夏季养生法则:夏季“长”
,在盛夏防署邪;在长夏防温 邪;同时
又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从而伤害了体内的
阳气。火与夏天相 呼应,心火上炎,炎炎夏日也对应着人体的夏季,
这时要多关照“心”
。
夏季养生如何养“心”?五脏之中“心”主要功能是 藏神,主血
脉,心,对应火、心病的表现是厥症、厥症就是四肢厥逆症、心负责
血液的运行。这 是因为心是人体的动力来源,心脏有泵血的功能,是
血液循环系统的动力枢纽。心阳有温煦之功,心脏一 停止跳动,生命
便终止,人体便冰冷了。
中医认为,所谓心病的问题,跟肺经、胃经 、脾经、心经肾经等
都有关。中医认为,上午九点多发作的心脏病,是由脾胃的问题造成
的,而 下午两三点发作的,应是由小肠经的问题,因为心与小肠相表
里。有的人中午吃过午饭后,脸通红、胸闷 ,这实际上是心脏疾病的
一种前兆。如果是下午三点到五点发病,应是膀胱经的问题,那是阳
气 大虚的现象。如果是下午五点到七点发作,应该和肾经有关了。
心的情志是喜。喜亦有正邪之 分,正的就是输布四方,此时血脉
特别充足;如果经脉不通畅,一个人老憋着,是不喜。反过来,如果< br>他老喜,血脉就会出现问题。邪的“喜”就是过度外散,会伤心神。
“心音为笑”
。笑分 正常的和非正常的两种,如果一个人心气特别足,
笑就代表他的心气的运行没有窒碍;但如果总是笑,没 事就坐在那呵
呵乐,那是心气将散之象,大家可以通过声音判断出人的很多疾病。
心阳虚会有以 下症状:平日极易心慌气短,不耐劳累,头昏乏力,前
胸自汗,面色灰暗,舌淡苔白,脉弱无力。
心虚的主要症状有:
失眠多梦,
心慌心跳,
心烦口干,
面色红赤 ,
舌红苔少,脉细数。
七、秋季养生法则
中医讲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秋季养生不能离开
“收”
这一原则。
也 就是说,
秋天养生一定要把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
夏秋之交,
昼夜温差大,气温忽高忽低,
往往是疾病多发的
“多事之秋”
。
针对这
一时期 的气候特点,饮食起居既要防暑,又要御寒、防燥,因此秋季
主要养护好“肺”
。
< br>秋季养生如何养
“肺”
。
五脏之中
“肺”
主气,
司呼 吸,
通调水道,
肺的功能是通过肺气的宣发肃降来完成的,如果肺宣发肃降的功能出
现 了故障,就会引起通调作用受阻,所以,一些哮喘、小便不利等病
症都要从“肺”找病根。
< br>肺,对应金,金性清肃、收敛,肺本身也具清肃之性,以肃降为
顺。肺主皮毛,即全身肌肤,人的 皮肤毛孔的吸收排汗也起着散热、
吸热、传热的功能,以来调节体温。金与秋天相呼应,因此秋季应该< br>注意养肺。
肺和大肠相表里,人要大便时,一定是靠肺气把大便排出来的。
人 们皮肤的一些症状也是和大肠有关,有些问题中医可能不直接针灸
扎肺经,而直接取大肠经,泄大肠经的 火就可以解决问题。
“肺音为哭”
。肺气足,哭的声音特别响亮。
《黄帝内 经》曾经专
门探讨过哭的问题,
认为从一个人的哭声里,
能听出很多东西,
比 如,
一个人哭时要是流眼泪了,就说明他动了肝气,因为肝主木;如果哭
得满头大汗,
说明他动了心气,
因为汗为心液;
如果哭的时候流鼻涕,
说明这个人动了肺气。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1 09:3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3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