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危重患者病情监测的临床思维课稿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1 02:52

-

2021年3月1日发(作者:经期能吃药吗)
病例
1
自发性腋动脉断裂合并臂丛神经损伤

临床资料

患者,女,
75
岁。在家

铺床单

时,突发右腋 下巨大血肿形
成,
伴右上肢活动感觉障碍
10 h
急诊入院。
入院前 曾在当地人
民医院行右肩关节
X
线片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亦未做特殊
处理 。


入院体查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BP 13l/70 mmHg
,双肺呼吸音清晰,
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
HR 72

/min
,率齐,无杂音。腹软,
无压痛。右肩、右前胸及右腋窝大片青紫,淤斑 ,肿胀,扪及
皮下波动感
(
见图
lA)
。右上肢皮温稍低,皮色偏红 。右侧桡动
脉搏动较左侧明显减弱,右侧上肢感觉消失,肌力
0
级。右上
肢血 管
CTA
检查提示:右腋动脉局部显影中断,血管离断所

(
见图< br>1B)
。右腋下血肿。


人院诊断

①右腋动脉断裂;②右臂丛神经损伤。


治疗方法

患 者治疗上给予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补液等对症处理。
考虑患者右上肢末梢循环尚可,无明显缺血表现 ,未行血管吻
合术。住院治疗
6 d
后患者右上肢肌力恢复至
1
级, 皮下肿胀
较人院时明显好转,双上肢皮温对称,由于经济原因家属要求
出院。
28 d
后随访,患者皮下淤斑、肿胀消退,皮下波动感消
失,肌力恢复至
3
级,感觉 明显改善。


分析

腋动脉由于位置较深,
走行较为隐 蔽,
特别是锁骨下动脉与
腋动脉在锁骨下交界位置更深,故一般不易损伤。检索国内外
文献,外伤所致腋动脉断裂国内有
3
例报道,国外
4
例。在无
明显外 伤及肩关节脱位情况下,发生腋动脉断裂病例国内外尚
无报道。该病例提示,急诊医生在接诊突发皮下血 肿、皮下淤
斑并致远端肢体活动障碍患者时要考虑动脉断裂的可能。

此例患者在
铺床单

时突发腋动脉断裂,其可能原因分析如
下:

①老年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血管脆性高,
活动时由于右上
肢外展,血管受牵拉断裂;②患者 血管横断处既往就存在病变
(
如动脉瘤形成、血管先天变异畸形等
)
,此次活 动上肢时在既
往病变的基础上发生血管断裂。因腋动脉发出四个分支,分别
为胸肩峰动脉、胸外 侧动脉、肩胛下动脉及旋肱后动脉,其中
肩胛下动脉分出的旋肩胛动脉与肩胛上动脉、颈横动脉降支吻< br>合成肩胛动脉网。故患者腋动脉横断后,可通过侧支循环代偿
供应右上肢血液,右上肢无明显缺血 表现,亦无需行血管吻合
术修复血管断端。


病例
2
腹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
48
岁。因突发气促、胸闷,伴双下肢活动感
觉障碍
6 h
急诊入院。
患者于
6 h
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呼吸困难、
胸闷,伴双 下肢活动感觉障碍,无发热、抽搐,未经诊治入我
院。起病以来,尿少,大便未解,精神差,烦躁不安。 既往有
贫血病史。


人院体查

T 36.7
℃,
P 118

/min

R 35

/min

BP 85/50 mm Hg

意识清 楚,烦躁不安,贫血貌,急性重病容。双侧瞳孔等大等

(
大小约
3mm)< br>,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
音。
HR 118

/m in
,率齐,心音低钝。腹软,无压痛,未扪
及包块。双下肢皮肤可见大片青紫、花斑,双下肢 皮肤冰凉,
肌力
I
级,感觉障碍,双侧足背动脉、腘动脉及股动脉未扪及。


入院诊断

气促,
下肢活动感觉障碍查因:
①肺栓塞< br>?
②脑血管意外
?

主动脉夹层
?
患者人院后完善相 关检查,结果回报示:血常规:
WBC 14.9×
109/L

69.8
%、
Hb 96 g/L

PLT 474×
109/L
。肝
功能正常。肾功能:
BUN 7.99μmoL/L

Cr 166.9μmoL/L

CK
1875.3 U/L

CK-MB 150 U/L
、肌红蛋白
3 00.7μg/L
、血电解
质正常。
D-
二聚体
8.88μg/L< br>。腹主动脉
CTA

腹主动脉、
双侧
髂总动脉、
髂外 动脉未见显影,
考虑栓塞
(
见图
2)

肾动脉栓塞。


最后诊断

腹主动脉血栓形成。诊断明确后,患者于
2 h
内不治身亡。


分析

临床特点

腹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又称孤立性腹主动脉髂动脉病。
该病是在
1923
年第一次 由
Leriche
报道并在后来详细描述的,
现在将因腹主动脉下段闭锁导致盆腔和下 肢缺血所引起的临
床症状称为
Leriche
综合征。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和
饮食结构的改变,本病发病率有升高趋势。该病好发于男性,
临床表现为阳痿,活动时下肢无力 ,股动脉搏动消失,以及下
肢发冷、
苍白。
个别患者可出现下腹部、
臀部疼痛 和知觉障碍,
消化道症状如呕吐、稀便等。严重者可发生休克。


机制和诊断

此病的可能发病机制为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栓形成、
血管 内膜炎等因素引起双侧髂动脉和腹主动脉狭窄或闭塞,导
致盆腔器官和
(

)
双下肢缺血。对于可疑病例,腹主动脉彩色
多普勒超声应作为首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行腹 主动脉
CTA

MRA
。腹主动脉血管造影仍为诊断该病的金标准,它
能确定阻塞水平和病变累及的范围,对后续手术方案选择和疗
效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治疗方法

本病的治疗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腹主动脉一髂动脉搭桥术、腹主动脉切开取
栓术、
腹主动脉
-< br>股动脉旁路人工血管移植术、
球囊导管取栓术。
但外科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国 外有用单纯介人技术
——
管腔内溶栓和血管内球囊、支架成形术治疗该病成功的报
道。 国内有作者报道,选用血管腔内介人搅拌溶栓和血管成形
术治疗该类患者并最终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br>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1 02:5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3254.html

危重患者病情监测的临床思维课稿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