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小儿哮喘诊治指南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1 06:54

-

2021年3月1日发(作者:消耗性疾病)


















































/

小儿哮喘诊治指南


疾病简介:



支气管哮喘
(bronchial
asthma)
,哮喘是一种 表现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
呼吸困难,
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可逆性、
梗阻性呼吸道 疾病,
哮喘是一种严重
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常见

慢性呼吸道疾病,其发病率 高,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
慢性病程,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学习、生活及活动,影响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不少儿童哮喘患者由于治疗不及

时或治疗不当最终发展为成人哮喘而迁延不
愈,肺功能受损,部分患者甚至完全丧失体力活动能力,严重哮喘发作,若未得
到及时有效治疗,可以致 命,有关哮喘的

定义、病因学、发病机制,免疫学、
病理生理学及诊断和治疗原则等 ,
儿童与成人基本上相似,
但儿童和成人哮喘在
某些方面仍然存在着差异。哮喘儿童正 处于智

能、身体,心理及免疫系统等不
断生长发育过程,
尤其在免疫学和病 理生理学等方面,
儿童哮喘有其特殊的方面。



小儿哮喘病因



(

)
发病原因



世界各地哮喘的发 病率在
0.1%

32%
之间,
差异接近
300
倍 ,
其原因可能与遗
传基因,年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种族,工业化,城市化,室内装修, 生
活水平,饮食习惯等有关。



诱因



诱发支气管哮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常见因素包括如下:



1
,过敏原:过敏物质大致分为三类:



①引起感染 的病原体及其毒素,小儿哮喘发作常和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
婴幼儿哮喘中
95%
以上 是由于呼吸道感染所致,主要病原体是呼吸道病毒,如合
胞病毒
(RSV)
,腺病毒 ,流感,副流感病毒等,现已证明合胞病毒感染可因发生
特异性
IgE
介导Ⅰ型变态反 应而发生喘息,
其它如鼻窦炎,
扁桃体炎,
龋齿等局
部感

染也可能是诱发因素,



②吸入物:
通常自呼吸道吸入 ,
国内应用皮肤试验显示,
引起哮喘最主要过
敏原为尘螨,屋尘,霉菌,多价花粉(
蒿属,

豚草
)
,羽毛等,亦有报告接触蚕
发哮喘,
特别是螨作为吸入性变应原,
在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占有一定重要
地位,儿童期对 螨的过敏比成人为多,春秋季是螨

生存地最短短适宜季节,因
此尘螨性哮喘好发于春 秋季,
且夜间发病者多见,
此外,
吸入变应原所致哮喘发
作往往与季节,地区 和居住环境有关,一旦停止接触,症

状即可减轻或消失,



③食物:主要为异性蛋白质,如牛奶,鸡蛋,鱼虾,香料等,食物过敏以婴

1


















































/

儿期为常见,
4

5
岁以后逐渐减少。



2
,非特异性刺激物质:如灰尘,烟
(
包括香烟及蚊香
)
,气味
(
工业刺激性
气体,烹调时油气味及油膝味
)
等, 这些物质均为非抗原性物质,可刺激支气管
粘膜

感觉神经末梢及迷走神经,引起反射 性咳嗽和支气管痉挛,长期持续可导
致气道高反应性,
有时吸入冷空气也可诱发支气管痉挛,< br>有学者认为空气污染日
趋严重,也

可能是支气管哮喘患病率增加重要原因之一。



3
,气 候:儿童患者对气候变化很敏感,如气温突然变冷或气压降低,常可
激发哮喘发作,因此,一般春秋两季 儿童发病明显增加。



4
,精神因素:儿童哮喘中精神因素引起 哮喘发作虽不如成人为明显,但哮
喘儿童也常受情绪影响,
如大哭大笑或激怒恐惧后可引起哮喘 发作,
有学者证明
在情绪激动或其它心理活动障碍时常伴有迷走神经兴奋。



5
,遗传因素:哮喘具有遗传性,患儿家庭及个人过敏史,如哮喘,婴儿湿
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的患病率较一般群体为高。



6
,运 动:国外报道约
90%
哮喘患儿,运动常可激发哮喘,又称运动性哮喘
(exerci seinduced asthma,EIA)
,多见于较大儿童,剧烈持续
(5-10
分钟以上
)
的奔跑以后最易诱发哮喘,其发生机理是百免疫性的。



7
,药物:药物引起的哮喘也较常见,主要有两类药物,一类是阿斯匹林及
类似的解热镇痛药,
可造成所谓内源性哮喘,
如同时伴有鼻窦炎及鼻息肉,
则称为阿斯

匹林三联症,其它类似药物有消炎痛,甲灭酸等,引起哮喘的机理可能
为 阿斯匹林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导致
cAMP
含量减少,释放化学介质引起哮喘,
这类哮 喘常

随年龄增长而减少,青春期后发病见少,另一类药物为作用于心脏
的药物,如心得安,
心得平等可阻断
β
受体而引起哮喘,
此外很多喷雾吸入剂亦< br>可因刺激咽喉反射

性引起支气管痉挛,如色甘酸钠,痰易净等,其它如碘油造
影,磺胺药过敏也常可诱发哮喘发作。



(

)
发病机制



支气管哮喘是一多 种因素引起的复杂疾病,
发病机理至今不明,
目前公认的
机理有以下三方面。



1
,Ⅰ型变态反应和
IgE
合成调控紊乱

抗原
(
变应原
)
初次进入人体后,作
用于
B
淋巴细胞,使之成为浆细胞而产生
IgE

IgE
吸附于肥大细胞或嗜碱粒 细
胞上,其
Fc
段与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

结合,使
I gE
牢固吸附于细胞膜上,
致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在相应抗原再次进入致敏机体时,
即吸附在肥大细胞及
嗜碱细胞膜上与
IgE
结合,
导致细胞膜脱颗< br>
粒,
释放一系列化学介质包括组胺,
慢反应物质,
缓激肽,
5-
羟色胺和前列腺素等,
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可导致毛细血
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平滑 肌痉挛和腺体分泌

亢进等生物效应作用,引起支气
管哮喘。


2


















































/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
IgE
的增高还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大量研究证

T
细胞不但有量的改变,还可能存在 功能缺陷,此外高
IgE
还可能与抑制性
T
细胞成熟延迟有关。



2
,气道炎症改变

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和支气管肺泡灌 洗技术
(BAL)
对哮喘动
物模型及哮喘病人进行活检,证明气道组织显示不同程度的 炎症变化。



3
,气道高反应性

气道高反 应即气道对各种特异或非特异刺激的反应性异
常增高,哮喘患儿即存在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高反应即刻反 应
(
Ⅰ型变态反应
)

及持续反应,目前认为,持

续气道高反应主要与气道炎症有关,而炎症时气道
高反应的机制主要与炎症介质有关,
研究发 现气道对组胺,
乙酰胆碱的反应性与
哮顺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是平行

的,这些又与神经调节紊乱,特别是植物神经
功能紊乱有关。



已知支气管平滑肌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并在大脑
-
下视丘
-< br>垂体的

调节下保持着动态平衡,正常人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取决于胆碱能受体的
兴奋状态,
而哮喘病儿则没,
其副交感神经张力增高,
α
肾上腺素能神经活动 增
强,
β
肾上腺

素能神经功能低下或被部分阻滞,由于这些异常, 哮喘患儿气道
反应性的亢进,是哮喘发作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哮喘的主要病理变化为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炎性细胞浸润,
上层基底膜增厚
及气道粘 膜水肿,上皮脱落混合细胞碎屑,粘液分泌增加,粘膜纤毛功能障碍,
进而引起支气管粘膜肥厚与支气管 内粘液栓塞,
以上病理变化的结果造成气道腔
狭窄,致使气道阻力增加,出现哮喘。



小儿哮喘的症状



起病
起病或急或缓,
婴幼儿发病前,
往往有
1

2
日的上呼 吸道感染,
与一
般支气管炎类似,年长儿起病比较急,且多在夜间,可能与夜间气候变化
;
室内
积存较多的变

应原如螨及屋尘等以及血内肾上腺素在夜间分泌减少 有关,发作
大多经几小时至一日后逐渐平复,
特别严重的病例,
起病一开始即呈危重型 哮喘,
或持续较长时间,

甚至数日,称哮喘持续状态。



发作时症状

患儿烦躁不安,出现呼吸困难,以呼气困难为著,往往不能平
卧,坐位时耸肩屈背,呈端坐样呼吸困难,有时喘鸣音可传至窒外,患儿面色苍
白,鼻翼扇动, 口唇,指甲紫绀,甚至冷汗淋淳,面容怕恐不安,往往显示危重
状态,应予积极处理。



发病初起仅有干咳,以后即表现为喘息症状,随支气管痉挛缓解,排出粘
稠白色痰液,
呼吸逐渐平复,
有的患儿咳嗽剧烈可致上腹部肌肉疼痛,
可伴或不伴有发

热,
胸部体征的吸气时出现胸凹陷等三凹征,
而呼气时因胸廓内 压增高,
在胸骨上凹及肋间隙反见凸出,
同时颈静脉显著怒张,
叩诊两肺呈鼓音,并有膈
肌下移,


浊音界缩小,
提示已发生肺气肿
(
但在儿童患独,
此种肺气肿体征在
病情缓解时多自行消失,故称肺充气征
)< br>,此时呼吸音减弱,全肺可闻喘鸣音及

3


















































/

干性罗音,严重

病例,尤其哮喘持续状态,两肺几乎吸不到呼吸音,并由于肺
动脉痉挛而致右心负荷增加,以及严重低氧血症导致心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也随引

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而异,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者,胸部
常 可闻干,
湿罗音,
并伴发热,
白细胞总数增多等现象,
如为吸入变应原引志者 ,
先多伴有鼻痒,流清涕,

打嚏,干咳,然后出现喘憋,对食物有高度敏感者,大都不发热,除发生哮喘症状外常有口唇及面部浮肿,呕吐,腹痛,腹泻及荨麻
疹等症状,多于进食 后数分钟出

现,如对食物敏感度较轻,则发生症状比较迟
缓,往往只有轻度哮喘或呼吸困难。



发作间歇期症状

此时虽无呼吸困难,表现如正常儿童,但仍可 自觉胸部不
适,
由于导致支气管易感性的病理因素依然存在,
在感染或接触外界变应原 时可
立即触发哮喘发作,但多数患儿症状可全部消失,肺部听不到哮鸣音。



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痰液一般是无色粘稠而透明的,有时呈泡沫状,伴有细
菌感染时 痰液可转黄,痰中可查到大量嗜酸粒细胞,有时可见到夏一科氏

(Chancot-Lyde n)
结晶,
后者是嗜
0
于低分子量的多肽,
多数患儿痰粘稠不易咯出 ,
量少,特症状缓解时,则于咯出多量粘稠而泡沫的痰后呼吸困难

明显改善,但
在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痰液大部分咽下。



慢性反复发作症状

哮喘本身为一慢性疾病,但有的患儿常年发作,或虽可
用 药物控制,
但缓解期甚短,
大多是由于急性发作控制不利或反复感染而发生的
结果,由 于长期支气管痉挛,

气道阻力增加而致肺气肿,体格检查可见胸部呈
桶状,前后径加 大,肺底下移,心脏相对浊音界缩小,有时虽无急性发作,但活
动后亦常感胸闷气急,肺部常可闻及
哮央音,或经常合并感染,痰多,由炎性
分泌物阻塞而发生肺不张,
大多见于右 肺中叶,
有的发展成支气管扩张,
大多见
于右肺中叶,有的发展成支气管扩张,偶见< br>
合并纵隔气肿或气胸,严重者有程
度不等的心肺功能损害,甚至发生肺源性心脏病,对 合并变态瓟生鼻炎的患儿,
亦可发展成慢性鼻窦炎,中耳炎,随着病程迁延,

氧代谢 障碍加重,这些患儿
常表现身材矮小,营养不良,驼背,往往呈类似件会面的状态。



小儿哮喘的检查



小儿哮喘的诊断一般不需特殊实验 室检查,
但需进一步判别属于外源性,

源性或混合性哮喘以及进一步了解其病因及发 病机理,并考核疗效,评估预后,
因此针对性地作一些实验室检查是必要的。



1
,嗜酸细胞计灵敏

大多数过敏性鼻炎及哮喘患儿血中嗜酸细胞 计数超过
300
×
106L(300/mm3)

痰液中也可发现有 嗜酸细胞增多和库斯曼氏螺旋体和夏科
氏结晶。



2
,血常规

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一般均正常,但应

β
受体兴奋剂后白细胞总数可以增加,若合并细菌感染,两者均增加。


4


















































/



3

胸部
X
线检查

缓解期大多正常,
在 发作期多数病儿可呈单纯过度充气或
伴有肺门血管阴影增加
;
有合并感染时,可出现肺 部浸润,以及发生其它并发症
时可有不同象,但胸部
X
线有助于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哮 喘。



4
,皮肤变应原检查

检查变应原目 的是了解哮喘病儿发病因素和选择特异
性脱敏疗法,
皮肤试验是用致敏原在皮肤上所作的诱发试 验,
一般在上臂伸侧进
行,
主要有三种方法:
①斑贴试

验 :
用于确定外源性接触性皮炎的致敏物
;
②划
痕试验:
主要用于检测 速发反应的致敏物,
于试验部位滴一滴测试剂,
然后进行
划痕,划痕深度以不出血为度 ,
20
分钟后观察反应,阳性反应表现为红晕及风
团,此法优点是安全,不引起剧烈 反应,但缺点是不如皮内试验灵敏
;
③皮内试
验:敏感性较高,操作简便,不需特殊设

备,是目前特异性试验最常用方法,
一般用以观察速发反应,也可观察延迟反应,皮 内试验注射变应原浸液的量为
0.01

0.02ml

一般浸液浓 度用
1

100(W/V)

但花粉类多用
1

1000

1

10000
浓度。



皮试的目的是为了明确引起哮喘的致敏原,
故皮试前
24

48
小时应停用拟交
感神经类,抗组织胺类,茶碱类,皮质类固醇类药物,以免干扰结果。< br>


5
,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对估计哮喘严 重程度及判断疗效有重要意义,
一般包括肺容量,肺通气量,弥散功能,流速
-
容量图 和呼吸力学测验,但均需
较精密的仪器,
也不能随时

监测,
哮喘患 儿常表现为肺总量
(TLC)
和功能残气量
(FRC)
增加,
而残气 量
(RV)

肺活量
(VC)
可正常或降低
;
更重 要的改变为呼吸流速
方面的变

化,表现为用力肺活量
(FVC)
, 一少用力呼气流速
(FEF25-75%)
和最大
呼气流速率
(PF)
变化。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推荐用微型

型流速仅来 测量最大呼气流速
(PEFR)
,以随
时监测哮喘患儿病情变化,
其方法是被 检者取立位,
右手持峰流速仪,
深吸一口
气立即将仪器咬口喘塞进口腔内,

口唇要含紧口器,不在漏气,用最大力量及
最快速度将气呼出,重复
3
4
次,选其最高值记录评价,检查时,患儿在吸气和
呼气间不能屏气,检查前应反复向患儿

演示,同时要测量身高,然后与本地区
正常儿童标准值比较,如低于正常,吸入支气 管扩张剂如舒喘灵气雾剂
2
揿,其
值能提高
15%

则有诊 断意义,
用峰流速仪

试验不但可诊断哮喘,
还可监测哮喘
患儿病情 ,
测定气道高反应性,
其最大特点是可随身携带,
便于家长和患儿自我
监测病 情,记录于哮喘日记,调正治疗方案,达

到较长时间控制哮喘发作的目
的,但在危重 型患儿,因全身情况衰竭,或气道通气量急骤减少,常不宜反复进
行测试。



6

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是测量哮喘病情的重要实验室检 查,
特别对合并低氧
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严重病例,
可用来指导治疗,
有学者 依据血气结果,
将哮喘
发作分为三度,①轻

度:
pH
正常 或稍高,
PaO2
正常,
PaCO2
稍低,提示哮喘处
于早期,有轻度过度通气,
支气管痉挛不严重,
口服或气雾吸入平喘药可使之缓

;
②中

度:
pH
值正常,
PaO2
偏低,
PaCO2
仍正常,则提示患者通气不足,支气
管痉挛较明显,病情转重,必要时可加用静脉 平喘药物,③重度:
pH
值降

低,
PaO2
明显降低,< br>PaCO2
升高,提示严重通气不足,支气管痉挛和严重阻塞,多发

5


















































/

生在哮喘持续状态,需积极治疗或给予监护抢救。



7
,其它实验室检查

包括吸入不同浓度的乙酰甲胆碱
(meth acholine)
或组
织胺,
对疑似哮喘而肺功能检查正常患儿可用运动试验,以及应用放射免疫吸附
试验,酶联免疫

吸附试验,组织胺释放试验,嗜碱性粒细 胞脱颗粒试验等体外
试验来检测过敏原,有报告正实哮喘患儿存在微量元素锌的缺乏。

更多小儿哮喘常识
:
/xexc/2013/0524/

小儿哮喘的分类喘治疗流程

对于小儿哮喘的治疗目前还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他治疗为辅的原则。

分型

治疗措施

治疗目的


1


无哮喘发作或表现为慢性过
敏性持续性咳嗽及
FEV
:在
80
%预< br>计值以上①

局部糖皮质激素②


无症状者,主要是预防发作。发作
胞膜稳定剂③

在运动、
接触变应原
时,其治疗目的为:①

控制症状;
或其他刺激物前吸入
β
2
肾上腺素


保持正常生活活动;③

避免夜
轻度哮喘

能受体激动剂



色甘酸钠气雾
间发作;④

减少
PEFR
的变化率;


1
揿。
哮喘发作时及
PEF
变异率


保持正常肺功能;⑥

减轻或消

20
%以上①

局部糖皮质激素,

除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口服或吸入氏肾上腺素能受体
激动

剂,


茶碱类药物④

细胞膜
稳定剂。


1

糖皮质激素①局部糖皮质激素


缓解症状;②

保持平日的最佳
②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
2

β
2

肺功能;③

减少
PEF
变异率变化;
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①

吸入治疗



保持正常活动;⑤

减少夜间发
中度哮喘



如有夜间发作,
可在睡前服用舒
作;⑥

减少使用
p2肾上腺素能受
喘灵缓释片——全特宁
4mg


3
)< br>

体激动剂的次数;⑦

减少急性发
甘酸钠气雾剂吸入(
4


口服茶碱
作;⑧

避免急诊处理。

类药物


5


细胞膜稳定剂



改善肺功能;②

接近正常活动

1


糖皮质激素①

局部糖皮质激
水平;


减少
PEF
变异率变化;






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

2


β
减少突然发作时口服糖皮质激素的
重度哮喘

2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①

吸入治
用量;⑤

减少夜间发作;⑥

减少




全特宁

4


茶碱缓释片


5


使用
p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的
细胞膜稳定剂

次数;⑦

减少急性发作;⑧

减少
住院或急诊次数。

原文地址:
/xexc/2013/0524/



6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1 06:5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3577.html

小儿哮喘诊治指南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