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
2012)
要点
神经内科教研室
张冲
焦虑、
抑郁是综合医院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绝大多数焦虑、
抑郁障碍患者,
曾以躯体不适症状在综合医院等医疗机构就诊。
临床各科医师由于缺乏诊断和治
疗心理障碍的培 训和经验,
不能识别和处理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焦虑和抑郁障碍
病人,常导致漏诊、误诊,延误 治疗时机和浪费医疗资源。
定义
焦虑、焦虑状态、焦虑障碍焦虑
通常是一种处于应激状态时的正常情绪
反 应,
表现为内心紧张不安、
预感到似乎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
属于人体防御性
的心理反应,多数不需要医学处理。
焦虑状态:是一组症状综合征,包括下文要提及的躯体性焦虑症状、精神
性焦虑症状以及坐立不 安等运动性焦虑症状,个体有与处境不相符的情绪体验,
可伴睡眠困难。属病理性,一般需要医学处理。
焦虑障碍:即焦虑症,是一类疾病诊断,症状持续 、痛苦,严重影响患者日
常功能,
并导致异常行为,
需要治疗。
焦虑障碍又可 按其主要临床表现分为若干
类别,如广泛性焦虑、惊恐障碍、恐惧障碍等。
二、抑郁、抑郁状态、抑郁
障碍
抑郁:是一种负性情绪, 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对平时感到愉快的活
动兴趣降低。一般为正常心理反应,持续时问短,多数不需 要医学处理。
抑郁状态:是一组症状综合征,以显 著抑郁心境为主要特征,丧失兴趣或愉
快感,表现有情绪、行为和躯体症状,一般为病理性,持续时间略 长,需要医学
处理。
抑郁障碍:即抑郁症,是一类疾病诊断。由各 种原因引起、以显著且
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影响社会功能,一般需要治疗。
本共识中所用“焦虑”和“抑 郁”术语主要是指焦虑和抑郁状态,即严重
程度达中等或以上,
超出患者所能承受的程度或自我 调整能力,
对其生活和社会
功能造成影响,但这种焦虑、抑郁并不一定达到或符合精神障碍的具 体诊断标
准。
流行病学
一、综合性医院就诊患者中常见焦虑、抑郁
1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合
并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在临床上很常见。
2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
伴发焦虑、抑郁同样多见。
3< br>.癌症:癌症与抑郁有明显关联,约半数伴抑郁
症状,可诊断为抑郁症者占
1/3
。
4
.其他: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有功能性消
化不良、
肠易激综合征等,
它们大多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糖尿病人群中
约
1/ 3
出现疾病相关的抑郁症状群,其中
11
%可诊断为抑郁症。
二、
焦虑、
抑郁识别率低,
治疗率更低
焦虑和抑郁对躯体疾病的影
响
伴发焦虑、抑郁会显著影响 患者预后,增加疾病负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由于焦虑障碍患者常表现多种情绪相关躯体症状,
反复就诊于临床各科,
成为各
级医疗保健机构医疗资源高使用者。
焦 虑症状持续存在,
不仅增加患其他疾病
的风险,而且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是冠心病致 病致残的重要危险因
素。
抑郁的危害程度与焦虑相当,也增加冠心 病风险,尤其是增加急性心肌
梗死风险旧
2
。
是任一原因病死率和心血管病病 死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子。
识别和诊断要点
一、识别临床症状是诊治的第一步
临床上常为多种症状同时或交替、混合出现。
㈠
焦虑症状及简易筛查
1
,情感症状:患者体验为过分担心、不安、
着急、容易心烦、紧张、害怕或恐惧。外在表现可为表情急切、言语急促、心神
不宁,患者警觉 性和敏感性增高,常对小事失去耐心、发脾气、易抱怨。注意力
较难集中。
2
.
躯体症状:
又称自主
(
或植物
)
神经症状,< br>可涉及呼吸、
心血管、
消化、神经、泌尿等多个系统,包括:口干、出汗、心悸、呼吸困 难、喉部堵塞
感、
气急、
尿频、
尿急,
面色潮红或苍白、
阵 发性发冷发热,
颤抖、
头昏、
头晕、
失平衡感,四肢酸软、乏力,腹部不适、 恶心、呕吐、腹泻以及各种躯体疼痛
等。
3
.运动症状:患者动作 多,难以安静落座、经常变换姿位,躯干四肢震
颤、发抖,深长呼吸、过度换气或经常叹气,捶打胸口, 甚至搓手顿足,也会感
觉头颈身体发紧僵硬、无法放松等。即如成语所说“坐卧不宁”
。
可采用“
90
秒
4
问题询问法”
快速 筛查焦虑症状。
如果回答阳性
(
即是或有
)
有
2
项 或
以上,
则需进一步做精神检查。
(
二
)
抑郁症状及简易筛查
1
.情感症状:
(1)
情绪低落;
(2)
思维迟缓 ;
(3)
兴趣减退;
(4)
消极观念及行为。
2
.
躯体症状:
(1)
疲劳或乏力;
(2)
睡眠障碍;
(3)
食欲和体重改变;
(4)
性欲和性功能改变;
(5)
多部位 的疼痛或不适。
可通过
“
90
秒
4问题询问法”来快速筛查抑郁症状。
二、拟诊和确定治疗方 案前需要做出状态
(
综合征
)
描述与诊断
㈠
焦虑状态
(
综合征
)
㈡
抑郁状态
(
综合征
)
三、必要时识别或诊断精神障碍
一般不主张非精神科医师做出精神障碍诊
断。
四、识别时观察和问诊的要点
适用于那些难以主动表述甚至拒绝表述情感
(
精神
)< br>症状的患者。
1.
围绕
核心症状进行观察和询问;
2.
询问时要避免有主观推测,减少患者的抵触、
否认和耻感。
3.
敏锐识别存在自杀风险的患者:可以从询问患者对目前生活
的感受开始。
五、参考、使用评估量表作为工具来筛查焦虑、抑郁症状及判
断严重程度
必须注意的是任何量表评估所得的评分都绝不能作为诊断疾病的
依据,
只能用于反映患 者当前是否存在症状、
反映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持续
时
间
。
目前
常
用的
焦
虑
或
抑郁
自
评
量表
有
:
1.
医
院
焦虑
抑
郁
量
表
(HADS)
2. Zung
氏焦影抑郁自评量表
(SAS
/
SDS)
3.
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
(PHQ
.
9)
4.
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
(PHQ
一
2)
5.
患者健康问卷焦虑及抑郁
量表
(PHQ-4)
6.
老年抑郁量表
(GDS)
7.
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
(STAI)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1 05:2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3446.html
-
上一篇: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实用简本
下一篇:从心理学角度认识焦虑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