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五官科护理学提纲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8 07:44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本文章仅作医学交流使用,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本人不负任何责任,谢谢!


眼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眼是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和眼附属器。


一、

眼球

眼球近似球形,可分为眼球壁和眼内容两部分。



1
)眼球壁

由外向内分为三层。


外层:

角膜

1
、透明

2
、无血管

3
、弯曲度规则

4
、含水量恒定

5
、神经末梢丰富


巩膜

质地坚韧,呈乳白色,主要起到保护眼内容、维持眼球外形的作用。


角巩膜缘

上缘最宽。内眼手术的切口标志


中层:

为葡萄膜,因含丰富的色素和血管,具有遮光和营养眼内组织的作用。

由前向后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部份。

内层:

为视网膜。为一层透明膜。前接睫状体的距齿缘,后界止于视盘周围。


视网膜由神经感觉层和色素上皮层构成



2
)眼球内容


1.
眼球内腔:包括前房、后房和玻璃体腔。

前房

后房

玻璃体腔


2.
眼球内容物: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房水循环路径

:
由睫状突上皮产生→后房

→瞳孔→前房→前房角小梁网→

Schlemm
管→房水静脉→睫状前
静脉和结膜静脉回到大循环


三、眼附属器

l


眼睑


五层结构
(
睑板层
)
l


泪器


包括泪腺和泪道。


眼科病人护理概述

一健康史



?





既往史


(
高血压

糖尿病
)



?





药物史


?





家庭遗传史


?





职业与工作环境
(
紫外线

辐射
)


?





诱因





身体状况



常见症状


?





视力障碍



?





眼部感觉异常



?





眼外观异常


常见体征


?





眼部充血

?





视力下降

?





眼压升高

?





眼球突出



结膜充血与睫状充血的鉴别








结膜充血




血管来源




位置




充血部位




颜色




形态




移动性




充血原因





远视力检查
vision


?









光线充足



结膜后动静脉









近穹隆部充血显著




鲜红色




血管呈网状树枝状




可移动




结膜疾病




睫状充血




睫状前动脉









近角膜缘充血显著




紫红色




血管呈放射状或不清




血管不移动




角膜炎虹睫炎青光眼




?









测距
5
米检眼与
1.0
行等高


?









先右后左
,
先裸眼后戴视
.



?









5

----
视力表



?









小于
5

----V=dD



?









小于
1

----
指数(
XXcm
指数)

?









小于
5cm---
手动



?









光感



第四节


眼科手术病人的常规护理



?





一、眼科手术前护理



?





1.
完善相关辅助检查(血压、血糖、发热、感染)


?





2.
术前三天点抗生素眼药水



?





3.
内眼手术术前一天剪去术眼睫毛



?





4.
术前一日结膜囊冲洗



?





5.
训练病人转动眼球,并告之止咳方法。



?





6.
保持大便通畅,给予易消化饮食



?





7.
做好个人清洁卫生




?

二、眼科手术后护理


?





术日卧床休息,防止压迫术眼。

?





术眼加盖眼罩,防止碰撞,脱落。



?





观察局部伤口情况。



?





遵医嘱用药,防止感染(新开封药水)

?





防止腹压增高


眼睑泪器病人护理

一、


睑腺炎



1
、病因



麦粒肿
(
俗称”挑针眼
)
急性化脓性炎



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2
、护理评估



腺—睫毛毛囊或其周围腺体



内睑腺
---
睑板腺



外睑腺炎脓头在睫毛根部,常伴眼睑及结膜水肿



内睑腺炎脓头在睑结膜面,疼痛压痛更为剧烈



4



护理措施



用药、热敷、排脓



点用抗生素眼水或给予全身用药。


热敷

作用:初起时热敷,利于炎症吸收。晚期热敷可促进脓肿形成。




方法:每天
3-4
次,每次
10-15
分钟;



切开引流



外睑腺炎在
睑缘皮肤面
做与睑缘平行切口。



内睑腺炎在
睑结膜面
做与睑缘垂直切口。



二、睑板腺囊肿



1.
病因


又称霰粒肿。炎性肉芽肿。




睑缘炎长期刺激
+
睑板腺分泌旺盛



2.
护理评估



囊肿大时可有眼睑沉重感及摩擦感



3.
护理措施



病程短



小:局部热敷、滴用抗生素眼水,按摩



大:穿刺抽吸、腔内注入糖皮质激素、热敷



病程长



手术刮除:夹、翻、切、刮、剪、压、



护理要点:夹、翻—妥善固定


















--
垂直睑缘













刮、剪—干净


















--
有效压迫,防止出血


三、睑内翻与倒睫














瘢痕性睑内翻











痉挛性睑内翻
(
老年性睑内翻
)










先天性睑内翻
(
特发性睑内翻
)


3
、护理措施



1)







少量倒睫—电解倒睫法或拨毛镊拨除



2)







大量倒睫—手术矫正



3)







先天性睑内翻先观察后矫正。



4)







滴用抗生素眼水预防角膜炎



5)







积极治疗并发症。



四、泪囊炎



急性泪囊炎



红肿压痛明显,脓肿形成、破溃。



新生儿泪囊炎



出生六周后出现溢泪和眼分泌物增多。



恢复泪道通畅



?





控制感染。抗生素眼水滴眼,每日
4-6
次。



?





泪道冲洗。



?





泪道探通。



?





鼻腔泪囊吻合术



急性泪囊炎
-
早期热敷,滴 抗生素眼水,脓肿形成后切开排脓。日后行鼻腔泪囊吻合术禁忌挤压,冲洗泪道


结膜病人护理


细菌引起的急性结膜炎症的总称。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淋菌性结膜炎



二、症状与体征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起病急、潜伏短、双眼受累、传染性强



?



自觉症状明显



?



结膜症状显著

结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
(
粘或脓性
)
结膜下出血点


淋菌性结膜炎



?









起病急速



?









自觉症状明显



?









结膜症状更加显著



?









并发症严重—可致角膜溃疡、穿孔



三、护理诊断



1
疼痛









眼痛,与炎症累及角膜有关



2
分泌物增多



与结膜急性炎症有关



3
结膜充血水肿

与结膜炎性血管扩张有关



4
潜在并发症



角膜炎症、溃疡、穿孔,与淋菌性结膜炎有关



5
知识缺乏





缺乏治疗护理及预防知识



6
有交叉感染的危险

疾病知识缺乏



四、护理措施


别称

红眼病

脓漏眼

特点

最常见

最严重

致病菌

肺炎双球菌

淋病双球菌

传播途径

接触传染

自身感染及新生儿产道感染


1
早期结膜囊冲洗



2
局部应用抗生素



3
严禁包扎及热敷



4
隔离护理与治疗



5
预防知识宣教



6
并发症的防治

病毒性结膜炎



流行性角结膜炎



传染性结
,
发病急剧
.


腺病毒
8< br>、
19

29

37
型引起
.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大面积爆发流行。



肠道病毒
70
型,微小核糖核酸病毒



一、健康史



二、症状与体征



?


潜伏期长短不一



?


自觉症状明显
---
异物感,疼痛,畏光,流泪



?


眼部症状显著
----
眼睑充血明显、睑结膜滤泡增生、水样分泌物



?


伴发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四、护理措施



1
、结膜囊冲洗



2
、眼局部冷敷



3
、抗病毒眼水点眼



4
、进行消毒隔离



5
、做好卫生宣教



沙眼



慢性传染性结膜炎



致盲性眼病



病原体--沙眼衣原体



接触传染--通过人手、面巾、脸盘等



一、健康史



儿童多发。



潜伏期5~12天,急性起病,慢性迁延



二、症状与体征



?









自觉症状



?









乳头增生



?









滤泡形成



?









角膜血管翳



?









瘢痕形成


翼状胬肉



结膜变性疾病
.


紫外线辐射



一、健康史



户外劳动者多发如农民、渔民、勘探工人


角膜病人的护理

角膜五层


1
、上皮层
---
再生能力强
,
修复快不留瘢痕
.


2
、前弹力层
---
均质透明膜
,
无 细胞成份
,
不能再生
.


3
、实质层
---
最厚
.
不可再生
,
损伤后由结缔组织代替
.


4
、后弹力层
---
坚韧有弹性
,
抵 抗力强
.
可迅速再生
.


























角膜溃疡穿孔前可见其膨出。



5
、内皮细 胞层
---
主动转运离子及液体
,
不可再生
,




角膜损伤(角膜上皮的完整性破坏)



?








角膜外伤
---
划伤



?








角膜异物剔除术后



?








戴隐形眼镜接触感染



角膜抵抗力下降



?








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


?








导致角膜上皮脱落的眼病
.


?








全身抵抗力下降


细菌性角膜炎



一、健康史


角膜损伤史



二、症状与体征



1
、角膜损伤后
1-2
天起病



2
、自觉症状明显
---
疼痛、畏光、流泪








伤后出现角膜水肿
.


3
、眼部体征显著
---
睑结膜睫状充血、

球结膜水肿

、角膜中央灰白色浸润,溃疡

三、护理措施

1
、局部抗感染治疗。






眼水:
0.25%
氯霉素
,1%
庆大霉素













30
分钟一次
,
后改为
1-2
小时一次












绿脓杆菌
:5

U/ ML
多粘菌素
B


严重者行结膜下注射
.


2
、眼部湿热敷。




可加速血液循环,增加角膜营养,增强抵抗力



3
、散瞳
(
减轻炎症反应
,
预防虹膜后粘连
)


0.5%-1%
阿托品
,
压迫泪囊
3~5
分钟
.

真菌性角膜炎



一健康史



角膜擦伤史:农作物枝叶或谷物皮壳



?









长期使用抗生菌或糖皮质激素史



二症状与体征



?










“症体分离”



?









前房积脓:无典型液平面,虹膜反应轻



?









辅助检查:溃疡面涂片检查,细菌培养



四、护理措施



1
、抗真菌治疗



?









眼药水滴眼:
0.5%
咪康唑
;0.5%
二性霉素











0.3%
金褐霉素
.1-2h
一次
.

球结膜下注射
.
咪康唑
5-10mg

1-2d
一次.

2
、并发虹膜结状体炎时,用阿托品散瞳,有穿孔危险时禁忌。



3
、口服维生素有助于组织修复。



4
、严密观察病情,防止穿孔。



白内障病人的护理

一、概述



晶状体组织结构




1
)晶状体囊膜层



晶状体的外表面一层透明且富有弹性的薄膜(
2
)晶状体的核层



位于晶状体的中央部,晶状体新纤维不断将旧纤维推向中心的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核层范围会逐渐增大、变硬,透明度也会降




3
)晶状体皮质层



晶状体囊膜层与核层之间的软纤维组织



白内障:透明晶状体发生混浊改变



临床分类



根据发病时间:先天性和后天性



根据混浊部位:皮质性、核性囊性,囊下性



根据混浊形态:点状、冠状



根据发病原因(后天性)



老年性、外伤性、并发性、代谢性



病因



1
、全身衰老和功能减退



2
、紫外线



3
、全身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



4
、晶状体老化(晶状体代谢功能减退)



?




晶状体抗氧化酶系统活性下降



?




晶状体含水量减少,不溶性蛋白含量增加




晶状体老化的核心为核硬化





二、老年性白内障



一、健康史


年龄和地区(海拨高,纬度小)



?




症状:视力呈渐进性无痛性减退



?




体征(皮质性)



初发期



膨胀期



成熟期



过熟期



四、护理措施



1
、早期延缓病情进展。



口服维生素
C

E

B2
。 消朦片、障眼明



白内停、卡他林等眼药水滴眼。



2
、手术摘除白内障



3
、积极预防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



4
、做好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



三、其他类型白内障

糖尿病性白内障



为糖 尿病的并发病
,
是由于血糖增高导致晶状体营养失调中毒引起的晶状体混浊
.


双眼发病
,
进展快
,
易成熟
,
常伴有屈光改变



先天性白内障


胎儿发育过程中
,
由各种因素引起晶状体发育障碍
,
形成形态各异
,
程度不同的晶状体混浊



出生后即被发现


远离白内障,关键在预防



1
、出门带眼镜


2
、平时多饮水

3.
补充维生素
4
、食盐要限量

5
、孕早需
防病



6
、积极控血糖



7
、适当服用阿司匹林


青光眼病人的护理

青光眼(
glaucoma)


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 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是主要致盲眼
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正常眼压——
1
、正常范围:
10-21mmhg












2
、双眼标准差
<5mmhg












3

24h
波动范围
<8mmhg


分类



原发性——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


继发性青光眼



先天性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07:4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1572.html

五官科护理学提纲的相关文章