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生命体征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8 15:21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少白头是怎么回事)

生命体征(
7
)页

A1
型题

1.
生命体征不包括


A.
体温


B.
血压



C.
瞳孔



D.
呼吸



E.
脉搏

2
.正常腋下温度及其波动范围是
A

36
.3℃,
36

0

36
.5℃
B
36
.3℃,
36

0

37
.0℃

C

36

5℃,
36

0
~< br>37

0℃
D

36

6℃,36

1

37

1℃
E

37

0℃,
36

5

37

5℃

3
.正常直肠温度及其波动范围是
A
37

0
℃,
36

3

37
.2℃ B.
37

0
℃,
36

5

37
.5℃
25.
高热病人退热期提示可能发生虚脱的症状是


A.
皮肤苍白、寒战


B.
头晕、出汗、疲倦



C.
脉搏、呼吸减慢、出汗


D.
脉细速、四肢湿冷


E.
脉速、面部潮红、头晕


26.
在对高热病人的护理中,下列护理措施哪项不妥
A
.卧床休息
B
.测体温每
4
小时
l


C
.鼓励多饮水
D
.热水袋放在头顶
E
.每日口腔护理
2

3


27.
在对高热病人的护理中,下列护理措施哪项不妥



A.
卧床休息





B.
测体温每
4h 1




C.
鼓励多饮水






D.
冰袋放入头顶,足底处


E.
每天口腔护理
2

3



C

37
.o℃。
36

8

37
.2℃
D

37
.5℃,
36

5

37
.7℃ E.
37
.5℃,
37

O
~< br>38.0


4
.关于体温的生理性变化,错误的是
A
.老年人基础代谢率低,故体温偏低

B
.儿童基础代谢率高,故体温偏高
C
.女性在排卵期受孕激素影响,体温偏高

D
.一般清晨
2

6
时体温最低
E
.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可使体温略有增高

5
.关于体温的生理性变化,正确的是
A
.老年人基础代谢率高,故体温偏高

B
.儿童基础代谢率低,故体温较低
C
.女性在妊娠早期受孕激素影响,体温偏低

D
.女性在排卵期受孕激素影响,体温偏高
E
.运动、进食可使体温略有增高

6

可使体温略有增高的生理情况是
A
.饥饿状态下
B
.女性月经前
C
.睡眠时
D
.服安眠药后
E
.忧郁时

7
.生理情况下可使体温略有降低的是
A
.进 食时
B
.女性排卵期
C
.焦虑时
D
.运动时
E
妊娠早期

8
.导致女性月经前期体温轻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是
A
.情绪激动
B
.精神紧张

C
.代谢率增高
D
.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E
.进食增加

9.
弛张热常见于






A.
伤寒


B.
疟疾



C.

肿瘤


D.
肺炎






E.
败血症


10.
肿瘤病人发热多为


A.
间歇热


B.
弛张热


C.
稽留热


D.
不规则热


E.
夜间发热


11
.败血症病人发热常见的热型是


A.
波浪热


B.
间歇热


C.
弛张热


D.
稽留热


E
不规则热


12
.疟疾患者常见的热型是
A
.弛张热
B
.稽留热
C
.间歇热
D
.不规则热
E
.超高热

13
.肺炎球菌性肺炎患者的热型是
A
.弛张热
B
.稽留热
C
.间歇热
D
.不规则热
E
.超高热

14
.体温骤然上升时,患者主要表现
A
.血压下降
B
.四肢湿冷
C
.大量出汗
D
.皮肤苍白
E
.虚脱现象

15
.高热持续期患者通常表现为

A
.血压下降
B
.四肢湿冷
C
.大量出汗
D
.颜面潮红
E
.尿量增加

16
.体温骤降时年老体弱者易出现虚脱现象,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A
.血压下降
B
.四肢湿冷
C
.脉搏细速
D
.口唇干燥
E
.寒战无汗

17
.体温上升期的特点是
A
.产热大于散热
B
.散热、产热在较高水平上平衡

C
.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
D
.散热大于产热
E
.产热、散热趋于平衡

18.
高热持续期的特点是










A.
散热大而产热少








B.
产热多于散热





C.
散热增加和产热趋于正常



D.
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




E.
散热和产热在较高水平上平衡


19.
发热最常见的病因是





A.
感染







B.
无菌坏死组织的吸收





C.
变态反应性疾病




D.
恶性肿瘤



E.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20.
体温中枢直接受损而引起发热的疾病是






A.
脑出血


B.
病毒性脑炎


C.
乙型脑炎


D.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
结核性脑膜炎


21.
产热过多引起的发热是
A.
甲状腺功能亢进
B.
颅脑疾患

C.
催眠药中毒

D.
中暑

E.
化脓性感染


22.
按发热程度划分,高热是指口腔温度在




A. 40





B. 38

38.9






C. 39






D. 39.1

41






E. 41
℃以上


23
.以口腔温度为标准,中等度热的范围是
A

38

0

39
.0℃
B

39

0

40
.0℃

C

38

1

39
.0℃
D

37

8

38
.5℃
E

37

5

38
.0℃

24
.以口腔温度为标准,低热的范围是
A

37

0

38

0
℃ B.
37

3

38
.0℃

C

36

9

38
.2℃ D.
37

5

38
.5℃ E.
37

5

38
.9℃


28.
物理降温后复测体温的时间是



A.15min


B. 20min


C. 30min


D. 40min


E. 60min

29.
对高热病人的观察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每天测
4
次体温






B.
有无皮疹



C.
面色有无改变





D.

P

R

BP
的变化




E.
物理降温后的观察


30.
患者体温
40
℃,应选择的降温措施是






A.
多喝水


B.
静脉输液


C.
用药


D.
头部枕冰袋


E.
湿敷头部


31
.在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
A
.辐射
B
.对流
C
.蒸发
D
.传导
E
.寒战

32.
高热病人用冰袋降温,其原理为






A.
辐射



B.
对流


C.
传导


D.
蒸发


E.
以上均不是


33
.安静或低温状况下的主要散热方式是
A
.辐射
B
.对流
C
.蒸发
D
.传导
E
.挥发

34
.在寒冷冬季,主要的散热方式是
A
.辐射
B
.对流
C
.蒸发
D
.传导
E
.寒战

35.
高热病人用酒精擦浴,下列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A.

置冰袋于头部


B.
置热水袋于足部



C.
重擦大血管部位


D.

禁擦前胸、腹部、后项


E.
擦浴后为病人测量体温


36.
为高热病人进行乙醇拭浴时,不正确的做法

A
. 乙醇的浓度为
25
%~
35

B
.置冰袋于病人足下
C
.拭浴时禁拭前胸、腹部、后颈
D
.擦浴后半小时测体温
E
.擦浴中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全身情况

37.
血液病伴高热时,错误的护理措施是




A.
冰盐水擦浴


B.
多饮水


C.
输液


D.
头部置冰袋


E.
酒精擦浴

38.
血液病病人高热时最适宜的降温措施是



A.
温水擦浴


B.
乙醇擦浴


C.
头部及大血管处放置冰袋


D.
口服退热药


E.
冰水灌肠


39 .
测量体温不正确的是
A
.精神异常者不能用口腔测温
B
.面部做冷 热敷后应间隔
30
分钟再测温
C

心肌梗死的病人不可用直肠测温< br>D

腹泻病人可以用直肠测温
E

昏迷病人可以用直肠测 温
40.
测量体温时下列哪种操作不妥
A
.用消毒液浸泡的体温计用纱布擦干
B
.将水银甩至
35℃以下
C
.口腔测温放于舌面上
D
.腋下测温紧贴腋窝皮肤
E
.直肠测温润滑水银端

41.
检查体温计准确性的时间为





A.
每天
1



B.
每周
1



C.
每周
2



D.
每月
1



E.
每月
2


42
.将体温计甩至
35℃以下,检查其准确性时的温水水温是

A
.32℃
B
.35℃
C
.37℃
D
.40℃
E
.42℃

43
.消毒体温计的消毒液应
A
.每日更换
B
.隔日更换
C
.每周更换
1


D
.每周更换
2

E
.每两周更换
l


44.
体温不升的危重病人除报告医生外,应首先



A.
关闭门窗


B.
给予热饮料


C.
热水袋保暖


D.
增加盖被


E.
保持室温在
24

26



45.
体温过低是指体温在
A
.36℃以下
B
.35℃
C
.35℃以下
D
.34℃
E
.34℃以下

46.
不会引起体温过低的病人是

A.
早产儿
B.
新生儿硬肿症

C.
晕厥


D.
全身衰竭


E.
濒死状态

47.
不宜用口腔测温的病人是
A
.精神异常者
B
.腹泻
C
.坐浴后
D
.直肠结核
E.心肌梗死
48.
不宜用口腔测温的病人是
A
.重度呼吸困难者
B
.腹泻
C
.坐浴后
D
.直肠结核
E
.心肌梗死

49.
可选择口腔测量体温的病人是



A.
昏迷病人


B.
神经异常病人


C.
呼吸困难病人


D.
大面积烧伤病人


E.
婴幼儿


50
.适宜测量口腔温度的是

A
.幼儿
B
.躁狂者
C
.呼吸困难者
D
.极度消瘦者
E
.口鼻手术者

1






51
.适宜测量腋温的是
A
.消瘦者
B
.腹泻者

C
.高热多汗者
D
.腋窝手术者
E
.腋窝脓肿者

52
.适宜测量肛温的是
A
.直肠手术者
B
.腹泻者
C
.心肌梗死者
D
.肛门手术者
E
.口鼻手术者

53.
不宜由直肠测体温的病人是
A
.精神异常者
B
.昏迷者
C
.小儿
D
.腹泻者
E
.下肢烧伤者

54.
不宜用直肠测温的疾病是


A.
昏迷


B.
糖尿病酸中毒


C.
婴幼儿


D.
腹部手术后


E.
心肌梗死


55.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为患者测量脉搏,首选的动脉是

A
.桡动脉
B
.股动脉
C
.颈动脉
D
.肱动脉
E
.足背动脉

56.
速脉常见于
A
.甲亢
B
.窦性心律不齐
C
.房室传导阻滞
D
.洋地黄中毒
E
.心动过缓

57
、速脉常见于



A
、休克患者



B
、动脉硬化患者
C
、颅内压增高患者

D
、房室传导阻滞患者








E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

58.
脉搏减慢可见于
A.
缺铁性贫血
B.
动脉粥样硬化
C.
心功能不全

D.
失血性休克

E.
颅内压增高
59
.
可出现丝脉 的疾病是
A
.高热
B
.颅内压增高
C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r>D
洋地黄中毒
E
出血性休克

60.
丝脉见于何种病人
A
.心脏病病人
B
.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人

C
.主动脉狭窄的病人
D
.大出血的病人
E
.心房纤维颤动的病人

61

丝脉常见于
A
.高热患者
B
.心功能不全 患者
C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D
.心房纤维颤动患者
E
.动 脉硬化患者

62

洪脉常见于
A
.休克患者
B
.心功能不全患者
C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D
.大出血患者
E
.动脉硬化患者

63
.休克患者的脉搏特征是
A
.强大有力
B
.动脉管壁失去弹性
C
.细弱无力
D
.二联律
E
.绌脉

64.
房室传导阻滞的脉搏是
A.
间歇脉
B.
三联律
C.
缓脉
D.
绌脉
E.
速脉

65.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脉搏常表现为



A.
丝脉


B.
洪脉


C.
缓脉




D.
绌脉



E.
间歇脉


66.
心包积液病人常有的脉搏是


A.
水冲脉


B.
短绌脉


C.
奇脉


D.
交替脉


E.
不整脉


67.
正常人过度疲劳的脉搏是
A.
间歇脉
B.
三联律
C.
缓脉
D.
绌脉
E.



68.
大出血前期,病人的脉搏是
A
.间歇脉
B
.三联律
C
.缓脉
D
.绌脉
E
.速脉

69.
心脏病或洋地黄中毒的病人其脉搏多为

A
.二联律
B
.三联律
C
.间歇脉
D
.脉搏短绌
E
.异常脉搏

70.
频发的间歇脉见于
A.
房室传导阻滞

B.
窦性心律不齐
C.
洋地黄中毒
D.
心动过速
E.
心动过缓


71.
吸气时出现脉搏显著减弱或消失的现象可见于





A.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
心包积液


C.
右心衰竭


D.

冠心病


E.
房室传导阻滞


72.
脉搏短绌可见于


A.
心房颤动


B.
贫血


C.
甲亢


D.
高血压性心脏病


E.
缩窄性心包炎


73.
水冲脉的特点是














A.
脉搏节律不规则




B.
平静吸气时脉率<
60

/min




C.
脉搏一强一弱交替出现




D.
脉搏骤起、骤落





E.
脉搏细弱无力

74.
下列哪种病人需两人同时分别测量心率和脉率






A.
心房纤颤


B.
心动过速


C.
心动过缓


D.
心率不齐


E.
阵发性心动速


75.
异常脉搏中错误的是




A.
速脉见于周围循环衰竭



B.
交替脉见于室性期前收缩


C.
绌脉见于心房颤动



D.
奇脉见于缩窄性心包炎



E.
水冲脉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76
.关于异常脉搏的临床意义,不正确的是
A
.速脉见于周围循环衰竭
B
.交替脉见于室性早搏二联律

C
.短绌脉为心房颤动的特征
D
.奇脉是缩窄性心包炎的体征之一
E
.水冲脉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77
.呼吸缓慢指安静状态下成人的呼吸频率少于

A

14
次/分
B

12
次/分
C

10
次/分
D

8
次/分
E

6
次/分

78
.气促指安静状态下成人的呼吸频率超过

A

20
次/分
B

22
次/分
C

24
次/分
D

26
次/分
E

28
次/分

79.
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呼吸为



A
.潮式呼吸
B
.间歇呼吸
C
.深度呼吸
D
.浮浅性呼吸
E
.吸气时出现三凹症

80

呼吸和呼吸暂停交替出现称为
A
.陈施呼吸
B
.间断呼吸
C
.库斯莫呼吸
R D
.浮浅式呼吸
E
.鼾声呼吸

81.
呼吸和呼吸暂停交替出现称为

A
.陈施呼吸
B
.毕奥呼吸
C
.库斯莫氏呼吸
D
.浮浅式呼吸
E
.鼾声呼吸

82
.蝉鸣样呼吸常见于
A
.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患者
B
.颅内压增高患者

C
.高热患者
D
.喉头水肿患者
E
.尿毒症患者

83
.鼾声呼吸常见于
A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B
.深昏迷患者

C
.高热患者
D
.喉头水肿患者
E
.尿毒症患者

84.
吸气性呼吸困难主要是
A
.上呼吸道部分梗阻
B
.下呼吸道梗阻

C
.支气管部分梗阻
D
.细支气管部分梗阻
E
.肺叶支气管梗阻

85
.呼气性呼吸困难多见于
A
.代谢性酸中毒患者
B
.喉头水肿患者

C
.支气管哮喘患者
D
.喉头痉挛患者
E
.呼吸中枢衰竭患者

86.
不属于吸气性呼吸困难的是

A
.气管痉挛
B
.气管官腔狭窄
C
.支气管哮踹
D
.气管异物
E
.喉癌

87.
喉头水肿病人的呼吸异常见于




A.
浮浅性呼吸








B.
蝉鸣样呼吸









C.
吸气性呼吸困难












D.
呼气性呼吸困难





E.
混合性呼吸困难

88.
呼吸深大、稍快特征的是




A.
呼吸增快


B.
库斯莫呼吸


C.
潮式呼吸


D.
毕奥呼吸


E.
呼吸加深


89.
病情与异常呼吸不符的是




A.
高热时,呼吸浅而快







B.
酸中毒时,呼吸深而慢



C.
脑水肿时,呼吸深而慢



D.
巴比妥中毒时,呼吸浅而快


E.
重症肺炎时,呼吸浅而快


90.
呼吸中枢兴奋性显著降低可出现




A.
呼吸减慢


B.
间断呼吸


C.
陈施二氏呼吸


D.
呼吸加快


E.
库氏呼吸


91.
库斯莫呼吸多见于


A.

肺炎


B.
昏迷


C.
代谢性酸中毒


D.

哮喘


E.
尿毒症


92.
代谢性酸中毒患者的呼吸表现为


A.
吸气呼吸困难


B.
呼吸间断


C.
呼气呼吸困难



D.
呼吸深大而规则












E.
呼吸浅表而不规则


93.
当有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时,可出现哪种呼吸变化





A.
频率加快变浅


B.
频率减慢


C.
潮式呼吸


D.
比奥呼吸


E.
稍快和深大的呼吸

94
.关于呼吸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安静状态下,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是
l2

18
次/分


B
.正常呼吸表现为节律规则,均匀轻声,不费力
C
.婴幼儿、男性呼吸频率稍快,而老年人和女性稍慢

D
.呼吸的频率受意识控制,深浅不受意识控制
E
.情绪激动时呼吸频率稍快,休息、睡眠时呼吸频率稍慢

95.
测量和记录呼吸的方法,下列哪项不正确
A
护士保持诊脉的手势

B.
观察病人的胸部和腹部的起伏
C.
呼吸不规则时应测
30
秒,测得数值乘以
2
D.
在体温单
34
℃以下相应时间栏内记录
E.
两次呼吸要上下交替书写

96.
正确测量呼吸的方法是
A
.测脉搏后手离开诊脉部位,观察病人呼吸情况

B
.测脉搏后手保持诊脉部位,观察病人呼吸情况
C
.呼吸不规则时测
30
秒乘以
2
D
.婴儿呼吸测量为
30
秒乘以
2 E
.根据病人的吸气判断是否呼吸困难

97
.正确的测量呼吸的方法是
A
.危重患者观察棉花被吹动的次数
30


B
. 观察胸部或腹部起伏次数,一起一伏为
2
次,观察
30
秒,结果乘以
2
C
.患者剧烈活动后应休息
10
分钟再测量
D
.测量呼吸前要主动与患者沟通,征得患者同意

E
.诊脉结束后护士的手不离开诊脉的部位即开始测量呼吸

98
.测量呼吸时护士的手不离开诊脉的部位主要为了
A
.保持患者体位不变

B
.保持护士姿势不变,以免疲劳
C
.易于观察呼吸的深浅度

2
D
.不被患者察觉,以免紧张
E
.易于记录时间

99.
患者进行腹式呼吸锻炼时,需给予纠正的是


A.
吸气时腹部尽力挺出


B.
呼气时腹部尽力收缩


C.
胸廓随呼吸大幅度活动



D.
鼻吸口呼


E.
深吸慢呼


100
.根据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血压
130/88mmHg
属于

A
.正常血压



B
.正常高值



C

1
级高血压



D

2
级高血压



E

3
级高血压

101
.下列哪项不是使血压值升高的生理性因素

A
.睡眠不佳
B
.寒冷环境
C
.高温环境
D
.兴奋
E
.精神紧张

102
.正常血压的生理性变化是
A
.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
B
.同龄女性比男性血压高

C
.高温环境下血压略升高
D
.左上肢血压高于右上肢
E
.过度劳累时血压略有下降

103.
脉压增大常见于
A
.心包积液
B
.严重二尖瓣狭窄
C
.重度心功能不全
D
.动脉导管未闭
E
.主动脉瓣狭窄

104.
脉压增大可见的疾病是

A
.心包积液
B
.缩窄性心包炎
C
.甲状腺功能亢进
D
.低血压
E
.主动脉狭窄

105
.成人脉压大于
5kPa(37

5mmHg)
,可见于
A
.甲状腺功能减退
B
.心包积液

C
.主动脉瓣狭窄
D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
.严重二尖瓣狭窄

106.
脉压增大常见于


A.
心包积液


B.
严重二尖瓣狭窄


C.
重度心功能不全



D.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
主动脉瓣狭窄


107.
脉压减小可见的疾病是< br>A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
.主动脉瓣狭窄
C
.主动脉硬化D
.高血压病
E
.严重贫血

108.
对诊断为高血压的病人,要求按医嘱坚持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属于





A.
初级预防


B.
二级预防


C.
三级预防


D.

四级预防


E.
以上都不是


109.
护士为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讲授预防肥胖、戒除烟酒的卫生知识属于




A.
初级预防



B.
一级预防



C.
二级预防




D.
三级预防





E.
全程预防


110.
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应除外下列哪一项


A.
测量前病人需休息片刻





B.
袖带松紧以能放入
1~2
指为宜








C.

袖带下缘应距肘窝
2

3cm




D.
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距肱动脉
2cm


E.
放气以每秒
4mmHg
的速度使汞柱缓慢下降


111.
刘女士,让值班护士给其测量血压,护士为其测量血压时哪项不妥


A.
嘱病人精神放松


B.
让病人取坐位

C.
肱动脉平第三肋间

D.
袖带平整缠于病人上臂

E.
袖带下缘距肘窝
2

3cm

112.
为病人测血压时嘱其仰卧,使肱动脉
A
.平于第
5
肋间
B
.高于第
5
肋间

C
.与腋中线在同一水平
D
.与腋前线在同一水平
E
.与锁骨中线在同一水平

113.


坐位测量血压时,应使肱动脉










A.
平第
2
肋软骨,与心脏在同一水平

B.
平第
3
肋软骨,与心脏在同一水平






C.
平第
4
肋软骨,与心脏在同一水平



D.
平腋前线,与心脏在同一水平











E.
平腋后线,与心脏在同一水平

114.
测上肢血压时,下述哪项不妥


A.
测血压前让病人休息
15min

B.
病人坐位时肱动脉平第
4




C.
将病人衣袖卷至肩部



D.
袖带平整缠在肘正中部



E.
袖带的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佳


115.
为病人测量血压时,血压计袖带下缘距肘窝的距离是





A. 1cm




B. 1.5cm



C. 2

3cm



D. 3.5

4cm



E. 5cm

116.
测量血压时充气高度为
A
.充气至
l60mmHg B
.充气至
l80mmHg C
.充气至
200mmHg
D
.充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
E
.充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升高
20

30mmHg
117
.测血压时,松开气门使汞柱缓慢下降,

听到第一声搏动音时,袖带内压力


A
.大于心脏收缩压
B
.等于心脏收缩压
C
.小于心脏收缩压
D
.等于心脏舒张压
E
.小于心脏舒张压

118.
有关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A
.血压计要定期检查和校正

B
.水银柱里出现气泡时可继续测量
C
.如需重复测量血压时汞柱应降到零点后再测



D
.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应在健侧手臂上测量
E
.须密切观察血压者应注意四定

119
.测血压时,应该注意
A
.测量前嘱患者先休息
l0

20
分钟

B
.固定袖带时应紧贴肘窝,松紧能放入一指为宜

C
.测量时血压计“0”点与心脏、肱动脉在同一水平

D
.听诊器胸件应塞在袖带内便于固定
E
.放气速度应慢,
2mmHg

s
120.
水银不足时
A
.测得的血压值偏高
B
.测得的血压值偏低

C
.脉压过大
D
.脉压过小
E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无变化

121

血压可能偏高的情况是
A
.高温环境下
B
.袖带过紧时
C
.袖带过松时
D
.水银不足时
E
.输气球漏气时

122.
给病人测量血压时袖带过松

A
.血压测得的值偏低
B
.收缩压偏低
C
.脉压差过大
D
.脉压差过小
E
.收缩压偏高

123.
测血压时袖带缠得过紧可使



A.
收缩压偏低


B.
脉压加大


C.
舒张压偏高


D.
收缩压偏高


E.
舒张压偏低

124.
用成人血压计袖带给小儿测血压时,其测得数值


A.
偏高


B.
偏低


C.
脉压差大


D.
脉压差小


E.
无大影响


125.
袖带太窄时
A
.血压测得的值偏高
B
.血压测得的值偏低

C
.脉压过大
D
.脉压过小
E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无变化

126.
测量血压时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
袖带过窄测得的血压值偏高


B.
袖带过宽测得的血压值偏高

C.
袖带太紧测得的血压值偏高


D.
袖带太松测得的血压值偏低


E.
左上肢较右上肢血压略高


127.
下列哪项关于对密切观察血压患者的护理措施是错的

A
.定血压计
B
.定部位
C
.定时间
D
.定护士
E
.定体位

128.
为了准确观察病人的血压,测量时应尽量做到四定



A.
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B.
定时间、定部位、定血压计、定人员










C.
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记录格式

D.
定时间、定体位、定部位、定听诊器











E.
定时间、定体位、定部位、定袖带


129.
护士为住院患者测量血压,其操作不正确的是











A.
测量前嘱患者休息
20~30min B.
血压计零点、肱动脉平第
3
肋间


C.
袖带平整缠于患者上臂



D.
袖带下缘距肘窝
2~3cm




E.
以每秒
4mmHg
速度放气

130
.患者让值班护士给其测量血压,护士为其测量血压时哪项不妥

A.
嘱病人精神放松
B
.让病人取坐位
C
.肱动脉平第
3
肋间

D
.袖带平整缠于病人上臂
E
.袖带下缘距肘窝
2

3cm
131
.有关测量血压的 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A
.血压计要定期检查和校正

B
.水银柱里出 现气泡时可继续测量
C
.如需重复测量血压时汞柱应降到零点后再测

D.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应在健侧手臂上测量
E
.须密切观察血压者应注意四定

132
.护理人员在进行尸体护理时,不妥的是

A
.撤去治疗用物
B
.头下置枕、口眼闭合
C
.填塞孔道、擦净全身

D
.按要求系好尸体识别卡
E
.在当日体温单
38
~40℃之间填写死亡时间

133.
患者出入院、分娩、手术等应写在体温单的






A.35
℃以下




B.36

38
℃之间




C.38

40
℃之间




D.40

42
℃之间




E.42
℃以上


134
.在体温单
40

42
℃之间的相应时间内纵行填写

A
.住院日数
B
.手术日数
C
.转入时间
D
.体重
E
.出入液量

135
.不属于体温单底栏填写内容的是
A
.血压
B
.出入液量
C
.体重
D
.腹围
E
.死亡时间

136
.下列关于体温的绘制方法,正确的是
A
.遇拒试、外出时,前后两次体温曲线相连

B
.体温<35℃时,用红笔在
35℃线上画红“●”
C
.脉搏与体温重叠时,先画脉搏再画体温

3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15:2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2351.html

生命体征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