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发热
1
定义:
指的是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 中枢、
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
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 情形。
按体温状况,发热分为:低热
37.3-38
度,中等发热:
38.1-39
度,高热:
39.1-41
度;
超高热:
41度以上。
热型:稽留热、弛张热、双峰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不规则热。
2
伴随症状
起病迅速,
发热伴寒战者:
多见于 输液
(血)
反应、
急性胆囊炎、
急性肾盂肾炎、
败血症、
疟 疾、大叶性肺炎等。
伴头痛、呕吐者:常见于感染性脑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等。
伴咳嗽、胸痛者:常见于流感、肺炎、肺结核、胸膜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伴肝脾肿大者:可见于伤寒、病毒性肝炎、肝脓肿、疟疾、血吸虫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伴有出血倾向者:可见于血液病、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 血热、急性溶血、流行性脑膜
炎、恶性组织细胞病、急性白血病等。
伴腹痛者:应问清部位、性质、传到及牙痛等情况。
伴皮疹者:应了解出疹顺序、皮疹特点、是否伴有脱屑、皮肤瘙痒等
< br>伴有昏迷者:
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斑疹伤寒、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
性痢疾、中暑等;先昏迷后发热常见于脑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
3
相关检查
(
1
)常规检查:血、尿、便常规
(
2
)器械检查: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选择
B
超、
X
线检查等。
4
急诊处理
(
1
)一般处理
(
2
)降温
(
3
)病因治疗
(
4
)防止并发症发生
注意:
(
1
)
必须详细询问病史
(包 括流行病史)
、
细致全面但有重点的体格检查、
必要的实验
室检查或其他检查 之尽可能明确诊断,做出恰当处理。
(
2
)
一时难以确诊时,应根据临床特点、发病季节、常规检查作出“倾向”性处理。
(
3
)
合理选用退热措施:以物理降温为主,不要盲目使用激素退热。
(
4
)
根据临床特征进行处理,应严密动态观察。
5
转诊要求
经初步处理后发热反复或者效果差,仍不能明确病因者,经降 温、抗炎等处理病人生
命体征平稳后再向上级医院转诊。
二、咯血
1
定义:
喉部以下的肺组织
(气管、
支气管或肺)
出血,
伴随咳嗽。
经口腔咳出者称为咯血,
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
2
诊断
结合病史、症状和体征以及有关检查尽可能明确咯血的原因
(
1
)病史
性质:经口腔突出的血液并非都是咯血,应 与口腔、鼻腔出血以及上消化道呕血相鉴
别。
年龄和性别:青壮年咯血伴有低热盗汗 等症状考虑肺结核,年龄大者肺癌的可能性较
大。
咯血量:如肺癌多为血痰或少量咯 血,中大量咯血见于肺结核空洞、支扩、肺脓肿风
心病二狭。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23:1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2992.html
-
上一篇: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下一篇:张力性气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