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范例参考
从心理学角度认识焦虑障碍
学文教育提示:
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 ,
任何复习考试的心态都很重要,
要对自己
有信心。
1
、焦虑的心理原因
焦虑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概念 ,精神分析对焦虑的研究也最为系统深入。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神经科刘云云
1.1
弗洛伊德的焦虑理论
弗洛伊德
.
西格蒙德
(Freud Sigmund
,
18 56
~
1939)
先后提出过两种焦虑理
论。他的早期理论认为,焦虑是由被 压抑的利比多(
Libido
)转化而来的,本我
是焦虑的根源。后来他在本我、自我 、超我人格三分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后期焦
虑理论。这时他认为焦虑的根源不在本我,而在自我,认为焦 虑是危险的信号,
是自我
(
ego
)
的功能。
与此相对应弗 洛伊德把焦虑也分为三种:
①
现实性焦虑;
②
神经症性焦虑;
③
道德性焦虑。
弗洛伊德的焦虑理论合理的一面表现在:
第一,
他认识到内外刺 激威胁自我
是焦虑产生的根本原因。第二,他已认识到焦虑的发生有认知的参与。
其不合理的一面表现在:
第一,
他始终认为焦虑是由本能过程决定的。第二,
他认为焦虑是由于机能组织受到威胁而产生的看法,
并没有揭示出焦虑产生的真正本质。
1.2
霍妮的焦虑理论
凯伦
.
霍妮(
Karen Horney
,
18 85
~
1952
)批判弗洛伊德的本能决定论,认
完美
Word
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为社会矛盾倾向是个体内心冲突的文化基础,也是个体产生焦虑的社会文化基
础。
霍妮的焦虑理论突破了弗洛伊德的本能决定论,
从社会文化当中探究焦虑 的
根源。当然,霍妮的焦虑理论也有缺点,主要表现在:第一,对于社会文化因素
对焦虑所起作 用的认识是不彻底的。
第二,
霍妮对焦虑的心理机制的认识有简单
化的倾向。
1.3
沙利文的焦虑理论
哈里
.
斯塔克
.
沙利文(
Haryy Stack Sul livan
,
1892
~
949
)从人际关系入
手,
阐述了产生焦虑的社会文化根源,
既克服了弗洛伊德的本能决定论,
又克服
了霍妮将 社会文化简单化的倾向。
沙利文认为焦虑的根源在于社会性刺激的威胁
作用,影响到一个人的自 尊、自信心时,就产生了焦虑。
沙利文对焦虑的认识确有其深刻的地方 ,
表现在:
第一,
他明确指出焦虑的
根源在于社会性刺激的威胁作用。
第二,
明确了自尊这一因素在焦虑发生过程中
的核心作用。
第三,
克服了霍 妮消解人际关系的丰富性,
弱化社会文化作用的倾
向。
但沙利文对焦虑发生过程的认识也有不足的地方,
主要表现在他忽视了认知
评价这一因素在焦 虑发生中的作用。
1.4
雅各布森的焦虑理论
罗曼
.
雅各布森(
Roman Jakobson,
1896
~
1982
)批判地继承了弗洛伊德的
本我、自我、 超我人格结构说,认为个体的自主性受到损害是焦虑的原因,外部
环境也是导致焦虑的因素。
从 她的焦虑理论之中可得到如下启示:
第一,
焦虑的
产生是由于自我不能采用自己喜爱的 行为方式。
第二,
外部环境也是导致焦虑产
完美
Word
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生的因素。
雅各布森理论的不足之处有:
仍然认为焦 虑是一种本能释放,
明显受
到弗洛伊德早期焦虑理论的影响;
第二,
对焦虑发 生机制的认识仍停留在弗洛伊
德心理玄学的阶段,没有什么新突破。
1.5
小结:焦虑源于对自尊的威胁
综上所述,< br>如果要对精神分析的焦虑理论进行概括的话,
可以概括成这样一
句话:
焦虑是由 于个体预料到内外刺激对其自尊产生威胁,
而又自感没有能力来
应付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而判断内外刺激是否威胁到自尊,
以及确定自己是否有
能力来应付则是由认知评价决定的。< br>
2
、焦虑障碍的病因(心理社会因素)
目前一般认为,焦虑障碍是由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生化因素)和心理社
会因素共 同作用的结果。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焦虑是对某些环境刺激的恐惧而形 成的一种条件反射。
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
焦虑源于内在的心理冲突,
是童年或少年期 被压抑在潜意
识中的冲突在成年后被激活,从而形成焦虑。
3
、焦虑障碍的心理治疗
经过长期的争论后,
现在已经认识到心理社会因素和生生物学在焦虑障碍的
发病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焦虑障碍 的心理治疗。
自
1980
年代以来,焦虑障碍的非药 物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很多心理疗
法,如支持性心理疗法、认知疗法、森田疗法等都可以用于治疗焦 虑障碍。
3.1
治疗关系
罗杰斯认为治疗关系对来访者人格的改变的影响远远大于治疗技术的作用,
而治疗者的主观态度 影响着治疗关系的质量。
1957
年罗杰斯提出了人格建设性
完美
Word
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改变的
6
项条件。
后来他的学生将其进一步 归纳为
3
条,
这
3
个条件都体现于治
疗者对来访者的态度。
3.1.1
共情(同感理解)
共情是治疗者体认来访者的内部世界的态度和能力。
“
设身处地,
感同身受”
。
治疗者对来访者的共情的态度和理解可以从两方面表示出来:
①
非语言行为
(身
体姿势、面部表情、语气语调、与来访者的目光接触);
②
言 语交流。
3.1.2
真诚一致
真诚:治疗者的真诚。要求治疗者在治疗关系得范围内,是一个表里一致、
真诚的人 。罗杰斯认为“真诚导致信任”。真诚和其他治疗条件一起,创造一种
安全、没有威胁的气氛,在这种的 气氛下,当事人得以无顾虑地进行自我探索。
3.1.3
无条件积极关注
由于治疗者对来访者采取了完全接受他的态度 ,
又由于治疗者对来访者能达
到共情和理解水平,
来访者把治疗者当作是一个能倾听和 接受他的思想和感受的
人,
他就会有一点点低于自己的内心交流,
把过去完全排除在意 识之外的经验或
体验重新整理出来。
而不论来访者所表述的事情的内容多么不可思议,
治疗者始
终对其表示关注与理解。
来访者会逐渐以同样的态度对待自己,
也就能更坦率 地
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3.2
支持性心理疗法
支持性心理疗法,
又叫健康教育,< br>是使用最广泛的心理疗法,
也是最容易使
用的心理疗法,
也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焦 虑障碍。
仔细倾听患者的叙述可以使患者
感到医生十分关心他们和认真注意他们的病情。
在治疗的早期,
医生就应该向病
人解释焦虑障碍是怎么回事,并且告诉病人可以采取一些什么 步骤去控制症状。
完美
Word
格式整理版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1 05:2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3447.html
-
上一篇:综合医院焦虑抑郁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
下一篇: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焦虑性失眠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