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15
曝光】强力枇杷露含罂粟壳
喝药变吸毒
警方查获的“神仙水”或“摇头水”,
曾是国内部分迪厅年轻
人的最爱。由含可待因或麻黄碱成分的止咳露,兑可乐搅拌
而成。
(本文首发于
2017
年
3
月
16
日《南方周 末》“3·15
专题”,
原标题为《“强力枇杷露”首现成瘾患者
药水成祸水,喝药变
吸毒?》
)
十年前,南方周末披露联邦止咳露 成瘾问题。十年后,非处
方药强力枇杷露,出现了首例成瘾患者。
止咳水成瘾患者更容易做出冲动性的决策,最可怕后果,是
轻生。
2015
年,
含有可待因成分的止咳水升级为“第二类精神药品”。
非法贩卖、运输此类止咳水 ,形同贩毒。
瘫软无力、手脚浮肿,绝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2017
年2
月
16
日,黄俊横下心,走进了成瘾和心理治疗中心。
42
岁的身体,
正一天天衰老下去。
胃变得脆弱,
每餐都吃不
了几口,< br>吃完还会吐出来。
黄俊说自己快不行了,
“越来越像
个废人”。护士测了他的心 率,每分钟只有
30
次,而正常人
是每分钟
60
到
100< br>次。
真正的人生早已不复存在,甚至连自己是谁,都是个很难回
答的问题。存 在着两个“黄俊”,一个生于广州,长途货车司
机;第二个则在
2014
年因治病而起 。那一年,很少生病的
他咳嗽发作,匆忙在药店买了瓶最常见的“强力枇杷露”。按
照正常剂量 ,每日三次,每次
15
毫升。他求治心切,
100
毫升的药水三次就喝得精光 。
一口气喝掉六瓶药水,咳嗽好了。他也爱上了强力枇杷露。
源源不断摄 入的药水让躯体产生欣快感。清醒时,他告诫自
己不能再喝了,
但停药不到
10
个小时,
就感觉胸闷、
头痛、
浑身冒冷汗、骨头发痒如万蚁噬髓。他拧开药瓶,整个 人都
在发抖。
这是个躯体和恶魔不断纠缠的噩梦,也是记忆被破坏、精神
被 撕裂的过程——十年前,南方周末曾披露珠三角地区存在
的联邦止咳露滥用成瘾问题
(详见2007
年
12
月
18
日
《“联
邦止咳露”地 下销售链调查》
)
;十年后的
2017
年
2
月,广东
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广东省二医)和华南师范大学的
一项研究证实,止咳水真的会改变大脑的结 构和功能,让大
脑“不正常”。
但对曾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任职的成瘾和心理治疗 中心
负责人何日辉而言,黄俊的出现,依然让他吃惊——从事药
物成瘾临床治疗
13< br>年,这位中国毒理学会药物依赖毒理专
业委员会委员,还是第一次遇到强力枇杷露成瘾患者。作为
非处方药,极有可能,也是国内首例。
食药总局官网显示,国内共有
118
家企业生产强力枇杷露,
其中不乏华润三九、神奇制药等上市公司。药品的主要功效
为 镇咳祛痰,注意事项一栏通常都会标明:本品不宜长期服
用,服药
3
天症状无缓解,应 去医院就诊。
枇杷露的诱惑
见到何日辉时,黄俊已待业一年。这位长途货 车司机,每次
出远门,都会拎个布袋子,里面塞满
10
瓶强力枇杷露。
过去,他能连续驾驶五六个小时。但喝药成瘾后,困倦如影
随形,眼皮老是打架。一路上,他不停默 念:“坚持到服务区
休息一下,睡会儿觉。”
有次开着开着,眼前晃过服务区的指示 牌,意识告诉他:到
了。他就睡着了。其实,这只是个预告。等他惊醒时,正好
到达服务区入口 ——在睡着的情况下,他开了两公里。
清醒后惊出冷汗。他狠心辞了工作,干脆把车也卖了。
三年的时间里,黄俊至少两次 忽视了身体拉响的警报。最开
始喝强力枇杷露,他感觉到一种“奇怪的轻松”。身体的反应
让他 不安,但他转念想:这或许是咳嗽快好的征兆。
随后的几天,他一口气闷掉六瓶药水,每瓶两 次就能喝完。
他再次觉得不对劲:
脑子乱乱的,
“一睡下就像煎鱼那样,
翻< br>来覆去,心里总挂念着药水。”
四肢无力、食欲不振……忍受不住“副作用”的煎熬, 黄俊只
好继续服用,剂量增加到每天三瓶,两小时一次。他不愿与
身边人倾诉自己突如其来的困 顿,每次喝完,把药瓶和包装
放进塑料袋,集齐一定数量,偷偷带到河边扔掉。
强力 枇杷露不贵,每瓶十来元。看似花销不大,但黄俊算过
一笔账:自己总共喝掉
5000
瓶,花费近五万元。
黄俊听说过滥用止咳水的危害,但强力枇杷露喝多了也会上
瘾, 他却完全没想到。“这种非处方药在任何药店都能买到,
能出什么问题?”
2
月
16
日,
何日辉和黄俊见了面。
接过药瓶,
成分一栏有“罂粟壳”的字样。
“罂粟壳的药理作用和吗啡相似。”何日辉了解这种核心的药
物 成分,其主要作用是镇咳、排痰。进入人体后,罂粟壳作
用于躯体中的阿片受体,令大脑产生欣快感,类 似于海洛因
成瘾。随着服用时间延长,阿片受体对罂粟壳产生耐受,需
要逐渐增大剂量才能达到 原来的效果。一旦突然停药,会出
现戒断反应,非常痛苦。
大脑“不正常”
和因治病而药物成瘾的黄俊不同,在病房的同一楼层,病友
小胡,则属于典型的“咳友”,高三 时被朋友诱入圈子。
绝大部分“咳友”,遭遇相似:他们大多不满
20
岁, 缺乏判断
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与吸毒一样,从最初的尝试,到每天一
瓶、两瓶,直至像吃薯条一 样稀松平常。
“联邦”“奥亭”“立健亭”,这是小胡青睐的几个品牌。它们不含
罂 粟壳,却有一种叫“可待因”的成分,强度约为吗啡的
1/4
,
剂量较少时,可待因有 很好的镇咳效果,加大剂量则能引起
中枢神经兴奋。
“联邦”“立健亭”中还含有麻黄碱,提炼后可用
于制作冰毒。
喝得越久,单纯的止咳水已不能满足“high”的欲 望。于是,
止咳水混合了可乐、
红牛或冰红茶——圈内俗称的“神仙水”,
应运而生。
此种“瘾君子”不在少数。
2008
年起,广东省二医成瘾医学科
陆续收治了一批止咳水成瘾患者。平均
5
年的成瘾史、每天
500
毫升的服用 量,胁迫身体出现各种症状:爱幻想、思维
混乱。
“在异常出现之前,
患者 的脑部结构和功能是否已经出现了改
变?能否通过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来观察?”这引起了广东省
二医影像科的兴趣。以往对慢性药物成瘾等精神类疾病,医
生主要依靠量表作出判断,主观性很强。
研究团队筛选出
80
名患者,每人都接受了一次“冲动量表”
和“爱荷 华赌博任务”测查。“这项检查,是专门评价患者在行
为模式上的变化。
”团队成员、
广东省二医影像科医生马晓芬
解释。
结果显示,
止咳水成瘾患者更容易做出冲动性的决 策。
这类冲动导致的最可怕后果,是轻生。
同时入组的,还有
60
名海洛因成瘾患者。“两种药物对脑结
构和脑功能究竟有何影响,
影响孰轻孰重?”马晓芬说,
这些
都是研究团队感兴趣的。
影像学扫描结束后,
研究团队发现,
和海洛因成瘾患者一样,
止咳水成瘾患者脑部也出现了异常的活跃迹象;扮演信号传
导 作用的神经纤维出现了异常——这解释了他们为何记忆
力下降;执行控制网络也存在异常的功能连接—— 这解释了
为何成瘾患者的执行控制能力逊于常人。
“止咳水滥用的年限越长,异常程 度越高。”广东省二医影像
科主任江桂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研究揭示了慢性药物成瘾
的神经生 理机制。
药水从何而来?
“止咳药水滥用成瘾在国内呈现一定程度的蔓延 之势,
药水变
‘祸水’,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北大六院院长、
北京大学 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所长陆林说。
2015
年
5
月,食药监总局 一声令下,含有可待因成分的止
咳水从普通处方药升级为“第二类精神药品”。这意味着,非
法 贩卖、运输此类止咳水,将被视为贩毒。
流向不明是管理升级的原因之一。有媒体报道,2010
年,
国内止咳水厂家共出产了两千余万瓶止咳水,绝大部分流到
广东地区 ,而当年广东地区医疗机构的用量不足
4
万瓶。
不过,现在广州的多家药店 ,都明确表示没有进货与销售。
“我听深圳朋友说,有药店在
2015
年通知刚下来时 ,不当回
事,
继续卖,
结果直接被吊销了药品经营许可证,
然后拘留、
罚款。
”一位店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没有第二类精神药品销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13:3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2177.html
-
上一篇:尿毒症期护理查房
下一篇:痛风病10大饮食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