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成因及其治疗方法
摘要:社交焦虑障碍是仅次于抑郁症和酒精依赖的第
三位精神类疾病,近年来国内对青少年社交 焦虑障碍治疗研
究有所关注。本文将对青少年社会焦虑障碍相关研究进行回
顾与介绍,同时,在 重视治疗的同时更应关注预防,在诸多
调理、干预治疗方法中建议尝试使用团体沙盘游戏治疗法对
青少年社交焦虑情绪进行前期干预,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关键词:青少年
社交焦虑
成因
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
R749.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br>号】
1672-8602
(
2015
)
06-0548-02
社交焦虑障碍(
SAD
)又称为社交恐怖症,是指在 社交
场合或人前表演(
操作)时,
存在显著的持续的担忧或恐
惧,
担心自己会面临窘境,
且不可避免地引起焦虑反应,
从而妨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社交活动。研究表明,社交 焦虑
障碍是仅次于抑郁症和酒精依赖的第三位精神类疾病。青少
年作为儿童与成人之间的过渡期 ,是社交焦虑障碍的高发
期。目前,国外早已针对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治疗方法进行
了诸多研究 ,近年来国内对此方面也有所关注。本文将对青
少年社交焦虑障碍相关研究进行回顾与介绍,提出进一步 研
究的方向。
1.
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成因
1.1
生物学因素
通过对双生子和家族的 共病研究证实,基因和遗传因素
对社交焦虑障碍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子共同患
病几 率比异卵双生子患病几率高
17%
;若父母患有焦虑症,
其孩子患病几率远高于其他父 母没有患病的孩子;若患有社
交焦虑障碍的父母同时患有其他精神类疾病时,其子女患社
交焦虑 障碍的可能性会更大。一方面父母的精神病性特征通
过遗传基因作用于孩子使其患社交焦虑障碍的几率增 加,另
一方面孩子通过观察习得患有精神类疾病的父母的精神病
性行为,从而诱发社交焦虑障碍 。
研究者还发现,如果对因语言障碍而影响社交这一问题< br>处理不当,家长或教师没有及时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容易
损伤其自尊,使其在社交情景中产生消 极反应,不利于获得
社交技能,继而诱发社交焦虑。
1.2
社会心理因素
社交焦虑障碍的社会 心理因素包括三方面:依恋关系、
教养方式和同伴关系。依恋关系是成人与儿童之间特殊的亲
密 关系,
包括安全型依恋、矛盾型依恋和躲避型依恋三种
形式,后两种为不安全型依恋 。很多研究都表明,不安全型
依恋会导致儿童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在发生了社交焦虑的青
少年中 ,
有
28%
早年是矛盾型依恋的儿童,
有
16%
早年是
躲避型依恋的儿童,
只有
11%
早年是安全型依恋的儿童。
将要进入青春期的高龄儿童若在学校遇到教师不当的教育
方 式和出错时被同龄人讥讽有可能使其害怕社交,甚至出现
逃避行为。
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与父母教养方式有一定关系。在儿
童试图探索外界环境的初期,
受到父母过度保护的孩子会
形成外部控制概念,容易诱发社交焦虑障碍。儿童患社交焦
虑障碍几率与父母在抚养孩子过程中对其过多的拒绝和缺
乏情感关怀相关。
此外,同伴关系的影响在与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相关的
因素中位居第一。 同伴关系不良会引起青少年的焦虑,
从
而导致社交回避行为,
而回避行为则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交
技能的发展,再次导致焦虑,
进而加重社 交焦虑的程度。
学龄期儿童及青少年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最多,而青春期心理
特征使孩子对同伴关 系更为重视,
同伴欺骗可能导致其对
人际关系的厌恶,进而产生排斥心理或担心被欺 骗而出现回
避行为。但对同一事件的容忍度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并非所
有的同伴欺骗都会引起社 交焦虑。
1.3
个人因素
性格与气质类型对个体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反应模式
具有重要影响。研究 发现性格内向的孩子比性格外向的孩子
更容易患分离焦虑、回避障碍和恐惧障碍。羞怯个体容易发
展为社交焦虑个体;积极的归因方式和乐观取向能消减社交
焦虑。不同气质的父母使孩子形成不同的依 恋形式,进而影
响孩子的社交行为。
青少年阶段自 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使其开始重视同龄人
对自己的评价和自我价值的体现。当社会评价不能满足青少
年自尊需要或产生矛盾时;当感知自己的观点与同龄人观点
存在矛盾并暴露在公共场合时,会导致其羞 愧、妄自菲薄甚
至自暴自弃。
研究还表明消极的自 我认识与不愉快的社交经验会诱
发或加重社交焦虑,且两者的相互消极影响,会形成恶性循
环。 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仍未成熟,缺乏社
交技能,早期创伤性记忆若没有得到适宜的心理辅 导将会对
他们产生重大的影响。
2.
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治疗
2.1
国外研究
国外研究以认知
-
行为 疗法为主,
并以此为基础发展了多
种的治疗方法,其中应用最多、效果最突出的心理干预方法< br>有以下几种:
认知
-
行为疗法(简称
CBT
)
最早由
Kendall
等人系统
地发展和评估,基于社会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和信息加工理
论,
应用于青少年 焦虑症的心理行为疗法。
认知
-
行为疗法包
含以下治疗策略:
(
1
)
针对低生理唤醒和身体症状的放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1 05:1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3444.html
-
上一篇:焦虑症的简单治疗-钓鱼可以治疗焦虑吗
下一篇: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实用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