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最新更新文章 简体4号字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1 02:47

-

2021年3月1日发(作者:槐耳颗粒价格)
?

【伤寒杂病论慢慢教.阳明篇笔记】吴茱萸汤与吴茱萸(一)

〔摘自『伤寒杂病论慢慢教』第十期第六、七堂〕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
也,小半夏汤主之。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食谷欲呕
。很多「吐」的症状,是有事没事都乱吐的,像小柴
胡汤证的话,不吃饭也会 吐。可是吴茱萸汤的症状是「平常没事,
但吃了饭,就要吐」。所以,这里的
食谷欲呕
它本身就是一个辨证
点,可以跟很多其它的吐区分开,「吃了饭才吐」,这是一个特
征。



属阳明也。
这个属阳明也,历代的很多注家都有意见:「吴茱
萸汤是厥阴的药,怎么会是属阳明?」我觉得我们不需要这么苛
求。张仲景他〈阳明篇〉写到这么多次 「阳明」,「阳明」常常在
张仲景的语感,就是表示「消化轴」──这个病是在消化系统的病
─ ─我们这样想就好了。




吴茱萸这味药,我们先讲最大概的部分:


吴茱萸,基本上它的药性是辛 热的,归经是归在厥阴肝经,这
个药它是走肝经的。男人的疝气或是女人的子宫发炎──男人的疝
气先不讲──女人的子宫发炎,属于阴症的很多,这时候吴茱萸就
是一个会用到的药,它可以通这整条 的足厥阴肝经。它的药性是辛
热的,在我们现在说的所谓「破阴实」的药物里,吴茱萸破阴实的
效力是非常具代表性的。像附子,还分心在补阳气,吴茱萸它是
「只专心在破阴实上」,效果是非常顶级 的。

我们今天放眼望去,阴实的人非常多,所以吴茱萸简直可以说
是现代人的好朋友 。我觉得对很多现在的妇女而言,妇女之宝已经
不是四物汤了,只要你会用,妇女之宝是吴茱萸啊!好多 妇女病在
今天都牵涉到吴茱萸了。古时候不是这样的;今天的人很阴实。


吴茱萸
vs.
附子

附子这个东西,如果单纯去煮汤的话,它吃起来 就像洋芋一
样,没什么味道的。可是吴茱萸的味道就是又呛又辣的,有的人也
说它有一股「臊」 味,喜欢的人说是咖啡味,不喜欢的人说它是臊
臭、有一股苦臭味。然后它又辛辣辛辣的,它的这个辛辣 味,我们
说本身就是容平气的调性;而它的树,据说树皮不是褐色的,而是
绿色的;吴茱萸又长 在它的树梢头。绿色的一棵树、长在树梢头的
果实,臊味又重……大概这样可以确定它是钻到肝经去的了 。入肝
经的容平之气,就可以打掉肝经里头的一些不好的东西。

当然,它的作用点不 是只在肝,以肝脏为中心轴的整个消化系
统它都还可以治得到;用在少阴病,也治得到肾功能衰竭。

吴茱萸这个药的「特质」是什么?我们中国人,九九重阳要登
高对不对?登 高的时候要把吴茱萸插在地上或佩在身上。这个东西
实在是好,古时候的神仙故事说,有个神仙叫费长房 ,有一天跟他
徒儿说:「你们家快要大祸临头,你们在九月九号那天要赶快从家
里逃走、到山上 去,然后,身上绑吴茱萸、登高喝菊花酒。」这个
徒儿照做了,当天回到家里一看,唉唷!果然家里的什 么猪、狗、
牛都死光了……就是瘟疫来了,他们在山上用吴茱萸把它挡下来
了。


这个故事其实是有「相当正确」的「象征符号」意义的,怎么
讲啊?吴茱萸这个药 ,最厉害的就是「破阴浊之邪」,或者要说
「袪湿浊之痰」也可以。而且它的走势,是从上往下压的。< br>
阴气、阴浊的湿痰这种东西,本来照道理说是会往下掉的。可
是,有时候这些东西也很 厉害,它会沿着身体往上爬,它在身上爬
着爬着,当这些阴邪,包住、缠住你的阳气的时候,就会出现吴 茱
萸汤证。

阴浊之邪这样爬上来的时候,如果我们用吴茱萸这味药,一吃
下 去,它就立刻把这些东西跟身体分开、然后往下打掉,是很强的
一味药;同时又可以顺便通肝经。

但「通肝经」这个效果,我不要特别去强调它,因为吴茱萸不
是补药,它是破阴药、专心破 阴的破阴药,所以吴茱萸的副作用,
例如吃了之后眼睛发干、人燥燥的……这是常有的,我们接下来会< br>讲到。但,即使有这些副作用,它的药性还是真的太好了。


附子会比较走气,吴茱萸因为它味道重,所以作用在阴的部分
就特别多。


吴茱萸汤的辨证:不是热也会烦

你如果要以用药的路数,来看吴茱萸通肝经这件事的 话,你说
一个人有头顶痛,这是厥阴头痛对不对?用乌梅丸、吴茱萸汤、当
归四逆汤,这些都是 厥阴药,用了都可能有效,你说「那这时候到
底要用什么?」看症。如果你是头顶痛又胃酸上逆,这是吴 茱萸
汤;头顶痛又「肚子很饿,可是饭到面前又觉得不那么想吃了」,
这是乌梅丸;头顶痛又手 指冰冷、脉弱到快要把不出来,这是当归
四逆汤。这些都是入厥阴的药方,使用上我们
抓主证< br>就可以了。

吴茱萸汤证的主要结构,是「浊阴上逆」这件事情,湿冷湿冷
的东 西在中焦这里,从肝堆着堆着,堆到脾胃去,这个湿浊之气在
这里盘踞着之后,阳明病的这个消化轴会出 问题。

可能就是因为这些湿冷的东西堆积在这个地方,你不吃的时
候,阴邪它平常不 作乱──阳邪很会到处跑,阴邪不太会──所你
不吃的时候它不作怪,一吃东西了,身体要消化这些东西 ,阳气就
动了,当阳气要动的时候就不行了,阳气被这些浊阴之气绑住、压
住,动不了,所以就 只好把食物吐掉了。

吴茱萸汤的这种特征,通肝经这个就不用讲了,比方说我们桂
林 本讲到「肝脏结」的时候说的两胁痛、脉沉而结,肝脏的脉已经
沉下、去而且纠成一坨,这个用吴茱萸汤 没问题。腋下痛、大便
难,这个是我们之后会教到的条文,也不太有问题。

我要说的是,桂林古本卷十一里面有一条讲的是少阴病的吴茱
萸汤证,它是什么主证?呕吐、拉肚子 、手脚冰冷而烦躁欲死,
「一个人烦到不行」,吴茱萸汤证的这个特征,实在是很好用!一
个人 热盛会烦,这个我们都知道对不对?可是你不要忘记,一个人
的阳气被阴邪所纠缠的时候,更会烦!所以 前面有学喝了桂枝汤

反烦不解者
」要刺风池、风府对不对?这是阳气无能摆脱阴气的
纠缠,这个时候更加会烦。辨证点方面,少阴病的那个吐、利或者
手脚冷都还没那么重要,最重 要的是
烦躁欲死


但,病人可不会直接跟你说「我烦躁欲死」哦,他会说「 我痛
苦得要命!」、「我觉得我快不行了!」,你也可能是看到病人在
床上翻滚挣扎、坐立不安 ,这些都要认得出来。

如果一个少阴病的病人的主证之中同时有「手脚冰冷」加「烦
躁」,你不必管他有没有吐、利、头痛、有没有大汗,吴茱萸汤开
下去,几乎都会对。如果不是感冒,而 是杂病的话,这个「手脚冰
冷」加「烦」的辩证点,也有百分之八九十以上有效。


我觉得我自己都好会制造吴茱萸汤证,有人在攻击张仲景这一
条,说:「吴茱萸这个药,是厥阴 药,『少阴病』有什么好烦躁欲
死的?这为什么要算到少阴病?」我说,以我制造吴茱萸汤证的方
法来讲,它的确可以算到少阴,怎么讲呢?要制造这个少阴病的烦
躁欲死要怎么制造?你只要刚感冒的 时候,还在桂枝汤、麻黄汤证
的时候就吃肾气丸,马上拉到少阴,这个病的阳邪跟阴邪都纠结在
一起的时候,你的人就只好在床上挣扎翻滚、烦躁欲死啊!很好制
造的。所以基本上拉进少阴或是拉进厥 阴都是可以的,肾气丸三阴
都入嘛。

如果是体质本来就湿气很重的、痰饮很多的人, 得了少阴病,
真武汤能去水、四逆汤能去寒,可是这些汤都不去湿痰!残余的湿
气、痰饮,在少 阴病的时候,往往会发成吴茱萸汤证的。


卷十一之
100
条「
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
」这个也很重
要,呕吐这个东西,比如说小柴胡汤的主证 ,有
呕而发热、呕而心

……但是为什么要特别讲到「
呕而胸满
」呢 ?其实我们可以说呕
吐这个动作,是会损耗人的胸中大气、伤胸阳的,这个人的阳气本
来就已经 被阴浊之邪纠缠不清了,一吐之后,阳气更少,阴浊之邪
是不是更能窜上来?所以吐完之后,不但不松反 而更紧,虽然我这
样讲,有一点曲解原文,原文是「以胸闷为主,兼且呕吐」的意思
才对,但这 样「看吐了之后更胸闷」,就蛮好抓吴茱萸汤的主证
了。

卷十一之
101< br>条「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那个「涎沫」是我们有时候干呕 的时候涌上来的那种酸酸、咸咸的
大量的口水,那个口水就是吴茱萸汤证啊!如果你平常就是会干呕的时候,嘴里一堆这种口水的人,那这根本可以说在体质上就是吴
茱萸汤证的体质。
有些人的这个「吐涎沫」,是在那个人不是很有意识的状态
下,可能是睡醒了之后整个枕头上一大滩 口水的,这是吴茱萸汤
证。再加上头痛的话,主证就更好抓了。

这种种的阴浊之气包 裹住阳气的问题和症状,种种加在一起,
现代人的疾病能打到多少?很多哟。

一般的 头痛,可以用袪风、通经络的药去治对不对?但是吴茱
萸汤证的头痛,袪风、通经络没有办法。

吴茱萸汤证头痛的这个阴浊上逆,一定要把底下肝脏的阴实挖
掉,这个头痛才能收掉,它的特征 是什么?如果一个人的偏头痛长
年不愈,你可能要问他「痛起来什么感觉?」他如果说「痛得我好
想去撞墙!」想撞墙是「烦躁」,这就可以用吴茱萸汤了;「痛得
我坐立不安!」这也可以,只要有那 种烦躁的感觉夹杂在里头,就
可以。

或者是,问他「会不会头痛的时候想吐?」如果 会,就最好,
那这就是很完整的吴茱萸汤证了,头痛和泛恶心都会在一天之内出
现的,打很就很 准。也可以加一点半夏。主证差不多这样抓。


但各位要知道,这种头痛,如果去 看西医,普拿疼拿来当糖吃
也不会好啊!止痛药吃到最后都要止痛药上瘾了,但头痛还是不会
好 。以治疗路数来讲,这不是西药碰得到的领域。

之后我们再讲吴茱萸汤的推扩的时候,下体痛 、痛得坐立不
安,这男人、女人都有可能啊,有「坐立不安」就可以用吴茱萸
汤,是这样抓主证 的;阴浊之邪跟阳气纠缠的时候,人就是会有这
种感觉。

各位学的时候,先拿吴茱萸 汤治头痛、呕吐、治少阴病,等到
练熟了,认得出这个「烦躁欲死」的调调和轻重程度,治其它的杂病,也就会顺手了。


像我小的时候,记忆回溯到我大概两、三岁的时候,我 现在是
饭后一根烟,小时候我非常开心的事情,是每天晚上吃完饭以后,
大人一定会帮我准备一 瓶养乐多,吃完饭灌一瓶养乐多,多得意
啊!觉得自己好像是王子一样、养乐多是我的「贡品」。

……结果,我四岁的时候就闹偏头痛了!然后,我奶奶就从路
边找那种他们信得过的郎中来 帮我看,那个老先生就说「你这个是
头风!头受风!」所以就开了那种很辛辣的散风药,吃了不知道多< br>久,也都没有好。我现在回忆起来,才知道那样的小王子,得的是
吴茱萸汤证啊!你把我当头风医 ,在那里散风散了半天!医术不足
啊,果然是时方派的。吴茱萸证的治疗,在经方领域之外、在其它药味之中,很难找得到可以替代吴茱萸的药或方。

我再大一点之后,不太头痛了,但那个 头痛一直都没有断掉,
时有时无;再到后来就变成很严重的肝阴实,个性超级郁闷、动不
动就呕 酸水。

肝阴实跟呕酸水这件事,如果你看过某一些心理谘商团体,他
们会带你做一种 呼吸法,让你躺在那里,然后嘴巴跟鼻子同时吸气
吐气,那种呼吸会让人把压抑的情绪散出来,你就可以 看到:做这
种呼吸的人,呼吸呼吸着,躺在那边口水「哗啦」地吐出来、吐不
完。其实那个就是 肝阴实的吴茱萸汤证的口水,情绪累积太多变成
肝阴实,情绪到后来会具象化成有形的东西。

这,要吃吴茱萸汤疏肝。吴茱萸汤的这个肝阴实的状况,你说
现代人多会制造吴茱萸汤证啊?情 绪压抑的人很多的唷,包括压抑
到瘦不下来的肉肥(『水肥』是真武汤、防己黄耆汤)。
如果这个证是来自于寒冷的东西,养乐多我只是举个例子,现
代人喝的高山茶、生茶叶,每天喝到像 上瘾一样,结果变成偏头痛
都治不好、又老反胃,这就是寒到了、寒湿堆在那里。这个东西,
以 体质而言,其实牵涉到肝跟胃的阴实,这种头痛、想吐,你以为
不是什么大病,普拿疼当糖吃就算了,没 效也可以有点安慰……不
是的,因为这是关系到肝、胃阴实,这基本上就是肝癌跟胃癌的体
质, 堆久了就
肝癌、胃癌、或者长脑瘤了
!所以最好从这时候就开
始调理,我们要治疗胃癌 的时候,吴茱萸也是很重要的一味药,我
们之后会再讲。


?

【伤寒杂病论慢慢教.阳明篇笔记】吴茱萸汤与吴茱萸(二)


〔摘自『伤寒杂病论慢慢教』第十期第六、七堂〕


假少阳,真厥阴

吴茱萸汤这个汤的状况是这样:因为肝有阴实,常常会把肝的
阳气逼得浮越出去;所以现代人有许多一般中医不太会医的毛病,
到头来都是吴茱萸汤证。

比如说高血压的晕眩,不能说绝对是肝阴实;但很多高血压是
肝阴实的高血压,这种高血压的晕 眩,是吴茱萸汤。

而一般治疗晕眩,是用温胆汤之类的方剂,走少阳的去痰药之
类, 去治疗内耳平衡的问题对不对?但有时候,少阳药就是没有
用,因为那个患者整块少阳的病都是假的;是 因为肝阴实,所以浊
痰被逼上少阳。

那种晕眩症,你说张仲景的书里写说「颠眩、吐 涎沫」是五苓
散,这没有错,张仲景讲的没有错:苓桂朮甘汤的晕、泽舄汤的
晕、脑虚的晕…… 今日临床都还是遇得到的。

但是现在的人肝阴实的太多了,所以很多都变成假的少阳痰
饮,实际上都是厥阴病吴茱萸汤证,吴茱萸汤可以治到这个东西。
头晕得非常剧烈难忍的时候,至少我 们要记得还有这个汤证的可
能。即使把脉或是问证状没有极度精确的辨证点,但如果是脉偏沈
弦 的调子、病人常年都吃得很生冷、昏起来很受不了、会反胃……
生活史问仔细一点,多多少少可以帮助我 们去看出这个汤的使用机
会。

历代中医在用了它以后,就觉得:虽然不能直接说它是 一味除
痰药,可是很多治痰药都治不好的病,一用吴茱萸汤就好;于是就
把它称为「除痰仙丹」 之类的。当然,它并不是一味绝对在除痰的
药,除痰只是顺便。


《神农本草经》中的吴茱萸



吴茱萸这味药,我们来看看《神农本草经》是怎么说它的。



《神农本草经》:

●吴茱萸
中品
:一名藙.味辛温.生川(山)谷 .温中下气.止
痛.欬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凑(腠)理;根:
杀三虫。


它说吴茱萸,一名「藙」,我一开始读的时候,还以为「藙」
是「茱萸」这两个字 的谐音,后来才发现原来这个字,是古时候的
人因为这个东西非常辛辣,所以用这个字来代表它的味道。

这个东西还有另一个写法,吴茱萸的树,他们写成「樧」,看
起来很猛啊!我想这些 有破阴效果的药里面,这个听起来好猛呢。
肉桂是写作「梫」,有「侵略」的力量;吴茱萸叫作「樧」, 力道
可想而知了。

我觉得〈阳明篇〉蛮好玩的,教到的几味药,都是金气、容平之气特别强的,像是茵陈蒿、吴茱萸、连翘,都带有这个特质。

辣味特别重的这味药,有什么功能呢?

温中下气、止痛
。我们之前有讲过, 这味药不是补药,但是它
很能够把这个阴浊之气掰开来、往下打。

可能是因为这样子 ,所以我们条文后面有说「
得汤反剧者,属
上焦
」,这是在说,吃了吴茱萸汤之后,反 而吐得更厉害,这代表
了让人吐的痰饮不在吴茱萸的作用范围,这味药是比较从中焦开始
往下打 的。而适用小半夏汤的那个痰饮,位置比吴茱萸汤的作用点
要高,所以打不到,即使被吴茱萸扯下来一些 些,也是更多痰饮砸
到胃里。

但,如果是中、下焦的阴邪,吴茱萸就很好用了。

把这个阴邪破掉了之后、往下通了 ,我们说「不通则痛」,所
以止痛的效果也相当好的,止什么痛?很多种哦!从头到脚都有。
临 床上抓主证就是了,

咳逆
。咳逆就姑且算它是因为痰饮往上浮,吃了吴茱萸之后痰< br>饮降下去了、上冲的气也降下去了,这个肺也就轻松了。

寒热
。至于说「寒热 」……说起来,我过去看《神农本草经》
的「寒热」这两个字的时候,都疏忽啦。怎么讲呢?从前看《神 农
本草经》的「寒热」,直接想到的就是小柴胡汤的这个「往来寒
热」,发烧又不发;或是一般 感冒的先恶寒再发热。直到最近读
书,才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儿。所以,过去教过的某些药有「寒热」这两个字的,恐怕要再回去重新更正。

吴茱萸的这个「寒热」,讲的是身体里面,「阴邪 跟阳气纠结
在一起拆不开」;它会把这个寒热交争的现象分解掉,于是说它治
寒热。

其实这也不只吴茱萸这味药……会发现自己的这个错处,是因
为最近在备课的时候,准备到「连 翘」这味药:

连翘也治「寒热」,而那个寒热,注解《神农本草经》的人都
很能讲, 因为连翘的寒热,可以引用到《黄帝内经.灵枢》里讲的
一个东西,说人「为什么会生瘰疬」的,《灵枢 》说那一半是肾水
的问题、一半是心火的问题,水毒和火毒纠缠到一起之后,会变成
瘰疬,所以 《本草经》才要说它「
治寒热鼠瘘瘰疬
」──历代是这
样子在看连翘治淋巴结块的。所 以,「分开」寒热,是具有「金
气」的药的效果。淋巴虽然可以算到少阳区块,但它的病机,却不
是「往来寒热」的少阳病。如果各位在复习功课、看到从前教过的
药的时候,关于这个「寒热」的解释 ,可能要从另一种角度,把它
重新订正一下。

除湿血痹
。血分里的湿浊之气 ,当然不是只有吴茱萸有效;但
是血路不通、有湿寒之气,这个吴茱萸的确是厉害。

很多人的肠道就是这样。吃太多冷的,被冻结成这个「
湿血

」的状态,所以才一直便 秘。吴茱萸汤下去之后,大便通了,还
有果冻一样的痰一起排出来。


< br>逐风邪
。虽然它不是一个发表的药,可是对于肝经被风邪塞
住,它的效果的确是很好的。 腠理间的风邪,它也很行,但这就连
到下一句了:

开腠理
。我想我们人,腠 理会不开,多多少少是被什么东西瘀
住,要说痰也对、说油也对、多余的组织也对;如果是生活中压力< br>很大的人,那种组织的沾黏,中医叫作「筋结」,也算是一种「肝
阴实」。


开腠理

吴茱萸开腠理的效果能不能体现在吴茱萸汤?好像一时半刻没
有那么 清楚的效果,如果体质、脉证脗合,吃长期,可以发现吴茱
萸的确是可以开腠理的,以吴茱萸汤而言,吃 久了,「肉质」会
变,硬肉会变软肉。长年生闷气而瘦不下来的人,有时候要用这个
办法。不过 这并不是一个我敢跟初学者推荐的办法,因为这味药还
是有危险性的。

另外,比如说 有吴茱萸的温经汤,它的主证是嘴唇干(但不一
定会口干)而手脚心发热,我们说嘴唇这个东西是人体的 切面,切
面是要算在腠理的、算少阳区块。所以,之前讲柴胡龙牡汤的时
候,有说到柴胡龙牡汤 治嘴唇长疮对不对?腠理之中有热气的时候
它会有用。那么,温经汤可以治到这个嘴唇干、可以让水上来 ,以
这个角度来讲,它是可以开腠理的。

不过,另外要讲一个可以开腠理的方,就是 当归四逆汤的加
味,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附子汤。我平常在开这个汤的科中的时
候,都是当归 四逆汤一罐
200
克,因为大枣不够,所以加
30
克大
枣、再加30
克生姜、
30
克附子、
30
克吴茱萸,想一想有点太燥,< br>所以再加
30
克阿胶反佐,这样子配成一罐。我的表妹,她虽然没
什么名气,但 好歹也是混演艺圈的,我觉得她是一个「非常超然于
物外」,也就是不知上进的一个演艺人员,像她那个 学妹蔡依琳都
在翻跟斗、吊钢索了,她还是动都不动一下,每天去上班,就像公
务员打卡,有通 告叫她去就去一去,一点也不奋斗的。反正她有个
收入很少的长期铁饭碗,好像是一个大陆做的、我怀疑 「是不是有
统战的意味?」的节目,好像叫做「天涯共此时」的台湾地区的主
持人。这个节目的 名称感觉起来也很暗藏玄机啊,这是唐朝诗人张
九龄的〈望月怀远〉的第二句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 此时,情
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讲说我们分隔两地、没有办法在一
起,只好共同分享天上 的一轮明月,听起来……是不是很有两岸要
统一的意思啊?那个诗也蛮有意思的,后面它就说「因为找不 到
你、见不到你,我只好努力地去扑到床上睡觉,这样就有可能在梦
中与你相见……」没有E-mail

MSN
的唐朝人,这种事还挺潇洒
的啊。
我的这个表妹,她刚进公司的时候,就跟同一个经纪公司的大
炳他们混得很熟,大炳也是嘴巴很贱的 一个人,我表妹不知道在国
外是吃什么长大的,有点壮壮的、肌肉有点厚厚的,是肉肥、不是
水 肥,大炳每次就笑她是「金钢芭比」。我看她也觉得是有点太
「魁」了,上节目也不好看,没办法穿中国 式的衣服,穿唐装像七
爷八爷,于是我就说「我们来燃烧一下脂肪吧,好不好?」然后我
就开了 当归四逆加萸姜附汤,因为要消肉,一罐中又加了二三十克
的鸡内金,结果吃了没多长时间,金钢芭比真 的变窈窕淑女,肩膀
的线条出来了、体态也柔和了。所以,「肉肥」这件事情,果然是
需要「开 腠理」的,光是当归四逆汤可能是只能烧到脂肪而已,能
够让肌肉的纹理变得有所不同,吴茱萸开腠理的 效果还是可以肯定
的。

从前许助教的弟弟,也是肉肥,平常我算人是算「只」的,他
那要算「坨」的(其实算『只』也不正确哦?),肌肉鼓得好可
怕,好像人都不太能动了。他也 吃过一阵,没效;后来晓得他有在
吃生冷,请他生菜生水果冰饮料暂时戒了,才开始有效的。


但是,讲到这个,我现在也是一股寒意啊!因为我现在上课已
经被很多人嫌说我每 次都在「郑声」,重复的话老是绕回来又讲一
遍。这个故事我现在讲了,等到我们教到〈厥阴篇〉的时候 我如果
忘了,又讲一次,就丢脸了。我看到我们业界的前辈,很多人都在
丢这个脸,我看得都怕 了,比方说倪海厦的人纪班,教到第四、第
五梯课,有学生就在碎碎念了,说:「已经是不够好笑的笑话 了,
什么小徒弟打翻竹简……老师还要讲到第四遍!」台下的同学一半
都已经木口木面、笑不出 来了;而,笑不出来的那一半,更加诧异
的,是有一半的人还在狂笑!他说:「这真的是『信徒』啊,为 了
照顾老师的自尊,所以提供罐头笑声。」我觉得被人这样讲真是好
惨啊,我不想象这样,但, 我想我大概是逃不过,因为自己的记忆
力就是这样散散的,所以恐怕教着教着,又要郑声啦。


吴茱萸的作用位置

之前我直接说吴茱萸是一个入肝经的药,其实历代对 于这个说
法,还是有一些争论的,怎么讲呢?吴茱萸这个药,主要就是降阴
浊,你要说它针对的 是哪条经,其实也不能说得那么确切。可是,
换个角度来说,我们如何证明吴茱萸能够入肝经?

当然肝经这一条经过的地方,有很多病是用吴茱萸会有反应没
有错。

另外就 是,张仲景的「广义的」厥阴区块,吴茱萸可以入得
到,所以所谓的肉体的心脏所存在的夹缝,我们说心 包、膏肓的区
块,吴茱萸是可以的。

因此,古时候叫猝心痛,有时候也称为真心痛, 今天说的心绞
痛,如果我们去看古时候治疗这种病的药方,很多都是有吴茱萸
的,吴茱萸它的确 可以清到膏肓区块的痰。

加上刚刚说的开腠理的效果来说的话,最近因为各位跟我自己
都开始吃五石乌头丸,五石乌头丸就是有吴茱萸的一个破阴的药,
吃了之后,有些人就觉得胸腔或是腠 理之间「有什么被打通了」、
「忽然痛一下」,这样的感觉还是会出来的。

这样的一 种效果,让它变成中药里头相当特别的一个存在,有
些人的吴茱萸证,吐酸水……常常搞不定,袪痰的药 吃多少都没有
效,单一味吴茱萸做药丸吞着吞着,反而就医好了,会有这样的状
况,所以吴茱萸 这个药,在这种事上是特别地有效,它的整个路
数,跟其它种的治痰药是相当不一样的。


杀三虫

吴茱萸的根,它说
杀三虫
,吴茱萸根是蛮厉害 的驱虫药,虽然
不是中医的驱虫药的主流,但以效果来讲是蛮好的:

比如说,晚上睡 觉的时候会令肛门发痒的蛲虫,一碗酒泡一些
吴茱萸的根,然后把那碗酒分两次喝掉,这样蛲虫就好了, 效果相
当地好。

如果是肝里头的寄生虫、肝吸虫之类的,拿现在剂量,大概一
两半的吴茱萸根、一撮梗米、三个鸡蛋白,再用一两半的蜡做成蜡
丸,每次用稀饭汤、或米汤吞
30
颗,这也是有效的。

不过,讲这个也是有点不知所谓,因为我们现在也买不到 吴茱
萸根了,我们现在买到的都是果实种子,所以,这样讲讲就好了。

如果要用吴茱 萸的种子来杀虫的话,主要是针对一些比较寒性
体质的人的寄生虫的病。比如说我们在〈厥阴篇〉会正式 讲到寄生
虫,张仲景的开药法,处理蛔虫的话,比较常用的是乌梅丸,而且
乌梅丸你也不太能说 它一定是「某味药具有杀虫的效果」,可是它
就是能让那个虫待不下去,它不给这些虫能够生存的环境─ ─是这
样的调性。

乌梅丸适合的体质,是寒热错杂的体质,如果这个人你看起来只是像四逆汤证那种冷冰冰的体质的话,直接用吴茱萸反而好用,
体质很冷的蛔虫的症状,四逆汤加 吴茱萸比乌梅丸还好用,直接用
现在药行买得到的这味药就可以了。


临床配伍杂谈

吴茱萸的使用,历代中医在比肝脏的病、吐酸水、胃酸上逆,
像吴茱萸跟干姜、黄连一起用,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套路。如果这个
人的体质是很寒的,就干姜加多些,黄 连就用一点点当反佐就好;
如果这个人的体质是偏热的,黄连多一点,吴茱萸、干姜当反佐,
大 概是这样子用。

至于说一个人身体里面积了很多冷东西,吴茱萸在破阴方面的
效果, 尤其是针对消化轴,是胜于附子的。

所以有的时候体质很虚寒造成的某种拉肚子,中医说的有 一种
叫五更泻、天亮之前拉肚子,通常来讲五更泻是一定要用一些补肾
的药了,药方里面可能会 有补骨脂、五味子……但是,另外要补脾
胃的暖度的话可以放肉豆蔻,如果要把阴寒之气破掉的话,吴茱 萸
也可以加,所以,肉豆蔻、吴茱萸、补骨脂、五味子这样的一个结
构,在处理五更泻的时候还 是不错的。



吴茱萸用来治疗水毒的话,整体的水毒、一大片的水毒,那 还
是附子剂比较有办法,补肾阳是附子、补脾阳是干姜……这一类的
东西还是比较有意义的,但 是,如果是水毒上攻形成痰饮,吴茱萸
还是很强的,比花椒还有力量的。

如果只说「 痰饮病」,大家可能不太容易联想到什么实际状
况;我如果再退一步讲,各位可能就了解有哪些例子了:

我们之前有教到一些解酒药,比如说葛根芩连汤可以让人喝酒
不容易醉,或者是如果 已经宿醉的话可以用三黄泻心、黄连解毒汤
之类的,但那时候讲到的解酒药,都是解比清酒更烈的,绍兴 、高
梁、白干、威士忌这种酒精度偏高,比较湿、比较热的酒。

但,还有一路酒是「 湿寒」的啊,比如说啤酒。喝啤酒的解酒
药就是吴茱萸,因为烈酒的话,酒气往上,可以用汗解、用分消 湿
热法;啤酒的话,吃吴茱萸就会从尿解,尿里面会又是吴茱萸味、
又是啤酒味,然后就解掉了 ,所以比较湿冷的饮料类造成的痰饮,
这个路子还是很好用的。像美国电影不是常有女明星说「吃这个雪
球蛋糕会直接肥到屁股去」吗?体质还算蛮敏感的我侄女,最近也
在说:「吃生菜,会直接掉进 厥阴变吴茱萸症!」

像前一次,和陈助教他们唱卡啦OK之后,又和小黄助教去续
摊 玩通宵,喝了几罐啤酒。结果,我就开始肛门那里怪怪的,好像
要发痔疮。一般这种发炎嘛,总想到是「 湿热」,可是,吃了些分
消湿热的药,却也不见好。而睪丸附近,隐隐有一点抽痛抽痛
的……我 后来才想:会到睪丸,难不成是厥阴病?于是吃了些吴茱
萸汤,一两天就痔疮也好了、睪丸抽痛也好了。 那时才又想起:都
说人体下腹腔免疫机能是厥阴在管,原来连痔类的直肠发炎,都可
以是因为厥 阴受邪,免疫功能低落,才发起炎来的哦?


同样的道理,吴茱萸它的走厥阴肝的 效果,女人下体的一些
病,或者是男人疝气的方,我们先不用力讲了,通常疝气用吴茱萸
加乌头 效果是非常好的,将来〈厥阴篇〉会教到,到时候我们再一
起整理。

女人如果是下体 寒,有一些塞进去暖子宫的药,也是用吴茱萸
的,不过我想各位也不爱用塞药,所以就别讲了。

不过,像是月经痛这种问题,病因是子宫「寒」的还是多,所
以月经痛的时候的基本用药结构, 比如说:吴茱萸
1
钱、肉桂
1
钱、当归
3
钱、香附
4
钱,这个结构对于现在女生的月经痛,反而
往往比较有效一点,因为现代人的毛病都偏到这边 来了。男生疝
气、下体的一些病也是。

我是觉得,下体的这些感染,比方说女生的子 宫颈糜烂,这几
年遇到的,通常是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之类的东西可以医得很
好。当然,这 恐怕不是古来女人的体质,但现在的女人变成这种体
质了。厥阴肝经这个东西,根本就管到肚脐以下整个 身体的免疫机
能,厥阴肝经寒到了,下腹腔免疫机能低落到不行、细菌乱长,这
时候一定要以通 厥阴肝经为主、要用热药。

如果各位觉得医术上不能确定的话,可能你也可以先去给外面的医生看,阴道、子宫颈那个地方糜烂、痒、烦躁……外面医生黄
芩开了没有效,黄连开了没有效, 龙胆草、黄柏都开了还是没有
效!这时候你就知道这个病的来路是怎么样了。一般来讲,清热的
药有清热的药的路数,龙胆泻肝汤还是有破阴实的效果,也有有效
的时候,不是要全面否定它。但今天教 不到这个。

只是现在很多人都已经跳到当归四逆加萸姜附或者是吴茱萸汤
这边的路数 了,这件事我们至少晓得一下。


?

【伤寒杂病论慢慢教.阳明篇笔记】吴茱萸汤与吴茱萸(三)

〔摘自『伤寒杂病论慢慢教』第十期第六、七堂〕

降压


吴茱萸降浊气跟痰饮,我想在临床上面比较可以带到的病,是
「脑水肿」,如果一个人的病症是脑水肿 的话,那个方子里面有吴
茱萸的话会有效非常多,当然还可以加别的药,比如说穿山甲,或
是治 晕眩的天麻、勾藤……或是降水的像生半夏、蚯蚓干都可以
加,降脑压的代赭石要同用也可以;但是,有 吴茱萸,这个效果会
更好。

这样的药物搭配,尤其对小孩的脑水肿,特别有效。


从这个角度来看, 青光眼、眼压高的时候,用到吴茱萸的机会
也是非常多的,降眼压很快的结构,比方说附子理中汤,加单 味的
吴茱萸;或者把附子理中汤换成苓桂朮甘汤加车前子也可以。路数
没有什么一定,但是有了 这味药,就好用。


一般我们今天说的结膜炎、角膜炎,我们一般都是用菊花等散
风散热的药为主。可是今天放眼望去,好多得结膜炎、角膜炎的,
都是吴茱萸证!肝太寒了,所 以肝里的阳气被逼得上逆到眼睛了。
当然现在外面会说是「病毒感染」对不对?但实际上,体质造成的< br>还是很多,要把这个肝阴破掉,阳气才能收回来,所以眼睛的病用
吴茱萸也是有的。
< br>我有一个学姊,来上中医基础班的时候,眼睛得这个病,她记
得「肝开窍于目」这个理论,于是就 吃加味逍遥散退肝火,结果愈
吃愈严重;我搭她手一把脉,肝脉死沈死沈,请她改吃吴茱萸汤,
一吃就好了。眼晴发炎,有麻杏甘石证的,有葛根证的,有痰饮病
的……一个方子一个方子学过来的时候 ,如果大家辨证点都有记起
来,临床上就不会觉得很头大;但你如果想靠一什么专病专方来
治, 恐怕没有办法全包。


吴茱萸的危险性

吴茱萸这味药,在古时 候的药书里讲它的「炮制」,都是很费
工的:要用水一遍一遍地煮、然后再泡醋,一直到它的味道已经洗
得很淡了,才敢拿到药行去卖。

因为它的炮制,工程是可长可短,所以我们今天在药 行买到的
吴茱萸,很难确定它炮制到什么程度:它的药性是比较接近生吴茱
萸?还是药性已经比 生吴茱萸温和十几二十倍了?

所以各位如果要用吴茱萸的话,我的建议是,最好找一家药行< br>的吴茱萸,然后记住那个味道,试出药效最佳的用量。以后差不多
就用那个等级的吴茱萸,如果你 药行换来换去的话,有时候用这个
药,会出事。因为它是破阴效果最强的几味药之一,相对来讲,它有危险性。

如果是「不对证」的时候,而又用「生」吴茱萸,差不多用到
3钱,就有人
肝脏、脾脏都破裂、溶掉了
,它破阴的效果有这么强
的。

我目前为止是用生元的,还蛮喜欢的,因为炮得也不毒了,但
辣味、药性都还在。
< br>……我跟陈助教在生活里是常被人家嘲笑的,有朋友会说:
「某某药行的药比生元便宜啊,而且质 量也好啊!」其实我说生
元,只是因为我只熟这一家,并不是外面没有好药材。所以,如果
你要 嘲笑我孤陋寡闻的话,不如直接告诉我哪里有好东西,我会开
开心心地去买的。我只是因为跟他们交情比 较好、从小玩大的,混
得比较熟,买得多了,对质量就比较熟,倒没有要特别说他的药材
一定比 每一个别家都好。

虽然吴茱萸用错了会破肝、脾,但一般来讲在症状对的时候,
吴茱 萸是非常恢复肝功能的药,可能是因为现在人的体质,肝如果
不好多数时候都跟肝阴实有关,因此用吴茱 萸的机会就变得比较多
了。



我自己用吴茱萸,到今天也不敢用 到当归四逆加萸姜附汤的
「二升」,张仲景的剂量,一升,一饭碗的吴茱萸,重量有到现在
的二 两半以上。

我目前自己用吴茱萸一次的极限是一天二两半,再往上我也不
敢,不过可 能是因为体质还算合,副作用也几乎没有。不过喝吴萸
汤,有时头痛会先更剧烈一下下,然后才开始好转 ;通常会感觉得
出「有东西从头上被拉下来了」的感觉。

我侄女就说:「以前吃补药 ,都多多少少觉得『补不太进
去』,像是吃安慰剂;可是,吃过吴茱萸汤之后,就会感觉得出
『 补进去了耶!身体变好了耶!』这件事。」破阴实的吴萸啦、生
附啦、虫类药啦、牡蛎壳啦……用在虚劳 体质的人,有时是一种必
要的前置步骤。


一般而言,一天八钱的话,其实对很多同业来说,已经算很多
了。

经方的研究者之中,对吴茱萸使用的剂量,的确有一个小小的
争论:

「到底是一次用多好?还是少量慢慢用好?」

为什么有这个争论呢?因为吴茱萸这味 药,吃了是会把人烧干
的。吃得
口干舌燥、烂眼睛、流眼屎、肠子发干、气散气虚
…… 都
会有的。


因为有上面提到的副作用,所以有些人会认为:吃这个药, 只
要你对证,还不如一次就
30
克开下去,马上把他医好以后就不要
再用了。 拖着拖着这样慢慢烧,人家也是难过──有这样的看法。


但我想,可能以后吧。 如果我们开药能开得再更精确一点,可
能到时候吴茱萸会比较敢用。现在是先确定「对证」的,在一个比
较安全的范围里使用它,以这样作为一个开始的话,这味药还不会
太难用。

如果吃了会眼睛干的话,可以再加一些药反佐就好了,不过我
话还是要说清楚,要.对.证,不要没有吴 茱萸证还一直吃,因为
这个药的燥热之气一直冲着,如果这个人没有阴实体质的话,他的
元气都 会被散掉的。


不过,话说回来,虽说它是一味很燥很燥的药,现在吃了吴茱萸之后,大便通了的人反而比较多。因为肠子里都是湿冷的东西,
肠子都不会动了,吃了吴茱萸反而 肠子会动,体质不一样。

这个在〈阳明篇〉(宋本在《金匮要略》)也有条文:

【桂
9-97
/金匮.腹满
1
,未出方】


阳脉微而弦,法当腹满,若不满者,必大便难,两胠疼痛,此为
虚寒,当温之,宜吴茱萸 汤。


胃脉又弱又沈弦的,便秘的患者,把个脉就分得出来了。如果
中医要 证明「肝主疏泄」这句话,这一条倒是一个临床左证。


由阴实而阴虚的胃肠病

我们说吴茱萸是一个治疗阴实的药,我们一直讲「阴实」、< br>「阴实」,有时候看到一些看起来像是阴虚的病,大家可能会想
「这是不是能用吴茱萸?」,但是 这个东西在今天也要重新洗牌
了。

比如说有一种胃炎,称为萎缩性胃炎,胃在萎缩, 谁也晓得是
阴虚对不对?通常我们看到萎缩性胃炎,都是用炙甘草汤、麦门冬
汤……以养胃阴为 主。

可是,其实,今天的萎缩性胃炎,有很需要用到吴茱萸的地
方。怎么讲呢?

这个萎缩性胃炎,在中医的临床上,近年来大家认为它的起因
多半是「消化轴瘀血」。消化轴会瘀血,多 半是寒。所以一开始这
个人是吴茱萸证,然后变成消化轴瘀血,这个胃才跟着变成处在
「大黄蟅 虫丸证」的胃,然后就萎缩掉了。

这样子的情况,你再加滋阴药去灌溉它也没有用,要用吴茱 萸
汤或者吴茱萸这味药,加上破消化轴瘀血的,我们在教大黄蟅虫丸
的时候教了不少啊:什么五 灵脂加人参……等等,把消化轴瘀血化
掉,然后这个萎缩性胃炎才会恢复。

那你说: 「我怎么知道他的萎缩性胃炎是因为寒还是热性的?
因为标准版的萎缩性胃炎是热而阴虚啊!」这很简单 ,吃了冷的、
或天冷的时候,比较会发作的:西医跟你讲萎缩性胃炎,病人却跟
你说他不能喝冰 的,这样就好了。

所以有人胃癌之前先是胃阴虚的症,让人觉得疑惑:癌病不是
「阴 实」吗?怎么阴虚也会生癌?这个部分的转法晓得一下,就没
什么疑惑了。

另外就是,心下痞,我们一般心下痞是以热症为主,用泻心汤
的机会多,但,有没有寒的?有。所以 这也有用到吴茱萸汤的时
候,你只要把吴茱萸汤证相关的条文所描述的症状想得再轻微一
点,有 点想吐、有点觉得胃闷闷的、头胀胀的……那个时候常常会
挂到吴茱萸汤。

当然性器官的病,用到吴茱萸汤的时候是很多的。


还有很多肠胃道不通,都是湿气、寒气,才令肠胃道动不了。

乃至于有些这样体质的 人,得了阳明病大承气汤证,燥屎都已
经摸得到块了,他吃了大承气汤,燥屎就是不下来、不动,这种时
候,大承气汤要加吴茱萸,这样它才动得了。

比这个还要更严重的,才用到巴豆剂的热下法。


外治方

因为吴茱萸它是一味这么热的药,所以它还有几个延伸的用
途:

比如说,吴茱萸可以拿来做药膏。

做药膏的方法,是拿一份的吴茱萸打成细粉,加上 重量或容量
上是吴茱萸的十倍的凡士林,把凡士林加热到滚烫滚烫、变液体了
以后,把吴茱萸放 下去搅,渣滤不滤都没关系,搅匀了放冷以后,
就是「吴茱萸膏」,这个治什么?

治 各种湿湿、烂烂、会流水的疮,陈助教听到,就说:「香港
脚!」对,这有希望。因为民间有一些香港脚 偏方,比如说「光脚
在太阳晒得很烫的沙地上走一圈,香港脚就会好」,你就知道这个
病其实可 能是阴浊之气造成的。当然还有其它的病根,我就听过香
港脚的病根是那个人「很爱动怒、性子急」。< br>
这一类湿湿、烂烂、皮肤会痒的病,吴茱萸膏就好用了。


另外 ,吴茱萸它这么热,我们说有一些药,做的是「引火归
源」这件事。吴茱萸粉调醋糊在脚底板,那是把热 引下来的常用方
法。

如果是平常要吃三黄锭的那种热性的流鼻血、热性的血压高(其实血压高还不见得虚要分热性、寒性),都可以拉得下来。

还有就是,嘴巴破、喉咙 痛,如果你扁桃腺烂掉了、喉咙痛,
刚好你少阴、温病都不太会搞的话,那就吴茱萸涂脚底板,引火归< br>源,这个热拉下来以后,你的喉咙也会不痛很多。


吴茱萸除了拿来贴脚底 板之外,还有一个地方好贴,拿差不多
一、二钱的吴茱萸粉,拿一调羹左右的黄酒、绍兴酒,调成糊糊< br>的,贴在肚脐,神阙灸,一天换一次。

一整天的时间都有热药放在神阙上面的话,能够治疗的东西就
蛮多的啰。

比 如说一个寒性体质容易呕吐的人、小孩子肚脐受了风而肚子
痛、受了凉的下利、一般的胃痛(因为我们今 天台湾人的胃痛也是
冷得多、热得少),它能够打通这些地方。

吴茱萸贴在肚脐上, 是「某种病」的特效药。那就是西医说的
「麻痹性的肠梗阻」,肠子梗住了不通,用吴茱萸贴在肚脐上面 的
话,差不多
40
分钟就会通了,效果上算是蛮好的。

其实,叫做 「麻痹性」,可能你会问我:「西医说的麻痹性叫
什么?」、「我们家躺着一个肠梗阻的病人,我怎么知 道他是不是
『麻痹性』?」

我是这样想:先不说吴茱萸这味药,我们如果讲吴茱萸汤 的
话,吴茱萸汤治疗的很多主证,如果你去西医那边验的话,他给你
的病名前面常常会加几个字 ,比如说「神经性的」什么什么。为什
么叫「神经性」的?非常可能是因为他们验来验去「也不知道为什
么会这样」。吴茱萸汤在治疗的这整个体质,是西医看不到的领
域,不知道这个体质的来龙去脉 的时候,他只能告诉你因为你的肠
子的神经有问题,所以它现在忽然停机了。

如果你 要说经方的临床,那就还是抓主证嘛,有的肠梗阻是承
气证、有的是大柴证、有的是吴萸证……从前教过 的主证群,回头
翻翻书就是了。如果是贴脐法,本身危险性就不很高,你不要给我
贴到大承气汤 证的人身上去就好了。

神经性幽门梗阻、神经性呕吐、神经性肠梗阻、甚至还有神经
官能症,神经官能症也是肝阴实啊,郁闷到极点开始有幻觉,这也
算。所以西医叫做「神经性」的消化轴 疾病,吴茱萸汤就特别有
效。


贴神阙,如果是男生的话,就开心啦!什 么阳萎、早泄都超级
有效,贴在神阙它就从肚脐钻进去,直接去通肝经,力道很强的。


至于说癫痫病的人,这也是痰饮上逆对不对?贴肚脐、贴神
阙,他的痰饮也会被降 下去,癫痫就会不容易发作。当然,小孩子
的流口水、拉肚子,也都相当好用,所以如果家里面你觉得小 孩是
体质比较偏寒的,加上他的病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开药开起来觉得
很难开的话,可以捏一小 坨吴茱萸给他贴贴看,说不定过一段日
子,这些怪病也就少一些。


副辨证点

这是我们对于这个药物的一些认识,我想在今天这个时代,用
到它 的机会也是很多的。《伤寒论》里关于吴茱萸汤的这几条条
文,都是好「经典」的,希望大家回去之后能 够复习一下,熟悉这
些症状的排列组合,我想这是非常非常要紧的。


【桂
8-2
/宋无】


何谓脏结?师曰:脏结者,五脏各 具,寒热攸分,宜求血分,
虽有气结,皆血为之。假令肝脏结,则两胁痛而呕,脉沉弦而结
者, 宜吴茱萸汤。



【桂
9-67
/宋
242


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
也,小半夏汤主之。


【桂
11-30
/宋
308




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桂
11-100
/金匮.呕吐
8




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


【桂
11-101
/金匮.呕吐
9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头顶痛我们知道是 厥阴头痛,脑子里面的头痛我们也说是厥阴
头痛,症状上来讲的话,觉得头昏、头胀、呕吐、呕酸水…… 这样
来讲,开吴茱萸汤的效果就会非常好;如果没有很合的话,可能会
没效。

那么,寒症来讲的话,刚刚讲到萎缩性胃炎、寒症的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胃阴实的胃下垂,这些吴 茱萸汤都会有用的。

高血压的昏,当然脉是跳得比较弦而迟,是一个比较冷、比较
阴 的脉。不要绷得很有力的你也用吴茱萸,那可能就有点偏掉。

晕眩的话,之前我们也有讲,现在很多晕眩的病,其实是假少
阳、真厥阴。

消化轴的病的话,只要西医讲到的是「神经性」的什么什么的
话,先看有没有少阳病(少阳也可以是神经 性,例如肠躁症);若
是少阳都排除了,用我们这次讲的方法,也都是很好用的。


如果要说腹证的话,吴茱萸汤证的人,比较标准的腹证是胃这
个地方比较发冷一点;有些人是敲 他的胃的时候会听到水声,手脚
偏冷。

脉的话是偏沈、偏迟。你说会不会弦呢?其实 很难说,因为如
果这个人是湿气太重的体质的话,反而肝脉就不弦了。

说来后代的很 多方剂,都是吴茱萸汤这个方变化出来的,吴茱
萸汤对于现代人的胃酸上逆,是很有治疗效果的,当然有 时候我们
可能会想「胃酸上逆,西医也有制酸剂可以吃啊?」

可是我会觉得,胃酸上 逆,还是吴茱萸汤好用,怎么讲呢?虽
然以疗效来讲,它是一个「超级制酸剂」,可是以结果来讲,它又
会让这个病人「很有胃口吃饭」,它没有制酸剂会让人的胃变得不
够有力量的这个问题。以这一 点来讲的话,吴茱萸汤是非常好用
的。


我们说吴茱萸汤的这些推广作用 ,虽然我们说它是从肝开始作
用的,可是它的这些呕吐、痰饮,其实就差不多整个消化轴它都管
了对不对?将来我们在少阴病看到吴茱萸汤的条文,卷十一之
30
条「
少阴病,吐利, 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我之前好像开玩笑一样讲「感冒的时候吃 肾气丸就可以制造这
个少阴病了」对不对?实际上它可以包括到很多别的东西,可以是
生死关头 唯一能救人一命的一帖方子。

比方说「手足逆冷、烦躁欲死」的少阴病,临床上是什么时候< br>见到?尿毒症、肾衰竭!症状合的时候,吴茱萸汤可以把那些毒一
下子都清下去,它是可以治疗到 那么严重的肾病的!这个方、这个
条文,并不是那么地轻描淡写的,它的力道是很了不得的。


吴茱萸汤因为关系到痰饮比较多,所以它的脉,有时候也会有
滑脉,可是,我想张 仲景在讲吴茱萸汤的时候,除了「脏结」跟卷
九之
97
条之外,脉并没有讲得很多,我 想脉没有讲得很多也是对
的,因为吴茱萸汤不见得是什么脉,抓症比较容易。

< br>这样讲了这么多,主要的功夫还是在这些主证的排列组合,临
床上可能还是会有失手的机会,比如 说头痛用吴茱萸,结果发现没
什么效;或者是烦躁用吴茱萸,结果没有什么效,它有辨证上的难
度,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对于这个很重要的方剂要好好地做一个正
面的认识。


吴茱萸汤与小半夏汤

【桂
9-67
/宋
242


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
也,小半夏汤主之。


在卷九之
67
的条文后面,有一个「
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吴茱萸汤的这个方剂结构,它是吴、人、姜、枣,有人参、生姜、
大枣,这个方剂也是经 方里头一个很典型的姜、枣的作用不关系到
营、卫的一个方;我们说枣入营、姜出卫,这个效能基本上是 在有
甘草的状态下才会这样运作的,所以这个方里,生姜做生姜的事,
大枣做大枣的事。

生姜放到六两,我们在今天如果用吴茱萸汤治呕吐的话,通常
生姜都要放得比吴茱萸重,因 为降逆止呕,还是生姜好用,如果你
分不清楚这个人是吴茱萸汤证还是小半夏汤证的话,吴茱萸汤加半< br>夏也没什么不可以,吴茱萸汤加半夏是打头痛常用的一个结构,因
为加了之后,上面的痰清得还快 一点,所以是可以合用的。

你想,吴茱萸是这么燥的药,所以用人参跟大枣来顾护脾胃之阴、津液,这是有道理的。

生姜用这么重,把水毒逼开,跟吴茱萸协同作用的效果也是很
好的。

< br>如果吴茱萸汤吃到后来人会发燥的话,香港的谭述渠用什么来
救?用真武汤。用真武汤把水转上来 ,因为真武汤证跟吴茱萸汤证
往往都是同一个人的体质,真武汤可以把水升上来,用来处理吴茱
萸汤的副作用。

我们有学中医,常常一开始学的时候,会以为附子是很燥热的
药,可 是其实大家吃附子剂到今天也有一些经验了,附子不配干
姜,其实没有多热的;但是相反地,吴茱萸很燥 热,附子反而可以
救到吴茱萸造成的「燥」而消掉那个「热」,所以这个也稍微知道
一下。

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吴茱萸汤里头……吴茱萸汤入了胃里
头, 吴茱萸往下面推对不对?生姜是没什么方向性的,往上也推、
往下也推,但吴茱萸主要是中轴往下扯,如 果这个人的痰饮,是比
较飘浮在上段的地方的话,吴茱萸汤就打不到,不但打不到,生姜
用得那 么多,反而它会激惹到这些痰饮,让这个人吐得更厉害。

这个地方,宋本只写到「
得 汤反剧者,属上焦。
」它没有写到
用小半夏汤,所以研究宋本的学者,有不少人对这一条有不信 任的
感觉。这是因为「难道张仲景是要我们故意去开错药、用吴茱萸汤
探一探路吗?」可能会有 这种怀疑,觉得难道没有直接辨认出痰饮
在上焦的方法吗?

或者有人会刻意去替张仲 景圆这个话,说「他其实是要让我们
知道,还有别的痰饮……」之类的,但是,我个人的经验是觉得,< br>有的时候的确用吴茱萸汤探个路,比较简单,虽然,这并不是一个
很高明的作法。
比较完善的做法是连同小半夏汤的辨证点一起看,看它们两个
之间有哪些副证可以构成辨证点上的差 异,这个是比较完善的做
法。


我自己的经验是,有一次我吐,吃吴茱萸 汤以后更吐,然后就
吃小半夏汤好了。那个时候我的吐,是痰饮里的「溢饮」:手脚吹
了风,然 后觉得手脚里头这痛那痛的,这个在张仲景的书里是大、
小青龙汤在管的,散在四肢的痰饮。这些痰饮, 我三四天没理它,
然后它开始往里面凝聚过来了。这个从四肢流回来的痰饮,它的确
是在比较「 上段」的这个地方覆盖在这里,不是胸痹,是痰饮。它
在消化轴比较上面的地方,那个时候我因为想吐而 吃吴茱萸汤,结
果更吐!再吃小半夏汤,就好了──这样的一个经验,我想张仲景
说的「属上焦 」也是真实存在的,虽然我也不知道它到底是悬浮在
什么地方,但的确吴茱萸汤就是打不到。

因为我自己有这个经验,所以这一条我读起来觉得蛮亲切的,
并不会觉得很不能理解、或很不能 接受。


?

【伤寒论慢慢教.少阴篇讲记】(一)少阴提纲.
1
三阴篇的重迭现象
< br>在



阴篇
〉之



们还
是先



下第
三卷




例〉中,比较整体提纲的一些条文好了。

在这之前,要跟同学们讲一下〈 少阴篇〉的调性。研究经方的
人,也有一些流派,是很不赞成「把张仲景说的六经传变跟人体经
络的十二经放在一起讲」的。当然有人是非常赞成「要把张仲景说
的六经传变跟人体经络的十二经放在一 起讲」。

像大陆的学者之中,的刘渡舟先生,就大声疾呼「经络理论要
跟六经病结合 在一起」。我觉得他讲得很有道理:一个人后脑勺僵
要用葛根剂,脖子侧边僵要用柴胡剂,这就是经络! 不同的方剂会
走不同的经络。所以哪里不舒服,哪根脚趾、哪根手指头,都用不
同的药方,这也 证明了《伤寒论》里面方子跟经络是相关的。


但是,相对刘渡舟这样的论点,胡 希恕教授就不喜欢把《伤寒
论》跟经络理论放到一起,他比较喜欢「这个证用这个方,不要想
太 多乱七八糟的」。

那胡希恕抨击「伤寒论跟经络结合起来的思考」的时候,就会
拿少阴病当做一个论证。





景的
〈少



,其
实是



杂的
篇章




篇〉里有一些〈太阴篇〉恶化过来的病……基本上,张仲景的三阴
病的世界,少阴 是个暧昧地带,因为跟其它两阴都是糊掉的。

就好像张仲景的〈太阳篇〉,有没有用到少阴药 ?有啊,真武
汤。有没有用到阳明药?有啊,白虎汤、调胃承气都用了。有没有
用到柴胡汤?也 有,对吧?〈太阳篇〉几乎每一经都挂过去了。

同样的,三阴经的世界里头,〈少阴〉就是一 个「很糊」的篇
章,太阴病恶化了要死了也放在这里。就像「理中、四逆辈」,理
中汤证再严重 一点,人更虚更寒一点,变成四逆汤证,就放到少阴
来了,但其实你要放〈太阴〉也没什么不可以啊。那 至于少阴病里
头有一些血分寒的病、阴阳格拒,或是手足厥逆的病,其实那些
病,你要放〈厥阴 〉行不行?也行。

──所以胡希恕教授会觉得:分出清清楚楚的六条经,对实质
的治病没意义。


所以,少阴病的状况就是这样子,先跟同学讲一下。它本身在
分类上,有些部分, 没有分得那么清清楚楚。这是一点。


危险误区:少阴与温病的暧昧接轨地带

那另外一点,少阴有一件事,是让后代医家处理起来比较要命
的,就是:





本上
,这



我们说是



或者
说以




主;可是一个人肾阳虚之后,水气就转不上来。水气一转不上来,
心阴就会虚。心阴虚,这个 人就会发烦躁、失眠,甚至是会产生很
多的「发炎」症状,平常肾水上得来,自体中的类固醇很够,心火
烧不坏你。肾水上不来的时候,心就给你乱烧。「心肾不交」的分
裂本身,已经有点厥阴病的调 子开始出来了。你要说是少阴还是厥
阴,这都很难说。

这个心火乱烧也有可能烧到小 肠发炎哦,剧烈腹痛,大便是带
血的。黄连阿胶汤就是在治带血的热毒痢。

另外,肾 水上不来──本来说少阴经不通,扁桃腺就会死掉─
─那如果水再上不来,上焦燥热,死掉的扁桃腺就好 像有人帮它搧
风点火一样,烂得还更凶。

所以说〈少阴篇〉乍看之下,以病机来讲, 是以阳虚(免疫机
能低落)为基础的病,以症状来讲,却会有这里发炎那里发炎的可
能。那当出 现这里发炎那里发炎的状况的时候,后代的人处理的时
候,通常就把它当温病。而这,是一件极为麻烦的 事情。


少阴跟温病这种不清不楚的事情呢……其实在《黄帝内经》就
已 经是不清不楚了,《内经》有「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的说法,
而形成「冬不藏精,春 必病温」这样的概念:冬天的时候,不好好





里< br>性








免< br>疫








乱< br>感
染……那,这个到底要算是是「少阴病」还是「温病」?──一直
有这个模糊跟暧昧的 地方。

当然以现代临床的实际状况来讲,已经可以很清楚地说:扁桃
腺发炎,一律用 温病学派常用的寒凉药,是不应该的。因为扁桃腺
发炎,往往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是「通少阴经」,要用 附子剂。如
果你不用附子剂,你扁桃腺就活不回来。不过,我们台湾一般的业
界,遇到扁桃腺发 炎,都是用温病学派清热消炎的药居多。





,这< br>个问



在,
在我



中国
古代




候,很多医生会忽略掉「什么东西叫作 少阴底」这件事情──就这
个人的这个病的根基,是建立在少阴病的基础上面而发生的──如
果 你不能看到一个人「少阴底」的体质的话,很多医疗的方法会开
始乱掉、乱套。

这是 很麻烦的一件事,因为,即使像是清代研究伤寒学的人,
比如说从《医宗金鉴》去看那些批注,像吴谦写 的批注,有的时候
会说:「少阴病这个人烦躁又发热,所以可以用白虎汤之类的什么
方。」在他 们会这么写,而如果我们今天再回过头来重新检证这些
清代的某一些注家,在看待少阴病的辨证、以及「 他们认为可以用
什么方」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件事情:

他们往往忽略了很重要的一个 点,就是,少阴病本身的那个调
调,如果要用今天的西方医学来讲的话,就是这个人在体质上,是
「随时准备给你心脏衰竭、肾脏衰竭」的,那么,一个人的体质是
随时给你准备心衰、肾衰的话,那你 用药,怎么可以随便用寒凉药
呢?

你用了,病人就更衰竭、更完蛋!当我们忽略了「 少阴底」,
而仅以一个人的发炎、热症、烦躁这些所谓「温病」的「表象」去
思考如何开药的时 候,把人搞死的机会是很大的。所以,这件事情
要相当的留意哦!这是在处理〈少阴篇〉之前要先知道的 事情。

「温病学覆盖掉少阴病」的这一块误区,也是今日中医医术低
落的核心原因之 一。所谓的「火神派」的再兴起,也可以说,是要
抢救、冲消这么一个「千年之中渐渐累积出来的偏差值 」。


台湾死老百姓玩经方……

还有一件事,就是……

──我想,自己班上同学,也不用遮丑了,很多同学都是少阴
体质的人,感冒很容易得少阴病。

我们今天是《伤寒论》慢慢这样一条一条读过来, 我想我们同
学也不会出什么大事,反正条文该读的都会读到……但同学是一天
比一天少……这也 没办法,这课拖那么久,我是活该。


但是,以我们这种《伤寒论》这样一条一条 读过来的人,来看
外面一般对中医「蛮有兴趣,会沾个两下」、或是在各个中医网站
跟人聊天, 会问路人甲乙丙丁说「我哪里哪里不舒服,该吃什么
药?」的那些「茫人」,你就会明白,这个业界之中 ,学习形态比
较属于「外围知识随便收集」的那些人,他们会有另外一种生活方
式。

就像:在网络上印下个什么美国汉唐网站说什么「感冒可以用
什么什么方……」所列出的一张表 格,然后这张表格越做越精美,
大家都制造出很多很漂亮的版本。最后一张张这样传来传去,逢人
就递过去说:「你家谁这样子生病,这样吃,就对了!」





有没
有发



如说
美国



个倪
先生




子,不太有「阴证」 的方耶?几乎都是太阳、少阳病耶,是不是这
样子?很高兴地告诉你桂枝汤、葛根汤、青龙汤……就讲完 了。是
不是这样子的感觉?





流到
我们



,还
得了



们 台
湾人




的,很多耶!给那些外围的人乱传一通。< br>
因为我们待会儿要读到少阴病的条文,我们就会看到:少阴病
是有严重的发汗禁忌的。

可是外围的玩家,看有人喉咙扁桃腺发炎、喉咙痛了,就会:
「啊!你感冒了!我跟你讲,我有 一罐葛根汤,感冒吃了很有效
的,赶快吃下去。」

我觉得我们经方「学整本」的人, 看到这样,会觉得那是「谋
杀」哦?实在没什么意思。要学就学扎实一点嘛!不要活在医术的
边 陲地带做出那种高危险动作!现在看外面有的人在网络上聊天的
医术,都让人觉得非常地惊悚,杀人易如 反掌啊。


?

【伤寒论慢慢教.少阴篇讲记】(二)少阴提纲.
2
少阴病程发展:从形而上的世界具象化到肉身

那我们来看一下三之十六条啊,这条是从《黄帝内经.热论》
抄来的:

【桂
3-16
/宋.伤寒例
13








,少





当五





其脉



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它说:如果一个人寸、关、尺三部的脉啊,都比平常更细、更
沉,那是少阴得病了。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1 02:4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3246.html

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最新更新文章 简体4号字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