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概述
氟化氢
Hydrogen fluoride
,无色气体或无色发烟液体,有
刺鼻气味。中国危规号:
81015
(二)毒理学
大鼠和小鼠吸入氟化氢
5min
LC
50
分别为
14400mg
F
/
m
3
和
5000mg
F
/
m
3
。
吸
入
60min
L C
50
分
别
为
1100mgF
/
m
3和
270mgF
/
m
3
。
豚鼠吸入氟化氢
15 min
的
LC
50
为
3540mgF
/
m
3
。
动物急性中毒可发现对眼、
鼻黏
膜刺激、无力、体重下降。组织学检查可 见鼻黏膜急性炎症和
局部坏死、肾小管上皮坏死、肝脏充血和肝细胞空泡形成、骨
髓髓细胞样增 生。
大鼠、狗、家兔吸入相当
6
%~
50
%氟化氢
LC
50
的剂量,可
发生气管支气管炎,
结膜和鼻黏膜刺激,
并可 持续约
4
天之久。
大鼠吸入氟化氢,发现
99
.
8
%的氟化氢被上呼吸道所吸收,
血浆中氟化物浓度明显升高,并与空气中氟化氢的浓度呈正相
关。氟化氢吸收后溶于体内的水分,形成氢氟酸而表现毒性作
用,同时也能从尿中排出。长期接 触可蓄积于骨中。
氟化氢在动物和人均可引起由于胃肠功能障碍所致的呕吐、压
痛和 肌无力、痉挛、色觉异常等脑神经障碍。肾脏和循环器官
也有损害。长期接触可引起骨和牙齿的改变,引 起骨硬化症,
进而可见骨质增生和韧带的钙沉着,因而导致运动障碍,骨和
尿中的氟含量也增高 。
(三)中毒临床
人吸入本品
10mg
/
m< br>3
的浓度,可有眼、鼻刺激感、喉痒、
口内异味,有时见鼻黏膜溃疡。救治可按急性酸性 刺激性气体
中毒处理,如冲洗伤眼,局部用抗生素药膏涂抹,生理盐水漱
口,
2
%~
4
%碳酸氢钠雾化吸入,预防继发感染等。
1.
急性中毒
氟化氢属高毒类,接触氟化氢或氢氟酸烟雾
25mg
/
m
3
浓度
即使人感到刺激,
400
~
4 30mg
/
m
3
可引起急性中毒致死。
在
5mg
/
m
3
时产生流泪、流涕、喷嚏、鼻塞。浓度增高则引
起鼻、喉、胸骨后烧灼感 ,嗅觉丧失,咳嗽,声嘶。严重时引
起眼结膜、鼻黏膜、口腔黏膜顽固性溃疡,鼻衄,甚至鼻中隔
穿孔,支气管炎或肺炎。有时有恶心、呕吐、腹痛、气急及中
枢神经系统症状。吸入高浓度,甚至可引 起反射性窒息、中毒
性肺水肿、手足抽搐、心律失常、低血钙、低血镁、高血钾、
心电图检查示
Q-T
间期延长,
ST-T
变化,严重者心室纤颤死
亡。
2.
氢氟酸灼伤
氢氟酸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渗透性强,并 对组织蛋白有
脱水及溶解作用。剧烈疼痛和进行性组织坏死是氢氟酸灼伤的
特点。接触低浓度< br>(<40
%
)
的氢氟酸时,刺激症状轻,可有麻
木和蚁走感。皮肤接触 局部最初表现为局部红斑,迅即转为绕
以红晕的白色水肿或水疱,指甲部位呈灰黑色、浮动。疼痛常经接触后
2
~
4h
的潜伏期始出现,以后逐渐加剧,
2
~
3
天后
能缓解。
疼痛出现的时间常与接触浓度有关,
高浓度
(
无水氢氟
酸
)
或
40
%以上浓度的氢氟酸疼痛立即发生 ,局部皮肤初期潮
红,迅即转灰白色大理石状,继而组织液化坏死呈果浆状,Ⅲ
度灼伤呈黑色皮 革样焦痂,如不及时处理可深达骨质,引起骨
质无菌性坏死。
浓度低于
20
% 的氢氟酸要经过一段时间引起迟
发性疼痛。
眼部氢氟酸灼伤表现为球结膜水肿、出血 ,角膜可迅速形成白
色假膜样混浊、基质水肿、复发性上皮糜烂、脱落,处理不及
时可引起穿孔 。眼组织损伤的范围和深度随进入眼内的氢氟酸
量和浓度而不同。
当体表接触氢氟酸 的面积
>5
%或接触浓度
>50
%、灼伤面积
≥1
%时,或 并有吸入酸雾损伤时需警惕引起全身中毒的可能
(
参见急性中毒临床表现
)
。
3.
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超浓度氟化氢和氢氟酸酸雾, 可引起牙齿酸蚀症,表
现为牙齿对冷、热、酸、甜刺激敏感,牙痛、牙松动症、牙齿
粗糙无光泽 ,边缘呈锯齿状等。严重者牙冠大部分缺损,或仅
留下残根,可有牙髓腔暴露和牙髓水病变。同时常伴有 牙龈出
血、干燥性鼻炎、鼻衄、嗅觉减退、慢性咽喉炎及支气管炎等。
氢氟酸蒸气可引起皮肤瘙 痒和皮炎。
若从幼年开始摄入过量氟的地方性氟病患者可出现氟斑牙,初
期表现为牙 表釉质失去光泽,苍白似粉笔
(
白垩期
)
;渐渐牙齿
出现小凹陷,内 有黄色、褐色、黑色的色素沉着;后期则牙齿
松脆,易碎裂,常有缺损。
氟化氢接触者的骨骼
X
线异常改变比工业性氟病者少见。
(四)诊断要点
1.
急性中毒及慢性影响参见氟节。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1 02:3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3227.html
-
上一篇:健身气功六字诀
下一篇:一个资深女医生的私房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