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科技写作范文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8 12:35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仰卧起坐正确姿势)



《科技写作》课程论文



藏青果利咽口香糖加工工艺研究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任课教师:张国强



完成日期:二

一五年四月









藏青果利咽口香糖加工工艺研究

5
分)

高丹

2010
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班


摘要:
主要利用 藏青果清热、利咽的功效,及薄荷疏散风热、利咽透疹、疏肝
行气的功效,开发一种具有清新口气、醒脑 提神、清热利咽的功能性口香糖。藏
青果在我国的主产区主要集中在云南西南部,
目前市场上只 有藏青果颗粒、
藏青
果喉片等单一的产品,并且均为药品。因此,研究开发这种藏青果利咽口香 糖,
为促进藏青果产品的利用,
提高其经济价值具有重要的实践的意义。
本文藏青果< br>浸膏的制备并通过大量实验,
对其配方进行优化,
确定藏青果利咽口香糖的最佳
配方及最佳的工艺条件。

15
分)

关键词:
藏青果;利咽口香糖;加工工艺(
10
分)

前言

10
分)




藏青果,又叫西青果,是大乔木的一种,高可达
20m
。核果形状为椭圆或近
卵形,长与径分别为
2.4-4.5cm

1.9-2.3cm
,青色,粗 糙,五毛,成熟时变黑褐
色,一般有
5
条明显的纵皱纹。干燥后幼果呈扁长卵形,略似 橄榄,下部有果柄
痕,长
2

3
厘米,宽
0.5

1.2
厘米

,外表黑褐色,有明显的纵皱纹。质坚硬,
断面不平坦 ,
有胶质样光泽;
果肉厚,
黄绿色,
核不明显,
稍空心,
小 者黑褐色,
无空心。气无,味苦涩,微甘。以干燥、坚实,断面无空心者为佳。据《高原中
草药 治疗手册》
,它有清热生津,解毒涩肠。治肺炎,痢疾,阴虚白喉,解乌头
毒的作用。可以用于 慢性咽喉炎,咽喉上火,肿痛,干燥,嘶哑的治疗。并且对
于对于这些症状有预防的功效。
本课 题旨在利用藏青果清热生津的作用,
开发出
一种具有保护咽喉的功能性口香糖。
随着人 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于休
闲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休闲食品之一的口 香糖,
人们不再满足于其口感,
更注重其对自身身体健康的影响。
藏青果作为一种药食 同源的食品,
其清热解毒
的保健功能正好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
另一方面,
它 有着广泛的消费群体,
例如
高污染地区的人群,高原、风沙、干燥地区人群,抽烟人群,教师、 演员等嗓音
工作者,中老年人及咽喉炎患者。此外,研究开发藏青果利咽口香糖,为促进藏
青果 产品的利用,提高其经济价值具有重要的实践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5
分)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藏青果、薄荷、木糖醇、麦芽糖醇、胶基、乙醇、安赛蜜

电热恒温干燥箱、电热恒温水浴锅、搅拌器、电热恒温真空干燥箱、称量天



1

1.2
工艺流程


藏青果粉碎

乙醇溶液提取

原料浸膏







































调和

挤压

延压

冷却

切割成
木糖醇粉、液体麦芽糖 醇




























混合






























包装


胶基

软化

1.3
藏青果浸膏的制备

仪器:粉碎机、电炉、锅、漏斗、烧杯、量筒等

材料:藏青果、乙醇、蒸馏水

1.3.1
藏青果原料预处理水平因素表

藏青果原料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 对利咽口香糖的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
响。
根据粉碎机的工作原理,
在本实验中对藏青 果等原料的操作中,
乙醇的浓度,
原料的浸泡时间,
原料的浸泡温度,
原料的 料液比都直接影响到有效成分的提取
效率。因此,为了较高的提取原料中的有效成分,
,以乙醇 浓度、藏青果原料浸
泡温度、浸泡时间、料水比为试验因素,根据最终干物质的得率,得出最佳浸膏的制备方案。



水平

乙醇浓度
浸泡温度

A(%)
1
2
3


要选择成熟的藏青果,清洗干净,然后晒干。取适量,切片,粉碎成细粉,过40
目筛后混合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约
500ml
,放冷 ,加
入适量的乙醇溶液,搅匀,静置,沉淀,用纱布滤过。滤渣用
45%
乙醇洗涤,洗
液与滤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放冷,滤过,调整乙醇量至规定浓度,
,静置,
等澄清 ,滤过,即得。所得浸膏应装于棕色避光容器内,贮存过程中,若产生沉
淀分层现象,可按下列方法处理 :

①可以滤过或倾泻除去沉淀,测定含量,适
当调整后,使符合规定标准,仍可使用 。②乙醇含量应符合规定限度。如果发生
沉淀的原因是由于乙醇含量降低所引起的,
应先调整乙 醇含量,
然后再按上述处

2
因素

浸泡时间
料液比

C(min)

8
12
14
16
1:20
1:30
1:40
1:50
D(%)
B(

)

60
70
80
90
20
40
60
80

理沉淀方法处理。


1.4
糖醇的选择及配比
[1]

为了减少普通口香糖中蔗糖在牙齿 的残留造成牙齿的损害,在选择甜味物
质时,选择了麦芽糖醇、木糖醇
[2]
作为糖的 替代品。麦芽糖醇甜度约为蔗糖的
80
%~
90
%,风味柔和,无刺激性和返 酸的后味。在各种糖醇中,木糖醇的甜度
最高,与蔗糖相当。同时木糖醇作为一种功能性甜味剂,能参与 人体代谢,进入
血液后,
不需胰岛素就能透入细胞而且代谢速度快,
不会引起血糖升高 。
是最适
合于糖尿病患者食用的营养型食糖替代品,
也是防龋齿的最好甜味剂。
木糖醇在
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极易溶于水,
其溶于水时会吸收很多能量,
是 所有糖醇甜味
剂中吸热最大的。
食用时会有一种凉爽似薄荷的口感。
根据有关文献,< br>木糖醇∶
麦芽糖醇为
7:1
较好。

1.5
胶基的软化

胶基在使用前,先置于
60
℃恒温烘箱 里,保湿软化
5h,
胶基软化时要保持湿
润,待软化后要及时取用,不然胶基会发生硬 化。

1.6
配料的混合与调和

先将木糖醇粉碎过
200
目筛后备用。
操作时,
首先,
将软化后的胶基在
60
左右的水浴锅中先搅拌数分钟,渐至熔化成黏液,即加入液体麦芽糖醇与胶基,
混合搅拌
6

8min
,在加入麦芽糖醇时必须分批次加入软化的胶基中,一次全加
入麦 芽糖醇会包裹软化的胶基成一个一个小团,

影响整个物质混合均匀的程度
以及增加混 合的难度。再加入木糖醇粉与胶基混合搅拌
5

6min
。在待糖醇粉和胶基混合基本均匀后,
加入适量的安赛蜜。
再加入适量的薄荷液,
最后再加入适< br>量的藏青果浸膏搅拌混合
3

5min
。并且在整个加工过程中速度要 慢,避免引起
溶液外溅。

1.7
挤压

将调和好的胶基配 料物质加热到
85

90
℃凝聚,
1

2min< br>后冷却至低于
40
℃,
用擀面杖反复挤压,
挤成组织紧密,
表 面光滑的带状糖坯,
重复挤压几次,
还可以弥补调和时麦芽糖醇、木糖醇与胶体不亲和的缺陷。

1.8
切割成型

将挤压成一定厚度的糖片进行切割成型。
最终厚度一般为
1.66-1.68

误差不
超过
0.05-0. 08.
1.9
冷却





冷却切断 后的成品在温度为
18-22
℃,
湿度为
55%
以下,
经过
10-20h
的老化
才可以进行包装。每块
3g
,用涂蜡铝箔纸包装 。

1.10
包装


3

成品口香糖 在
20
℃左右、相对湿度低于
55
%的条件下,老化
10

20h
,使
口香糖水分平衡而软硬适中,
将制好的口香糖用涂蜡铝箔纸在与老 化条件相同的
条件下进行包装。

注意:
在成型包装过程中调减出来的糖头,
可作回料,
在下次搅拌时加入量
不宜超过
10%


2
结果与分析

25
分)

2.1
抑苦剂种类的筛选

针对藏青果利咽口香糖中的主要原料
——
藏青果的苦涩味道,
以口香糖的口
感为评价指标,
筛选合适的抑苦剂。
薄荷作为一种天然的香料,
可以通过嗅觉来
达到改善它的气味和香味。
而安赛蜜作为 一种甜味剂,
有较好的矫味效果。
它没
有营养,口感较好,无热量,具有在人体内部代 谢不吸收的特点,也比较适合中
老年人、肥胖病人、糖尿病患者食用。藏青果酸涩苦寒,能清热生津,薄 荷油辛
凉、清热、疏风,两药相配一收一散,既有清热、利咽、生津之功效,又可避免
藏青果的 苦涩、收敛之弊,同时还可避免薄荷油发散太过,耗伤阴液。

2.2
安赛蜜添加的注意事项

成品中安赛蜜浓度控制在
500mg -2000mg/kg
较为合适,
以水溶性原液的形式
加进去,
由于安赛蜜的 甜度是蔗糖的
200
倍,
因此必须确保安赛蜜能够被均匀的
渗入到整批产品之 中,否则会导致甜度不一进而影响到产品的口感和质量。

2.3
藏青果浸膏制备的正交试验结果

确定好藏青果浸膏制备中各因素的取值水平
(具体见表

1

后,
采用

L9(3
4
)
正 交表进行试验设计,
并根据正交表进行试验安排,
并对提取后的藏青果干物质
得率进行 测试,结果见表
2

2
正交实验设计表及结果



试验号


%


1
2
3
4
5
6
7

因素

A
乙醇浓度

B
浸泡温度

C
浸泡时间

D
液料比

(℃)

1
2
3
1
2
3
1
4

干物质得率

(%)

%


2
3
3
1
2
2





min


1
2
3
2
3
1
3
1
1
1
2
2
2
3
1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12:3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2099.html

科技写作范文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