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1 02:53

-

2021年3月1日发(作者:换心手术)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或收藏精彩内容


规培基地:钦州市中医医院导师:林佳明规培学员:刘敏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每一位中医师都肩负着大力传承
发展中医药的重任,而中医的发展离不开师承。中医师承源
远流 长,经过实践证明,中医师承是中医文化教育的魂脉,
是培养中医人才不可或缺的一种形式。如金元四大 家张元素
将张氏之学传于李杲、王好古及其儿子张壁,李杲复传于罗
天益。

明代薛己、张介宾、李中梓诸家私淑李杲;赵献可又私淑薛
己、并传学于高鼓峰等人;张璐对薛己和张介 宾二家之学均
有所承受等等,即为后世所说的易水学派发展概况,也是中
医师承发展的模式。为 使现代中医可持续发展,各大中医院
校均设有中医师承类专业,在校的中医学子也可以利用课余
时间自主选择跟随一位富有经验的中医医师学习临床经验。

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也有跟师 学习这一内容,可以让我
们学习导师的学术思想和独特诊疗经验,让我们少走弯路,
努力成为知 书达理、有继承创新精神的中医师。通过这差不
多一年多的跟师学习,我成长了不少,成长的背后是我导 师
教会了我坚持,带领我走上中医路,让我努力去成为更好的
自己。

大学期 间非常遗憾没有自行选择老师跟诊,自己自行学习中
医好像总也不得法。听闻规培期间可以选择跟随一位 导师学
习临床等各方面经验,感到非常庆幸。经过双向选择,我终
于弥补了自己的遗憾,可以跟 随导师学习。我还记得那一天

2016

09

03日,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我的导师——林
佳明老师。

林佳明老师是副主任医师,钦 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副主任,
善于运用六经辨证经方治疗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常见病,
治疗过 程中能够针药并用,
内外兼顾,
注重疾病背后的成因,
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及 情绪管理。林老师给我的感
觉是温和而有力量。他说我们规培这三年要有规划,要从经
典入手, 再实践临床。即“读经典做临床”
。而这差不多一
年的时间,我们确实是按照规划在学习成长。

夯实基础,学习伤寒


2016

09
月起,
根据导师的安排,
我们每天背诵
1

《伤
寒论》条 文,通过微信语音背诵打卡,每周二晚上讨论《伤
寒论》原文
2

3
条;从
2017

02
月起,我们开始每天记
录自己的中医人生;从
2017

06
月起,我们每周四下午于
脑病科病房进行中医经典教 学查房。

截止到
2017

06

22
日,我们《伤寒论》条文背诵到
227
条,
《伤寒论》条文讨论到
49
条,记录中医人生
134
篇;中
医经典教学查房
4
次。另外林老师 建立了中医经方临证微信
群,邀请了其大学老师给我们讲课分享他们中医人生路上的
所得、所获 、所思。

让我们每天都有新的收获,感受到了不同思想碰撞出的火
花。一开始我认为 这些事非常简单,可是每天每周坚持都做
这样简单的事情就非常不简单,有时甚至会觉得坚持不下
去。
可是林老师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坚持的力量。
在中医路上,
或者说人生路上也是如 此,每个人都会遇见很大的困难及有
时会经常困惑这条路到底要如何走下去。

那么我 们要有梦想,有细致的规划,聚焦目标,分解目标,
一步步达到自己的规划,让梦想更近一步。通过这差 不多一
年来的学习,从一开始对《伤寒论》一知半解到逐渐有比较
深刻的认识,从一开始任务式 的背诵学习到现在的慢慢成为
习惯。回首从前,竟开始佩服那个坚持的自己,那个努力的
自己, 那个不断成长的自己,更感谢那个让我们不断坚持下
去的林老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起于 垒土。
通过林老师给我们规划的《伤寒论》学习任务,让我们不断
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为临床 实践做好扎实的理论功底。

实践临床,六经辨证

理论若脱离临床,将是空 谈。林老师常将理论联系临床给我
们讲解分析,例如患者特点:望诊第一印象如何,患者体质
如 何,发病诱因为何,疾病特点为何,腹诊提供给我们的信
息多少等等。方药选择:为何要选择这首方,这 首方的配伍
特点是什么,用量变化如何,煎服法有什么要求,如何加减
化裁及其适应症及禁忌症 等等。

另外林老师通过临床带教给我们总结了六经辨证问诊思路,
从六经的提纲入手 ,判断患者是阴病还是阳病,根据六经的
不同临床表现,从太阳病问到厥阴病,逐一分析排除确定患者是何经病变或者有无合并他经病变等等,让我觉得豁然开
朗且用于临床简易方便。
跟随林老师学习,让我感受到中医六经辨证的魅力,根据综
合分析,
大力体现了伤寒论整体 性,
全局性的辨证思维过程。

如一门诊病人韦某,女性,
47
岁。 就诊于
2017

05

22
日。整体情况:中等身材,不 胖不瘦,表情忧郁,情绪低落,
忧心忡忡。主诉:情绪低落、失眠
1
年余。

现病史:
患者诉
1
年前因邻里关系不和谐后出现情绪的低落,
对事情 不感兴趣,失眠,难以入睡,睡而易惊醒,心烦,胸
闷,耳鸣,纳差,头晕,口干,咽喉有异物感,无口 苦,无
恶心呕吐,
无腹痛腹泻,
无鼻塞流鼻涕,
无咳嗽及咽喉疼痛,
二便调,舌红,苔黄腻,脉弦细。

诊断:郁症—邪犯少阳,太阴,枢纽不利,湿阻中焦,运化
不利。
投以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
同时林老师与其
“话
疗”< br>,理清楚疾病成因,将其把情绪释放出来,并嘱其坚持
导引。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1 02:5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3255.html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